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 蒋宗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0384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399页
  • 主题词:计算机技术-教学研究-研究报告-高等学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本定位1

1.1 本科工程教育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1

1.2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4

1.3 分解落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6

第2章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要点9

2.1 《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9

2.1.1 概述9

2.1.2 适用专业范围10

2.1.3 培养目标10

2.1.4 培养规格11

2.1.5 师资队伍11

2.1.6 教学条件13

2.1.7 质量保障体系13

2.1.8 专业类知识体系14

2.1.9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4

2.1.10 专业类核心课程建议15

2.1.11 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17

2.1.12 有关名词释义和数据计算方法18

2.2 要点说明18

2.2.1 计算机类专业基本情况18

2.2.2 提高质量必须更新观念19

2.2.3 准确定位20

2.2.4 人才培养基本要求21

2.2.5 师资队伍21

2.2.6 质量保障体系21

2.2.7 知识体系21

2.3 应用型人才培养21

第3章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23

3.1 高等数学23

3.1.1 课程简介23

3.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3

3.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4

3.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8

3.1.5 学时分配29

3.1.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9

3.2 线性代数30

3.2.1 课程简介30

3.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30

3.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1

3.2.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2

3.2.5 学时分配33

3.2.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3

3.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4

3.3.1 课程简介35

3.3.2 教学目标35

3.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6

3.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8

3.3.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9

3.4 数值分析39

3.4.1 课程简介39

3.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40

3.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40

3.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42

3.4.5 学时分配44

3.4.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45

3.5 大学物理45

3.5.1 课程简介46

3.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46

3.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47

3.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54

3.5.5 教与学54

3.5.6 学时分配55

3.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55

3.6 离散数学56

3.6.1 课程简介56

3.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57

3.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57

3.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63

3.6.5 教与学64

3.6.6 学时分配65

3.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65

3.7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66

3.7.1 课程简介66

3.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67

3.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67

3.7.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71

3.7.5 教与学72

3.7.6 学时分配73

3.7.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73

第4章 专业类基础课程75

4.1 程序设计基础75

4.1.1 课程简介75

4.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75

4.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76

4.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78

4.1.5 教与学80

4.1.6 学时分配81

4.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81

4.2 数据结构82

4.2.1 课程简介82

4.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82

4.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83

4.2.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86

4.2.5 学时分配88

4.2.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89

4.3 计算机组成90

4.3.1 课程简介90

4.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90

4.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91

4.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94

4.3.5 教与学96

4.3.6 学时分配96

4.3.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96

4.4 编译原理99

4.4.1 课程简介99

4.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00

4.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01

4.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04

4.4.5 教与学108

4.4.6 学时分配108

4.4.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09

4.5 操作系统原理110

4.5.1 课程简介110

4.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11

4.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12

4.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15

4.5.5 教与学118

4.5.6 学时分配118

4.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19

4.6 数据库原理119

4.6.1 课程简介119

4.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20

4.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20

4.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23

4.6.5 教与学125

4.6.6 学时分配125

4.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26

4.7 计算机网络127

4.7.1 课程简介127

4.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28

4.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29

4.7.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35

4.7.5 教与学139

4.7.6 学时分配139

4.7.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39

4.8 软件工程导论140

4.8.1 课程简介140

4.8.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41

4.8.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42

4.8.4 教学环节的安排及要求145

4.8.5 教与学148

4.8.6 学时分配148

4.8.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49

第5章 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150

5.1 人工智能150

5.1.1 课程简介150

5.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51

5.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51

5.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52

5.1.5 教与学157

5.1.6 学时分配157

5.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57

5.2 计算机体系结构157

5.2.1 课程简介158

5.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59

5.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60

5.2.4 实验教学162

5.2.5 教与学167

5.2.6 学时分配168

5.2.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68

5.3 算法设计与分析169

5.3.1 课程简介169

5.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70

5.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71

5.3.4 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175

5.3.5 教与学175

5.3.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76

5.3.7 本课程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实现途径176

5.4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177

5.4.1 课程简介177

5.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77

5.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78

5.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80

5.4.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81

5.5 数据挖掘183

5.5.1 课程简介183

5.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83

5.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84

5.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86

5.5.5 教与学187

5.5.6 学时分配187

5.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88

5.6 云计算技术188

5.6.1 课程简介188

5.6.2 课程地位与教学目的189

5.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89

5.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91

5.6.5 教与学192

5.6.6 学时分配192

5.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193

5.7 软件体系结构195

5.7.1 课程简介195

5.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196

5.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96

5.7.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199

5.7.5 教与学199

5.7.6 学时分配200

5.7.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00

5.8 软件过程与管理200

5.8.1 课程简介201

5.8.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01

5.8.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02

5.8.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04

5.8.5 教与学209

5.8.6 学时分配210

5.8.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10

5.9 互联网协议分析与设计211

5.9.1 课程简介211

5.9.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12

5.9.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12

5.9.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13

5.9.5 教与学214

5.9.6 学时分配215

5.9.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15

5.10 物联网通信技术217

5.10.1 课程简介218

5.10.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18

5.10.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19

5.10.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20

5.10.5 教与学220

5.10.6 学时分配220

5.10.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21

5.11 物联网控制技术221

5.11.1 课程简介222

5.1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22

5.1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23

5.1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29

5.11.5 教与学229

5.11.6 学时分配231

5.1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31

5.12 物联网应用系统分析232

5.12.1 课程简介232

5.12.2 教学目标233

5.1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33

5.12.4 学时分配234

5.12.5 教与学235

5.12.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35

5.13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235

5.13.1 课程简介236

5.1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37

5.1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38

5.1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43

5.13.5 教与学245

5.13.6 学时分配246

5.13.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46

5.14 网络与通信安全248

5.14.1 课程简介248

5.14.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48

5.14.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49

5.14.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50

5.14.5 教与学251

5.14.6 学时分配252

5.14.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52

5.15 信息安全导论253

5.15.1 课程简介253

5.15.2 教学目标253

5.1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53

5.15.4 教与学254

5.15.5 学时分配254

5.15.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55

5.16 分布式系统导论255

5.16.1 课程简介255

5.1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56

5.1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57

5.1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59

5.16.5 教与学261

5.16.6 学时分配262

5.16.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62

第6章 课程设计264

6.1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64

6.1.1 课程简介264

6.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64

6.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65

6.1.4 学时分配265

6.1.5 教与学266

6.1.6 题目示例266

6.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68

6.2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269

6.2.1 课程简介269

6.2.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69

6.2.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70

6.2.4 学时分配272

6.2.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72

6.3 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273

6.3.1 课程简介273

6.3.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73

6.3.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274

6.3.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274

6.3.5 教与学275

6.3.6 学时分配275

6.3.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275

6.4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276

6.4.1 概论276

6.4.2 课程设计选题方案279

6.4.3 课程设计实验组合方案296

6.4.4 课程设计实验进度安排297

6.4.5 课程设计验收和评价297

6.5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97

6.5.1 课程简介298

6.5.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299

6.5.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00

6.5.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03

6.5.5 教与学303

6.5.6 学时分配303

6.5.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03

6.6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304

6.6.1 课程简介304

6.6.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304

6.6.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05

6.6.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08

6.6.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08

6.7 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践308

6.7.1 课程简介308

6.7.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309

6.7.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09

6.7.4 学时分配310

6.7.5 教与学310

6.7.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11

6.8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311

6.8.1 课程简介311

6.8.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312

6.8.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12

6.8.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13

6.8.5 学时分配314

6.8.6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14

6.9 信息安全综合实践315

6.9.1 课程简介315

6.9.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316

6.9.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16

6.9.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18

6.9.5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19

6.10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319

6.10.1 课程简介319

6.10.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320

6.10.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20

6.10.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22

6.10.5 教与学322

6.10.6 学时分配322

6.10.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22

6.11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323

6.11.1 课程简介324

6.11.2 课程地位和教学目标324

6.11.3 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325

6.11.4 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327

6.11.5 教与学327

6.11.6 学时分配328

6.11.7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328

6.12 工程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329

6.12.1 过程要求与安排330

6.12.2 成绩评定333

6.12.3 课程管理333

第7章 实习实训336

7.1 内容、要求与安排336

7.2 考核与成绩评定337

第8章 毕业设计339

8.1 基本要求339

8.1.1 内容、要求与安排340

8.1.2 考核与成绩评定341

8.2 毕业设计选题示例342

第9章 工程与伦理概要351

9.1 理解工程351

9.2 工程与社会352

9.3 社会责任353

9.4 道德责任353

9.5 道德准则354

9.6 工程伦理355

9.7 工程与创新357

9.8 风险控制357

9.9 工程经济358

9.10 计算机伦理358

第10章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361

10.1 组织机构361

10.1.1 教学指导委员会361

10.1.2 教学督导委员会362

10.1.3 招生与就业指导委员会362

10.1.4 学生工作委员会362

10.2 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评价与监控363

10.2.1 培养目标364

10.2.2 培养方案365

10.2.3 课程366

10.2.4 教师队伍367

10.2.5 课堂教学过程367

10.2.6 实验教学过程370

10.2.7 招生工作374

10.2.8 就业工作375

10.2.9 学生工作375

10.2.10 教学管理工作376

10.3 教学条件377

10.3.1 教学辅助设施建设377

10.3.2 实验室建设377

10.3.3 教师队伍建设377

10.3.4 教学经费保障377

10.4 教学质量的分析与改进378

10.4.1 培养目标的分析与改进378

10.4.2 培养方案的分析与改进378

10.4.3 课程大纲的分析与改进378

10.4.4 教学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改进378

10.4.5 教学过程与条件的分析与改进378

10.4.6 毕业要求达成的分析与改进379

10.4.7 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及实施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