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读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立双,许柏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 ISBN:780128384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2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读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1
第一章 中小企业的地位及特征1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
前言1
二、中小企业是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基本力量2
三、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3
四、中小企业是扩大出口的生力军4
六、中小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地区财政的重要财源5
五、我国中小企业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动者5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6
一、总体素质低,技术和管理相对滞后6
二、规模小,融资难,资本有机构成低6
三、竞争力较弱,受外部冲击影响较大7
四、为数多,分布广7
五、经营灵活,应变能力较强8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规定9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优势9
第二章 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9
第一节 个人独资企业9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劣势10
第二节 合伙制企业11
一、合伙制企业的法律规定11
二、合伙企业的优势12
三、合伙企业的劣势13
第三节 有限责任公司14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14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优势16
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律特征17
三、有限责任公司的劣势17
第四节 股份有限公司17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利与弊18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要素19
四、股份公司的盈利分配22
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23
第五节 股份合作制29
一、股份合作制的特征29
二、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内涵30
三、股份合作制的组建机制32
第一节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37
一、中小企业的经营和管理37
第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37
二、经营管理是企业的活动系统39
第二节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容和特点40
一、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40
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55
第三节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原则57
一、不断创新,加速管理现代化57
二、进一步强化管理知识化、科学化、现代化58
三、坚持市场第一58
四、从传统生产管理转向现代生产管理59
五、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知识管理60
六、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61
七、处理好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关系62
八、切实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62
九、适应中小企业的全球性竞争63
第四章 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管理65
第一节 中小企业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原则65
一、生产管理的任务65
二、生产管理的原则66
第二节 中小企业生产管理的发展和特征68
一、生产管理的起源和发展69
二、现代生产管理的环境变化和主要特征71
三、我国生产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73
第三节 中小企业生产管理系统76
一、生产管理系统运动的规律76
二、市场环境对生产管理系统的影响77
三、生产管理系统的组织和协调78
第四节 中小企业岗位责任制80
一、实行岗位责任制80
二、制定正确的劳动分配制度81
三、合理运用奖惩手段84
第五节 我国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88
一、建立企业质量保证体系89
二、贯彻目标管理91
三、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化92
四、信息反馈92
五、质量管理标准化和程序化93
六、完善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93
七、进行质量教育工作94
八、实施名牌战略95
第六节 我国中小企业资源利用及管理96
一、合理利用资金和物质资源96
二、增强设备的使用效率99
三、在生产中节能降耗102
四、完善运营机制,强化精细管理103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管理106
第一节 中小企业的税收制度106
一、税收的特征106
二、税收的作用107
三、税制结构108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税收制度要素110
一、纳税人111
二、课税对象112
三、税率113
四、纳税环节115
五、纳税期限116
六、减税免税116
七、违章处理118
第三节 我国中小企业纳税程序与方法118
一、税务登记118
二、纳税申报121
三、税款缴纳122
四、税务检查123
第四节 纳税人的权利与法律责任124
一、纳税人的权利125
二、纳税人的法律责任126
第五节 我国中小企业纳税实务129
一、纳税管理129
二、纳税核算130
三、会计处理131
四、纳税控制132
五、纳税检查133
第六章 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135
第一节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基本任务135
一、财务管理的内容135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136
第二节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137
一、财务管理的原则137
二、现代财务管理理念138
第三节 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139
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139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140
三、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141
第四节 中小企业资金的筹集142
一、资本金及资本金制度142
二、资本金的筹集144
三、资本公积金145
四、企业负债和负债利息146
五、资金成本148
六、结营杠杆150
七、财务杠杆153
八、财务风险155
第五节 财务报表分析158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58
二、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分析161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分析164
一、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特点165
第七章 我国中小企业人事管理165
第一节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特点与职能165
二、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169
第二节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基本原则173
一、公平竞争原则173
二、责任制原则177
三、激励原则178
四、流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179
五、民主管理原则181
一、中小企业的人事政策184
第三节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方法184
二、中小企业的组织设计185
三、中小企业的员工工作设计189
第四节 中小企业人事管理实务191
一、员工的招聘191
二、员工的教育培训192
三、员工的考核与评估195
四、维持企业工作秩序196
五、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198
一、企业发行股票必备的条件200
第一节 股票发行200
第八章 我国中小企业上市管理200
二、股票的发行方式201
三、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203
四、股票发行认购办法207
五、股票发行费用212
第二节 股票上市213
一、股票上市的利处和弊端213
二、上市时间的选择和准备工作214
三、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220
四、股票上市的费用221
五、上市企业的持续信息公开222
六、股票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238
第三节 中小企业股票发行和上市的操作程序240
第九章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管理244
第一节 国际货物贸易的基本概念244
一、国际货物贸易244
二、贸易差额244
三、国际贸易货物结构245
四、国际贸易地理方向245
六、复出口与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246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与管理246
五、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转口贸易246
一、自由贸易政策247
二、保护贸易政策247
第三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措施249
一、关税与非关税方面的措施249
二、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方面的措施259
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266
一、配额管理266
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267
三、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268
五、海关管理269
四、外汇管理269
第十章 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及社会保险制度272
第一节 企业劳动法律制度272
一、劳动用工法律制度272
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288
三、劳动争议的处理289
第二节 遵循《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93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93
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299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302
第三节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303
一、养老保险304
二、医疗保险306
三、失业保险307
四、工伤保险309
第十一章 中小企业职工就业与培训312
第一节 加入WTO对我国中小企业就业的影响312
一、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长期影响312
二、加入WTO对我国主要行业就业的直接影响315
三、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间接影响317
四、加入WTO对我国就业的动态影响318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20
一、加快工资政策和就业体制的改革320
第二节 应对WTO挑战的就业对策320
三、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321
四、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321
五、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322
第三节 发展中小企业与扩大就业322
一、中小企业在就业中的作用322
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324
第四节 中小企业职工培训327
一、企业职工培训的主要类型和方式327
二、企业职工培训面临的新形势及改革方向330
一、国家职业标准的概念335
第五节 国家职业标准与工人技术等级标准335
二、国家职业标准的结构和内容336
三、工人技术等级标准337
四、职业技能鉴定规范341
第六节 岗位规范342
一、岗位与岗位设置342
二、岗位规范内容及原则343
第十二章 中小企业产业政策346
第一节 我国产业政策与中小企业发展346
一、产业政策是制定中小企业政策的依据346
二、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348
第二节 中小企业的产业定位政策351
一、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产业定位政策351
二、中小企业产业政策的地位和策略360
第三节 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365
一、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365
二、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统一366
第十三章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367
第一节 中小企业技术开发367
一、技术开发的概念367
二、技术开发的程序371
三、技术开发项目的来源372
第二节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380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380
二、技术创新的阶段380
三、技术创新的思路391
四、技术创新的途径402
五、技术创新的方法405
第三节 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优势415
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415
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优势418
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应以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419
第四节 我国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419
二、运用经济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创新420
三、制定法律法规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422
四、以直接面对市场的产品创新为主,推进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423
第十四章 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425
第一节 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类型425
一、建立专门机构,予以信贷支持425
二、信用保证政策427
三、咨询和指导政策429
四、贴息政策431
第二节 我国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现行政策432
五、其他金融支持政策432
一、积极建立、健全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433
二、多渠道建设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保证制度434
三、有针对性地建立对中小企业的综合配套金融服务体系436
四、中央银行发布有关金融政策,明确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437
第三节 我国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439
一、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建立相对独立而专门化的政策性金融机构439
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将由直接转向间接,政策手段将由行政命令转向市场运行441
三、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将从主要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转向重点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贷款442
四、通过增加中小企业的自有资本改善资本结构,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443
第十五章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444
第一节 我国财税体制的改革对中小企业的影响444
一、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444
二、财政体制改革448
三、财税体制改革对中小企业的影响449
第二节 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行财税政策451
一、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451
二、我国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453
一、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456
第三节 我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456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458
三、切实减轻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459
第十六章 中小企业经营法律保护460
第一节 企业商标权的法律保护460
一、企业商标权的内涵及特征460
二、企业商标权的法律保护策略及选择463
第二节 企业专利权的法律保护471
一、企业专利权的内涵与特征471
二、专利制度的国际化与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475
三、企业专利权的法律保护及策略478
一、企业税后收益分配的法律规范485
第三节 企业税后收益分配的法律保护485
二、企业收益分配的法律保护策略及选择486
第四节 企业纳税的法律保护487
一、转让定价法487
二、成本调整法488
三、筹资的税务筹划490
四、租赁的税务筹划491
五、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492
第五节 企业会计行为的法律保护494
一、企业会计行为的法律体系494
二、企业会计行为的法律保护策略495
第六节 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法律保护526
一、向金融机构借款的种类及特征526
二、向金融机构借款的法律保护策略及选择531
第七节 引进外资的法律保护536
一、引进外资的种类及特征536
二、利用外资的法律保护策略及选择543
第十七章 中小企业违法行为及相应法律责任551
第一节 企业设立、变更、终止过程中的主要违法行为律责任551
一、企业设立过程中的主要违法行为551
二、企业变更、终止过程中的主要违法行为555
第二节 企业设立、变更、终止过程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557
一、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设立、变更、终止过程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558
二、企业主管单位对企业设立、变更、终止过程中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559
第三节 企业违法筹资行为的法律责任561
一、企业违法筹资行为法律责任的种类561
二、企业筹资行为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562
三、企业筹资行为违反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等法律的相关责任562
四、企业筹资行为违反证券法的法律责任563
五、企业筹资行为触犯刑法的法律责任563
第四节 企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565
第五节 企业合同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570
第六节 企业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行为573
第七节 企业违反产品质量义务的法律责任576
第八节 企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形式588
第九节 企业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591
第十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594
第十一节 违反专利法行为的主要形式及其法律责任597
第十二节 违反商标法行为的主要形式及其法律责任602
第十三节 企业票据违法行为的主要形式608
第十四节 票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611
第十五节 企业税收违法的主要行为及其法律责任613
第十六节 企业会计造假行为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