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软件工程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软件工程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549110.jpg)
- (美)贝 姆(Boehm,B.W.)著;赵 越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07120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软件工程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目 录1
第一部分引论:动机和处境7
第1章实例研究1:《科学美国人》杂志预订处理系统7
1.1 旧系统7
1.2程序设计的解决方案:自顶向下逐步求精8
1.3程序设计的解决方案:结果9
1.4“经济学+程序设计”的解决办法9
1.5软件经济学-程序设计方法的结论10
1.7问 题11
1.6讨 论11
第2章实例研究2:一个市区入学管理系统12
2.1程序设计方面12
2.2经济方面12
2.3人际关系方面12
2.4获得的教训12
2.5一般性讨论13
2.6问 题13
3.1 引 言14
第3章软件工程的目标14
3.2软件工程:定义15
3.3软件趋势:成本16
3.4软件趋势:社会影响16
3.5多重目标17
3.6实例:温伯格(Weinberg)实验17
3.7软件工程方法的多样性18
3.8软件工程目标结构19
3.9软件工程的GOALS方法20
3.10问 题21
第二部分软件生存周期:定量模型23
第4章软件生存周期:阶段和活动26
4.1引 言26
4.2瀑布模型26
4.3瀑布模型的经济理由28
4.4瀑布模型的改进29
4.5生存周期阶段的详细定义32
4.6阶段/活动的详细定义33
4.7软件工作分解结构(WBS)35
4.8软件维护37
4.9问 题38
第5章基本COCOMO模型39
5.1 引 言39
5.2定义和假设40
5.3开发的工作量和进度42
5.4阶段分布44
5.5一般的项目轮廓45
5.6 Rayleigh分布46
5.7插值法47
5.8软件维护工作量的基本估算48
5.9问 题49
第6章基本COCOMO模型:开发方式50
6.1 引 言50
6.2基本工作量和进度公式51
6.3软件开发的三种COCOMO方式52
6.4基本COCOMO工作量和进度公式的讨论56
6.5工作量与进度的阶段分配61
6.6 问 题65
7.1 引 言66
第7章基本COCOMO模型:项目活动分布66
7.2各阶段的项目活动分布68
7.3基本COCOMO实例研究:亨特国家银行的EFT系统69
7.4推导基本项目组织图71
7.5基本COCOMO阶段与活动分布的讨论74
7.6基本COCOMO的限制75
7.7问 题75
第8章中级COCOMO模型:产品级估算76
8.1 引 言76
8.2 中级COCOMO:软件开发工作量估算78
8.3一个定价例子:微处理机通信软件83
8.4一个管理例子:降低有待完成的阶段的成本问题85
8.5调整后的每年维护工作量的估算86
8.6例子:微处理机通信软件的维护87
8.7内部插值和外部插值88
8.8利用现存软件进行修改之影响的估算89
8.9对中级COCOMO工作量方程的讨论92
8.10问 题94
9.1 引 言96
9.2部件级估算表格(CLEF)96
第9章中级COCOMO模型:部件级估算96
9.3对修订的软件使用CLEF100
9.4事务处理系统(TPS)例子:基本开发估算100
9.5TPS部件级维护成本的估算和阶段分布105
9.6问 题107
第三部分软件工程经济学基础111
第三部分A成本-效益分析113
第10章性能模型和成本-效益模型113
10.1性能模型113
10.2最佳性能115
10.3敏感性分析117
10.4成本-效益模型118
10.5问 题120
第11章生产函数:规模的经济性123
11.1例 子123
11.4软件开发的基本生产函数124
11.5规模的经济性和非经济性124
11.3离散的生产函数124
11.2一般性讨论:定义124
11.6大型软件项目中出现的规模非经济性125
11.7消除规模非经济性的最佳方法125
11.8问 题127
第12章在多个方案中选择:决策判据129
12.1例子:最大可用预算129
12.2最小性能要求130
12.3最大性能/成本比130
12.4最大性能-成本差130
12.5组合方法131
12.6一般性讨论132
12.7问 题132
第三部分B多目标决策分析134
第13章净值与边缘值分析134
13.1例 子134
13.2一般性讨论:边缘值分析135
13.3说 明136
13.4关于净值和利润的说明137
13.5信息处理产品的价值138
13.6问 题138
14.1实例:过于简化的成本分析139
第14章当前与将来的支出和收入139
14.2利息计算140
14.3当前值计算140
14.4一系列现金流的当前值140
14.5租赁与购买分析小结141
14.6一般性讨论:当前值概念和公式小结142
14.7当前值特性142
14.10问 题143
14.9软件工程中的应用143
14.8对利率或贴现率的敏感性143
第15章优质指数法144
15.1实例:软件包选择144
15.2净值分析145
15.3优质指数分析146
15.4一般性讨论:硬件与软件选择的加权和分析——实例分析146
15.5实例分析:活动的描述147
15.6实例分析:评估函数中的问题151
15.7实例分析:加权和与等级划分方面的问题151
15.9交付的系统能力(DSC)优质指数152
15.8实例分析:总结152
15.10 DSC优质指数法的性质153
15.11TPS实例的再讨论153
15.12加权和方法与DSC优质指数法的比较154
15.13问 题155
第16章将目标看成制约条件157
16.1 实例:TPS方案A的故障模式157
16.2系统可靠性和可用性157
16.3优质指数法评价157
16.4将目标表示为约束158
16.5 目标作为约束:可行集合与成本-价值等值线159
16.6一般性讨论:带约束的决策问题160
16.7软件工程的应用161
16.8数学优化技术161
16.9数学优化技术的作用和限制164
16.10问 题165
第17章系统分析与约束下的优化166
17.1例 子166
17.2一般性讨论168
17.3 题169
18.2内部开发与委托厂商开发的比较170
18.1例子:TPS方案B:专用操作系统的开发170
第18章对付不可协调与不可量化目标的办法170
18.3表述方法171
18.4一般性讨论:不可量化的判据173
18.5不可量化判据的表述技术173
18.6可量化和不可量化判据的混合表述技术175
18.7在表述及解释多变量数据时的一些注意事项177
18.8 问 题178
第19章处理不确定性:风险分析179
19.1例子:操作系统开发方案179
第三部分C关于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的价值的讨论179
19.2完全不确定性的决策法则180
19.3主观概率181
19.4一般性讨论:在完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法则181
19.5信息的价值182
19.6主观概率的用途182
19.7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s182
19.8软件工程方面的意义183
19.9 问 题183
20.2完备信息的期望值185
第20章统计决策技术:信息的价值185
20.1例子:原型方法185
20.3处理不完备信息186
20.4例子186
20.5贝叶斯(Bayes)公式186
20.6使原型的净期望值极大化187
20.7一般性讨论:完备信息的期望值188
20.8不完备信息的期望值189
20.10信息价值计算过程在软件工程中的用途190
20.9信息价值的计算过程190
20.11信息价值决策指南191
20.12 由于使用信息价值方法而可避免的错误191
20.13信息价值:总结192
20.14问 题192
第四部分软件成本估算的技巧195
第四部分A软件成本估算的方法和过程197
第21章软件成本估算的七个基本步骤197
21.1步骤1:建立目标197
21.2步骤2:对所需的数据和资源进行规划200
21.3步骤3:确定软件需求201
21.4步骤4:尽可行地拟定所有的细节202
21.5步骤5:使用多种独立的技术和原始资料206
21.6步骤6:比较并迭代各估算值207
21.7步骤7:随访跟踪208
21.8问 题210
第22章软件成本估算的各种方法210
22.1算法模型211
22.2专家判定213
22.4 Parkinson估算法215
22.3类比估算法215
22.5为获胜而制定价格的估算法216
22.6自顶向下估算法216
22.7自底向上估算法216
22.8各种方法的扼要比较218
22.9问 题220
第四部分B详细COCOMO模型221
第23章详细COCOMO:概述与操作性描述222
23.1 引 言222
23.3软件层次结构估算表(SHEF)的使用过程223
23.2软件层次结构估算表(SHEF)223
23.4详细COCOMO的例子:学生任务信息系统229
23.5关于进度调整的计算231
23.6讨 论233
23.7问 题237
第24章详细COCOMO成本驱动因素:产品属性240
24.1 RELY:所需的软件可靠性241
24.2 DATA:数据基的规模250
24.3 CPLX:软件产品的复杂性252
24.4问 题256
24.5进一步研究的课题257
第25章详细COCOMO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机属性259
25.1 TIME:执行时间的限制259
25.2 STOR:主存限制266
25.3 VIRT:虚拟机的易变性268
25.4 TURN:计算机的周转时间270
25.5问 题272
25.6进一步研究的课题275
第26章详细COCOMO成本驱动因素:人员属性276
26.1 ACAP:分析员能力276
26.2 AEXP:应用经验279
26.3 PCAP:程序员能力282
26.4 VEXP:虚拟机经验284
26.5 LEXP:程序设计语言经验286
26.6人员属性的一般性讨论288
26.7问 题290
26.8进一步研究的课题291
第27章详细COCOMO成本驱动因素:项目属性292
27.1 MODP:现代程序设计惯例的运用292
27.2 TOOL:软件工具的使用297
27.3 SCED:进度限制303
27.4 问 题307
27.5进一步研究的课题308
第28章未包括在COCOMO中的因素309
28.1应用类型310
28.2语言水平310
28.3其它有关软件规模的度量:复杂性、实体和规格说明313
28.4需求的易变性315
28.5人员连续性316
28.6管理质量317
28.9硬件配置318
28.7用户接口质量318
28.8文档的数量318
28.10安全/保密性限制319
28.11进一步研究的课题319
第29章对COCOMO的评价320
29.1引 言320
29.2 COCOMO项目数据基323
29.3 COCOMO估算与实际的比较:开发工作量324
29.5 COCOMO估算与实际的比较:阶段分布329
29.4 COCOMO估算与实际的比较:开发进度329
29.6 COCOMO估算与实际的比较:活动分布331
29.7其它软件成本估算模型332
29.8根据模型判据对COCOMO进行评价339
29.9通过剪裁使COCOMO适用于某个特定部门342
29.10进一步研究的课题346
第四部分C软件成本估算和生存周期的管理348
第30章软件维护成本的估算348
30.1引 言348
30.2 COCOMO软件维护模型348
30.3与项目结果的比较351
30.4其它软件维护成本估算模型352
30.5软件维护现象学355
30.6软件维护项目数据360
30.7问 题361
30.8进一步研究的课题362
第31章软件生存周期成本估算363
31.1 引 言363
31.2软件转换的成本估算关系363
31.3软件转换的估算值与实际情况的比较365
31.4软件安装及培训的成本估算369
31.5软件开发的计算机成本估算370
31.6软件文档数量373
31.7其它与软件生存期有关的成本376
31.8软件生存期成本-收益分析的一个实例377
31.9进一步研究的课题386
第32章软件项目的规划和控制386
32.1引 言386
32.2软件项目的规划及控制框架388
32.3项目进度管理技术390
32.4详细的软件计划及控制:单元开发文件夹(Unit Development Folder)397
32.5项目开支与进展情况的监管:得值系统400
32.6软件项目计划与控制的例子405
32.7建立软件成本数据基416
32.8软件计划与控制:总结性讨论417
32.9问 题417
第33章软件生产率的提高419
33.1 引 言419
33.2非编程性方法:软件包423
33.3非编程性方法:程序生成器428
33.4软件生产率的可控因素:产品属性431
33.5软件生产率的可控因素:计算机属性433
33.6软件生产率的可控因素:人员属性436
33.7软件生产率的可控因素:项目属性443
33.8建立软件生产率的改善程序447
33.9结 论451
附 录453
附录A软件成本数据收集表格及其使用方法453
附录B软件工程的目标结构471
附录C缩写词表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