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众理解科学 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众理解科学 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7312013066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众理解科学 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国内论文11

关于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普及 王绶11

今天传播是什么?——科学传播的历史回顾与哲学思考 张开逊15

理念与实践:一名科普工作者的个人汇报 卞毓麟19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基础科学教育与科普 刘兵25

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 吴国盛30

谈科普出版面临的十大转变 韩建民35

宇宙 美术 科普 李元38

科学传播系统下的科普事业 刘华杰43

21世纪科学将是全体大众的事业 葛霆49

了解 参与 合作:共创网络时代的科学文化 陶世龙57

科普创作的体会与思考 位梦华60

科幻小说的读者期待模式 吴岩63

先进的文化必须有现代科学的内涵——漫谈新时代的科普工作 郭正谊71

互联网对中国科学普及的影响 方舟子76

世界范围的认识:科学素养的不同观点和研究方法 李大光79

中国科普网络的现状与未来 肖云 阎保平87

面和21世纪的中国农村科普 杨文志 楼伟92

NEWTON-科学世界:国际化与本土化、专业化与市场化的成功融合 唐云江103

专题一:出版与科学传播107

公众科普调查出版的启示 李乔107

对新世纪科普创作的理性思考 黄或心113

对新世纪科普图书出版的思考 罗晓宁117

专题二 场馆与基地122

科技馆与素质教育 蓝冬青122

论天文科普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性 湛穗丰126

高校博物馆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及发展思考 任有福 徐世球138

植物园在科普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为例 许再富 郭辉军142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与班次价方法研究 张志全 陈玮145

试谈科研与科普的关系 赵复坦 陈东平153

专题三 科普手段与科学决策157

对我国现阶段科普研究管理工作的思考 居云峰157

在大学生中进行科普教育的尝试 汪晨熙162

开展科普教育 促进青年成才 张学仁166

科普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傅廷斌169

追求最佳科普效果——湖北省“科学素质工程”的实践与探索 刘洪峰179

略论创新综合学科——科普学 梅苞184

简论科学决策与公众科学文化素养 舒展187

专题四 科普与社会发展193

试论自然科学的普及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李一仑193

科协与社会化大科普 王凤飞202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科普 周孟璞207

在大学生、研究生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势在必行 王正刚 任玲212

专题五 网络与专业科普216

互联网在科学普及中的作用和新的机遇 刘英216

网络科普与西部大开发 孙成权 马建霞222

网络湖泊科普博物馆的创作 赵锐 施晶晶229

搞好医学科普 促进社会发展 陈宏生235

植物园在对公众传播植物知识中的作用 丁朝华 黄蓉 杨桂芳 李作舟239

云南药用植物科普教育 五世琼243

开展信息科技教育是前科普的重要任务 吴文虎 李秋弟247

海洋世纪与海洋科普教育 盖广生253

植物园科普教育功能及管理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丁颖 管开云258

以新方法分析核素分类的成果 王昱应 范世民264

地球磁性的形成 张文 张宏美268

科普文学结缘 共谱辉煌乐章 周继文271

专题六 科幻与科普创作271

科普读物创作与出版中的现代意识浅论 李小娜275

中国的“科学小说”与科学传播 汪志280

科普创作的美学探讨 张又栋288

科技传播中的金字塔结构及科技编辑的作用浅议 杨多文296

中国科普出版发展的特征及其契机 吕芳299

国外论文302

一个尝试向公众传播科学的物理学家 莱昂·莱德曼302

科学报道的未来展望 艾利斯·鲁宾斯坦310

全球背景中的生物医学认训 乔恩·D·米勒321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一个简单的方法和全球战略 林磊330

“科学问题”:促进科学素养的项目与读书俱乐部 维克多利亚·维尔邦343

中东欧科学新闻的模式 依斯塔万·帕鲁哥亚354

人民科学运动和公众理解科学 加哈·拉轧363

新一代意大利作家看科学和想象 劳拉·克拉蒂尼391

本人的观点 迈克尔·谢墨396

后记 程东红404

附:2000中国国际科普论坛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