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中国西部科技产业发展 兼论拉萨科技产业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中国西部科技产业发展 兼论拉萨科技产业发展](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273621.jpg)
- 李廉水,宋乐伟,王荣飞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54371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高技术产业-经济发展-研究-西北地区;高技术产业-经济发展-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论中国西部科技产业发展 兼论拉萨科技产业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部科技产业发展的条件与环境1
第一节 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3
一、智力密集程度4
二、开发性技术条件6
三、信息资源条件7
四、基础设施条件8
五、生产和生活环境9
第二节 西部科技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10
一、经济发展的新特征11
二、经济发展模式19
三、经济发展制约原理23
四、知识经济与西部科技产业发展30
第三节 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31
一、综合部委的战略举措31
二、专业部委的战略举措40
三、金融部门的战略举措48
四、其他部委的战略举措49
第二章 西部科技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59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61
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62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63
三、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63
四、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64
五、贝克尔等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65
第二节 增长极理论66
一、增长极的内涵66
二、增长极的功能68
三、点轴开发模式70
四、增长极理论与西部科技产业发展71
第三节 技术转移理论72
一、技术转移的差距理论72
二、技术转移的NR理论75
三、技术转移的梯度理论77
四、技术转移的跳跃理论79
五、技术转移与西部科技产业发展81
第四节 区域创新发展理论82
一、技术创新理论82
二、制度创新理论91
三、国家创新系统98
四、区域创新理论与西部科技产业发展107
第五节 空间聚集理论108
一、新产业空间理论111
二、产业区域理论112
三、环境创新理论113
四、空间聚集理论与西部科技产业发展114
第六节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115
一、判断和确定区域主导产业115
二、主导产业区域扩散传导过程116
三、区域主导产业升级置换117
四、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关系118
第三章 国外落后地区开发模式与产业发展121
第一节 国外落后地区开发的六种模式123
一、硅谷模式:创新成长模式123
二、犹他模式:后发优势模式127
三、田纳西模式:流域开发模式130
四、亚马孙模式:增长极模式133
五、西伯利亚模式:战略转移模式136
六、内格夫沙漠模式:荒漠治理模式139
第二节 国家推动落后地区发展的主要措施140
一、美国西部开发:法律保障和市场引导142
二、德国开发东部:财政援助和科技创新146
三、意大利开发南部:规划指路和资金支持151
四、法国西部开发模式:农村改革和山区补贴155
第三节 国外落后地区产业发展经验158
一、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并大规模投资158
二、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158
三、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159
四、实行渐进的综合开发159
五、积极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160
六、积极吸引资金和技术人才160
七、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60
八、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161
九、赋予地方自主权和发挥地方主动性161
十、国外落后地区开发提醒注意的问题162
第四章 西部开发思路与科技产业选择165
第一节 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167
一、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方针168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170
三、西部大开发的主要任务171
四、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措施174
第二节 西部各省、市、自治区开发思路177
一、重庆市的开发思路177
二、四川省的开发思路180
三、贵州省的开发思路181
四、云南省的开发思路182
五、西藏自治区的开发思路187
六、陕西省的开发思路189
七、甘肃省的开发思路191
八、青海省的开发思路192
九、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开发思路194
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开发思路196
十一、内蒙古自治区的开发思路196
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开发思路198
第三节 西部地区科技产业发展思路199
一、重庆:建设三个经济区域,实施五大开发战略200
二、四川:发展六大支柱产业,建设八大工业基地202
三、贵州:巩固传统优势,扩张电力与旅游204
四、云南:发展五大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206
五、西藏:发挥比较优势,壮大经济实力208
六、陕西:构建特色产业,打造经济强省210
七、甘肃:突出五个重点,强化地方特色212
八、青海:延伸传统优势,振兴高原农牧214
九、宁夏:发挥区位优势,实现强区富民215
十、新疆:多种林果棉,开发油气田218
十一、内蒙古:开发绿色产业,加快资源转化220
十二、广西:定位五个区域,发展三大产业221
第四节 西部部分省、市、自治区未来发展构想223
一、2015年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物流中心223
二、四川成都工业增加值将超千亿元224
三、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面世225
四、云南花卉要当亚洲老大226
五、西藏逐步发挥资源优势226
六、陕西70项优惠政策引资228
七、甘肃兰州拟建中药科技产业园229
八、青海、西藏联手构筑世界顶级旅游网230
九、宁夏欲建亚洲最大碳素生产基地231
十、新疆绘就未来10年治沙蓝图231
十一、内蒙古要建7个5000万吨煤炭基地232
十二、广西出台农业产业化发展5年规划232
第五节 西部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的亮点234
一、重庆计划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科教中心235
二、四川成都专利产出量创历史新高235
三、贵州加强与东部合作交流236
四、云南黄磷尾气净化研究获重大突破237
五、西藏制定“四江流域”生态环境恢复规划237
六、陕西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陕战略238
七、甘肃已成为全国草业中心239
八、国家科技项目带动青海经济发展240
九、宁夏农村科技示范园区带动资源再造241
十、新疆科技合作遍布全球242
十一、内蒙古围绕三大目标实施十大工程242
十二、广西“十一五”规划以人为本243
第五章 西部科技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245
第一节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模式247
一、采取多种形式争取国家各部委支持250
二、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体系250
三、营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251
第二节 云南省两烟产业发展模式252
一、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53
二、政府部门积极扶持两烟产业发展254
三、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装备254
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牌规模经济254
第三节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人才战略模式255
一、精简机构,凝聚人才258
二、完善政策,优化环境259
三、开辟绿色通道,拓宽吸引渠道261
四、加强教育培训,倡导终身学习262
第四节 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263
一、围绕中心城市推进产业带建设264
二、实施跨区域协同发展战略268
三、建科技城促制度创新269
第六章 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273
第一节 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区位环境276
一、自然资源丰富277
二、基础设施渐趋完善279
三、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81
四、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82
五、政策优势突出283
第二节 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285
一、旅游业285
二、农业286
三、畜牧业287
四、能源产业288
五、生物医药产业288
六、其他产业290
第三节 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290
一、科技意识较为淡薄290
二、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291
三、科技人才缺乏292
四、科技投入渠道少293
五、科技体制改革滞后295
六、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295
第四节 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景策划296
一、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296
二、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297
三、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299
四、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300
第五节 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措施311
一、树立三大发展观311
二、提高三大能力312
三、推进四大进程312
四、大力实施四大战略312
五、运用东西合作的五种模式313
第六节 拉萨科技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315
一、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加大政府科技投入316
二、建立完备的人才保障体系317
三、加强技术引进与科技创新318
四、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319
五、优化科技产业发展环境321
六、提高产业竞争优势324
主要参考文献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