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富县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前沿问题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富县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前沿问题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138805.jpg)
- 李尧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221715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74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县-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富县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前沿问题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产业优化篇7
跳出庐山识庐山——优化县域资源配置7
创新资源配置新观念7
用社会资源聚集自然资源8
寻找资源配置的最优方案10
县域产业集聚和规模经营中的资源配置11
跳出县域发展县域13
将优势变为“磁场”——县域资源再生与整合15
县域优势概念15
县域优势的分类16
要善于将资源优势化为商品优势18
用好优势还须再造优势19
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0
把优势转换成胜势22
集中式好还是分散式好——县域工业发展模式的选择24
县域工业要走集中式发展之路24
企业集群.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点25
产业集群的作用27
产业集群的培育29
着力为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32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协作33
高扬“龙头”唱大风——县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思路35
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35
县域产业结构优化模式与对策38
县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与确立41
县域优势产业的选择原则45
县域优势产业支柱化46
县域龙头企业的培育48
专业化是规模经济的推进器——县域“一域一品”发展思路51
“一域一品”的提出51
“一域一品”的特点与类型52
“全县能”小而全经济弊端53
县域经济要发挥“一域一品”的作用55
建立县域经济专业协作的体制与机制58
创造一个有利于“一品”发展的“小气候”60
按照专业协作要求改造“全能县”经济61
优势的关键是特色——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思路63
县域特色经济的内涵与体系63
为什么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65
培育县域特色经济思路67
提高县域吸引力——县域品牌形象打造思路71
县域经济要树立品牌思想和名牌意识71
县域名牌的塑造73
走出县域品牌误区75
用先进理念打造县域品牌76
让民营经济挑大梁——县域民营经济升级优化思路78
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78
县域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79
促进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81
发挥家族企业的优势85
二、新农村小康篇89
在亮点与难点上下功夫——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89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89
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91
广泛充分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95
新农村建设误区与倾向性问题98
加大对新型农民的培养力度102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和“以企带村工程”104
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各种关系109
提升农民幸福指数114
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的思路与对策117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117
农业产业化的类型118
县域农业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119
农业产业化为啥难见效121
县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124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路125
发展非农劳务经济——县域农村劳动力高效转移思路129
劳务经济的特点与必要性129
创新输出机制,实现高效转移132
到国外打工去136
农民增收难在哪——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村市场化138
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138
农民增收要实施“四减”措施139
培育农民增收新亮点140
推进农业组织化创新142
创造农村市场143
为弱势群体护航——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145
为什么要建立农民利益保护机制145
注意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149
重建代表弱势集团农民利益的农会151
搭建农民自由沟通的平台——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6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生和作用156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159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160
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策略162
农民进城,企业集中——小城镇发展思路164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64
小城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167
实施“一兴二集中”战略169
破解小城镇发展难题170
县域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方式174
中国城镇化的重点应当是发展县城176
三、金融财政篇183
自我积累,自我增值——县域资金运作思路183
全方位地开拓县内聚资渠道183
培育县域资本市场184
吸引外地和国外资金注入185
贫困县资金注入强化186
重新构建县域金融体系——解决县域金融供求矛盾思路189
县域金融的供求矛盾189
农村资金外流愈演愈烈191
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的原因剖析193
缓解县域金融供求矛盾的途径194
为县域金融创造良好的制度和信用环境199
做县域中小企业贷款的后台——建立县域有效的贷款担保机制201
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担保资金201
组建“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服务202
联户担保,难事不难204
创新企业信用评级方法205
在生财.聚财和用财上做文章——县域财力开发思路206
县级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207
县级财政困难的原因分析209
解决县级财政困难的对策210
树立新的财力观和理财观212
建立符合本县实际的财源结构214
提高县域可用财力215
打造要素聚集洼地——县域招商引资思路220
县域招商引资方式220
县域招商引资的几种模式223
县域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225
县域招商引资的策略选择227
突出项目建设232
四、服务保障篇237
在突破常规中突破自己——政府角色转换与经济职能发挥237
政府和企业关系定位237
县政府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238
县政府要学会“无为而治”242
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243
着力发展中介组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244
印好城市名片——树立和展示县市新形象247
县市形象塑造出效益247
实施县域形象工程249
实施“政府外交”战略251
培育县精神,塑造县市民新形象252
和谐出效益——构造县域和谐社会思路257
发挥县域构建和谐社会优势257
把人民群众的感知度和满意度作为出发点259
消除不和谐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63
农村和谐是县域和谐的主阵地264
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265
构建县域人才高地——县域人力资源开发思路267
县域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性267
欠发达县域人才匮乏的成因分析269
缓解县域人才短缺压力思路271
对县域人才战略进行合理定位274
建立县域人才高地277
构建县域人才高地政策体系279
在“独特性”上做文章——县域竞争力的形成与强化283
县域竞争力高低决定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低283
县域竞争力的标志284
县域综合竞争力提升288
县域核心竞争力系统289
县域核心竞争力培育292
在好字上做大文章——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思路294
提升县域质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94
“县域质量经济”的内涵与规律297
增强全民质量思维.视野与意识300
实施精品化工程301
名牌的背后是文化——县域文化发展思路303
县域文化的特点与作用303
实现县域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306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311
县域文化品牌的培育312
参考文献318
跋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