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与临床
  • 曹雪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408585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淋巴细胞(学科: 激活 学科: 因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白细胞介素2的基础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白细胞介素2的分子生物学1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的种类和理化性质1

一、IL—2的种类1

二、不同种属间的IL—2的交叉反应性2

三、IL—2的理化性质2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的基因3

一、IL—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3

二、IL—2基因的定位与结构5

三、IL—2基因表达的调控6

四、IL—2基因与其他因子基因的同源性8

第三节 白细胞介素2的分子结构9

一、IL—2的一级结构9

二、IL—2的空间结构10

三、IL—2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1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2作用的分子机制14

一、T细胞活化概述14

二、IL—2作用早期的分子机制16

三、IL—2作用晚期的分子机制18

四、癌基因表达在IL—2诱导增殖反应中的作用19

第二章 白细胞介素2受体23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分子生物学23

一、IL—2R的cDNA克隆与表达23

二、IL—2R基因的定位与结构23

三、IL—2R的结构24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27

一、IL—2R的种类27

三、IL—2R的生物学活性28

二、IL—2R的理化性质28

第三节 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的调节因素30

一、抗原/丝裂原对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30

二、细胞因子对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30

三、辅助细胞对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31

四、药物对IL—2R表达的影响31

五、ADF对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31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32

一、抗IL—2R单抗的制备33

二、抗IL—2R单抗的分类33

一、IL—2吸收试验35

二、直接结合试验35

第五节 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检测方法35

三、抗IL—2R单抗的应用35

三、间接结合试验37

四、ELISA法测定sIL—2R37

第六节 研究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生物学和临床意义38

第三章 白细胞介素2的检测方法45

第一节 检测所需细胞的种类、性质及其制备与保存方法45

一、IL—2依赖性细胞株的培养45

二、新鲜制备的IL—2反应性淋巴母细胞46

三、检测细胞的冻存与复苏47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的生物学测定法48

一、[3H]TdR掺八法48

二、微量酶检测法49

三、活细胞染色法51

四、活细胞计数法52

五、生物学测定法的优缺点及应注意的问题52

六、IL—2活性单位的计算方法53

一、酶免疫测定法55

第三节 白细胞介素2的免疫学测定法55

二、放射免疫测定法57

第四章 白细胞介素2的制备与纯化60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的细胞来源60

一、产生IL—2的新鲜组织细胞60

二、能产生IL—2的传代细胞株62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诱生的影响因素62

一、选用的产生细胞的种类、新鲜程度及个体差异62

二、淋巴细胞的浓度62

三、诱导剂63

四、单核巨噬细胞的浓度63

七、辐射64

八、加用“辅助增强”细胞64

六、培养的温度、时间和pH值64

五、培养基和血清的类型和浓度64

第三节 天然人白细胞介素2的制备与纯化65

一、利用人PBL制备、纯化天然人IL—265

二、利用人扁桃体淋巴细胞制备、纯化天然人IL—269

三、从IL—2粗制上清中去除丝裂原的几种简易方法70

第四节 重组白细胞介素2的制备与纯化72

一、制备纯化rIL—2的一般步骤73

二、rIL—2的变性与复性73

三、rIL—2制备纯化方法举例74

第五节 利用高产白细胞介素2的细胞株制备白细胞介素275

一、利用JurKat细胞制备IL—275

二、利用MLA144细胞制备IL—276

三、利用EL—4细胞制备IL—277

第五章 白细胞介素2对免疫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80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对T细胞的调节作用80

一、IL—2促进T细胞增殖80

二、IL—2对T细胞杀伤活性的体外诱导作用和体内增强效应84

三、IL—2诱导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87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对B细胞的调节作用87

一、IL—2对B细胞的直接作用及机理87

二、其他细胞因子或药物对IL—2促进B细胞功能的影响89

第三节 白细胞介素2对单核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90

一、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能够表达IL—2R90

二、单核巨噬细胞表达的I L—2R的种类和性质91

三、IL—2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91

三、IL—2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93

一、IL—2促进NK细胞的增殖93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2对NK细胞的调节作用93

三、其他细胞因子和抗CD16单抗对IL—2激活NK细胞的影响97

四、IL—2调节NK细胞的作用途径——IL—2Rβ链(p75)98

第六章 白细胞介素2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关系102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1的关系102

一、IL—1概述102

二、IL—2与IL—1的关系104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3的关系106

一、IL—3概述106

二、IL—2与IL—3的关系107

第三节 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4的关系109

一、IL—4概述109

二、IL—2与IL—4的关系110

一、IL—5概述112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5的关系112

二、IL—2与IL—5的关系113

第五节 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6的关系115

一、IL—6概述115

二、IL—2与I L—6的相互诱生116

三、IL—2与IL—6能协同促进细胞增殖117

四、IL—2与IL—6协同诱导CTL形成118

第六节 白细胞介素2与白细胞介素7的关系119

一、IL—7的分子生物学119

二、IL—7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与IL—2的关系119

第七节 白细胞介素2与干扰素之间的关系121

一、干扰素概述121

二、IL—2与IEN的关系122

一、TNF概述124

第八节 白细胞介素2与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124

二、IL—2与TNF的关系125

第九节 白细胞介素2与克隆刺激因子的关系131

一、CSF概述131

二、IL—2与CSF的关系135

第十节 白细胞介素2与转化生长因子β的关系136

一、TGF—β概述136

二、IL—2与TGF—β的关系138

第七章 白细胞介素2的药理学144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的代谢动力学144

一、IL—2的半衰期和血中浓度144

二、延长IL—2半衰期的方法146

三、外源性IL—2的体内组织分布149

一、IL—2 抑制物的种类、性质和作用150

四、肾脏在IL—2体内代谢中的作用150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抑制物150

二、IL—2抑制物的检测153

三、IL—2抑制物的临床意义153

第三节 白细胞介素2的副作用154

一、IL—2/LAK疗法副作用的表现和发生机理154

二、预防和处理158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2的适用范围158

一、用于治疗肿瘤、免疫缺陷和某些感染性疾病158

二、通过抑制IL—2生物学效应以治疗移殖排斥、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某些炎症反应159

第五节 白细胞介素2的应用途径和剂量159

一、全身应用159

二、局部应用162

一、LAK细胞的命名及其特性171

第八章 LAK细胞171

第一节 LAK细胞的性质171

二、IL—2对LAK细胞的激活作用174

第二节 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调节因素175

一、细胞水平上调节LAK活性的因素176

二、分子水平上调节LAK活性的因素178

第三节 LAK活性的测定方法182

一、靶细胞的制备182

二、4小时51Cr释放法183

三、[3H] TdR释放法184

四、LDH释放法185

五、Eu3+荧光测定法185

六、克隆形成测定法186

七、ATP生化发光法187

一、以往的常规方法188

第四节 LAK细胞的制备与冻存188

二、简便、自动化制备LAK细胞的方法189

三、增强LAK活性和增加LAK细胞数量的方法189

四、用中空纤维细胞培养技术大量扩增LAK细胞191

五、用无血清培养基制备LAK细胞193

六、A—LAK的制备193

七、利用胎儿胸腺、肝脏和脾脏制备LAK细胞196

八、用肿瘤引流淋巴结制备LAK细胞197

九、用骨髓制备LAK细胞198

十、LAK细胞的冻存199

第五节 外源性LAK细胞的体内分布200

一、外源性LAK细胞过继输入体内后在主要器官的分布情况201

三、外部因素对LAK细胞体内分布的影响202

二、LAK细胞与T细胞的体内分布的比较202

第六节 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203

一、杀伤细胞溶解靶细胞的作用机制概述203

二、LAK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203

三、L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和分子机制205

第九章 白细胞介素2和LA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211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和LA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211

一、肿瘤过继免疫疗法概进211

二、IL—2的抗肿瘤作用212

三、联合应用LAK细胞和IL—2的抗肿瘤作用213

四、IL—2/LAK细胞与化疗药物之间的协同抗肿瘤作用218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和LAK细胞的临床抗肿瘤效果222

一、临床应用的历史与现状222

二、单用IL—2的临床治疗效果227

三、联合应用IL—2和LAK细胞的临床治疗效果228

四、联合应用IL—2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临床治疗效果233

五、联合应用IL—2和环磷酰胺的临床治疗效果234

第十章 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237

第一节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免疫学特性237

一、肿瘤原位的TIL的免疫学特性237

二、新鲜分离的TIL的免疫学特性238

三、IL—2培养后的TIL的免疫学特性241

第二节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242

一、TIL的分离、培养的方法和效果243

二、增强TIL扩增能力的方法247

第三节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250

一、TIL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250

二、TIL与LA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比较258

第四节 白细胞介素2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治疗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261

第十一章 白细胞介素2对感染和免疫缺陷的治疗作用264

第一节 白细胞介素2与病毒性感染264

一、IL—2对HSV感染的治疗作用264

二、IL—2对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效果265

三、IL—2对其他病毒性感染的治疗作用266

第二节 白细胞介素2与细菌和寄生虫感染267

一、IL—2与细菌感染267

二、IL—2与寄生虫感染267

第三节 白细胞介素2与免疫缺陷268

一、免疫缺陷概述268

二、IL—2对严重联合型免疫缺陷病的治疗效果269

三、IL—2对AIDS的治疗效果2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