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我国医药创业风险投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仰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3433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制药工业-风险投资-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我国医药创业风险投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1.1.1 风险投资发展概述3
1.1.2 问题的提出19
1.2 研究概念的界定20
1.2.1 风险投资20
1.2.2 风险投资发展阶段的界定21
1.3 研究思路23
1.4 论文内容与结构安排24
2 文献综述27
2.1 风险及风险管理理论综述27
2.1.1 风险的概念27
2.1.2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简述32
2.2 风险投资项目评价研究文献综述33
2.2.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和评析33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52
2.3 医药风险投资相关研究综述55
2.3.1 国外医药风险投资相关研究55
2.3.2 国内医药风险投资相关研究59
2.3.3 医药风险投资的特点64
2.4 现存问题及主要研究方向66
2.4.1 现存问题66
2.4.2 主要研究方向66
3 医药风险投资分阶段多指标评价体系68
3.1 引言68
3.2 样本及研究方法69
3.2.1 样本69
3.2.2 研究方法69
3.3 指标体系70
3.3.1 种子期医药风险投资多指标评价体系70
3.3.2 成长期医药风险投资多指标评价体系81
3.3.3 成熟期医药风险投资多指标评价体系89
3.3.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96
3.4 应用实例99
3.4.1 种子期医药风险投资应用实例99
3.4.2 成长期医药风险投资应用实例107
3.4.3 成熟期医药风险投资应用实例115
3.5 本章小结及在定量方面的应用123
3.5.1 本章小结123
3.5.2 在定量方面的应用—五步骤法123
4 基于智能算法的医药风险投资评价模型125
4.1 引言125
4.2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样本医药风险投资评价模型126
4.2.1 构建神经网络模型126
4.2.2 医药风险投资多指标综合评价神经网络方法128
4.2.3 BP神经网络训练、测试、应用实例133
4.2.4 基于神经网络剪枝法(Skeletonization法)的改进134
4.3 基于粗糙集信息熵的小样本医药风险投资优序模型140
4.3.1 粗糙集、信息熵及投资优序评价模型的建立140
4.3.2 应用实例144
4.4 与五步骤法、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及其他定量评价方法的比较147
4.5 本章小结149
5 风险投资评价过程中寻租性风险对策模型150
5.1 引言150
5.2 问题描述151
5.3 寻租性风险博弈分析152
5.3.1 一次性寻租行为分析152
5.3.2 重复性寻租行为分析153
5.3.3 博弈策略分析154
5.4 对策建议155
5.5 案例分析157
5.6 本章小结159
6 风险投资项目群体决策模型161
6.1 引言161
6.2 行为金融理论综述162
6.3 医药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群体研讨支持系统(GASS)165
6.3.1 群体研讨支持系统(Group Argument Support Systems)166
6.3.2 医药风险投资项目决策群体研讨支持系统的构建168
6.4 应用案例171
6.5 本章小结178
7 我国医药创业风险投资风险管理179
7.1 引言179
7.2 组织机制180
7.3 利益机制185
7.4 程序机制188
7.5 医药风险投资风险管理实务192
7.5.1 风险管理步骤193
7.5.2 财务风险管理196
7.5.3 我国医药创业风险投资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201
7.6 医药风险投资风险预警系统202
7.6.1 经济预警的主要方法204
7.6.2 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210
7.6.3 企业风险预警DSS系统的实现219
7.7 本章小结220
8 结论与展望221
8.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221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225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227
附录230
参考文献248
致谢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