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污染的自动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污染的自动分析
  • (日)荒木峻编;赵连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15040·4256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污染的自动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目录1

第一篇 自动分析法专论4

第一章 电导率4

第一节 概述4

第二节 电导率的定义4

第三节 测定电导率的基本注意事项5

第四节 电导率的连续测定法6

第二节 pH的定义10

第二章 pH10

第一节 概述10

第三节 pH的实用定义12

第四节 pH的测定方法14

第三章 氧化还原电势24

第一节 氧化还原电势及其测定的意义24

第二节 测定方法26

第二节 隔膜电极法28

第一节 概述28

第四章 溶解氧28

第五章 氰39

第一节 概述39

第二节 离子电极法39

第三节 硫氰酸汞法55

第六章 氨58

第一节 概述58

第二节 隔膜式氨电极法58

第三节 靛酚法63

第七章 六价铬67

第一节 概述67

第二节 检测法68

第三节 吸光光度法的自动化的探讨69

第四节 原子吸光法的自动化的探讨71

第五节 关于检测法的探讨和自动化的问题74

第六节 实例75

第二节 镉离子电极法77

第八章 镉77

第一节 概述77

第三节 分析装置的实例80

第九章 总汞82

第一节 概述82

第二节 关于测定方法82

第三节 预处理83

第四节 总汞自动测定器85

第五节 装置实用化的实例88

第二节 酚的测定方法89

第十章 酚89

第一节 概述89

第三节 酚的自动检测仪器92

第四节 pH及水温的影响94

第五节 干扰物质的影响95

第六节 对河水投加酚的研究97

第七节 测定仪的特点99

第一节 概述100

第十一章 COD100

第二节 测定原理101

第三节 测定方法和装置105

第十二章 BOD118

第一节 概述118

第二节 测定原理119

第三节 测定方法和仪器122

第四节 结束语127

第十三章 TOC128

第一节 概述128

第二节 研究室用的TOC测定方法128

第三节 TOC的检测实例130

第四节 干扰物质对TOC的影响134

第五节 BOD、COD和TOC的关系134

第六节 TOC的连续测定法135

第七节 TOC连续测定装置的维护管理140

第二节 TOD检测方法143

第一节 概述143

第十四章 TOD143

第三节 TOD测定中的干扰物质145

第四节 浓度已知化合物的溶液测定147

第五节 TOD、BOD、COD的相对特性149

第六节 河水的TOD连续测定实例155

第七节 结束语156

第一节 概述157

第二节 校正方法157

第十五章 油分157

第三节 乳化-浊度测定法158

第四节 萃取-红外线吸收测定法160

第五节 乳化-紫外线吸收测定法162

第六节 乳化-荧光测定法164

第七节 水面浮油检测法169

第八节 其它检测方法171

第九节 结束语172

第二节 校正方法173

第十六章 浊度173

第一节 概述173

第三节 透过光测定法174

第四节 散射光测定法177

第五节 透过光-散射光比较测定法180

第六节 表面散射测定法184

第七节 结束语190

第十七章 悬浮物测定装置191

第一节 概述191

第二节 浊度计191

第三节 过滤重量法的SS测定装置192

第四节 过滤重量法SS测定装置的优缺点198

第二篇 取样要点199

第一章 取样的位置和深度199

第二章 取样泵和试样输送管201

第一节 设计注意事项201

第二节 设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02

第三节 吸入口的滤网205

第四节 取样系统的类型及其选定206

第五节 取样系统的清洗209

第六节 间歇送水型取样系统210

第三章 主调整槽213

第一节 容量和个数213

第二节 主调整槽的结构和设计要点214

第三篇 综合水质监测装置216

第一章 概述216

第一节 测水部分220

第二章 水质监测装置的组成及其说明220

第二节 放大部分和指示记录部分221

第三节 清洗控制部分222

第四节 异常情况监视部分222

第三章 测水部分224

第一节 二次调整槽224

第二节 测定槽225

第三节 传感器的性能和清洗效果228

第一节 放大器233

第四章 控制系统233

第二节 指示仪和记录仪235

第三节 向外输出和外部输入236

第五章 异常情况时的试样保存237

第六章 试制用于排水的水质监测装置238

第四篇 水质管理系统242

第一章 水质管理的方法242

第二章 必要的设施245

第三章 水质管理系统所必需的资料246

第四章 河流水质监视的现状248

第五章 东京都的日常监视250

第六章 数据处理253

第一节 联机数据处理253

第二节 脱机数据处理256

第三节 水质污染警报的通报257

第七章 污染发生源的监视258

参考文献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