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
  • 武斌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4544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776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824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新视角多学样的融汇:中华文化的历史再现与重构 彭定安1

前言1

总目1

◆第一卷◆3

绪编3

导论追寻我们走向世界的历史3

一从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视角审视我们的文化4

二 中华民族贡献于人类文明的智慧、理念与传统13

三 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我们走向世界的历史23

1 交流与传播是文化的本质特征23

2文化传播的途径、作用机制和功能27

历史鸟瞰44

3高潮迭起、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向海外传播的44

第一章 日出东方:中华文化的最初辉煌及48

基本特征与品格48

一发生期的中华文化50

1 筚路蓝缕:中华先民的文化创造50

2殷商西周:迈向文明门槛的巨大脚步53

3春秋战国:动荡中的文化繁荣59

4 中华文化的原生性与世界文化发生期的基本格局63

二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及其品格73

三播辉煌于四海:六点提示78

第二章文化开放:秦汉一统的文化盛世83

第一编 中华文化向海外的早期开拓83

一 中华文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84

二开疆拓土与文化开放91

第三章 中华文化向朝鲜半岛的早期传播97

一远古至先秦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联系98

1 关于“箕子走之朝鲜”98

2 中朝先民文化联系的历史遗存103

3 先秦时代中国与古朝鲜的交涉往来108

二秦汉时代中华文化向朝鲜半岛的拓展113

1远走海东的中国移民113

2关于卫氏朝鲜117

3朝鲜半岛的汉置郡县119

三朝鲜“三国”与中国大陆的交流往来124

四中华文化对朝鲜半岛的早期影响132

1 汉字在朝鲜的传播和应用132

2儒学和中国教育制度在朝鲜的初步传播与影响139

3佛教在朝鲜的早期传播146

4 中国天文历学、医学和艺术传入朝鲜及其154

产生的影响154

第四章中华文化向日本的早期传播163

一 中华文化向日本早期传播的踪迹和传说165

1关于徐福东渡的传说165

2传说,折射出一段文化传播的久远历史172

二从两汉到南北朝时代的中日往来182

1 汉魏与日本的往来182

2倭五王遣使南朝188

3秦人和汉人:东渡日本的中国移民193

三中华文化对上古日本的影响201

1 汉字、儒学和佛教的早期传播及其对201

日本精神文化的影响201

2 中国生产技术、工艺和艺术在日本的早期传播214

第五章 中华文化在南亚和东南亚初传的踪迹220

一 中印两大文明的初步接触220

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233

三 中华文化在东南亚各国的早期传播241

1 中国与扶南的交通与文化联系241

2 中缅人民的“胞波”之情243

3 华夏文明在千岛之国的初传247

4从历史遗存看古代中国与东南亚的文化联系252

第六章西方:对遥远东方帝国的模糊印象258

一丝绸之路:连接东方与西方的金丝带259

1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上的“西域”259

2丝绸之路:连接东方与西方的金丝带261

3丝绸: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67

早期西传271

4 国际性的丝绸贸易,丝绸与养蚕制丝技术的271

二 中华文化走向西方的最初脚步292

1 中国与西方早期文化联系的历史痕迹292

2关于周穆王西狩的传说298

3春秋战国时期开拓中西交通的努力303

4 民族迁徙与文化传播(一、匈奴人)307

三 汉王朝在西域的经略与中华文化的西传314

1张骞通使西域314

2汉王朝在西域的经略321

3 中华文化在西域的传播328

四 中国与波斯的早期文化接触335

五 中国与罗马:两大帝国的遥相呼应345

六雾里看花:西方人关于中国的初步知识353

1 西方人叫的中国名称353

2古希腊罗马文献中记载的中国356

第二编 盛唐文化的世界性辉煌371

第七章盛唐文化与东亚文化秩序的确立371

一盛唐文化:中华文化的历史巅峰372

二全面的文化开放:有容乃大与光被四表378

1盛唐文化与世界文化378

2唐代的中外交通与文化开放381

3 长安:国际化的文化大都市386

三东亚文化秩序与中华文化圈的形成391

1 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文化秩序391

2 中华文化圈的基本特征399

第八章 君之子国,有类中华410

一唐朝与新罗的密切往来411

1唐朝与新罗的交通和官方往来411

2 唐朝与新罗的贸易关系和经济交流414

3唐代走之海东的中国移民417

4遣唐留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先行者(一)418

5遣唐留学僧:学习中华文化的先行者(二)425

二佛教文化在新罗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432

1 中国佛教宗派在新罗的衍生发展432

2新罗禅宗的兴起442

3汉文佛典在朝鲜半岛的流布(一)451

三 新罗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移植与儒家学术文化的453

传播453

四 新罗对唐代政治文化和律令制度的移植456

五 唐代艺术和科学技术在新罗的传播与影响460

1唐代艺术在新罗的传播与影响460

2唐代科学技术在新罗的传播与影响466

第九章赤县扶桑共此时470

一 隋代中日交通往来及其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471

1 圣德太子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与遣隋使的目的471

2遣隋使四度来华与裴世清出使日本475

3文化移植与政治创新481

1 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浓彩重笔488

二遣唐使:旷世的文化壮举488

2 日本朝野对遣唐使寄予厚望496

3历尽劫波的艰难航程499

4 大唐王朝对遣唐使优礼有加503

5遣唐留学生:唐文化的优秀传播者(一)508

6遣唐学问僧:唐文化的优秀传播者(二)516

三鉴真:日本文化的恩人526

1 备尝艰辛的六次东渡526

2鉴真对日本佛教和文化的贡献532

3其他东渡的中国僧人和移民542

4晚唐时期的中日贸易545

1 大化改新:成功的仿唐改革552

四唐代政治文化和律令制度对日本的影响552

2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556

3仿唐的经济措施562

五汉籍和学术文化在日本的传播565

1唐代汉籍的东传565

2 日本对唐朝教育制度的移植与儒学的传播568

3 中国史学传统影响下的日本修史工作573

六佛教文化的东传高潮578

1佛教宗派在日本的衍生发展578

2汉文佛典在日本的流布(一)583

3 日本朝廷的佛教政治584

1 唐代绘画书法和乐舞艺术在日本的传播588

七唐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在日本的传播588

2唐代文学的东传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599

3唐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在日本的传播604

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609

1 日本衣食起居习俗与唐文化的影响609

2 日本体育娱乐习俗与唐文化的影响613

3 日本岁时节日习俗与唐文化的影响616

九从“唐风”到“国风”——附论日本文化的620

开放性和兼容性620

1从“唐风”到“国风”620

2 中日两国的文字因缘625

3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作为中华文化圈成员的日本文化628

十 日本的接受:从改塑到创造633

第十章岭南华风,形同内地647

一 中国与越南地区早期文化联系的历史遗痕649

1 中越早期联系的有关传说649

2 中原文化向南传播的历史遗存651

二 “北属”时代:秦汉至唐在越南地区的655

设郡置县655

三越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与文明开化661

1 中原农耕技术与经济制度在越南地区的推广661

2 华风南渐与文明开化664

3儒家思想在越南地区的初传668

4佛教文化在越南地区的初传672

第十一章唐代文化在南亚和东南亚的传播675

一唐代的中印交通与佛教文化倒流676

1 唐代中印交通与王玄策三次使印676

2西行求法与佛教倒流679

3 道教及其他中国文化要素在印度的传播与影响686

二唐代中国在南洋的海上交通693

三唐朝与东南亚诸国的交往与文化传播698

第十二章唐代文化的西向传播706

一隋唐两朝对西域的经略707

二民族迁徙与文化传播(二、突厥人)716

1唐朝与吐火罗、波斯的交往723

三唐朝与吐火罗、波斯、大食的交往和文化传播723

2唐朝与大食的交往725

3唐朝与阿拉伯的交通和贸易729

4住唐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及其对文化传播的736

贡献736

5唐代文化在西亚地区的传播740

6 阿拉伯人对中国的记述742

四拜占庭与东方764

五唐朝与非洲国家的交通往来和文化交流768

1 两大文明的最初接触768

2唐朝和非洲国家的直接交往7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