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金融实践研究 以阿里巴巴公司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钱水土,姚耀军,王去非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782848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金融网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金融实践研究 以阿里巴巴公司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2
一、浙商模式视角2
二、金融功能视角4
三、交易成本视角8
四、阿里金融追逐金融“中国梦”10
第二章 中国走进网络金融新时代12
一、阿里巴巴开启中国网络金融新时代12
(一)“互联网金融”抑或“金融互联网”13
(二)网络金融的本土概念与国际术语14
(三)作为一种新金融业态的网络金融15
二、支付宝、余额宝触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18
(一)网络支付18
(二)网络借贷20
(三)股权众筹融资22
(四)互联网基金销售23
(五)互联网保险23
(六)互联网信托26
(七)互联网消费金融26
三、网络金融发展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27
(一)颠覆抑或补充?28
(二)对银行、证券与保险三大金融行业的影响31
(三)对宏观金融政策的影响34
四、网络金融发展支持中国经济发展转型37
(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金融生态环境37
(二)助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39
第三章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网络金融44
一、中国网络金融发展现状44
(一)形式多样44
(二)增速领先48
(三)竞争不足57
(四)监管滞后59
二、网络金融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1
(一)环境分析62
(二)需求侧分析63
(三)供给侧分析73
三、结论性评价77
第四章 网络金融——“浙江经验”发掘79
一、网络金融发展的“浙江现象”79
二、网络金融发展的“浙江经验”81
(一)炽烈企业家精神形成浓厚创新文化底蕴81
(二)一流软硬环境创造优良外部条件82
(三)信息经济领先发展奠定坚实产业基础83
(四)民间金融长期活跃积淀丰富成长养分85
三、网络金融发展“浙江现象”的升华86
四、结论性评价89
第五章 阿里巴巴网络金融的崛起之路90
一、阿里巴巴网络金融的发展历程90
(一)投石问路(2002—2010年)91
(二)多方探索(2010—2013年)92
(三)全面起航(2013年至今)93
二、解剖蚂蚁金服95
(一)股权结构95
(二)业务布局96
(三)业务特征99
(四)生态系统100
三、阿里巴巴网络金融发展的两大“法宝”103
(一)电子商务是基石103
(二)“生态系统+开放平台”商业模式是成功关键104
第六章 网络金融的主要形态(上)——银行信托类107
一、网络小额贷款——以阿里小贷(蚂蚁小贷)为例107
(一)发展背景107
(二)成长历程108
(三)业务模式110
(四)放贷流程112
(五)风险控制113
(六)发展趋势116
二、网络银行——以浙江网商银行为例117
(一)成长历程117
(二)主要特点118
(三)业务模式120
(四)发展趋势122
三、个体网络借贷——以招财宝为例123
(一)成长历程123
(二)业务模式124
(三)主要创新125
(四)发展趋势127
四、互联网信托——以娱乐宝为例128
(一)成长历程128
(二)业务模式130
(三)主要创新133
(四)发展趋势135
第七章 网络金融的主要形态(中)——证券保险类137
一、互联网基金销售——以余额宝为例137
(一)发展背景137
(二)成长历程140
(三)业务模式143
(四)营利模式143
(五)主要特点144
(六)风险控制146
(七)发展趋势147
二、互联网保险——以众安保险为例149
(一)成长历程149
(二)业务模式152
(三)主要创新154
(四)风险控制156
(五)发展趋势160
三、股权众筹融资——以蚂蚁达客为例161
(一)发展背景162
(二)成长历程163
(三)业务模式164
(四)风险控制165
(五)经验启示166
(六)发展趋势167
第八章 网络金融的主要形态(下)——金融基础设施类168
一、互联网支付——以支付宝为例168
(一)成长历程168
(二)业务模式171
(三)营利模式172
(四)发展趋势173
二、信用基础设施——以芝麻信用为例175
(一)发展背景175
(二)业务模式175
(三)存在问题183
(四)发展趋势186
三、技术基础设施——以阿里云为例187
(一)成长历程187
(二)发展现状190
(三)存在问题192
(四)发展趋势194
第九章 基于阿里巴巴网络金融实践的政策分析197
一、加强市场环境建设,营造网络金融发展良好氛围197
(一)加强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197
(二)营造开放包容的舆论环境,鼓励网络金融发展198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网络金融创新200
(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201
二、多措并举完善政府服务,构建有利于网络金融发展的政策环境202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网络金融产业集聚发展203
(二)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与互联网治理,加速网络金融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204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金融发展后劲207
三、科学构建监管体系,防范网络金融风险208
(一)坚持一致性原则,协调主体监管和行为监管208
(二)加强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209
(三)创新金融监管方式,发展完善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210
(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综合性消费者保护机制210
(五)尊重市场规律,把握好监管与创新的平衡210
参考文献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