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微型计算机通信与局域连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微型计算机通信与局域连网
  • 谢启江编 著
  • 出版社: 苏州电子计算机厂
  • ISBN: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02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微型计算机通信与局域连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概论1

1.1分布处理系统概论1

1.1.1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特点1

1.1.2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动力1

目 录1

1.1.3分布式系统的目标2

1.1.4分布式系统的主要特点4

1.1.5分布式系统与局部计算机网络6

1.2局部计算机网络概论6

1.2.5局部网络的主要研究课题 (17

5.1网络通信的分层结构 (117

5.2.1概述 (119

1.2.1概述…………………………………………………………………………(6 )1.2.2局部网络的产生与发展9

1.2.3局部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1.2.4局部网络的主要技术13

2.1.1模拟数据通信与数字数据通信19

2.1数据传输原理19

第二章数条通信技术19

2.1.2数据编码技术21

2.1.3多路复用技术24

2.1.4计算机的数据传输25

2.2通信交换技术31

2.2.1线路交换31

2.2.2报文交换33

2.2.3分组交换33

2.3差错控制、流控制和路径选择36

2.3.1差错控制36

2.3.2流控制39

5.6.1概述 (143

2.3.3路径选择44

第三章数据通信规程49

3.1数据通信规程50

3.1.1面向字符的数据通信规程50

6.2.3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与译码 (158

3.1.2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通信规程60

6.2.5网络收发器及总线耦合技术 (163

6.3令牌传递总线(逻辑环)结构局部网络 (165

6.3.1令牌传递总线型局部网络原理 (165

3.1.3通信规程与网络结构的关系66

6.3.2ARC逻辑环网 (167

3.2.1通信缓冲器68

3.2异步通信中的速度匹配68

3.2.2XON/XOFF数据流控制协议69

3.2.3协议式传送(XMODEM)69

3.3通信代码与控制71

3.2.4假脱机打印71

3.2.5磁盘仿真器71

3.2.6硬盘71

3.3.1标准通信字符集:ASCII代码72

3.3.2 ASCII代码中的通信控制字符集73

3.3.3特殊通信控制字符集74

3.4汉字通信代码75

3.4.1汉字输入码75

3.4.2汉字的内部码及其设计讨论76

3.4.3汉字交换码与汉字通信79

4.1.1异步通信适配器81

4.1通信硬件81

第四章通信硬件与通信软件81

4.1.2网络适配器82

4.1.3调制解调器(MOPEM)83

4.1.4终端设备90

4.1.5终端仿真器91

4.2通信软件92

4.2.1通信软件的层次93

4.2.2通信方法——查询与中断94

4.2.3通信软件的特征和可选的通信功能95

4.3.1基本远程通信存取方法(BTAM)104

4.3一种通信软件的设计工具104

4.3.2远程通信存取方法(TCAM)109

4.3.3虚拟远程通信存取方法(VTAM)110

4.4.1通信控制程序111

4.4联机通信软件实例111

4.4.2通信用户程序113

4.4.3通信处理流程115

第五章计算机连网与网络协议117

5.2 ISO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119

5.2.2 OSI模型的分层协议122

5.3.1概述128

5.2.3不同层次间的信息传送128

5.3系统网络结构SNA128

5.3.3 SNA的传送层和会话层130

5.3.2 SNA的网络层130

5.3.4 SNA的表示层131

5.4局部网络(LAN)协议的体系结构132

5.4.1局部网络协议的特点132

5.4.2局部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132

5.4.3 IEEE802协议标准133

5.4.4 IEEE802参考模型134

5.4.5服务原语136

5.5.1 CSMA/CD概述140

5.5 IEEE802.3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140

5.5.2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141

5.6 IEEE802.4令牌传递总线访问控制协议143

5.5.3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LLC子层和物理层的关系143

5.6.2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内部结构144

5.7 IEEE802.5令牌环访问协议146

5.7.1访问控制原理146

5.7.2令牌格式和帧格式147

5.8 IEEE802标准的局部网络产品148

5.9面向过程控制的局部网络协议149

第六章总线型局部网络原理150

6.1.1ALOHA网络工作原理150

6.1 ALOHA无线电分组广播网络150

6.1.2 ALOHA介质访问方式152

6.2.1网络总线154

6.2 CSMA/CD总线结构局部网络154

6.2.2广播式通信与争用总线155

6.2.4 CSMA/CD的冲突退避算法及其实现159

6.4 CSMA/CD和TokenPassing总线型局部网络的性能比较169

第七章环形局部网络原理170

7.1环形局部网络的特点170

7.2.1令牌环原理171

7.2令牌传递介质访问技术171

7.2.2环接口与中继转发器173

7.2.3 Newhall环176

7.2.4面向进程通信的令牌环网——DCS177

7.3开槽环访问技术——Pierce环179

7.4寄存器插入环访问技术——DLCN全分布式控制环网180

7.5剑桥环183

7.5.1剑桥环的基本结构183

7.5.2剑桥环工作原理184

7.5.3剑桥环的主要通信协议186

7.5.4剑桥环系统实例188

7.6三种访问技术的环网性能比较190

第八章局部网络的性能分析和评价192

8.1局部网络的性能参数192

8.1.1性能参数192

8.1.2通道利用率与介质访问技术的关系193

8.1.3影响局部网络性能的各种因素197

8.2局部网络性能界限的估算198

8.3令牌传送与CSMA/CD性能的比较203

8.4 CSMA/CD协议性能206

8.5环形网协议的性能比较210

第九章总线型局部网络——以太网和(Ethe rnet)213

9.1以太网(Etherner)的基本概念213

9.1.1概述213

9.1.2 Ethernet网的组成与帧格式213

9.1.3 Ethernet协议结构215

9.1.4 Ethernet控制策略——CSMA/CD访问方式216

9.2 3COM EtherSeries局部网络217

9.2.1概述217

9.2.2 EtherLink网络适配器224

9.2.3 EtherLink网络驱动程序的设计233

9.2.4 EtherSeries的高层软件及网络服务246

9.3高性能Ethernet网络适配器EtherLink+256

9.3.1 EtherLink+的总体结构256

9.3.2 EtherLink+的命令块功能260

9.3.3 EtherLink+系统ROM软中断调用功能263

9.4 3P1us(3+)网络系统265

9.4.1概述265

9.4.2 3+Share网络共享系统软件267

9.4.3 3+Route网络路由系统软件268

9.4.4 3+Mail电子邮件系统软件269

9.4.5 3+Path网络通道系统软件270

9.4.6 3+网络服务器271

9.5以太网的汉字开发272

9.5.1 3COM EtherSeries局部网络汉化的设计思想273

9.5.2共享汉字打印机技术273

9.5.3电子邮件系统的汉字化276

9.6 Intel 82586网络控制器277

9.6.1 82586的功能与特点278

9.6.2 82586的控制部件278

9.63 82586的存贮结构279

9.6.4信息帧的发送280

9.6.5信息帧的接收282

9.6.6 82586的操作命令283

9.6.7可编程的网络参数与诊断284

13.7分布数据库系统中的功能分布285

9.6.8系统接口285

9.7 ASTPCnet局部网络287

9.7.1概述287

9.7.3 PCnet软件的分层结构290

9.7.2 PCnet网络适配器290

9.7.4 PCnet的高层软件293

第十章CSMA/CA总线型局部网络——Omninet296

10.1系统概述296

10.2网络工作原理297

10.2.1协议命令及其执行过程297

10.2.2应答式CSMA/CA介质访问控制方式298

10.2.3微虚电路服务299

10.3网络资源共享299

10.3.1硬盘共享300

10.3.2打印机共享301

10.3.3共享软件和共享数据303

10.4利用管道进行各站间的通信303

10.4.1管道命令和操作过程304

10.4.2主机间的通信308

10.5高层软件——Constellation Ⅱ309

10.5.1概述309

10.5.2 Constellation Ⅱ的组成与结构312

10.6 Omninet网络的汉化313

第十一章令牌传递环形局部网络——IBM TOKEN RING315

11.1 IBM TOKEN RING环形局部网络的系统结构315

11.1.1接口适配器316

11.1.2线集中器316

11.1.3桥接器317

11.1.4网间连接器317

11.2 IBM TOKEN RING环网工作原理318

11.2.1 TOKEN访问控制方式318

11.2.2差分曼彻斯特编码318

11.2.3 TOKEN RING的帧格式319

11.2.4优先级访问方式321

11.2.5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322

11.3 IBM TOKEN RING环网系统软硬件配置329

11.3.1硬件配置329

11.3.2软件配置331

11.4 IBM TOKEN RING适配器332

11.4.1 TMS 380系列器件概述332

11.4.2通信处理器(TMS 38010)333

11.4.3协议处理器(TMS 38020)335

11.4.4系统接口341

11.4.5环接口线路344

11.5适配器的设计分析345

11.5.1系统接口DMA和DIO的一般过程346

11.5.2八位数据总线适配器347

11.5.3十六位数据总线适配器352

11.6适配器软件353

11.6.1适配器软件概述353

11.6.2应用软件概述354

11.6.3适配器命令355

第十二章网络的互连357

12.1同构型局部网络的互连357

12.2异构型局部网络的互连358

12.3网络互连原理360

12.3.1互连要求360

12.3.2互连结构362

12.3.3使用IP网间连接器的多网络系统设计和操作364

12.4互连网络协议367

12.4.1 IP协议367

12.4.2 IP服务368

12.4.3 IP网络接口368

12.4.4 X.75标准369

12.4.5网间连接器370

13.1概述373

第十三章局部计算机网络上的数据库管理373

13.2局部网络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374

13.3分布数据库的模式结构375

13.4分布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377

13.5数据分布与功能分布方案380

13.6不同数据分布方案的评价382

13.7.1分布数据库的管理功能及实现步骤385

13.7.2网络站点上的功能分布390

13.8微型机局部网络的数据库395

13.8.1 LAN:DataStore和LAN:Datacore396

13.8.2多用户DBASE Ⅲ+简介398

参考文献4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