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1287921.jpg)
- 席北斗,魏自民,夏训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 ISBN:978750421073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5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97页
- 主题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村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1
1.1农村生态环境现状1
1.1.1农村环境概略1
1.1.2农村环境污染问题2
1.2农村废弃物的特性、环境效应及资源化利用潜力9
1.2.1畜禽养殖废弃物10
1.2.2农作物秸秆13
1.2.3农用塑料16
1.2.4农村生活垃圾19
1.2.5乡镇工业固体废物20
1.3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分析23
1.3.1我国农村环境空气污染的原因23
1.3.2畜禽养殖业产生污染的原因24
1.3.3我国农村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原因25
1.3.4农村生态破坏问题28
1.4基本策略30
1.4.1资源综合管理30
1.4.2进行小城镇环境规划31
1.4.3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32
1.4.4乡镇工业企业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策略32
1.4.5农村水污染治理对策35
1.4.6调整产业结构37
1.4.7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鼓励公众参与38
1.4.8充分发挥环保科技的支撑作用38
1.4.9大力推进农村循环经济38
1.4.10强化农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39
1.4.11认真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39
第二章 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40
2.1引言40
2.1.1基本概念40
2.1.2与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持续农业的异同41
2.2推行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44
2.2.1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4
2.2.2必要性分析45
2.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52
2.3.1循环型经济在运行机制上的可行性52
2.3.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技术上的可行性53
2.3.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成本效益上的可行性55
2.4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57
2.4.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基本内容57
2.4.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60
2.4.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诊断61
2.4.4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法及其在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中的应用61
2.5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及示范64
2.5.1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64
2.5.2循环型农业示范68
2.5.3生态农业建设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最佳实践模式76
2.6农业清洁生产79
2.6.1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79
2.6.2农业清洁生产80
2.6.3农业清洁生产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83
2.6.4食用菌产业与农业清洁生产84
第三章 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86
3.1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86
3.1.1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况86
3.1.2农业面源污染的定量化研究93
3.1.3防治技术与对策98
3.2农村水土流失生态保护、修复与重建102
3.2.1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102
3.2.2水土流失成因103
3.2.3水土流失类型及危害104
3.2.4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06
3.3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和控制技术107
3.3.1农村面源污染来源及其危害107
3.3.2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技术110
3.3.3秸秆综合利用技术116
3.4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117
3.4.1我国畜禽养殖业现状及特点117
3.4.2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118
3.4.3畜禽养殖场废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118
3.4.4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120
第四章 农田氮、磷流失控制技术125
4.1农田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125
4.1.1地表径流125
4.1.2淋溶流失125
4.2氮、磷主要截留机制126
4.2.1基质126
4.2.2水生植物127
4.2.3微生物127
4.3氮、磷截留技术128
4.3.1人工湿地系统128
4.3.2人工水塘技术129
4.3.3植被缓冲带技术129
4.4农田排水系统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过程130
4.4.1水生植物对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131
4.4.2微生物对湿地中氮、磷去除的作用132
4.4.3沟渠沉积物(底泥)对氮、磷的截留、降解作用132
4.5生态沟渠截留技术及其产生的二次污染防治措施133
4.5.1生态沟渠截留技术133
4.5.2植物残体分解对水环境的影响134
4.5.3以经济植物取代野生植物,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134
第五章 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136
5.1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来源性质136
5.1.1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的来源137
5.1.2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性质139
5.2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体系140
5.2.1村镇垃圾和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理论基础140
5.2.2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综合体系140
5.3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堆肥技术145
5.3.1堆肥工艺设备系统145
5.3.2堆肥设备工艺选择156
5.3.3堆肥过程及控制157
5.4蚯蚓处理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技术169
5.4.1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原理170
5.4.2蚯蚓处理农业废弃物的两个主要方法170
5.4.3处理村镇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后产生的蚓粪和蚯蚓的主要用途172
5.5农业废弃物制糖技术174
5.5.1农业废弃物制糖种类174
5.5.2农业废弃物制糖工艺175
5.6农村固体废弃物生产蛋白技术180
5.6.1农村废弃物生产单细胞蛋白技术181
5.6.2农业废弃物生产蛋白技术实例187
第六章 农村污水处理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191
6.1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危害192
6.1.1农村和农村污水192
6.1.2农村水污染的现状192
6.1.3农村水污染特征分析195
6.1.4目前农村饮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95
6.1.5农村污水污染的危害196
6.2经济实用的农村污水收集系统198
6.2.1“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系统199
6.2.2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统200
6.3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及关键技术200
6.3.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201
6.3.2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原则204
6.3.3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及关键技术206
6.4农村污水资源化回用技术212
6.4.1一级强化处理技术214
6.4.2土地处理技术214
6.4.3污水生态处理技术216
6.4.4深度处理技术217
6.4.5微污染原水的给水预处理218
6.4.6小型装置处理技术218
6.4.7生物滤球技术219
6.5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219
6.5.1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220
6.5.2影响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因素220
6.5.3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22
6.5.4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措施223
6.5.5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224
第七章 农村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230
7.1农村大气污染及其主要来源230
7.1.1大气污染对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230
7.1.2大气污染对农民身体健康的主要影响232
7.1.3农村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34
7.1.4农村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237
7.2农村生物质燃烧造成的室内外空气污染及控制技术239
7.2.1生物质燃烧造成的室内外空气污染239
7.2.2生物质燃烧造成的农村室内外空气污染控制技术240
7.3农村臭气污染控制技术250
7.3.1农村臭气污染250
7.3.2农村臭气污染控制251
7.4农村耕作引起的扬尘污染及控制技术256
7.4.1农村耕作引起的扬尘和沙尘暴污染256
7.4.2农村耕作引起的扬尘和沙尘暴污染的控制技术257
第八章 环境保护工程实例与示范262
8.1南岗生态功能示范区规划与建设262
8.1.1项目简介262
8.1.2指导思想和建设框架262
8.1.3南岗生态功能区域的划分和经济分析263
8.1.4南岗生态功能区建设266
8.1.5生态功能区建设政策管理措施268
8.2杭州浮山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工程269
8.2.1项目简介269
8.2.2工艺流程269
8.2.3工艺适用条件270
8.2.4工艺特点及关键技术270
8.2.5农村畜牧业的生态工程技术271
8.3大溪河流域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271
8.3.1生态示范区概述271
8.3.2生态示范区确立的原则272
8.3.3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272
8.3.4污染负荷削减273
8.4长宁河流域农村污染防治规划与建设273
8.4.1农村小集镇污染防治措施273
8.4.2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措施274
8.4.3集约化养殖污染防治措施276
参考文献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