图书介绍
全国最新机电设备目录大全 第3册 专用仪器仪表及专用设备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最新机电设备目录大全 第3册 专用仪器仪表及专用设备类](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588270.jpg)
- 魏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ISBN:712000503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1669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16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最新机电设备目录大全 第3册 专用仪器仪表及专用设备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目录1
5.2 灭弧罩用高温陶瓷 2-612
1.2 氮 2-3
附录3
附录一 电工绝缘材料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3
编制方法 附录-3
1.4 二氧化碳 2-3
1.3 氢 2-3
1.2 测试条件 4-3
1.1 试样准备和试样处理 4-3
1 试样和测试条件 4-3
第一章 绝缘材料电性能测试技术3
第四篇 绝缘测试3
1.5 六氟化硫气体 2-3
1.1 空气 2-3
1 种类 2-3
第一章 气体绝缘材料3
第二篇 绝缘材料3
1.2 电介质微观结构理论简介 1-3
1.1 概述 1-3
1 电介质与物质结构 1-3
第一章 电介质理论基础3
第一篇 绝 缘 理 论3
1.1 绝缘结构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3-4
1 绝缘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3-4
第三篇 绝缘结构4
第一章 绝缘结构的概念及设计原则4
2 性能 2-5
1.2 绝缘结构运行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3-5
1.6 氟化烃气体或蒸气 2-5
1.7 混合气体 2-5
1.8 真空 2-5
1.3 测试条件的建立与设备 4-5
2.1 沸点 2-5
2.2 比热 2-6
2 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3-6
2.1 高压绝缘结构在运行中所受到的6
电压作用 3-6
2 绝缘电阻、电阻率的测量 4-6
2.3 热导率 2-7
2.4 粘度 2-7
2.5 介电常数 2-7
2.2 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电压 3-7
2.1 定义与方法概要 4-7
2.2 测量方法、原理和选择 4-8
2.6 电导 2-8
2.3 绝缘配合和试验电压的确定 3-8
2.3 试样与电极 4-10
2.8 介电强度 2-10
2.7 介质损耗 2-10
2.4 测量技术 4-11
1.3 统计力学概要 1-11
2.9 各种气体的放电特性 2-11
2.5 设备与仪器 4-12
3 相对电容率和损耗因数的测量 4-12
3.1 定义与方法概要 4-12
1.4 物质的三种聚集态(气体、液体、固体) 1-12
附录二 与绝缘技术有关的我国标准编号12
及名称 附录-12
3.2 工频、音频、高频下的测试方法与原13
理 4-13
2.4 绝缘结构的内绝缘和外绝缘 3-13
3 高压绝缘结构的击穿、闪络和局部放电 3-14
3.1 绝缘结构的击穿 3-14
3.2 空气的介电强度 3-14
1.5 固体电子论和能带 1-14
3.3 试样与电极 4-15
3.3 绝缘结构的沿表面闪络 3-16
2 电介质极化与电介质损耗理论 1-16
2.1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极化理论 1-16
附录三 与绝缘技术有关的国际标准编号16
及名称 附录-16
3.4 套管型结构的电场分布和放电现象 3-17
2.10 灭弧性能 2-19
3.6 闪络距离和爬电距离 3-19
3.5 高压绝缘结构的基本型式 3-19
3.4 测试技术 4-19
3.7 绝缘结构的局部放电 3-20
3.1 关于气体的纯度与杂质的控制问题 2-20
3 应注意的问题 2-20
2.11 化学性能 2-20
3.4 关于液化问题 2-21
3.2 关于可燃性和可爆性问题 2-21
3.5 测量仪器 4-21
3.3 关于毒性问题 2-21
参考文献 2-22
1.1 变压器对油的要求 2-23
4.2 原理与方法 4-23
4.1 定义与方法概要 4-23
4 介电强度的测量 4-23
4 绝缘结构对绝缘材料的基本要求 3-23
性能 3-23
4.2 从工程角度分析绝缘材料的介电23
第二章 液体电介质23
1 电气设备对液体介质的性能要求 2-23
4.1 绝缘材料的性能与绝缘结构设计的23
关系 3-23
2.1 物理性能 2-24
2 液体介质的性能 2-24
1.4 电缆对油的要求 2-24
1.3 电容器对油的要求 2-24
1.2 开关对油的要求 2-24
4.3 试样、电极、媒质 4-24
2.2 极性固体、无机固体电介质极化、铁电25
体的自发式极化 1-25
附录四 塑料及树脂缩写代号 附录-25
4.4 测试技术 4-25
2.2 化学性能 2-25
4.3 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 3-26
4.5 设备与仪器 4-26
2.3 介电性能 2-27
5 电介质介电谱的测量 4-27
5.1 绝缘材料的介电性能与频率、温度的27
关系 4-27
4.4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3-27
5.2 电介质频谱的测量 4-28
单位换算 附录-28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28
3.1 天然石油的组成及对矿物油性能的30
3 矿物油 2-30
2.3 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电介质极化与电介30
质损耗理论 1-30
影响 2-30
4.5 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 3-31
3.2 矿物油的提炼加工工艺 2-31
3.3 矿物油的调配 2-31
6.1 定义与方法概要 4-33
6 耐电弧性的测量 4-33
3.5 矿物油的品种、规格及用途 2-33
3.4 矿物油的质量控制 2-33
5.3 电介质温谱的测量 4-33
6.2 间歇高压小电流法 4-34
附录六 电工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主要34
厂家产品介绍 附录-34
6.3 低压大电流炭棒电弧法 4-35
5 绝缘结构中的电场计算 3-35
2.4 各种聚集态电介质在交流电场中的极36
7.1 定义与方法概要 4-36
7.2 滴液法——相比电痕指数的测定 4-36
5.1 若干基本电场的计算 3-36
7 电痕的测量 4-36
化与损耗 1-36
7.3 斜板法 4-37
2.1 聚乙烯 2-138
4 合成油 2-38
4.1 含氯液体 2-38
参考文献 4-39
电压的计算 3-39
5.2 夹层介质的电场和局部放电起始39
1.2 比重瓶法 4-41
第二章 绝缘材料化学物理力学性能41
测试方法41
1 比重和密度 4-41
1.1 比重计(密度计)法 4-41
4.2 烃类液体 2-41
1.3 韦氏比重天平法 4-43
1.4 其他方法 4-43
2.1 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的测定 4-43
5.3 电场的近似计算方法 3-43
5.4 套管型结构的电场分析 3-43
2 粘度 4-43
2.2 恩氏粘度(条件粘度)的测定 4-44
2.5 复合电介质的极化和损耗 1-44
3 电介质电导 1-46
3.1 电介质电导的一般特性 1-46
5.5 电场的调整 3-47
与电泳电导 1-47
3.2 气体电介质电导、液体电介质离子电导47
3 闪点和燃点 4-48
3.1 闭口杯法 4-48
3.2开口杯法 4-48
6.1 最高温度的计算 3-48
6 绝缘结构的热计算 3-48
4 凝点 4-49
5 折光指数(折射率) 4-50
5.1 液体试样的测定 4-50
5.2 固体材料折射率的测定 4-50
6 水分 4-50
6.1 蒸馏法(水分测定仪法) 4-50
6.2 Karl-Fischer法 4-50
6.3 烘干法 4-50
3.3 固体电介质电导 1-51
4.3 合成有机酯 2-51
7 酸值 4-51
8 皂化值 4-52
9 碘值 4-52
9.1 Wijs试剂的制备 4-52
9.2 0.5%淀粉溶液的制备 4-52
9.3 碘值的测定 4-52
10 羟值 4-52
11 环氧值 4-53
11.1 盐酸丙酮法 4-53
11.2 溴化季铵直接滴定法 4-53
12 游离酚 4-53
6.2 热击穿计算 3-53
13 耐油性和耐化学性 4-54
14 吸湿性 4-54
15 吸水性 4-54
16 灰分 4-54
17 固体含量 4-55
18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4-55
18.1 分子量测定方法 4-55
4.4 硅油 2-55
6.3 热计算例题 3-56
18.2 分子量分布测定方法 4-57
7.1 可靠性和可靠度 3-58
4.5 含氟液体 2-58
7 可靠性和寿命概念 3-58
19.1 测量仪器 4-59
7.2可靠度函数和故障率 3-59
7.3 故障率曲线 3-59
19 熔融指数 4-59
4.6 混合油 2-59
19.2 测量方法 4-59
20 玻璃化温度 4-59
20.1 膨胀计法 4-59
20.2 温度——形变曲线法 4-60
7.4 正态分布和威布尔分布 3-60
20.3 差热分析法 4-60
5 植物油 2-60
22.2 试样 4-61
22.1 测量仪器 4-61
22 负荷下热变形温度 4-61
21 软化点 4-61
21.1 维卡软化点测定法 4-61
21.2 球法 4-61
4.1 气体放电 1-61
4 电介质击穿 1-61
22.3 测量方法 4-62
23 马耐热温度 4-62
参考文献 2-62
23.1 测量仪器 4-62
1.1 纤维 2-63
参考文献 3-63
7.5绝缘结构可靠性研究的意义 3-63
1.2 纱和线 2-63
23.2 试样 4-63
23.3 测量方法 4-63
24 耐燃性 4-63
24.1 氧指数法 4-63
1 基本概念 2-63
第三章 纤维材料63
1.4 织物 2-64
24.2 炽热棒法(间接火焰法) 4-64
1.3 细度 2-64
24.3 水平燃烧法(直接火焰法) 4-65
25.1 测量仪器 4-65
25 线性热胀系数 4-65
2.1 棉、麻、丝基本性能 2-65
2 天然有机纤维的性能和制品 2-65
2.3 棉布带和白丝带 2-66
25.2 试样 4-66
25.3 试验方法 4-66
26 导热系数 4-66
26.1 测量仪器 4-66
2.2 棉纱、棉线、丝线 2-66
26.2 测量方法 4-66
2.4 棉布 2-67
27.3 试样 4-67
27.2 试验装置 4-67
27.1 定义 4-67
2.5 绝缘纺 2-67
27 抗拉强度 4-67
28.1 试验装置 4-68
28.2 试样 4-68
释 1-68
4.2 液体电介质击穿的实验规律及其理论解68
27.4 试验方法 4-68
28 压缩强度 4-68
第二章 高压电机的绝缘69
1 高压电机对绝缘的基本要求 3-69
1.1 耐电性能 3-69
28.3 试验方法 4-69
29 弯曲强度 4-69
29.1 试验装置 4-69
29.2 试样 4-69
3.1 化学纤维的基本性能 2-70
2.6 电缆用麻纱线 2-70
29.3 试验方法 4-70
30 冲击强度 4-70
30.1 简支梁Charpy冲击强度 4-70
3 化学纤维的基本性能和制品 2-70
30.2 悬臂梁Izod冲击强度 4-72
参考文献 4-73
1.2 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3-74
第三章 绝缘材料微观分析技术与仪器74
1 红外光谱法 4-74
1.1 基本原理 4-74
3.2 合成纤维制品 2-76
和局部放电 3-76
1.3 介质损失角正切(tgδ)及其增量(△tgδ)76
4.3 固体电介质击穿及其实验现象、热击穿76
理论 1-76
1.2 仪器及实验技术 4-78
3.3 纤维鉴别方法 2-78
1.4 机械性能 3-79
4 无机纤维的性能和制品 2-79
4.1 玻璃纤维的结构和组成 2-79
4.2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 2-79
4.3 玻璃纤维的性能 2-80
1.3 应用 4-81
4.4 固体电介质电击穿理论简介 1-82
4.4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2-82
1.5 耐热性、导热性和温度对绝缘结构的83
影响 3-83
4.5 玻璃纤维制品 2-84
4.5 聚合物电介质电——机械击穿、复合电介质85
击穿 1-85
4.6 局部放电与树枝化击穿 1-88
2 紫外光谱法 4-89
2.1 基本原理 4-89
1.6 电机运行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 3-89
3.1 定子绕组承受的大气过电压 3-91
1.7 工艺性 3-91
2 高压电机绝缘设计的要点 3-91
3 定子绕组对地过电压 3-91
4.6 玻璃纤维及制品试验方法 2-91
参考文献 2-92
机理和影响因素 3-92
3.3 切断高压感应电动机产生过电压的92
3.2 定子绕组承受的操作过电压 3-92
2.2 仪器及实验技术 4-92
1.1 绝缘用纸的品种与性能 2-93
1 绝缘用纸 2-93
第四章 绝缘用纸与纸板93
1.2 绝缘纸的制造 2-93
3.4 过电压的限制 3-94
4.1 匝间过电压 3-94
2.3 应用 4-94
4 定子绕组匝间过电压和匝间绝缘 3-94
参考文献 1-95
1 高聚物的基本概念 1-96
1.1 高聚物的定义 1-96
1.2 高聚物的命名 1-96
理论基础96
第二章 高分子聚合物(简称高聚物)96
3 核磁共振波谱法 4-96
3.1 核磁共振(N.M.R.)基本原理 4-96
3.2 核磁共振谱线的特性 4-96
1.3 高聚物的分类 1-97
4.2 匝间绝缘 3-97
2 高聚物的合成反应 1-98
2.2 自由基型加成聚合反应 1-98
2.1 高聚物合成反应的分类及其特征 1-98
1.3 电缆纸 2-98
3.3 核磁共振波谱仪 4-99
5 定子绕组主绝缘 3-100
5.1 主绝缘材料 3-100
3.4 核磁共振实验技术 4-101
3.5 振磁共振波谱法的应用 4-102
5.2 主绝缘厚度 3-102
1.4 电容器纸 2-104
4.2 气相色谱 4-105
4.1 色谱法的原理与简单分类 4-105
4 色谱法 4-105
5.3 主绝缘的处理工艺 3-106
1.5 卷缠用绝缘纸 2-107
2.3 离子型加成聚合反应与配位聚合反108
应 1-108
6 定子绕组端部的间距、并头套和连接线108
4.3 液相色谱 4-108
6.1 绕组端部的电场和间距 3-108
绝缘 3-108
1.6 浸渍绝缘纸 2-109
1.7 其它电工用纸 2-110
6.2 并头套绝缘 3-111
4.4 色谱法在绝缘技术中的应用举例 4-111
6.3 端部连接线和固定件绝缘 3-112
原理 3-113
2.4共聚合反应 1-113
7.1 槽部电晕、电腐蚀的起因和防止的113
7 电晕、电腐蚀及其防止 3-113
4.5 仪器简介 4-113
2.1 聚芳酰胺纤维纸 2-114
2 合成纤维绝缘纸和玻璃纤维纸 2-114
5.1 原理和装置 4-115
5 质谱 4-115
2.2 聚砜酰胺纤维纸 2-116
7.2 端部出槽口处电晕的起因和防止的116
2.5缩合聚合反应 1-116
原理 3-116
5.2 离子类型 4-118
7.3 防晕措施 3-119
2.3 聚恶二唑纤维纸 2-119
5.3 断裂规律 4-120
7.4 高原电机的电晕 3-120
8 定子绕组下线后的固定 3-120
8.1 固定的必要性及其要求 3-120
8.2 槽部固定 3-121
2.6其它聚合反应例举 1-121
2.4 聚酯纤维纸 2-122
8.3 端部固定 3-122
2.5 玻璃纤维纸 2-123
5.4 各类有机化合物质谱 4-123
3.1 绝缘纸板的制造 2-124
3.2 绝缘纸板的性能与用途 2-124
3 绝缘纸板 2-124
9.1 定子线圈制造工艺流程 3-124
9 定子线圈的绝缘工艺 3-124
9.2 股间和匝间胶化工艺 3-125
3.1 高分子链的近程结构 1-125
3 高聚物的结构 1-125
5.5 质谱的应用 4-125
9.3 主绝缘包扎工艺 3-126
3.2 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1-126
9.4 主绝缘固化工艺 3-127
3.3 成型绝缘件 2-127
3.3 高聚物聚集态结构 1-128
9.5 真空加压浸渍和固化工艺 3-128
4 钢纸 2-128
5.6 标准谱 4-128
6 热分析 4-129
6.1 基本原理 4-129
10 转子绕组的绝缘 3-129
4.1 钢纸的特性 2-129
4.4 钢纸在电工绝缘方面的应用 2-130
5.1 抗张力与伸长率的测试 2-130
5 纸的主要性能试验方法 2-130
10.1 凸极式磁极线圈的绝缘和工艺 3-130
4.3 钢纸板和钢纸管的性能 2-130
4.2 钢纸的制造工艺 2-130
5.2 杨氏模量(弹性模量) 2-132
5.3 透气度的测试 2-132
5.4 撕裂度的测试 2-132
5.5 耐折度的测试 2-132
6.2 应用 4-132
参考文献 2-133
5.7 水分的测试 2-133
5.8 灰分的测试 2-133
5.6 吸收性的测试 2-133
4.1 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 1-133
4 高聚物的力学性质 1-133
10.2 隐极式同步电机转子线圈的绝缘133
和工艺 3-133
4.2 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1-134
第五章 绝缘用树脂135
1 天然树脂 2-135
4.3 玻璃态与玻璃化温度 1-135
1.1 虫胶 2-135
1.2 松香 2-135
10.3 交流异步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和136
4.5 高聚物的粘弹性 1-136
4.4 高聚物的高弹态 1-136
工艺 3-136
1.3 沥青 2-136
6.3 影响热分析结果的各种因素 4-137
6.4 热分析仪器的进展及简介 4-137
2 聚烯烃 2-138
10.4 转子绕组引出线和集电环的绝缘 3-138
11 电机轴承的绝缘 3-139
7 X射线衍射 4-139
7.1 几条简单的原理 4-139
2.2 聚丙烯 2-140
参考文献 3-140
4.6 高聚物的极限力学性质 1-140
7.2 应用举例 4-141
2.3 聚苯乙烯 2-141
3.1 聚氯乙烯 2-142
7.3 制样问题 4-142
3 聚卤烃树脂 2-142
8 电子显微镜 4-143
8.1 应用举例 4-143
7.4 部分仪器型号和功率 4-143
1 绝缘材料和绝缘工艺的选择 3-143
第三章 低压电机及特殊电机的绝缘结构143
5 高聚物的流变性 1-144
5.1 非牛顿流体与表观切粘度 1-144
8.2 制样 4-144
8.3 仪器型号、性能和生产厂 4-145
1.1 绝缘材料的耐热性及其它性能 3-145
3.3 聚氟乙烯 2-145
3.2 聚偏二氯乙烯 2-145
1.2 绝缘材料组合的相容性 3-146
5.3 高聚物熔体切流动中的弹性表观 1-146
5.2 影响切粘度的因素 1-146
参考文献 4-146
3.4 聚四氟乙烯 2-146
5.4 高聚物熔体的拉伸粘度 1-148
3.5 聚三氟氯乙烯 2-148
6 高聚物的溶解性能 1-149
3.6 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 2-149
4.2 聚乙烯醇 2-149
4.1 聚乙酸乙烯酯 2-149
4 聚乙酸乙烯酯及其衍生物 2-149
6.1 高聚物的溶解过程 1-149
6.2 高聚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解释 1-149
4.3 聚乙烯醇缩醛 2-150
5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151
第四章 绝缘材料耐久性测试技术151
6.4 高聚物的耐溶剂性 1-151
1 热老化试验 4-151
1.1 热老化试验的理论依据 4-151
6.3 溶剂的选择 1-151
1.3 绝缘材料的工艺性 3-152
1.2 热老化试验设备——老化烘箱 4-152
1.3 热老化试验的指导性原则和数据152
处理 4-152
7.1 高聚物的胶粘性 1-152
7 高聚物的其它性质 1-152
6.2 酚醛树脂生成反应和制造 2-152
6.1 原材料 2-152
6 酚醛树脂 2-152
7.2 高聚物的透气性 1-153
1.4 绝缘处理工艺的选择 3-154
7.3 高聚物的吸湿性 1-154
1.6 绝缘结构组分的替代 3-154
1.5 电机常用绝缘材料 3-154
及有关标准 4-155
1.4 各类绝缘材料热老化试验方法155
6.3 酚醛树脂性能 2-156
6.4 油溶性酚醛树脂 2-156
7.1 脲醛树脂 2-156
6.5 酚醛树脂的用途 2-156
7 氨基树脂 2-156
参考文献 1-156
1.1 绝缘材料老化的含义 1-157
1 概述 1-157
第三章 绝缘材料老化理论基础157
1.2 绝缘材料老化的类型 1-157
7.2 聚氰胺甲醛树脂 2-158
1.3 绝缘材料老化的一般规律 1-158
7.3 苯胺甲醛树脂 2-159
2 低压异步电机的绝缘结构 3-159
2.1 热老化 1-159
2 热老化和热氧化老化 1-159
8 聚酰胺 2-160
8.1 聚酰胺6 2-160
2.1 低压电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结构 3-160
8.2 聚酰胺66 2-161
2.2 热氧化老化 1-161
2.2 绕线型转子绕组的绝缘结构 3-162
8.3 聚芳酰胺 2-162
1.5 热老化试验实例 4-162
9 聚氨酯 2-163
9.1 异氰酸酯的性能 2-163
2.3 热脆化和氧化脆化 1-164
2.4 绝缘油的热老化 1-165
9.2 聚氨酯的生成反应和制备 2-165
9.3 聚氨酯性能和用途 2-165
3 大气老化 1-166
2.4 震捣器异步电动机 3-166
10 聚酯树脂 2-166
10.1 醇酸树脂 2-166
2.3 屏蔽电机的绝缘结构 3-166
1.6 快速热老化试验方法 4-166
3.1 光氧化老化 1-166
10.2 线型聚酯 2-167
2.1 局部放电老化 4-167
2 电老化试验 4-167
3.2 臭氧老化 1-168
2.2 电老化试验方法的理论依据 4-168
2.5 高温液态金属电磁泵的绝缘结构 3-168
10.3 聚碳酸酯 2-169
2.3 电老化试验方法 4-169
3.3 化学老化 1-169
2.6 异步电动机的派生和专用系列 3-169
10.4 聚芳酯 2-170
10.5 不饱和聚酯 2-170
2.5 试验电极 4-171
11 环氧树脂 2-171
4.2 添加抗氧剂 1-171
4.1 消除结构中的弱点和清除杂质 1-171
4 绝缘材料的防老 1-171
2.4 试验条件 4-171
3.4 从暴露量计算吸收剂量 4-172
3.3 暴露量和吸收剂量的测量 4-172
3.2 辐照量——吸收剂量 4-172
3.1 辐射场及其强度——暴露量 4-172
3 辐射老化试验 4-172
2.6 寿命终点标志 4-172
3.1 电枢的绝缘结构 3-173
4.3 提高耐臭氧稳定性 1-173
4.4 添加紫外线稳定剂 1-173
3 直流电机的绝缘结构 3-173
11.1 双酚A环氧树脂 2-174
3.5 从一种材料吸收剂量计算另一种174
材料吸收剂量 4-174
3.2 主极的绝缘结构 3-175
3.6 试样的辐照试验 4-175
3.7 辐照效应检查试验 4-176
3.8 结果评定 4-176
参考文献 4-176
11.2 说明环氧树脂结构的几项指标 2-177
11.3脂环族环氧树脂 2-177
4.5 热稳定剂 1-177
5 绝缘材料的电老化 1-177
5.1 放电老化和无放电老化 1-177
5.2 局部放电(电晕放电)老化 1-178
2.2 暴露场 4-178
1.3 测试用大气条件 4-178
2.1 试验目的 4-178
第五章 绝缘材料的气候环境试验178
1 总则 4-178
1.1 试验的一般程序 4-178
1.2 试样 4-178
2 自然暴露试验 4-178
11.4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与固化剂 2-179
2.3 试验要点 4-179
3 人工模拟试验 4-179
3.1 湿热试验 4-179
3.4 电枢绕组端部绑带 3-181
3.3 换向极的绝缘结构 3-181
5.3 电弧放电老化 1-182
5.4 电痕化老化 1-183
3.5 无槽直流电机 3-183
4 低压同步电机的绝缘结构 3-183
4.1 定子绕组的绝缘结构 3-183
4.2 转子绕组的绝缘结构 3-184
3.2 长霉试验 4-184
5.5 树枝化老化 1-185
5.1 制冷压缩机对电动机的要求 3-186
5 耐氟电机的绝缘结构 3-186
5.6 电化学腐蚀 1-187
11.5 环氧活性稀释剂 2-187
5.2 电磁线的筛选 3-187
11.6 环氧树脂的性能与应用 2-187
12.1 聚甲醛 2-188
12 聚醚树脂 2-188
6 特殊环境中的老化 1-188
6.1 高能辐射老化 1-188
5.3 槽绝缘和定子铁心绝缘的筛选 3-189
5.4 浸渍漆的筛选 3-189
12.2 二甲苯甲醛树脂 2-189
6.2 生物老化 1-189
12.3 二苯醚树脂 2-190
5.5 绝缘结构筛选试验 3-190
6.3 绝缘材料的疲劳 1-191
5.6 耐氟电机寿命试验 3-192
12.4 聚苯醚 2-192
6.1 干式和半干式潜水电动机的绝缘结194
构 3-194
6 潜入电动机的绝缘结构 3-194
12.5 聚苯硫醚 2-194
13.1 聚砜 2-195
结构 3-195
6.2 充水式(湿式)低压潜水电动机的绝缘195
13 聚砜类树脂 2-195
13.2 聚芳砜 2-196
绝缘结构 3-196
6.3 充水式(湿式)高压潜水电动机的196
13.3 聚醚砜 2-197
14.1 聚苯 2-198
14 聚苯类 2-198
3.3 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试验 4-198
3.4 化工气体腐蚀试验 4-198
14.2 聚对二甲苯 2-199
6.4 充油式潜水电动机的绝缘结构 3-199
3.6 高温试验 4-199
3.5 低温试验 4-199
15.1 均苯型聚酰亚胺 2-200
15 聚酰亚胺 2-200
6.5 井用潜油(潜卤)电动机的绝缘结构 3-200
3.7 温变试验 4-200
参考文献 4-201
15.2 含“铰链”基团的聚酰亚胺 2-202
15.3 不饱和聚酰亚胺 2-202
1 绝缘结构的可靠性 4-202
第六章 绝缘结构的可靠性与性能试验202
6.6 潜入电机的接头密封 3-202
2 绝缘结构性能检查试验项目 4-204
2.1 工艺性检查试验项目 4-204
7.1 换向器的结构型式 3-205
7 换向器和集电环的绝缘结构 3-205
7.2 塑料换向器 3-205
15.4 改性聚酰亚胺 2-206
2.2 绝缘结构“成品”性能试验项目 4-208
7.3 拱形换向器 3-208
16 其它杂环聚合物 2-209
16.1 聚苯并咪唑 2-209
16.2 聚苯并恶唑 2-210
2.3 运行、维修中的预防性检查试验项211
目 4-211
16.3 聚苯并噻唑 2-212
7.4 绑环式换向器 3-212
16.4 聚恶二唑 2-212
7.5 集电环的绝缘结构 3-213
16.5 聚苯基喹恶啉 2-213
17.1 有机硅树脂 2-214
8 电机绝缘处理工艺的共性问题 3-214
16.6 吡龙 2-214
8.1 漆的粘度 3-214
17 有机硅树脂及其它有机元素聚合物 2-214
2.4 绝缘结构特定性能试验项目 4-215
3.1 直流试验 4-215
3 绝缘结构通用试验方法 4-215
8.2 漆的流失和防止流失的措施 3-216
3.2 绝缘电阻测量 4-216
8.3 浸渍工艺的选择 3-217
8.4 利用介电谱选择工艺参数 3-217
3.3 介质损耗角正切测量 4-217
17.2 其它有机元素聚合物 2-218
8.5 烘房设计要点 3-219
8.6 绝缘处理的安全和劳保 3-220
9 沉浸 3-220
9.1 工艺参数 3-220
3.4 交流电流试验 4-221
9.2 滚浸 3-221
参考文献 2-221
9.3 连续沉浸 3-221
9.4 沉浸设备 3-221
10 滴浸 3-221
10.1 滴浸工艺的优点 3-222
10.2 滴浸工艺参数的选择 3-222
3.5 局部放电试验 4-222
10.4 滴浸设备 3-224
10.3 滴浸举例 3-224
第六章 绝缘用漆、胶及熔敷粉末225
1 有溶剂绝缘浸渍漆 2-225
1.1 浸渍漆的作用及要求 2-225
1.2 有溶剂浸渍漆的特点 2-226
1.3 有溶剂浸渍漆的基本组成与原料 2-226
10.5 多次滴浸 3-227
11 真空压力浸渍(VPI) 3-227
11.1 真空压力浸渍的优点 3-227
11.2 真空压力浸渍设备简介 3-228
11.3 浸渍工艺简介 3-228
11.4 真空压力浸渍用漆 3-228
1.4 品种、组成、性能和制造工艺特点 2-228
12.1 浇注树脂的基本要求 3-229
3.6 交流电压试验 4-229
12 浇注 3-229
12.2 浇注工艺及设备 3-230
12.3 浇注电机实例 3-232
13 涂敷 3-233
13.1 粉末树脂 3-234
13.2 工件的准备 3-236
13.3 静电粉末喷涂(EPC) 3-236
3.7 雷电冲击电压试验 4-236
2 无溶剂绝缘浸渍漆 2-237
2.1 无溶剂浸渍漆的用途 2-237
13.4 流化床浸涂 3-237
14 铁心的硅钢片片间绝缘 3-238
3.8 操作冲击电压试验 4-239
14.2 硅钢片氧化膜绝缘处理 3-239
14.1 测试方法 3-239
2.2 无溶剂浸渍漆的特性 2-240
2.3 无溶剂浸渍漆的品种 2-241
3.9 直流电压试验 4-241
14.3 硅钢片涂漆绝缘处理 3-241
4 绝缘结构的特定性能试验方法 4-242
4.1 高压发电机线圈端部防晕结构的性能242
检测 4-242
4.2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绝缘试验 4-244
14.4 涂漆和氧化膜处理的绝缘效果 3-244
参考文献 3-246
4.3 汽轮发电机转子绕组匝间绝缘试验 4-246
4.4 变压器绕组匝间绝缘试验 4-247
参考文献 4-248
1 铁心的绝缘 3-249
1.1 硅钢片绝缘膜 3-249
第四章 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的绝缘249
1 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试验 4-249
第七章 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与预期寿命249
2 导线的绝缘 3-249
2.1 漆包线 3-249
2.2 纸包线 3-249
1.2 铁心的绝缘 3-249
2.2 老化因子的选择 4-250
2.1 受试绝缘结构情况分析 4-250
2 制订试验程序 4-250
2.5 线圈的结构 3-251
2.4 换位导线 3-251
2.3 玻璃丝包线和玻璃丝包漆包线 3-251
2.3 老化因子的加强程度 4-251
2.4 老化因子的施加与试验方式 4-251
2.5 诊断因子和试验方式 4-251
2.6 终点标准 4-253
3 热老化评定试验原则 4-253
3.1 热老化温度的选择和控制 4-253
3.2 老化方式 4-253
3.3 诊断因子和试验方式 4-253
2.4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2-253
3 油浸变压器的内部绝缘 3-253
3.1 内部绝缘的电气强度 3-253
3.1 覆盖漆 2-253
3 覆盖漆、硅钢片漆和半导电漆 2-253
4.1 电老化的表现形式 4-254
4 电老化评定试验原则 4-254
3.5 热老化试验数据的适用范围 4-254
3.4 终点标准 4-254
3.2 线圈的纵绝缘 3-255
4.5 诊断方法和终点标准 4-255
4.2 环境因素 4-255
4.4 老化机理考证 4-255
5 机械老化评定试验原则 4-255
4.3 电老化的加速和试验方法 4-255
5.3 诊断因子和终点标准 4-256
5.2 机械老化的加速和试验方法 4-256
5.1 机械应力老化类别 4-256
6 多因子老化评定试验原则 4-257
6.4 老化方法、加速方式和试验结果 4-257
6.3 选择试验方法的根据 4-257
6.2 简单多因子老化试验方法 4-257
6.1 多因子老化的类别 4-257
3.3 线圈的主绝缘结构 3-257
3.2 硅钢片漆 2-258
7 运行经验评定原则 4-258
7.1 运行经验数据来源与类别 4-259
7.2 运行寿命 4-259
7.3 数据与寿命线外推 4-259
8 评定试验方法与试样 4-259
8.1 试验方法 4-259
试验方法 4-260
10几种电工设备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260
8.2 试样 4-260
3.3 半导电漆 2-261
9 绝缘结构的标号方法 4-261
9.2 编列形式与数字说明 4-261
9.1 标号内容与含义 4-261
10.1 油浸式配电变压器热评定试验方261
法 4-261
3.4 引线和分接开关的绝缘结构 3-262
4.1 电磁线漆的品种与特性 2-263
4 电磁线漆 2-263
10.2 通风冷却干式变压器热评定试验263
方法 4-263
10.3 特殊变压器绝缘结构评定试验方264
法 4-264
4.1 气压、气温和空气湿度对空气绝缘266
影响的校正 3-266
4 变压器的外部绝缘 3-266
10.4 散嵌绕组交流电机绝缘结构评定试验267
4.2 空气间隙的电气特性 3-267
方法——模型线圈法 4-267
4.3 高海拔地区的外绝缘 3-268
4.4 变压器外部绝缘的选择 3-269
5 套管的绝缘结构 3-269
5.1 纯瓷套管 3-269
试验方法 4-269
10.5 交流低压电机绝缘结构整机评定269
5.2 电容式套管 3-270
10.6 吊车异步电动机绝缘结构整机评定271
试验方法 4-271
影响 3-271
6.1 水分、杂质和气体对油的电气性能的271
6 变压器油 3-271
5.3 电缆出线套管 3-271
10.7 额定电压6900V及以下交流电机定子272
评定推荐方法 4-272
预绝缘成型线圈绝缘结构耐热寿命272
6.3 油的劣化 3-273
6.2 油的净化 3-273
6.4 防劣化的措施 3-274
4.2 电磁线漆的性能和应用 2-275
7.1 变压器的干燥处理 3-275
7 油浸变压器的干燥和注油 3-275
诊断方法 4-275
10.8 发电机线圈绝缘非破坏性老化275
7.2 注油 3-277
参考文献 4-277
8 干式变压器的绝缘 3-278
8.1 空气冷却干式变压器 3-278
第八章 实验的统计分析和设计278
1 数据的整理与取舍 4-278
1.1 数据的整理 4-278
1.2 数据的取舍 4-278
8.2 树脂浇注变压器 3-279
5.3 浇注胶的基本要求 2-280
5.2 浇注绝缘的特点 2-280
5.1 浇注胶的分类和用途 2-280
5 浇注胶 2-280
2 统计推断 4-280
2.1 统计推断原理 4-280
2.2 总体平均值的显著性检验与区间估281
计 4-281
5.4 浇注胶的组成及作用 2-281
9.2 气体绝缘变压器 3-282
9.1 硅油变压器 3-282
9 其它型式的变压器 3-282
9.3 蒸发冷却变压器 3-283
计 4-284
10 互感器的绝缘 3-284
2.3 总体均方差的显著性检验与区间估284
10.1 树脂浇注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285
器 3-285
10.2 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 3-285
5.5 浇注胶的主要品种 2-286
参考文献 3-287
3 方差分析 4-287
3.2 一因子作用下的方差分析 4-287
3.1 方差分析原理 4-287
10.3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3-287
2.1 分类 3-288
1 高压开关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3-288
2 高压开关设备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3-288
第五章 高压开关设备的绝缘288
3.3 二因子作用下的方差分析 4-289
4.1 基本概念 4-291
4 相关和回归分析 4-291
4.2 一元线性回归 4-291
2.2 基本结构 3-292
3 对高压开关设备的基本要求 3-292
4.3 相关分析 4-292
4.4 曲线相关与回归 4-292
4.5 一元线性回归的方差分析 4-292
6.1 绝缘熔敷粉末的品种与用途 2-293
6 绝缘熔敷粉末 2-293
4 高压开关设备的绝缘水平 3-293
4.6 计算 4-293
5.1 概述 4-294
5 试验设计 4-294
5.2 断口绝缘结构的特点 3-294
5.2 简单比较试验的设计 4-294
5 高压开关设备绝缘结构的分类与特点 3-294
5.1 分类 3-294
5.3 因子试验设计 4-295
5.4 拉丁方区组设计 4-295
6.2 绝缘熔敷粉末的性能 2-295
5.5 试验的程序 4-296
6 寿命的估计,惠勃尔分布 4-296
6.1 基本概念 4-296
6.3 绝缘熔敷粉末的制造 2-296
5.3 高压开关设备的外绝缘和内绝缘 3-296
6 高压开关设备绝缘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3-296
7 高压开关设备的常用绝缘结构及其特性 3-296
7.1 空气间隙绝缘 3-296
分 4-297
6.2 惠勃尔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和概率积297
6.3 命试验 4-298
6.4 绝缘熔敷粉末在电工产品上的应用 2-299
6.4 骤死试验 4-299
7.2 压缩空气绝缘 3-300
7 数理统计常用表 4-300
6.5 熔敷粉末的主要检验方法 2-300
参考文献 2-301
1.1 绝缘漆布的品种、组成和用途 2-302
1 绝缘漆布 2-302
第七章 绝缘浸渍纤维制品及柔软复合材料302
1.4 绝缘漆布用浸渍剂的制造和性能 2-303
1.3 绝缘漆布底材的性能 2-303
1.2 绝缘漆布的性能 2-303
1.5 绝缘漆布的制造 2-303
7.3 高真空间隙绝缘 3-304
参考文献 4-307
7.4 六氟化硫SF6气体绝缘 3-308
1.7 绝缘漆布的试验方法 2-309
1.6 绝缘漆布的应用 2-309
2.1 绝缘漆套管的品种 2-311
2 绝缘漆套管 2-311
能 2-313
2.3 绝缘漆套管用的各种纤维坯管的性313
2.2 绝缘漆套管的性能 2-313
2.5 绝缘漆套管的制造工艺 2-314
造 2-314
2.4 绝缘漆套管用绝缘涂料的性能和制314
2.6 绝缘漆套管的应用 2-315
3 玻璃纤维绑扎带 2-315
7.5 油间隙绝缘 3-315
7.6 影响各种绝缘间隙介电强度的主要316
3.1 绑扎带的品种和性能 2-316
因素 3-316
8 高压断路器的绝缘结构 3-316
3.2 绑扎带的试验方法 2-317
3.3 绑扎带的制造 2-317
3.4 绑扎带的应用 2-318
4 电气绝缘柔软复合材料 2-318
4.1 柔软复合材料的品种和用途 2-318
4.2 柔软复合材料的性能 2-318
8.1 灭弧室的绝缘结构 3-318
4.3 柔软复合材料的制造 2-325
4.4 柔软复合材料的应用 2-329
8.2 传动元件的绝缘 3-329
4.5 柔软复合材料的试验方法 2-329
5 绝缘粘带 2-331
5.1 绝缘粘带的品种和用途 2-331
5.2 绝缘粘带的性能 2-331
5.3 绝缘粘带的制造 2-332
5.4 绝缘粘带在电工上的应用 2-332
8.3 支撑绝缘 3-332
9 高压开关设备中的固体绝缘工艺 3-334
9.1 氧树脂浇注绝缘 3-334
9.2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绝缘件的成型336
工艺与应用 3-336
10 绝缘距离的选择与计算 3-336
5.5 绝缘粘带的试验方法 2-337
参考文献 3-339
1 低压电器的分类及其基本特点 3-340
参考文献 2-340
第六章 低压电器的绝缘340
1 热塑性塑料的品种和性能 2-341
第八章 热塑性塑料341
2.1 线圈的绝缘 3-342
2 低压电器产品中的典型绝缘结构与工艺 3-342
2.3 聚乙烯的交联 2-347
2 聚乙烯 2-347
2.1 聚乙烯的性能 2-347
2.2 聚乙烯的加工和应用 2-347
4 聚苯乙烯 2-348
3.1 聚丙烯的性能 2-348
3 聚丙烯 2-348
3.2 聚丙烯的加工和应用 2-348
4.1 聚苯乙烯的性能 2-348
5 改性聚苯乙烯 2-349
5.1 ABS 2-349
4.2 聚苯乙烯的加工和应用 2-349
5.2 MBS 2-350
5.3 ACS 2-350
2.2 基座的绝缘 3-350
6 聚氯乙烯 2-351
6.1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 2-351
6.2 聚氯乙烯塑料的性能 2-352
7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352
7.1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性能 2-352
7.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加工和应用 2-352
8 聚酰胺 2-353
8.1 聚酰胺的性能 2-353
8.2 聚酰胺的加工和应用 2-353
9 聚甲醛 2-353
9.1 聚甲醛的性能 2-353
9.2 聚甲醛的加工和应用 2-354
10 聚砜 2-354
10.1 聚砜的改性 2-354
10.2 聚砜的性能 2-354
2.3 灭弧室的绝缘 3-354
10.3 聚砜的加工和应用 2-355
11 聚碳酸酯 2-355
11.1 聚碳酸酯的性能 2-355
11.2 聚碳酸酯的加工和应用 2-355
12.1 聚四氟乙烯的性能 2-356
12.2 聚四氟乙烯的加工和应用 2-356
12 聚四氟乙烯 2-356
13 聚酰亚胺 2-357
13.1 聚酰亚胺的性能 2-357
13.2 聚酰亚胺的加工和应用 2-357
14 塑料制品的粘接 2-357
2.4 塑料制件绝缘 3-359
第九章 热固性塑料360
1 酚醛塑料 2-360
1.1 酚醛塑料的制造 2-360
1.2 酚醛塑料的性能 2-361
2 脲醛塑料 2-362
2.1 脲醛塑料的制造 2-362
2.2 脲醛塑料的性能 2-362
2.3 脲醛塑料的加工成型和应用 2-362
1.3 酚醛塑料的成型加工与应用 2-362
3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 2-363
3.1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的制造 2-363
3.2 三聚氰胺甲醛塑料的性能和应用 2-363
4 Xylok(希洛克)塑料 2-363
4.2 Xylok塑料的性能 2-363
4.1 Xylok塑料的制造 2-363
4.3 Xylok塑料的加工成型和应用 2-364
5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塑料和间苯二甲酸364
二烯丙酯塑料 2-364
5.1 DAP塑料的制造 2-364
5.2 DAP塑料的性能 2-364
5.3 DAP塑料的成型加工和应用 2-364
6 硅酮塑料 2-364
6.1 硅酮塑料的制造 2-364
7.1 不饱和聚酯塑料的制造 2-365
7.2 不饱和聚酯塑料的性能 2-365
6.2 硅酮塑料的性能 2-365
6.3 硅酮塑料的模压和应用 2-365
7 不饱和聚酯塑料 2-365
8.2 注塑机的结构与浇注系统 2-366
8 热同性塑料注塑技术 2-366
7.3 不饱和聚酯塑料的成型和应用 2-366
8.1 对注塑塑料的要求 2-366
参考文献 3-368
2.5 传动轴的绝缘 3-368
9 热固性塑料的耐湿热气候性 2-368
8.4 质量分析 2-368
8.3 注塑工艺 2-368
第七章 电力电容器的绝缘369
1 电力电容器的设计原则及基本结构 3-369
1.1 设计原则 3-369
参考文献 2-370
第十章 橡胶和弹性材料371
1 橡胶 2-371
1.1 橡胶的分类与性能 2-371
1.2 橡胶配合剂 2-371
1.3 橡胶加工过程 2-373
1.2 产品的基本结构 3-375
2 电力电容器的电介质 3-378
2.1 气体介质 3-378
2 通用橡胶 2-380
2.1 天然橡胶(NR)和合成天然橡胶(异戊380
橡胶,IR) 2-380
2.2 固体介质 3-381
2.2 聚丁二烯橡胶(BR) 2-382
2.3 丁苯橡胶(SBR) 2-383
2.4 丁基橡胶(IIR) 2-385
2.3 液体介质 3-385
2.5 乙丙橡胶(EPR) 2-386
2.6 丁腈橡胶(NBR) 2-387
2.7 氯丁橡胶(CR) 2-388
2.8 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PE) 2-389
2.9 氯化聚乙烯橡胶(CPE) 2-391
3 特种合成橡胶 2-391
3.1 硅橡胶 2-391
2.4 组合介质 3-392
3.3 氯醚橡胶(CHR或CHC) 2-393
3.2 氟橡胶 2-393
3.4 聚氨酯橡胶(PU) 2-394
3.5 聚丙烯酸酯橡胶(ABR) 2-395
3.6 聚硫橡胶(PS) 2-395
4.1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2-396
3.8 聚环戊烯橡胶 2-396
4 弹性材料 2-396
3.7 丁丙橡胶(ABR) 2-396
3.1 元件组间的绝缘 3-397
3 电力电容器的绝缘结构 3-397
4.2 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 2-397
3.3 绝缘外壳的设计与计算 3-398
3.2 对壳绝缘 3-398
4.3 热塑性弹性体的用途 2-399
参考文献 2-399
3.4 电容器出线套管的设计计算 3-400
4 绝缘处理工艺 3-401
4.1 绝缘油的净化处理 3-401
第十一章 层压塑料制品401
1 有机基材层压板及其性能 2-401
1.1 种类 2-401
1.2 外观 2-401
1.3 尺寸 2-401
4.2 纸质芯子的预烘处理 3-402
1.6 非标准的品种 2-403
1.4 翘曲 2-403
1.5 物理、机械和电性能 2-403
4.3 真空干燥浸渍处理 3-403
1.7 酚醛尼龙布板 2-403
1.8 有机基材层压板的应用 2-403
参考文献 3-405
2.4 翘曲 2-406
2.3 尺寸 2-406
2.2 外观 2-406
2.1 种类 2-406
2 无机基材层压板及其性能 2-406
第八章 电子组件的绝缘407
1 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芯片的绝缘 3-407
1.1 半导体芯片的表面钝化 3-407
1.2 二氧化硅膜 3-408
2.7 国外无机基材层压板 2-409
2.6 非标准品种 2-409
2.5 物理、机械和电性能 2-409
1.3 磷硅玻璃膜(PSG) 3-411
1.4 氮化硅钝化膜 3-412
3.2 外观 2-414
2.8 无机基材层压板的应用 2-414
3.3 尺寸 2-414
3 层压管及其性能 2-414
3.1 种类 2-414
3.5 物理、机械和电性能 2-416
3.4 弯曲度 2-416
3.6 其他品种 2-416
3.7 国外品种 2-418
1.5 三氧化二铝钝化膜 3-418
1.6 半绝缘多晶硅钝化膜(SIPOS) 3-419
4 层压棒和其他模制层压制品及其性能 2-419
4.1 种类 2-419
4.2 外观 2-419
4.3 尺寸 2-419
4.4 弯曲度 2-419
4.5 物理、机械和电性能 2-419
4.6 引拔成型圆棒和异型材料 2-419
2 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封装和可靠性 3-420
1.7 有机保护膜 3-420
4.7 国外品种 2-421
2.1 封装类型 3-421
5 层压制品性能和试验方法 2-422
5.2 层压板性能试验方法 2-422
5.1 试样处理和试验环境条件 2-422
2.2 塑封材料 3-423
5.3 层压管性能试验方法 2-424
2.3 内涂封材料 3-424
5.4 层压棒性能试验方法 2-425
6.1 品种 2-426
6.2 外观和尺寸 2-426
6 覆铜箔层压板品种、性能和试验方法 2-426
2.4 塑料封装工艺 3-427
2.5 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的失效和可靠性试428
验 3-428
6.3 覆箔板的性能 2-429
3 电子器件用印制板的制作 3-431
6.4 其他品种 2-431
6.5 覆箔板性能和试验方法 2-431
3.1 照相 3-432
3.2 图形的制作 3-433
3.3 腐蚀 3-435
3.4 化学镀 3-436
3.5 电镀 3-436
6.6 覆箔板的应用 2-440
参考文献 3-440
3.6 开孔 3-440
3.7 其他印制板 3-440
7.1 套管种类和分级 2-441
7 高 压套管种类和胶纸电容套管芯 2-441
7.2 电容套管芯的结构 2-442
7.3 性能和试验方法 2-443
8 上胶工艺和设备 2-445
8.1 预浸料所用的原材料 2-445
8.2 预浸料的质量指标 2-446
8.3 上胶机 2-446
8.4 上胶工艺 2-450
9 层压板压制工艺和设备 2-454
9.1 层压板的生产流程 2-454
9.2 层压板的生产设备 2-454
9.3 层压板生产工艺 2-456
9.4 薄层压板的连续化生产 2-461
10 覆铜箔层压板生产工艺和设备 2-461
10.1 原材料 2-461
10.2 上胶工艺和设备 2-462
10.3 压制工艺与设备 2-464
11 层压管制造工艺与设备 2-465
11.1 层压管的生产流程 2-465
11.2 层压管生产设备 2-465
11.3 层压管生产工艺 2-467
11.4 浸胶管 2-469
11.5 纤维增强塑料管的连续生产 2-470
12 胶纸电容套管芯制造工艺和设备 2-470
12.1 胶纸电容套管芯的生产流程 2-470
12.2 胶纸电容套管芯生产设备 2-470
12.3 胶纸电容套管芯生产用材料 2-472
12.4 胶纸电容套管芯生产工艺 2-473
13 层压棒和模制层压制品工艺和设备 2-474
备 2-474
程 2-474
13.2 层压棒和模制层压制品的生产设474
13.1 层压棒和模制层压制品的生产流474
13.3 层压棒和层压压制件生产工艺 2-476
13.4 纤维增强引拔技术 2-478
14 层压塑料制品的机械加工 2-478
14.1 层压制品机械加工的特点和要求 2-478
14.2 锯加工 2-478
14.3 剪加工 2-479
14.4 冲加工 2-479
14.6 车加工 2-480
14.5 钻加工 2-480
14.7 铣加工 2-482
14.8 刨加工 2-484
参考文献 2-485
14.9 磨加工 2-485
第十二章 电工用塑料薄膜486
1 塑料薄膜的成型方法及其主要设备 2-486
1.1 压延法 2-488
1.2 熔融挤出法 2-489
1.3 双轴拉伸法 2-494
1.4 溶液流涎法 2-497
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 2-498
1.5 车削法 2-498
2.1 薄膜制造 2-498
2.2 薄膜性能 2-500
2.3 薄膜应用 2-504
3.1 薄膜制造 2-505
3 聚丙烯薄膜 2-505
3.2 边废料的回收与利用 2-506
3.3 薄膜性能与应用 2-507
4 聚酰亚胺薄膜 2-509
4.1 薄膜制造 2-509
4.2 薄膜性能 2-510
4.3 薄膜应用 2-513
5 聚氯乙烯薄膜 2-514
5.1 薄膜制造 2-514
5.2 薄膜性能与应用 2-514
6 聚乙烯薄膜 2-514
6.1 薄膜制造 2-515
6.2 薄膜性能及应用 2-515
7 聚四氟乙烯薄膜 2-518
7.1 薄膜制造 2-518
7.2 薄膜性能 2-519
8 全氟乙丙烯薄膜 2-520
8.2 薄膜性能 2-520
8.1 薄膜制造 2-520
7.3 薄膜应用 2-520
8.3 薄膜应用 2-521
9 聚碳酸酯薄膜 2-521
9.1 薄膜制造 2-521
9.2 薄膜性能 2-522
9.3 薄膜应用 2-524
10 聚苯乙烯薄膜 2-524
10.1 薄膜制造 2-524
10.2 薄膜性能及应用 2-524
11 其他薄膜 2-525
11.1 聚海因薄膜 2-526
11.4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2-527
11.3 聚恶二唑薄膜 2-527
11.2 聚乙二酰脲薄膜 2-527
11.6 聚酰胺酰亚胺薄膜 2-529
11.5 芳香族聚酰胺薄膜 2-529
11.7 聚醚砜薄膜 2-529
12.1 常用测试方法 2-530
12.2 特殊测试方法 2-530
12 薄膜性能测试方法 2-530
参考文献 2-534
12.3 粗化薄膜测试方法 2-534
1 云母 2-536
第十三章 云母及云母制品536
1.1 云母的组成 2-537
1.2 云母的性质 2-537
1.3 云母的加工 2-540
1.4 合成云母 2-542
2 粉云母 2-543
2.1 粉云母纸 2-543
2.2 粉云母纸板 2-549
2.3 云母粉 2-549
3 云母制品 2-549
3.1 补强材料 2-549
3.2 胶粘剂 2-550
3.3 云母带 2-552
3.4 柔软云母板 2-562
3.5 塑型云母板 2-564
3.6 换向器云母板 2-565
3.7 衬垫云母板 2-568
3.8 云母箔 2-569
3.9 云母复合材料 2-570
3.10 电热云母板 2-571
3.11 云母制品性能试验方法 2-574
参考文献 2-579
1 陶瓷绝缘材料的分类和规范 2-580
第十四 章陶瓷绝缘材料580
2 高低压电瓷 2-582
2.1 电瓷的特性 2-582
2.2 电瓷的坯釉原料及其配方 2-589
2.3 电瓷生产工艺要点 2-593
2.4 高低压绝缘子的分类和技术条件 2-594
3 高频瓷 2-596
3.1 高频瓷的分类 2-597
3.2 高铝瓷的化学成分、工艺和性能 2-598
3.3 镁质瓷的化学成分、工艺和性能 2-602
4 电容器陶瓷(高介瓷) 2-603
4.2 非铁电电容器陶瓷的成分与性能 2-604
4.1 电容器陶瓷的分类、特征和用途 2-604
4.3 陶瓷的铁电性和铁电陶瓷 2-610
5.1 高温陶瓷的特点与分类 2-611
5 高温绝缘瓷 2-611
4.4 电容器陶瓷的工艺特点 2-611
5.3 多元(多孔)氧化物高温绝缘瓷的组成和614
性能 2-614
5.4 特种氧化物陶瓷 2-615
5.5 氮化物高温绝缘瓷 2-617
参考文献 2-618
1 石棉及其制品 2-619
第十五章 其它无机绝缘材料619
1.1 石棉的种类 2-619
1.2 石棉的分选 2-620
1.3 石棉的性能 2-621
1.4 电绝缘用的石棉制品 2-622
2 电工玻璃 2-626
2.1 电工玻璃的分类 2-626
1.5 石棉工业环境防护 2-626
2.2 电工玻璃的性能 2-627
2.3 电工玻璃的制造 2-631
2.4 电绝缘用玻璃制品 2-632
3 石材 2-637
3.1 大理石 2-637
3.2 板岩 2-638
参考文献 2-638
1.2 绝缘材料的低温性能 2-640
1.1 低温对电工绝缘材料的影响 2-640
1 耐低温绝缘材料 2-640
第十六章 耐低温和耐辐射绝缘材料640
1.3 低温电工绝缘材料的选择 2-652
2 耐辐射绝缘材料 2-652
2.1 辐射对绝缘材料的作用 2-652
2.2 相对耐辐射性 2-653
2.3 耐辐射性的影响因素 2-653
2.4 常用同体绝缘材料的耐辐射性能 2-658
参考文献 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