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北生态法治专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北生态法治专题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348278.jpg)
- 吕志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446000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7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法-研究-西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北生态法治专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西北生态的重要地位及现状1
一、新时代西北生态的重要地位1
(一)对西北地区的界定1
(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及西北生态的重要地位2
二、西北生态的脆弱性及现状7
(一)西北生态的脆弱性7
(二)西北生态的现状分析——以渭河源头区为例9
专题一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西北生态法治的指导思想17
一、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的理论渊源17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17
(二)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思想18
(三)现代生态文明理论19
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20
(一)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需要良法善治规范引领20
(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需要完善法治保障21
(三)探索大国环境新路需要法治顶层设计22
三、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的重大贡献23
(一)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和再创新23
(二)促进环境民主与生态法治紧密结合24
(三)强调环境法律权威并重视生态伦理25
四、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法治思想:西北生态法治的指导思想26
(一)坚持生态法治建设中党的领导地位26
(二)实现科学立法下的生态法治化和法治生态化26
(三)坚持严格执法下的生态法治政府建设27
(四)实现公正司法下的环境司法专门化27
(五)弘扬全民守法下的全民环保法治理念28
专题二 环境权及其制度:西北生态法治之基础29
一、环境权的法律属性及其法律实践29
(一)环境权的产生29
(二)环境权的法律属性31
(三)环境权的法律实践37
二、环境权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指引——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视域42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内涵42
(二)环境权的理论基础47
(三)环境权的价值指引50
三、环境权制度建构:西北生态法治基础52
(一)环境权主体之确定52
(二)环境权客体之考量55
(三)环境权内容之界定60
(四)环境权之立法建议64
专题三 西北生态补偿法律机制68
一、西北生态补偿成效及不足分析——以渭河源头区为例68
(一)渭河流域及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概况68
(二)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效果明显72
(三)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76
(四)渭河源头区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之不足78
二、生态补偿的法理分析——经济法视角84
(一)生态破坏:“市场失灵”之结果84
(二)生态利益:社会整体之利益85
(三)生态补偿:公平发展之表征87
(四)生态补偿:可持续发展之助力90
三、西北生态补偿法的伦理根基和基本原则91
(一)西北生态补偿法的伦理根基91
(二)西北生态补偿法的基本原则95
四、完善西北生态补偿法律机制之路径99
(一)完善生态补偿相关立法99
(二)完善西北生态补偿机制103
专题四 西北“一带一路”生态风险应对法律机制111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风险111
(一)“一带一路”倡议概述111
(二)“一带一路”倡议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地位及生态现状114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生态风险117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机制之不足122
(一)“保护优先”的原则尚未完全落实122
(二)现行环境标准不利于“一带一路”生态法治124
(三)特种垃圾进口的阻却机制不健全125
(四)跨国环境法律合作机制未形成128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及其西北地区环境法的应对130
(一)健全我国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机制130
(二)充分发挥西北地方环境立法与执法的作用134
(三)推动国家之间生态保护的谅解与合作137
四、健全西北丝路沿线城市环保协调联动机制141
(一)西北丝路沿线城市环境现状141
(二)西北丝路沿线城市环保联动机制之缺陷143
(三)完善区域环境保护联动防治机制之设想145
专题五 西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机制150
一、西北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分析150
(一)农业面源污染概述150
(二)西北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以甘肃省白银市为例151
(三)西北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153
二、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法律防控机制之不足154
(一)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立法现状154
(二)农业面源污染法律防控机制之不足158
三、农业面源污染法律防控机制之完善——科学发展观视域164
(一)科学发展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之契合164
(二)农业面源污染法律防控机制完善之路径169
专题六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保护法律机制——以藏区为例183
一、藏区生态的重要性及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183
(一)藏区生态的重要性183
(二)藏区生态退化现状及其成因分析185
(三)我国藏区生态法治之不足193
(四)加强法治建设是藏区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198
二、藏族传统生态文明在我国藏区生态法治建设中的意义201
(一)藏族传统生态文明概论201
(二)藏族传统生态文明对我国藏区生态法治建设的意义215
(三)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与藏区生态法治的深层脉动218
三、藏区生态法治建设之路径——藏族传统生态文明视域221
(一)加强藏区生态法体系建设221
(二)发挥藏族传统生态文明在藏区生态法建设中的作用227
(三)发挥藏族传统生态文明在藏区生态法实施中的作用229
主要参考文献248
一、学术著作248
二、学术论文250
附录: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254
后记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