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反倾销法律与实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国反倾销法律与实务](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1374283.jpg)
- 叶晓明,王建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2266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55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588页
- 主题词:反倾销法-研究-美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反倾销法律与实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一、什么是倾销?1
二、为什么反倾销?3
三、美国反倾销法的产生和历史演变3
四、美国反倾销法的法源10
第一编 美国反倾销调查程序15
第一章 申请与发起调查15
第一节 美国反倾销调查机关15
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6
二、美国商务部17
第二节 反倾销调查的申请18
一、反倾销调查的申请人18
二、申请书的主要内容20
三、申请书的提交21
四、立案前的通知与申请书的公布22
第三节 发起调查23
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收到申请立即发起调查23
二、美国商务部发起调查前的审查23
三、发起调查的通知和公告28
第二章 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的法律程序与应诉时限31
第一节 国际贸易委员会做出初裁的时限31
第二节 发起调查公告的发布以及初裁时间表的确定33
一、调查人员的组成33
二、调查发起公告的发布及主要内容33
第三节 利害关系人提交参与调查通知33
一、参与调查通知(entry of appearance)提交的时间和审查33
二、提交参与调查通知的意义34
第四节 调查问卷的发出35
一、调查问卷的作用和发出时间35
二、不提交问卷的后果35
三、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36
第五节 调查官员的听证会36
第六节 调查官员的工作报告和法律问题备忘录37
一、调查官员的工作报告37
二、法律问题备忘录37
第七节 案情摘要和委员投票表决38
一、案情摘要38
二、委员投票表决38
第八节 初裁的公布以及法律意义39
一、初裁的公布39
二、初裁的法律意义39
第三章 美国商务部初裁的法律程序与应诉时限41
第一节 调查期与企业应诉资格的判断41
一、调查期的确定和意义41
二、应诉资格判定的依据42
第二节 被调查产品范围的评议43
一、被调查产品范围的确定和法律意义43
二、评议的目的44
第三节 《数量与金额问卷》的发出与强制调查企业的选取45
一、选取强制应诉企业的方法和依据45
二、自愿应诉企业49
三、抽样选取强制调查企业的程序50
四、抽样结果与税率的关系51
五、强制调查企业的利弊分析51
第四节 《分别税率申请表》的发出53
一、《分别税率申请表》的目的53
二、《分别税率申请表》的发放对象53
第五节 申请分别税率的新动向54
一、收紧非市场经济国家应诉企业出口活动不受政府控制的事实判断标准54
二、不再给予国有企业分别税率56
三、如何确定与市场经济企业有关联的企业的分别税率58
第六节 替代国的确定与评议以及替代参数的提交59
一、替代国的确定59
二、替代国的评议和替代参数的提交60
三、替代国替代参数提交的时限61
第七节 强制调查企业完整调查问卷的发出62
一、完整调查问卷的作用和发出62
二、完整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和提交时间62
第八节 应诉企业商业专有信息的保护64
一、商业专有信息的范围64
二、申请商业专有信息保护的程序65
三、商业专有信息的保护方式65
第九节 调查问卷中被调查产品物理特征的确定67
第十节 市场导向产业的申请69
一、市场产业导向的标准70
二、市场产业导向的申请程序70
第十一节 不应诉或没有按要求应诉的后果71
一、使用“其他可获得信息”的情形71
二、使用“不利推断”的情形72
第十二节 初裁的内容和后果73
一、初裁的时限73
二、肯定性初裁的后果74
三、紧急情况的初步裁决76
四、否定性初裁的后果77
五、反倾销税率计算方法披露77
第四章 美国商务部终裁的法律程序及应诉时限80
第一节 美国商务部终裁的时限80
第二节 实地核查81
一、核查的目的81
二、核查大纲81
三、核查的准备82
四、核查的主要内容83
五、律师的作用84
第三节 案情辩论摘要及反驳性辩论摘要85
第四节 听证会88
第五节 紧急情况裁决89
一、紧急情况裁决的目的89
二、判定紧急情况的标准89
三、紧急情况裁决的做出91
第六节 美国商务部终裁的后果92
一、肯定终裁的后果92
二、否定终裁的后果92
三、反倾销税计算方法的披露和计算错误的修改92
四、通知国际贸易委员会94
第五章 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的法律程序及应诉时限95
第一节 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的时限96
第二节 终裁时间表的确定及公告97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发放98
第四节 听证会99
一、听证会前的调查官员工作报告99
二、听证会前案情辩论摘要99
三、听证会前会议99
四、公开听证会100
第五节 听证会后案情辩论摘要和最后评议101
第六节 案情辩论摘要和投票102
第七节 国际贸易委员会终裁的后果102
第六章 反倾销税命令的发布104
第一节 反倾销税命令发布的时限104
第二节 反倾销税命令发布的法律意义104
第三节 反倾销税的征收106
第四节 临时反倾销措施的“窗口现象”和第一次年度复审期间的确定107
第五节 初始调查阶段的产品排除111
一、向美国商务部申请产品排除111
二、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同类产品裁决115
第七章 反倾销调查的终止与中止120
第一节 反倾销调查的终止120
一、调查申请的撤回120
二、缺乏利益121
三、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的否定裁决122
第二节 反倾销调查的中止122
一、中止协议的类型123
二、中止调查的程序124
三、中止协议对出口商或生产商的利弊分析126
四、1995年中国蜂蜜案的中止调查128
五、1997年中国定尺碳钢板(cut-to-length)中止协议131
第八章 反倾销税命令的产品范围和反规避的裁定133
第一节 反倾销调查的产品范围的确定134
第二节 反倾销税命令涵盖产品范围的解释和澄清135
第三节 依据产品描述确定的产品范围裁定135
第四节 依据规避调查的产品范围裁定138
一、美国装配或完成的产品139
二、第三国组装的产品141
三、被调查产品的轻微改变142
四、后期开发产品144
第五节 产品范围确定的调查程序147
第六节 有关规避的进一步讨论149
第二编 应诉技巧与策略153
第九章 倾销幅度计算153
第一节 定义和基本概念154
一、倾销的定义和三个核心基本概念154
二、关联人或关联关系155
三、销售日期156
第二节 美国价格的确定158
一、涉案产品158
二、出口价格和构造出口价格的定义与区别161
三、出口价格及构造出口价格的计算和调整164
四、出口价格与构造出口价格的利弊比较177
第三节 正常价值的确定178
一、外国同类产品178
二、出口国市场价格和第三国市场价格180
三、构造正常价值184
四、低于成本销售196
五、影响正常价值的因素及其调整201
第四节 非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值的计算210
一、生产要素方法和基于该方法的正常价值210
二、生产要素的客观确认、科学识别和准确计量214
三、生产要素及有关费用利润的估价223
第五节 倾销幅度的计算235
一、比较对象235
二、比较方法236
三、计算倾销幅度238
第六节 归零问题、目标倾销和差别定价240
一、归零问题240
二、目标倾销242
三、差别定价245
第十章 应诉损害调查的策略和技巧252
第一节 同类产品252
一、同类产品的概念252
二、同类产品的判定标准253
三、半成品分析法254
第二节 国内产业255
一、国内生产的定义255
二、关联方和进口被调查产品的生产商256
第三节 区域性分隔市场的产业258
第四节 累计评估259
第五节 可忽略不计的进口261
第六节 实质性损害262
一、国内产业的竞争态势262
二、倾销产品的进口数量263
三、倾销产品的价格264
四、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冲击264
五、内需生产265
六、反倾销申请书提交后的数据268
第七节 实质性损害威胁268
第八节 实质阻碍产业的建立270
第九节 因果关系的认定271
第三编 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反倾销调查277
第十一章 非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法律概念、理论依据和确定标准277
第一节 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概念和理论依据277
一、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概念277
二、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理论依据282
第二节 美国反倾销法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确定标准284
一、非市场经济国家的6个因素284
二、非市场经济6个要素的分析方法286
三、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实证分析288
四、对美国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评价289
第十二章 美国反倾销法对传统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别规定292
第一节 一国一税制292
一、理论依据292
二、一国一税制的具体政策和做法295
第二节 替代国制度299
一、替代国的选择程序300
二、选择替代国考虑的标准303
三、美国商务部有极大的替代国选择自由裁量权306
四、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第一次常规年度复审及美国商务部对替代国制度的主动检讨308
五、替代国选择中存在的问题313
第十三章 美国反倾销法对转型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别规定316
第一节 分别税率的申请316
一、什么是分别税率?316
二、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应诉企业适用分别税率的历史演变317
三、2005年分别税率申请程序的重大修改与完善325
第二节 市场导向产业(Market-Oriented Industry,MOI)测试332
一、“市场导向产业测试”产生的背景332
二、市场导向产业测试的确立——磺胺酸反倾销案337
三、MOI标准在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中的应用339
四、对MOI标准的评价344
第三节 市场导向企业(Market-Oriented Enterprise,MOE)建议347
一、MOE建议提出的背景347
二、MOE意见征询的主要内容349
三、对MOE建议的评价351
第十四章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有关非市场经济的规定353
第一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由来、内容以及法律意义353
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由来以及内容354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法律意义356
第二节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不同解读357
一、中国学界与政府对第15条的解读357
二、欧盟对第15条的解读362
三、美国政府对第15条的解读366
第三节 中国政府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捍卫合法权利367
一、中国政府请求与美国政府进行磋商的背景367
二、中国政府请求美国政府磋商的争议措施369
三、中国政府请求美国政府磋商的法律依据369
四、中国政府采取“分而攻之”策略,选择欧盟作为突破口371
第四编 行政复审——企业重返美国市场的钥匙377
第十五章 反倾销税命令的常规年度复审377
第一节 追溯性征税378
一、反倾销税的课征制度378
二、追溯课征反倾销税制度的特点379
第二节 常规年度复审的提出与启动382
一、有资格提出复审的主体383
二、提出复审的时间要求385
三、提出申请要具备的条件386
四、复审启动386
五、复审的可能结果387
第三节 常规年度复审程序与初始调查不同之处388
一、复审不进行损害调查388
二、调查期间的确定方法不同389
三、计算倾销幅度的方法不同390
四、核查与否以及核查的时间不同391
五、填写调查问卷要求不同391
六、微小倾销幅度的要求不同392
七、汇率波动调查不同392
八、反倾销税命令的撤销方式不同392
第四节 通过常规年度复审获得低税率,重新进入美国市场395
一、成立专门的复审工作班子395
二、精心准备试验性销售,认真应对真实销售分析395
三、生产要素单耗的分析和替代价格396
四、卖价方式的调整:FOB还是CIF398
五、与美国客户合作398
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398
七、认真对待全过程,特别重视收尾工作399
第五节 常规年度复审对出口商或生产商、进口商的负面影响406
一、反倾销税的实际结税税率一直处于不确定状态,进口商不敢大量买货406
二、复审周期长407
三、成本高407
第六节 常规年度复审的获胜案例——蘑菇罐头408
第十六章 新出口商复审411
第一节 新出口商的法律概念411
第二节 新出口商复审申请的提交和复审程序412
一、提交新出口商复审申请的要求412
二、申请人应提交的文件413
三、申请提起的时间414
四、启动复审公告的发布414
五、调查问卷的发出415
六、实地核查415
七、初步结果和最终结果做出的时限和意义415
八、新出口商复审的撤销416
第三节 新出口商复审的法律与技术要点417
一、新出口商资格的审查417
二、精心设计试验性销售418
三、生产要素的控制和税率测试419
第四节 新出口商复审的审查程序和常规年度复审程序的比较420
一、申请人资格要求不同420
二、申请提出时间不同420
三、调查期间的确定方法不同421
四、可以获得单独税率421
五、作出裁决的时限不同422
第五节 美国新出口商程序的完善423
一、2002年10月开始实行捆绑税率423
二、2006年8月17日起暂时取消保函和其他担保形式424
三、目前情况425
第十七章 情势变更复审427
第一节 国际贸易委员会的情势变更复审427
一、国际贸易委员会情势变更复审的对象427
二、国际贸易委员会情势变更复审的程序429
第二节 美国商务部的情势变更复审431
一、美国商务部的情势变更复审的对象431
二、美国商务部情势变更复审的程序436
第十八章 日落复审438
第一节 日落复审的程序438
一、日落复审的发起438
二、愿意参加复审通知的提交440
三、参加日落复审的放弃441
四、实质性应答的判定441
五、日落复审调查的时限443
六、日落复审的结果446
第二节 美国商务部对反倾销税命令日落复审的实体问题447
一、倾销续发或再发的可能性447
二、可能出现的倾销幅度大小448
三、其他经济因素449
第三节 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反倾销税命令日落复审的实体问题449
第四节 中国企业参加日落复审的建议451
第十九章 司法审查454
第一节 上诉的主体455
第二节 提出上诉的时间457
第三节 可以被提起上诉的决定457
一、对最终的或决定性的行政机关行为的上诉458
二、对涉及“门槛”问题的某些关键裁定进行上诉458
第四节 审查的标准459
第五节 发回重审裁定和救济禁令461
一、发回重审461
二、禁止救济令462
第六节 向联邦巡回法院的上诉463
第七节 利用司法审查获胜的案例——阿司匹林463
第五编 如何填写调查问卷469
第二十章 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调查问卷469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适用对象469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结构和主要内容470
第三节 调查问卷填写的要求472
第四节 填写调查问卷的注意事项472
第二十一章 美国商务部的调查问卷474
第一节 概述474
第二节 数量和金额小问卷477
第三节 《分别税率申请表》有关内容和填写要求478
一、申请表的适用对象478
二、申请表的结构和主要内容479
三、对“完全由市场经济国家所拥有企业”的要求481
四、提交申请表的要求481
五、填写申请表的注意事项482
第四节 问卷A部分485
一、调查问卷的适用对象485
二、调查问卷的结构和主要内容485
三、填写、提交调查问卷的要求和注意事项487
第五节 问卷C部分488
一、调查问卷的适用对象488
二、调查问卷的结构和主要内容488
三、填写、提交调查问卷的要求和注意事项490
第六节 问卷D部分491
一、调查问卷的适用对象491
二、调查问卷的结构和主要内容491
三、填写、提交调查问卷的要求和注意事项495
第七节 销售和成本的会计对账496
附录一:美国反倾销术语汇编498
附录二: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一览表518
附录三:截至2016年12月31日对美国出口仍受反倾销命令限制的中国商品542
第一版后记548
第二版后记551
跋:中美贸易摩擦“碰碰和”下的博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