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脏腑阴阳等现代研究与中医药调治 理论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脏腑阴阳等现代研究与中医药调治 理论与临床](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158065.jpg)
- 刘崇余,范重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287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脏腑辨证(学科: 研究) 脏腑病证(学科: 中医治疗法) 脏腑辨证 脏腑病证 中医治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脏腑阴阳等现代研究与中医药调治 理论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二章关于各脏腑之阴阳主体的探讨12
一、各证之临床证候与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等活动变化的关系12
二、寒热证及阴阳虚证与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等活动关系的现代研究13
三、从阴阳虚证及寒证热证的形成中自主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等活动变化看脏腑之阴阳主体15
(一)寒证16
(二)热证17
(三)阳虚证18
(四)阴虚证18
四、关于肾阳肾阴主体的探索21
(一)对肾阳肾阴主体的探索21
(二)肾阴肾阳为各脏器阴阳之本31
五、关于肾阴肾阳为各脏器阴阳之本及各脏腑阴阳主体的探讨36
(一)对肾阴肾阳为脾胃阴阳之本及脾胃之阴阳主体的探讨36
(二)对肾阴肾阳为心阴心阳之本及心之阴阳主体的探讨41
(三)对肾阴肾阳为肺阴肺阳之本及肺之阴阳主体的探讨44
(四)对肾阴肾阳为肝阴肝阳之本及肝之阴阳主体的探讨49
六、脏腑阴阳转为其虚证时自主神经系统等活动性质的转换过程63
七、各脏器阴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及阴阳调节主要环节可能均在于下丘脑及更高中枢的调节功能失调69
八、对某些致虚致病因素的认识75
(一)自由基增多及其清除能力降低是虚证形成的重要因素75
(二)应激刺激(急性与慢性)对机体的损伤及其在不同虚证及实证疾病形成中的作用77
(三)以外周为主的致虚致病因素79
九、从比较生物学之肾上腺及其两个功能系统的形成看中医肾之特殊功能81
(一)嗜铬组织与交感神经系统在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密切关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形成81
(二)肾上腺髓质与肾上腺皮质的逐渐进化——肾上腺形成的重大意义82
(三)嗜铬组织及自主神经及其各类进化器官始终是维持生物心肺等功能内环境稳定的决定因素84
十、环核苷酸、内分泌激素、物质能量代谢、免疫功能与中医阴阳的关系86
(一)环核苷酸与中医阴阳的关系86
(二)内分泌激素与中医阴阳的关系90
(三)物质能量代谢与中医阴阳的关系96
(四)免疫功能与中医阴阳的关系98
十一、中医阴阳学说之阴阳与虚实寒热表里的关系105
(一)中医阴阳学说之阴阳与实证的关系106
(二)中医阴阳学说之阴阳与寒热的关系106
(三)中医阴阳学说之阴阳与体质虚实寒热的关系108
(四)中医阴阳学说之阴阳与表里的关系110
十二、几个值得重视的认识116
(一)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分泌看自主神经对HPA轴的影响117
(二)从各类虚证自主神经系统与HPA轴活动变化的一致性看自主神经系统对HPA轴的影响118
(三)从CRH释放的昼夜节律与自主神经活动昼夜节律一致性看自主神经对HPA轴的影响119
(四)单胺类神经递质在脑区含量比率变化是下丘脑等中枢、交感-副交感中枢、自主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兴奋或抑制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122
十三、关于中医气之主体的认识127
(一)气的来源与生成128
(二)气的分类129
(三)气的主要生理功能133
(四)从“气”的现代研究看“气”的主体136
(五)关于中医气主体的初步认识138
十四、对中医五行学说之主体的认识144
(一)五行的属性归类145
(二)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和制化及相乘相侮之某些依据探讨147
(三)对中医五行学说重要价值的粗浅认识157
第三章各类中药对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整合中枢下丘脑等活动的影响161
一、滋阴、温阳、寒凉、温热药对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整合中枢下丘脑等活动的影响161
(一)滋阴、温阳药对自主神经等系统活动的影响161
(二)寒凉、温热药对自主神经等系统活动的影响162
二、其他各类中药对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其整合中枢下丘脑等活动的影响163
第四章中医药治疗阴阳虚证等证的机理探讨及其对本书认识确定性的验证166
一、肺肾虚喘证166
(一)肺肾阳虚喘证之形成及其中医药治疗机理探讨166
(二)肺肾阴虚喘证之形成及其中医药治疗机理探讨168
二、消渴证169
(一)阴虚消渴证之形成及其中医药治疗机理探讨169
(二)阳虚消渴证之形成及其中医药治疗机理探讨170
三、肾阴阳虚证腰痛、腰膝酸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等证之病因及治疗机理探讨172
(一)肾阴阳虚证腰痛与腰膝酸软等病因及治疗机理探讨172
(二)重症肌无力之形成及中医药治疗机理探讨175
(三)慢性肾炎的形成与治疗176
四、胃下垂及各脏腑器官下陷证之形成及中医药治疗机理探讨176
五、对其他病证之某些病因及其治疗机理的探讨178
一、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等的判别依据及其与脏腑某些功能及其虚证证候表象之生理学病理学的关系(兼述某些中药对其之阴阳调节作用)182
(一)自主神经系之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判别主要依据182
(二)本书笔者依有关专著与资料整理一些关于自主神经等系统活动变化的资料191
二、各类中药对自主神经等系统活动之影响及其对临床功效与用药禁忌的作用浅析(兼述中药药性某些物质依据)209
三、主要参考文献281
四、英文缩写名词英中文对照表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