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方法:天然之天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法)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著;吴泓缈,冯学俊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337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认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方法:天然之天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谷神1
逃避范式者1
总序 东方和西方的交融1
卷首提示1
葬礼学校5
难上加难8
一、有序与无序(从自然的规律到规律的本性)9
无方法9
秩序称王9
Ⅰ. 无序的入侵9
第一部 有序、无序与组织9
科学本源回归10
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11
从能量耗散到秩序耗散:组织解体的出现11
百科知识(连锁知识)14
微观物理学的错乱15
重新学会学习15
起源的无序16
Caminante no haycamino ( 于无路处行路 )17
螺旋的启示18
谷神19
起组织作用的无序?19
Ⅱ. 自创世起源到四部曲21
A. 起源问题21
起源的复杂性24
B. 解体之组织作用24
宇宙发生的脚本25
转化中的无序和无序的转化作用26
热量27
有序的产生30
C. 互动的游戏31
巨大的傅弈35
D. 四部曲回环36
Ⅲ. 新世界:浑沌天宇、浑沌、天宇、自然38
浑沌的返回38
众太阳和众原子40
浑沌、自然、天宇42
不确定的新世界44
两个不同的宇宙45
另一个世界:不可逆转的收获与不确定性48
Ⅳ. 第二热力学定律、熵概念与物理复杂性原则的衔接52
宇宙学第一定律与热力学第二定律52
纳入普遍化的自然界:第二定律在组织上无定律53
反面与正面54
不足之处57
优点57
它带来的消息58
Ⅴ. 有序与无序的对话58
古怪的关系58
无序中的有序59
有序中的无序61
有序与无序的共生65
小概率与大概率67
Ⅵ. 迈向星系复杂性69
一种理论上的起源69
正在诞生的宇宙71
复杂时间74
性质的复杂性75
Ⅶ. 世界的观察者和观察者的世界75
信心的丧失76
天狼星的丢失77
天上的罗夏78
热的传染性79
二、组织化--从物体到系统83
组织之谜83
Ⅰ. 从物体到系统;从互动到组织85
A. 从物体到系统85
实体对象与基本单位85
基础的土崩瓦解87
系统的群岛89
系统之宇宙89
系统的在场与系统观的缺席91
系统的第一个定义92
从互动到组织94
B. 从互动到组织94
三位一体:组织 相关 系统95
Ⅱ. 有组织的复杂单位97
整体与部分涌现与局限97
多样性的统一(Unitas multiplex)97
1. 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98
A. 涌现98
2. 整体涌现99
3. 微观涌现(部分大于部分)100
4. 涌现的真实性101
5. 真实性的涌现103
6. 涌现之涌现104
B. 约束:整体小于部分之和105
1. 种种约束106
2. 整体小于部分之和106
C. 整体的形成和部分的改造108
Ⅲ. 差异的组织。 互补与对抗109
A. 差异与多样性109
B. 双重身份与互补性111
差异的组织111
C. 组织上的对抗112
1. 关联与对抗112
2. 互补性中的对立性113
3. 对立关系的组织作用114
4. 系统对抗性原理115
5. 反组织与组织的熵116
Ⅳ. 系统概念118
A. 对“整体派”与简化派的超越:关系回路119
B. 整体不是整体122
1. 整体大于整体 整体小于整体122
2. 整体内的分裂(隐没与显露, 被抑与表现)122
不足的整体123
不确定的整体124
1. 关系之关系126
2. 成长中改造 改造中成长126
C. 组织之组织126
3. 对维持作用的维持127
4. 组织的有序和有序的组织128
5. 组织、有序与无序128
6. 组织的结构与结构的组织130
7. 组织的封闭与开放:系统必须既开放又封闭131
8. 管风琴133
D. 物理的此在(dasein): 与时间的关系133
自然选择定律134
E. 超越形式主义和现实主义,从自然界到知觉,从知觉到自然界: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135
1. 扎根在自然界136
2. 系统是精神的抽象137
3. 幽灵概念, 先导概念140
4. 主体与客体的和解141
5. 观察系统与被观察系统141
Ⅴ. 基础复杂性143
A. 复杂单位的复杂性143
Unitas multiplex(多样性的统一):宏观概念144
Unitas multiplex(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的、多样性中的统一144
“一”是复杂的145
“一”内部的对立146
东西不仅仅是东西147
B. 基础复杂性148
C. 复杂性为舵手;系统理论的越来越大的用处和不足150
第二部 组织(动态组织)155
一、生物机器155
太初有活动155
Ⅰ. 组织,生产,实践:生物机器观156
A. 起组织作用的自然存在156
B. 实践,转化,生产157
1. 从活动到实践157
2. 生产观念的更新158
3. 转化与元构形159
4. 实践的循环圈:?160
5. 机器概念的飞跃161
Ⅱ. 机器家族162
始祖(arkhe-)机:太阳162
初始机器与野生动力机163
多级生命机167
社会巨型机168
人造机170
1. 一个物理概念和一个总类模型174
Ⅲ. 机器总概念174
2. 哥白尼之颠覆175
3. 机器家谱176
4. 机器大家族177
5. 机器众生179
6. 多中心概念180
7. 孤立与联系。机器与机器之机器(多级机器) 构思者的问题181
8. 机器的底细:自生产(创新与生成)183
二、自生产(回环与开放)185
1. 从旋涡到回环186
A. 回环:从反馈到递归186
Ⅰ. 回环:从发生形式到生成形式。递归组织与经常性重组186
2. 回环的关键:反馈和递归188
递归189
B. 形态停滞与经常性重组191
1. 暂停态191
2. 暂停态动力学:元-不平衡性,元-不稳定性193
3. 调控的观点195
4. 生理常态稳定性198
6. 经常性重组200
5. 从调控到可操作的规律性200
A. 从热力学开放到组织性开放,从组织性开放到生存性开放202
1. 从开放系统到组织性开放202
2. 开放与主动组织203
3. 开放与封闭:复杂的联系204
4. 开放的品性205
5. 开放的确认205
6. 输入开放性与生态依赖性208
1. 依赖中的自主性209
B. 生态关系209
2. 环境的改变210
C. 开放的开放212
1. 重新开放212
2. 对象的要点:生命的突现212
3. 结论:开放之开放214
Ⅲ. 自我:自主的存在与生命217
A. 回环联系开放与封闭217
B. 生命存在218
自我的生产219
星座221
生成原则与本体原则222
Ⅳ. 开放兼闭合的时间223
Ⅴ. 动态的无序:经常性衰退225
行动中的无序与对立225
统合与分裂:负反馈与正反馈间的双重游戏228
内环境稳定与再生产狂潮229
走向人类社会的复杂反馈231
正负的双重游戏232
正反馈:死之冲动与发生之冲动233
发生与生成234
Ⅵ. 发生与生成的形式234
巨大的转轮236
子宫237
能量发生的和退化的机器240
Ⅶ. 题外话241
Ⅷ. 结论:一个存在的机器和一个机器的存在243
三、从控制论到通讯(控制)组织247
Ⅰ. 控制与通讯247
通讯247
难解之结249
Ⅱ. 器官的观念,奴役与解放250
A. 人为的奴役251
B. 器官的生命253
1. 伺服机制与大脑机制253
多义性:器官,部分,整体255
C. 奴役自然与“人生产人”257
1. 生态的奴役257
2. 对物质运动能的奴役257
3. 动、植物的奴役258
D. 国家器官和社会巨型机器:奴役与解放的游戏259
Ⅲ. 控制论的褒贬262
Ⅳ. 建立一门关于通讯组织的科学:系统控制论或系控论266
四、复杂因果观的涌现270
Ⅰ. 从内因到生成性因果关系270
外因与结果的析取270
因果循环:因→果;一种自动繁殖/生成的因果关系271
Ⅱ. 目的性与生成性273
目的性的返回(从钟表匠的目的论到钟表的目的经济)273
目的性因果274
下层的不定性:目的性是一种涌现276
上层的不定性:生活的目的不确定278
回路中的不定性:手段与目的的相对性280
不确定的目的281
Ⅲ. 生态性内因283
五、第一个认识论回环:物理→生物→人类社会287
Ⅰ. 衔接与交流287
双重衔接287
暗中的交往与自反的交往289
两个入口 两个参照系291
理论回环的必要性292
Ⅱ. 再生的自然(physis)293
Ⅲ. 生命:多级--高等--元机器296
心理--物理的衔接:机器的智能299
Ⅳ. 人类社会的衔接299
社会物理学301
“我们是机器”301
Ⅴ. 车轮:恶性循环与生产回环302
引言308
熵与负熵:同一,相反,相异308
一、负熵的组织308
第三部 再生的生成组织308
小概率中的大概率313
负熵/熵的双重逻辑复杂性314
座次:组织→负熵→信息318
二、信息物理学319
Ⅰ. 申农(Shannon)的信息论319
进入世界319
进入机器323
进入自然324
进入生命327
进入社会329
进入大脑329
信息帝国330
Ⅱ. 为了更广泛的信息332
A. 比特之不足332
1. 在信号传递之外比特不是度量单位333
2. 数字化的不足334
B. 生成的缺陷335
C. 理论的缺陷336
A. 生成性的起源:信息的诞生338
Ⅲ. 信息的家谱与生成性338
原始共生态/寄生态回环340
自我繁殖的核蛋白340
回环的强化341
调控复杂机制的形成341
信息化过程343
从非信息到信息345
B. 信息考古学:再生成与信息生成346
1. 机器与机器 信息与信息 程序与程序346
2. 生成复合体与信息器官347
3. 信息的面孔347
4. 重新开始349
5. 生成记忆351
6. 倍增353
7. 记忆库354
8. 事件的生成性354
9. 概念变色龙356
Ⅳ. 信息流通356
Ⅴ. 人类--社会--信息的伸展360
精神领域363
信息世界365
Ⅵ. 大小关系性366
信息 组织 负熵 关系367
信息→器官之关系369
Ⅶ. 大小相对性372
A. 小相对性:信息/冗余/杂音372
1. 申农理论框架中的绝对与相对372
2. 组织性信息的相对性374
3. 相对性中的冗余和杂音376
1. 组织的认识与认识的组织377
无知之无序和认识之有序377
B. 大相对性:观察与观察者377
等价原则378
精神翻译家380
2. 物理转化与观察实践380
信息的代价381
观察--实践383
C. 更普遍的相对性和物理认识的回环384
结论:信息与信息386
Ⅰ. 天然之天性395
从神奇的宇宙到原子的宇宙395
结论 从自然的复杂性到复杂性的自然395
再次生成的自然397
普遍化的自然399
人的物理性403
开放的自然406
颠覆407
第一个螺旋408
Ⅱ. 复杂性的复杂性410
对概念的重新组织411
道路418
从反方法到方法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