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写作教程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写作教程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196068.jpg)
- 董小玉,刘海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24277X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95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汉语-写作-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写作教程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现代写作的含义与作用2
一、现代写作的含义2
二、现代写作的作用4
第二节 现代写作的特性7
一、个体的创造性7
二、实践的操作性8
三、动态的综合性9
第三节 高师现代写作课的任务10
一、传授写作理论10
二、锻炼综合素质12
三、增强教练本领12
第四节 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与学习方法14
一、现代写作教程的框架体系14
二、现代写作“教”与“学”的方法16
〔思考与练习〕19
上编 写作原理论23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23
第一节 写作主体的素质23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23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24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26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理想27
第二节 写作主体的能力29
一、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29
二、写作主体的感受能力31
三、写作主体的思维能力33
四、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34
第三节 写作客体的构成36
一、对象化的自然景观37
二、群体化的社会生活38
三、个体化的人生状态39
四、外在化的精神产品40
第四节 写作主客体的关系41
一、写作主客体的对照关系41
二、写作主客体的同型关系43
三、写作主客体的双向建构44
四、写作主客体联系的中介45
〔思考与练习〕46
第三章 写作载体与受体49
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49
一、材料的含义与作用49
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50
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52
四、主题的提炼与要求53
第二节 写作载体的外形55
一、结构的含义与形式55
二、结构的单位与要求57
三、语言的功能与素养60
四、语言的特性与要求61
第三节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63
一、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63
二、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64
三、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66
第四节 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69
一、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69
二、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70
三、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72
〔思考与练习〕73
第四章 写作行为过程76
第一节 写作感知76
一、写作感知的特性76
二、写作感知的过程78
三、写作感知的方法81
第二节 写作运思83
一、写作运思的特性83
二、写作运思的过程85
三、写作运思的方式88
第三节 写作行文90
一、写作行文的特性90
二、写作行文的过程91
三、写作行文的方法95
〔思考与练习〕97
第五章 写作表达方式与技法100
第一节 写作表达方式100
一、叙述的视角与方法100
二、描写的类别与要求103
三、抒情的方式与要求105
四、议论的要素与方法107
五、说明的分类与方法109
第二节 传统常用写作技法举隅110
一、聚焦与立骨110
二、悬念与那辗113
三、巧合与误会115
第三节 现代常用写作技法举隅116
一、意识流与蒙太奇116
二、反讽与黑色幽默119
三、象征与变形121
第四节 写作技法的辩证艺术123
一、正与反123
二、虚与实124
三、抑与扬125
四、张与弛126
五、断与续127
〔思考与练习〕129
中编 写作文体论133
第六章 新闻文体133
第一节 消息133
一、消息的界说和源流133
二、消息的类别和特征134
三、消息的写作137
第二节 通讯142
一、通讯的界说与源流142
二、通讯的类别与特征143
三、通讯的写作146
第三节 深度报道149
一、深度报道的界说与源流149
二、深度报道的类别与特征151
三、深度报道的写作155
第四节 报告文学157
一、报告文学的界说与源流157
二、报告文学的类别和特征159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162
〔思考与练习〕164
第七章 文学文体169
第一节 散文169
一、散文的界说与分类169
二、散文的审美特征170
三、散文的写作173
第二节 诗歌176
一、诗歌的界说与分类176
二、诗歌的审美特征178
三、诗歌的写作179
第三节 小说182
一、小说的界说与分类182
二、小说的审美特征184
三、小说的写作187
第四节 戏剧文学190
一、戏剧文学的界说与分类190
二、戏剧文学的审美特征191
三、戏剧文学的写作193
第五节 影视文学196
一、影视文学的界说与分类196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197
三、影视文学的写作198
〔思考与练习〕202
第八章 理论文体205
第一节 社会评论205
一、社会评论的界说205
二、社会评论的类别206
三、社会评论的特征210
四、社会评论的写作212
第二节 文艺评论215
一、文艺评论的界说215
二、文艺评论的类别216
三、文艺评论的特征217
四、文艺评论的写作218
第三节 学术论文222
一、学术论文的界说222
二、学术论文的类别222
三、学术论文的特征223
四、学术论文的写作224
〔思考与练习〕227
第九章 应用文体229
第一节 行政公文229
一、行政公文概述229
二、几种常用行政公文的写作234
第二节 事务文书243
一、事务文书概述243
二、几种常用事务文书的写作244
第三节 教学文书251
一、教学文书概述251
二、常用教学文书的特点与写作251
〔思考与练习〕258
下编 写作教学论263
第十章 现代写作教学概观263
第一节 现代写作教学的发展趋势263
一、教学观念的现代化263
二、教学体系的适时应变264
三、高科技手段的运用265
四、人文素质的培养266
第二节 有代表性的现代写作教材267
一、写作教材的继承期267
二、写作教材的发展期267
三、写作教材的综合期269
四、写作教材的锤炼期271
第三节 现代写作教学原理272
一、革故鼎新的写作教学思路272
二、“文本”论与“人本”论274
三、“技能”论与“智能”论275
四、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276
五、写作教学核心原理的确立278
第四节 各具特色的写作教学体系280
一、写作知识——训练教学体系280
二、写作智能——技能训练体系281
三、写作教学系统工程281
四、题型写作教学法282
五、各种类型的国家级、省级写作精品课程284
〔思考与练习〕284
第十一章 中学作文教学原理287
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原则287
一、注重基础,面向全体287
二、循序渐进,扶而后放289
三、读写并举,悟文析法290
四、综合培养,全面发展291
第二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291
一、作文命题291
二、审题指导294
三、作文批改298
四、作文讲评300
第三节 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301
一、思维能力是作文能力的核心301
二、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302
第四节 中学作文教学测评306
一、作文教学要有正确的测评观306
二、作文测评的基本内容307
三、作文教学测评的常见形式310
〔思考与练习〕311
第十二章 信息时代的电脑写作教学314
第一节 传统写作教学面临时代挑战314
一、信息时代新写作教学观念314
二、信息时代新写作教学内容316
三、写作教学模式面临转型319
第二节 电脑写作的新理论框架320
一、电脑写作:写作学科的新生长点320
二、电脑写作学的主要理论框架321
三、电脑写作的发展态势和应用前景323
第三节 电脑写作中的博客文体327
一、博客文体的出现327
二、博客的传播特征328
三、博客的写作特征329
四、博客文体的特征330
五、博客写作的方法333
第四节 电脑写作的新教学模式335
一、积极采用现代化电脑教育技术335
二、依托网络建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337
三、建立教师咨询下的学生自学体系338
〔思考与练习〕340
后记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