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网络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网络原理
  • 李增智,陈妍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1064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24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网络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念1

1.1 计算机网络的一般概念1

1.1.1 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及其发展阶段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5

1.1.3 提高可扩充性6

1.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8

1.2.1 网络拓扑结构8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0

1.3 局域网和分布式系统、多终端分时系统的关系12

1.3.1 局域网和分布式系统12

1.3.2 局域网和多终端分时系统13

1.4 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标准制定机构14

习题与思考题16

2.1.1 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17

2.1 网络体系结构及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研究方法17

第2章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网络体系结构17

2.1.2 ISO/OSI网络体系结构研究方法18

2.1.3 OSI开放环境19

2.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20

2.2.1 分层的原则20

2.2.2 分层结构描述21

2.2.3 同等实体间的通信24

2.2.4 名、标题、地址与标识符26

2.2.5 数据单元27

2.2.6 层操作元素29

2.3 OSI管理、各特定层概述及对OSI标准的评价31

2.3.1 OSI管理31

2.3.2 各特定层概述31

2.3.3 对ISO/OSI标准的评价32

2.4.1 ARPA网的体系结构33

2.4 其他网络系统结构33

2.4.2 SNA网的体系结构35

2.4.3 DECNET网36

2.4.4 公用数据网37

2.4.5 TCP/IP协议集38

2.4.6 工厂自动化网络协议—MAP/TOP40

习题与思考题50

第3章 数据通信和物理层协议51

3.1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51

3.1.1 傅立叶分析51

3.1.2 有限带宽信号51

3.1.3 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53

3.2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和主要技术指标54

3.2.1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54

3.2.2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54

3.3.1 信息载体55

3.3 信道及其主要特性55

3.3.2 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及信道类型57

3.4 传输方式和传输设备59

3.4.1 数据通信模型59

3.4.2 通信信道的通信方式59

3.4.3 数据传输方式60

3.4.4 调制方式61

3.4.5 同步方式63

3.5 多路复用技术和集中器67

3.5.1 多路复用67

3.5.2 时分多路复用和频分多路复用的比较70

3.5.3 集中器71

3.5.4 数字传输系统72

3.6 物理层73

3.6.1 ISO/OSI物理层概念73

3.6.2 物理层标准概述74

3.6.3 CCITT V.24建议76

3.6.4 CCITTX.21建议—DTE/DCE数字接口79

3.7 交换原理80

3.7.1 线路交换81

3.7.2 报文交换82

3.7.3 报文分组交换82

第4章 数据链路层及其协议85

4.1 数据链路层设计问题85

4.1.1 数据链路层模型及环境85

4.1.2 数据链路层的目的、服务及功能86

4.1.3 数据链路层帧边界划分方法88

4.1.4 数据链路层管理和协议标准概述88

4.2 面向字符基本型通信控制规程89

4.2.1 数据通信的阶段89

4.2.2 传输控制字符90

4.2.3 文电格式92

4.2.4 交换线路的传输控制规程94

4.3 面向字符型扩充通信规程96

4.3.1 多点线路的传输控制规程96

4.3.2 会话型数据传输控制规程97

4.3.3 编码独立的传输控制规程97

4.3.4 字节计数通信传输控制规程98

4.4 面向比特型通信控制规程—HDLC99

4.4.1 一般概念99

4.4.2 HDLC的帧结构100

4.4.3 使用HDLC通信规程的通信过程103

4.4.4 面向比特通信控制规程的特点104

4.5 数据链路层协议描述和流量控制105

4.5.1 单工停等协议105

4.5.2 滑动窗口全双工通信协议基本概念107

4.5.3 出错全部重发协议程序语言描述及选择重发帧协议要点112

4.5.4 协议效率计算116

习题与思考题120

5.1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和功能121

5.1.1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的服务及其功能121

第5章 网络层121

5.1.2 数据报和虚电路123

5.1.3 数据报在通信子网的实现125

5.1.4 虚电路在通信子网的实现125

5.1.5 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与内部工作方式的独立性128

5.2 路由选择算法129

5.2.1 路由选择算法的选择时机、要求和分类129

5.2.2 简单路路由选择算法130

5.2.3 最短通路路由选择算法132

5.2.4 集中式路由选择算法134

5.2.5 孤立式路由选择算法135

5.2.6 分布式路由选择136

5.2.7 分层路由选择算法137

5.3.1 概述138

5.3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138

5.3.2 流量控制139

5.3.3 拥塞控制141

5.4 网络互连144

5.4.1 概述144

5.4.2 IEEE802桥接器146

5.4.3 信关150

5.4.4 信关对报文分段的处理154

习题与思考题156

第6章 局域计算机网络157

6.1 局域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协议157

6.1.1 IEEE802简介157

6.1.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160

6.1.3 IEEE802.3 CSMA/CD体系结构及协议描述163

6.1.4 IEEE802.4 令牌总线网体系结构及协议描述165

6.1.5 IEEE802.5 令牌环体系结构及协议描述167

6.2 广播式信道局域网络协议171

6.2.1 冲突协议及ALOHA网171

6.2.2 无冲突协议174

6.2.3 有限冲突协议177

6.3 IEEE802.3 类型网络—Ethernet177

6.3.1 Ethernet型总线网的基本原理178

6.3.2 冲突检测方法及冲突退避算法181

6.3.3 回答以太网(Acknowledgins Ethernet)183

6.4 IEEE802.4 类型的令牌总线网185

6.4.1 令牌总线网结构185

6.4.2 逻辑环的形成和系统重组187

6.5 IEEE802.5类型的令牌环网189

6.5.1 Newhall环网189

6.5.2 IBM令牌环网191

6.6.1 分槽环网196

6.6 其他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环网196

6.6.2 寄存器插入环网—DLCN完全分布式控制环网198

6.7 局部分布数据接口(LDDI)200

6.7.1 概述200

6.7.2 LDDI链路控制202

6.7.3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205

6.8 高速局域网技术206

6.8.1 概述206

6.8.2 100VG-ANYLAN207

6.8.3 100Base-T快速以太网213

6.8.4 交换式局域网215

6.8.5 千兆位以太网217

6.9 局域网操作系统220

6.9.1 Novell Netware220

6.9.2 Windows NT222

习题与思考题223

7.1 概述226

第7章 城域计算机网络226

7.2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227

7.2.1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和光纤网227

7.2.2 FDDI-Ⅱ241

7.3 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245

7.3.1 DQDB概述245

7.3.2 DQDB协议体系结构246

7.3.3 DQDB网络组成248

7.4 交换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254

7.4.1 概述254

7.4.2 SMDS接口协议255

习题与思考题258

第8章 高层协议259

8.1 运输层259

8.1.1 运输层提供的服务及服务质量259

8.1.2 ISO/OSI运输服务原语及运输连接端点状态260

8.1.3 运输协议的类型263

8.1.4 运输服务用户间的通信266

8.2 会话层273

8.2.1 会话层的主要功能273

8.2.2 数据令牌和数据交换275

8.2.3 活动管理276

8.2.4 同步和同步管理277

8.2.5 OSI会话服务原语278

8.3 表示层279

8.3.1 概述279

8.3.2 ISO/OSI表示服务原语281

8.3.3 抽象语法、传送语法和表示上下文282

8.3.4 数据压缩287

8.3.5 加密与数据安全288

8.4.1 概述293

8.4 应用层293

8.4.2 公共应用服务元素297

8.4.3 文件传送、访问和管理(FTAM)301

8.4.4 虚拟终端309

8.4.5 其他应用315

习题与思考题322

第9章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324

9.1 分组交换网的构成324

9.2 X.25建议325

9.2.1 帧层协议327

9.2.2 分组级协议概述328

9.2.3 分组格式332

9.2.4 虚电路规程及逻辑信道状态的变化336

9.2.5 数据报规程339

9.2.6 用户自选业务和快速选择340

9.3 分组装拆设备(PAD)及其建议342

9.4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 PAC)345

习题与思考题347

第10章 国际互联网Internet348

10.1 Internet概述348

10.2 Internet的主要服务348

10.3 IP协议351

10.3.1 IP地址351

10.3.2 地址解释转换352

10.3.3 域名系统354

10.3.4 IP分354

10.3.5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356

10.4 传输层协议:TCP与UDP358

10.4.1 传输层端口358

10.4.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359

10.4.3 传输控制协议TCP360

习题与思考题361

第11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与帧中继362

11.1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362

11.1.1 ISDN概述362

11.1.2 ISDN体系结构363

11.1.3 ISDN中的控制信号传输及协议参考模型366

11.2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367

11.3 ATM技术369

11.3.1 概述370

11.3.2 ATM的基本原理371

11.3.3 业务适配和信令377

11.3.4 ATM网络383

11.4 帧中继388

11.4.1 帧中继与X.25的比较388

11.4.2 帧中继的网络体系结构390

11.4.3 帧中继帧的格式391

11.4.4 帧中继的数据传输393

11.4.5 帧中继的应用394

习题与思考题396

第12章 网络管理398

12.1 网络管理概述398

12.1.1 网络管理的目标398

12.1.2 网络管理的标准化工作398

12.1.3 网络管理中的一些术语399

12.2 OSI的网络管理400

12.2.1 管理模型400

12.2.2 网络管理的功能401

12.2.3 OSI的网络管理结构405

12.3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406

12.3.1 SNMP概述406

12.3.2 SNMP协议内容407

习题与思考题4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