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哲学与时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树申,朱铁生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2334·2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哲学与时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今时代1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伟大意义二马克主义哲学的发展11
马克思恩格斯继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三哲学要现代化16
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四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课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与现代自然科学25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现代“基本粒子”学说25
哲学物质观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现代自然科学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证实和丰富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与现代自然科学31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与现代“唯能论”运动和静止的统一与“宇宙热寂”说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与现代物理学、天文学39
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与相对论物质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与“宇宙膨胀说”“夸克幽禁说”第三章意识和信息、人工智能47
一意识与物质47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二物质与信息56
信息的哲学分析信息与反映的联系和区别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的意识活动三意识与人工智能65
人工智能的实质及其和信息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内容及其和人类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第四章唯物辩证法与控制论70
一唯物辩证法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70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二控制论的产生、特点和基本概念81
控制论的产生控制论的特点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控制论的方法三唯物辩证法和控制论的关系95
控制论丰富、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为控制论提供科学的方法论第五章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与科学研究107
一、范畴和规律107
范畴的含义范畴和规律的关系学习范畴的意义二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110
现象和本质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形式和内容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原因和结果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在科研中的作用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31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131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认识的基础认识的过程二认识的基本方法143
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49
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第七章现代思维方式及其特征155
现代思维方式的产生155
新科技革命和现代思维方式当前我国的社会改革与现代思维方式思维要素的变化与现代思维方式二现代思维方式的特征167
系统性开放式多维化创造性精确化预测性第八章辩证唯物主义与系统论182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系统论的产生182
系统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系统论的产生给哲学提出的新课题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系统论185
系统论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为系统论提供了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三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190
系统论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为系统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系统论195
一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01
系统论深化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系统论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基础第九章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两个文明建设20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08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三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216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含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第十章社会生产系统与新技术革命223
一社会生产系统223
社会生产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的相互作用世界生产的系统化趋势与对外开放二新技术革命241
技术革命与科学革命、产业革命的区别与联系新技术革命对社会生产的影响新技术革命对我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十一章 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义的改革250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5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改革26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改革的必然性第十二章正确处理两类矛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72
一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72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国家的实质和职能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二社会主义时期的两类矛盾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280
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三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91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297
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的原则和方法正确处理两类矛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第十三章社会意识、精神文明与生活方式297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二社会意识的构成301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三社会意识诸形式305
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四生活方式311
生活方式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生活方式对“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第十四章群众、领袖与共产主义实践326
一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26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领袖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群众和领袖的辩证关系二共产主义实践中的群众和领袖336
工农群众是共产主义实践的主体无产阶级领袖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伟大作用第十五章 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趋势和共产主义人生观344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性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344
的飞跃二共产主义人生观353
人生观的含义及其内容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三 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趋势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关系362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趋势是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共产主义人生观是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发展的精神力量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根本途径第十六章 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述评370
一 当代西方哲学概况370
当代西方哲学与当代西方社会当代西方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当代西方哲学与西方传统哲学二当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375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所代表的科学主义思潮以萨特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三 用马克思主义对待当代西方哲学思潮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