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概论基础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民族概论基础教程
  • 特木尔巴根,严梦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978710509536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中华民族-概论-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民族概论基础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民族1

第一节 民族的定义与特征1

一、“民族”概念的出现及含义的演变1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2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中国化6

第二节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9

一、民族的形成9

二、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11

三、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13

四、民族的融合与消亡15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构成和分布特征18

一、中国的民族构成18

二、民族的分布特点20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22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和公民民族确定政策27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27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和实践29

三、我国公民民族确定政策32

第二章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7

第一节 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37

一、各民族共同开拓和捍卫了祖国疆域37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光辉灿烂的经济和文化39

三、各民族共同创建了伟大的新中国41

第二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43

一、内向型的地理环境43

二、统一的经济基础46

三、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54

四、统一过程与民族融合61

第三节 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利益67

一、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67

二、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71

三、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74

第三章 民族关系77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77

一、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77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81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89

一、民族平等90

二、民族团结92

三、民族互助94

四、民族和谐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98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98

二、和谐社会对民族关系的积极影响99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102

第四章 民族问题105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内涵及其产生的根源105

一、民族问题的内涵105

二、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106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问题111

一、当今世界民族问题111

二、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11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问题的解决119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119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民族问题121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与民族问题125

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民族问题127

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民族问题130

六、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与民族问题133

第五章 中国的主体民族135

第一节 基本情况135

一、族称135

二、人口与分布136

第二节 经济生产138

一、农业139

二、手工业145

三、工业151

四、商业151

第三节 物质文化155

一、服饰155

二、饮食158

三、居住161

四、交通162

第四节 精神文化164

一、语言文字164

二、哲学与宗教168

三、科学技术172

第六章 中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179

第一节 基本情况179

一、民族、人口及分布179

二、民族名称180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183

第三节 物质文化185

一、服饰185

二、饮食189

第四节 精神文化192

一、语言文字192

二、文学194

三、史学197

四、艺术198

五、教育与科技201

六、宗教信仰207

第七章 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213

第一节 基本情况213

一、民族分布与人口213

二、族称214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220

第三节 物质文化223

一、服饰223

二、饮食225

第四节 精神文化226

一、文学226

二、音乐、舞蹈233

三、传统科技文化238

四、节日242

五、宗教信仰243

第八章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250

第一节 基本情况250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253

一、民族自治区、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253

二、各民族多样性生态环境形成多样性经济生活259

第三节 物质文化260

一、服饰260

二、饮食262

三、居住264

四、交通266

第四节 精神文化267

一、民间文学267

二、民族文字古籍与实物268

三、美术270

四、传统科技文化272

五、音乐275

六、节日、丧葬278

七、宗教信仰281

第九章 中国中东南地区少数民族286

第一节 基本情况286

一、民族、人口及其分布286

二、民族名称288

第二节 生态环境与经济生活293

一、生态环境293

二、经济生活296

第三节 物质文化305

一、服饰305

二、饮食310

三、居住312

第四节 精神文化314

一、音乐314

二、舞蹈317

三、民间文学319

四、工艺美术321

第十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25

第一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325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定位325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性质326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要素327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332

五、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334

第二节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338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338

二、我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342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345

第三节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347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347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地区的创立350

三、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的建立357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64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364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366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与监督机制368

第十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373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373

一、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373

二、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374

三、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375

第二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375

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376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378

第三节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380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条件和机遇380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384

三、推进西部大开发,把握好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的契机388

四、国家大力扶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392

五、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394

六、坚持自力更生,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397

第十二章 中国的民族教育400

第一节 民族教育400

一、传统教育形式400

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402

三、民族教育的特殊意义405

第二节 母语教育与双语教育412

一、母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础412

二、双语教学与发展地区现代化进程415

第三节 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416

第十三章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425

第一节 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425

第二节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432

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432

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434

第三节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446

第十四章 中国各民族的宗教信仰455

第一节 宗教信仰的起源和作用455

一、宗教的起源455

二、宗教的作用459

第二节 当代宗教信仰的状况、特点463

一、当代宗教信仰的状况463

二、当代宗教信仰的特点465

第三节 中国的主要宗教和民族宗教问题471

一、中国的主要宗教471

二、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479

第四节 中国的宗教政策482

一、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482

二、中国法律法规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483

三、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486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488

后记4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