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觉艺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茂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710202046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视觉形象(学科: 实用美术 学科: 概论) 视觉形象 实用美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视觉艺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再造与艺术6
一、形态再造的意义6
二、视觉艺术的属性7
三、视觉语言8
1、视觉语言的特点8
2、视觉语言的识读方法11
3、视觉语言中的错觉现象12
二、客观生活与再造25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5
第二章、内容与形式25
三、审美角度与再造27
1、观察方法与再造的型27
2、审美观念与再造的型27
四、传统与再造29
五、艺术形象中的再现与表现31
1、再现与表现的关系31
①再造方式33
2、借景抒情的再造33
②虚实特点34
③图底特点34
④主要风格34
3、写意抒情的再造35
①再造方式35
②虚实特点35
③图底特点36
④主要风格36
4、遗形写神的再造41
①再造方式41
②理解方式41
③主要风格42
5、借题发挥的再造44
①再造方式44
②主要风格44
2、概念的点64
1、现实的点64
3、点与心理64
①点的知觉印象64
一、形态分类64
第三章、形态语汇64
二、点的识读64
②点与视觉节奏65
三、线的识读65
1、现实的线65
2、概念的线65
3、线与心理65
四、面的识读67
1、现实的面67
2、概念的面67
3、面与心理67
①面的形状与心理67
②面的肌理与心理69
③面的图底与心理69
①材质感70
3、体与心理70
②体量感70
③空间感70
2、概念的体70
1、现实的体70
五、体的识读70
④动静感71
第四章 色彩语汇89
一、色彩的识读89
1、色彩的性质89
2、色彩的观察89
①光的轨迹89
②透射光与色彩知觉89
③反射光与色彩知觉90
④空间距离与色彩知觉94
⑤生理调节与色彩知觉95
二、色彩的属性96
1、明度96
①光源的明度96
②物体的明度96
2、色相96
①光源的色相97
②物体的色相97
3、纯度97
①光源的纯度97
②物体的纯度97
1、投照光混合98
2、色料混合98
三、色彩的混合98
① 色料直接混合99
② 色料透叠混合99
③ 色料空间混合99
④ 色料机械力混合100
四、色彩与心理100
五、色彩的象征性102
一、视觉语法的功能107
第五章、视觉语法107
二、构成秩序的语法109
1、平衡109
①反射对称110
②回转对称110
③旋转对称110
④移动对称110
⑤均衡110
2、节奏111
D、明度渐变112
C、方向渐变112
E、色相渐变112
F、纯度渐变112
A、形态渐变112
B、空间渐变112
②渐变节奏112
①交替节奏112
G、补色渐变113
③ 自由节奏113
A、聚集节奏113
4、旋律114
3、韵律114
C、播散节奏114
B、挤集节奏114
三、构成变化的语法116
1、形状对比116
2、数量对比117
3、面积对比117
4、位置对比117
5、肌理对比120
6、色彩对比120
①色彩的先后对比120
②色彩的同时对比121
7、虚实对比122
8、动势对比123
①知觉度与动势124
②位置与动势125
③加强点与动势调节125
2、视觉语调的构成规律156
② 同一律156
① 主从律156
1、视觉语调的功能156
一、视觉语调的功能和规律156
第六章、视觉语调156
二、形状调式157
三、肌理调式158
1、状物性肌理158
2、抒情性肌理158
3、悦目性肌理158
4、实用性肌理159
四、明度调式159
五、色相调式160
六、纯度调式160
七、冷暖调式161
八、动势调式162
九、调式与主旋律162
第七章、再造技法171
一、技法的依据171
二、因意施艺174
1、精神性功能与技法175
① 寓意形态的再造原则175
② 常规的再造技法176
③ 灵活的再造技法176
④ 不择手段的再造技法179
2、物质性功能与技法180
① 实用形态的再造原则180
② 实用原则与技法180
③ 经济原则与技法181
三、因材施艺182
1、因材施艺的特点182
2、适形造型182
3、因势利导183
第八章、艺术与科学的互补性190
后记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