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中历史教材 基础知识全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中历史教材 基础知识全解
  • 刘少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龙门书局
  • ISBN:978750881505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127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历史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中历史教材 基础知识全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知识篇3

中国古代史3

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基础知识概览3

重要概念阐释5

概念一 氏族公社5

概念二 国人暴动5

概念三 初税亩5

概念四 百家争鸣5

基础知识详解6

一、历史阶段特征6

二、基础知识详解6

(一)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6

(二)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6

(三)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7

(四)夏、商、西周的文化8

(五)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9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变革9

(七)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10

典型例题精析12

史料解读专栏15

历史万花筒16

第二章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基础知识概览17

重要概念阐释18

概念一 焚书坑儒18

概念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9

概念三 丝绸之路(★)19

概念四 西汉的“和亲”政策20

基础知识详解20

一、历史阶段特征20

二、基础知识详解20

(一)秦朝的统治20

(二)两汉的统治22

(三)两汉政治经济制度23

(四)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23

(五)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24

(六)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24

(七)秦汉时期的文化25

(八)学习本单元的认识26

典型例题精析28

史料解读专栏32

历史万花筒33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 两晋 南北朝基础知识概览35

重要概念阐释36

概念一 三国鼎立36

概念二 永嘉之乱36

概念三 民族融合36

概念四 均田制37

概念五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37

概念六 百炼钢和灌钢37

概念七 《齐民要术》37

概念八“制图六体”(裴秀绘制地图的原则)37

基础知识详解38

一、历史阶段特征38

二、基础知识详解38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38

典型例题精析42

史料解读专栏45

历史万花筒45

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基础知识概览48

重要概念阐释48

概念一 开元之治48

概念二 三省六部制48

概念三 科举制48

概念四 租庸调制49

概念五 关于两税法49

概念六 长庆会盟49

基础知识详解49

一、历史阶段特征49

二、基础知识详解50

(一)短暂的隋朝50

(二)唐朝的开国和盛世50

(三)唐朝后期的政局51

(四)隋唐制度的革新51

(五)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52

(六)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53

(七)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53

(八)隋唐时期文化的繁荣54

(九)对隋唐历史的几点认识55

典型例题精析57

史料解读专栏60

历史万花筒62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基础知识概览64

重要概念阐释65

概念一 杯酒释兵权65

概念二 宋代的禁军65

概念三 蕃汉分治制度65

概念四 猛安谋克制65

概念五 靖康之变65

基础知识详解66

一、历史阶段特征66

二、基础知识详解66

(一)五代十国66

(二)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66

(三)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67

(四)辽、西夏的建立与宋辽、宋夏的和战68

(五)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68

(六)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9

(七)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69

(八)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70

典型例题精析71

史料解读专栏74

历史万花筒75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以前)基础知识概览77

重要概念阐释78

概念一 明清内阁制78

概念二 八旗制度78

概念三 明清“闭关政策”79

概念四 “文字狱”79

基础知识详解79

一、历史阶段特征79

二、基础知识详解80

(一)明朝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80

(二)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81

(三)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82

(四)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82

(五)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84

(六)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85

(七)明清时期的文化87

典型例题精析88

史料解读专栏91

历史万花筒92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知识概览93

重要概念阐释94

概念一 林则徐94

概念二 鸦片94

概念三 旧民主主义革命(※)94

概念四 《海国图志》(★)94

概念五 租界95

概念六 片面最惠国待遇95

概念七 安庆保卫战95

概念八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5

基础知识详解95

一、历史阶段特征95

二、基础知识详解96

(一)鸦片战争96

(二)鸦片战争的影响96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97

(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98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99

(六)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100

(七)新思想的萌发101

(八)学习本单元的几点认识102

典型例题精析103

史料解读专栏107

历史万花筒110

第二章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基础知识概览112

重要概念阐释113

概念一 辛酉政变113

概念二 总理衙门113

概念三 刘铭传113

概念四 三国干涉还辽114

概念五 上海小刀会起义114

概念六 谭嗣同114

概念七 保国会115

概念八 慈禧太后(1835—1908)115

概念九 京师大学堂116

概念十 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116

基础知识详解117

一、历史阶段特征117

二、基础知识详解117

(一)清朝政局的变动117

(二)洋务运动118

(三)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19

(四)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120

(五)甲午中日战争121

(六)瓜分中国的狂潮123

(七)戊戌变法124

(八)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6

典型例题精析128

史料解读专栏132

第三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基础知识概览133

重要概念阐释135

概念一 “驱除鞑虏”135

概念二 立宪派135

概念三 新军135

基础知识详解135

一、历史阶段特征135

二、基础知识详解135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35

(二)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36

(三)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137

(四)中华民国的成立137

三、本单元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39

典型例题精析140

史料解读专栏142

历史万花筒143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知识概览145

重要概念阐释146

概念一 北洋军阀146

概念二 北洋政府146

概念三 中华革命党146

概念四 直系军阀146

概念五 皖系军阀146

概念六 奉系军阀146

概念七 桂系军阀147

概念八 晋系军阀147

概念九 二次革命147

概念十 护国运动147

概念十一 护法运动147

概念十二 宋教仁147

基础知识详解148

一、历史阶段特征148

二、基础知识详解148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148

(二)军阀割据下的中国政局150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51

典型例题精析153

史料解读专栏157

历史万花筒158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基础知识概览160

重要概念阐释161

概念一 新文化运动161

概念二 五四运动161

基础知识详解162

一、历史阶段特征162

二、基础知识详解162

(一)新文化运动162

(二)“五四”爱国运动163

(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64

典型例题精析165

史料解读专栏168

历史万花筒169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基础知识概览170

重要概念阐释170

概念一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70

概念二 中山舰事件171

概念三 整理党务案171

概念四 北伐战争(★)171

概念五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71

概念六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71

基础知识详解172

一、历史阶段特征172

二、基础知识详解172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72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72

(三)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73

(四)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174

(五)有关问题的归纳总结174

典型例题精析176

史料解读专栏180

历史万花筒181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 国共十年对峙基础知识概览183

重要概念阐释184

概念一 宁汉合流184

概念二 东北易帜184

概念三 八七会议184

概念四 南昌起义184

概念五 秋收起义184

概念六 广州起义184

概念七 九一八事变184

概念八 遵义会议185

概念九 一二·九运动185

基础知识详解185

一、历史阶段特征185

二、基础知识详解185

(一)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185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86

(三)“九一八事变”188

(四)红军的长征189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190

典型例题精析191

史料解读专栏194

历史万花筒195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基础知识概览196

重要概念阐释197

概念一 淞沪会战197

概念二 南京大屠杀197

概念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7

概念四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197

概念五 伪军198

概念六 大生产运动(★)198

概念七 豫湘桂战役198

基础知识详解198

一、历史阶段特征198

二、基础知识详解198

(一)抗日战争的爆发198

(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199

(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200

(四)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200

三、本单元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2

典型例题精析204

史料解读专栏206

历史万花筒207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209

基础知识概览209

重要概念阐释211

概念一 重庆谈判211

概念二 孟良崮战役211

概念三 制宪国大211

概念四 第二条战线211

概念五 “五二○血案”211

概念六 “二二八起义”211

概念七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11

概念八 《中国土地法大纲》212

概念九 七届二中全会212

概念十 渡江战役212

基础知识详解212

一、历史阶段特征212

二、基础知识详解213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213

(二)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214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15

(四)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17

典型例题精析219

史料解读专栏223

历史万花筒224

第四章 中国近代文化226

基础知识概览226

重要概念阐释227

概念 诗界革命227

基础知识详解227

一、历史阶段特征227

二、基础知识详解227

(一)清朝晚期文化227

(二)民国时期文化230

典型例题精析231

史料解读专栏234

历史万花筒234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基础知识概览235

重要概念阐释236

概念一 “银元之战”236

概念二 “米棉之战”236

概念三 党的过渡时期(★)236

基础知识详解236

一、历史阶段特征236

二、基础知识详解237

(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237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238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38

(四)有关问题的归纳总结239

典型例题精析241

史料解读专栏244

历史万花筒24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基础知识概览247

重要概念阐释248

概念一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48

概念二 反右运动248

概念三 大跃进248

基础知识详解249

一、历史阶段特征249

二、基础知识详解249

(一)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249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50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51

(四)“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251

(五)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251

典型例题精析252

史料解读专栏255

历史万花筒255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257

基础知识概览257

重要概念阐释257

概念一 林彪反革命集团257

概念二 江青反革命集团258

概念三 二月抗争(※)258

概念四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258

概念五 四五运动(※)258

基础知识详解259

一、历史阶段特征259

二、基础知识详解259

(一)全国大动乱259

(二)粉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259

典型例题精析262

史料解读专栏263

历史万花筒263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基础知识概览265

重要概念阐释267

概念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67

概念二 邓小平理论267

概念三 一国两制267

基础知识详解268

一、历史阶段特征268

二、基础知识详解268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68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269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70

(四)“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272

典型例题精析274

史料解读专栏279

历史万花筒281

第九章 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基础知识概览283

重要概念阐释283

概念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83

基础知识详解284

一、历史阶段特征284

二、基础知识详解285

(一)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285

(二)各民族共同繁荣285

典型例题精析286

史料解读专栏288

历史万花筒288

第十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和国防基础知识概览289

重要概念阐释289

概念一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89

概念二 万隆会议(★)290

概念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90

概念四 中美上海公报290

基础知识详解290

一、历史阶段特征290

二、基础知识详解291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91

(二)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国防建设成就291

(三)归纳总结(学习本单元的认识)291

典型例题精析293

史料解读专栏296

历史万花筒297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基础知识概览298

重要概念阐释298

概念 全国科学大会298

基础知识详解299

一、历史阶段特征299

二、基础知识详解299

(一)科技、教育成就和史学研究成果299

(二)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繁荣300

(三)社会生活的新变化301

典型例题精析301

历史万花筒302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基础知识概览303

重要概念阐释303

概念一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303

概念二 资本原始积累(※★)303

概念三 商业革命(※★)304

概念四 价格革命(※★)304

概念五 人文主义(※★)304

基础知识详解304

一、历史阶段特征304

二、基础知识详解304

(一)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出现304

(二)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305

(三)文艺复兴306

(四)宗教改革307

(五)本单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08

典型例题精析309

史料解读专栏312

历史万花筒312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基础知识概览314

重要概念阐释317

概念一 英国的“圈地运动”317

概念二 斯图亚特王朝317

概念三 清教317

概念四 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形成与演变317

概念五 《航海条例》318

概念六 重商主义318

概念七 彼得一世318

概念八 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319

概念九 英荷战争319

概念十 七年战争319

概念十一 《拿破仑法典》319

概念十二 波士顿倾茶事件320

概念十三 多洛雷斯呼声320

概念十四 幕府政治320

基础知识详解321

一、历史阶段特征321

二、基础知识详解321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21

(二)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324

(三)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326

(四)欧洲的启蒙运动327

(五)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第一帝国329

(六)美国的建立330

(七)拉丁美洲独立运动332

(八)16~18世纪的亚洲333

典型例题精析334

史料解读专栏337

历史万花筒341

第三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基础知识概览343

重要概念阐释346

概念一 克里米亚战争346

概念二 西进运动346

概念三 铁血政策346

概念四 倒幕运动346

基础知识详解347

一、历史阶段特征347

二、基础知识详解347

(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47

(二)19世纪前期的欧洲和1848年革命349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351

(四)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352

(五)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55

(六)亚洲革命风暴356

典型例题精析358

史料解读专栏360

历史万花筒361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基础知识概览362

重要概念阐释363

概念一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63

概念二 殖民地363

概念三 殖民主义363

概念四 殖民主义体系363

概念五 新殖民主义(※)363

基础知识详解364

一、历史阶段特征364

二、基础知识详解364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364

(二)垄断组织的形成364

(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365

(四)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367

(五)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368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369

典型例题精析370

史料解读专栏373

历史万花筒376

第五章 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基础知识概览377

重要概念阐释378

概念一 解析几何学378

概念二 微积分学378

概念三 牛顿的力学体系378

概念四 燃素说378

概念五 达尔文的进化论379

概念六 相对论379

概念七 巴罗克艺术379

概念八 洛可可艺术379

基础知识详解380

一、历史阶段特征380

二、基础知识详解380

(一)自然科学380

(二)文学和艺术381

典型例题精析383

史料解读专栏386

历史万花筒387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一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基础知识概览388

重要概念阐释388

概念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88

概念二 新经济政策(※★)389

概念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89

概念四 斯大林模式389

基础知识详解390

一、历史阶段特征390

二、基础知识详解390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390

(二)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391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392

(四)本单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93

典型例题精析394

史料解读专栏396

历史万花筒396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基础知识概览399

重要概念阐释402

概念一 十四点原则402

概念二 《九国公约》402

概念三 英日同盟402

概念四 柯立芝繁荣403

概念五 法西斯403

概念六 东方会议403

概念七 纳粹党403

基础知识详解404

一、历史阶段特征404

二、基础知识详解404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404

(二)20世纪20年代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406

(三)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407

(四)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409

典型例题精析410

史料解读专栏414

历史万花筒416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知识概览417

重要概念阐释418

概念一 慕尼黑阴谋418

概念二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18

概念三 敦刻尔克大撤退418

基础知识详解418

一、历史阶段特征418

二、基础知识详解419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419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419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420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421

(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422

(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胜利的原因423

(七)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点424

典型例题精析424

史料解读专栏427

历史万花筒427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基础知识概览429

重要概念阐释431

概念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431

概念二 纽伦堡审判431

概念三 东京审判432

概念四 马歇尔计划(★)432

概念五 柏林危机432

概念六 古巴导弹危机432

概念七 星球大战计划433

基础知识详解433

一、历史阶段特征433

二、基础知识详解433

(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和崩溃433

(二)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435

(三)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437

(四)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第三世界的兴起439

(五)亚洲经济的发展441

典型例题精析442

史料解读专栏445

历史万花筒449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基础知识概览451

重要概念阐释452

概念一 世界贸易组织452

概念二 知识经济452

概念三 综合国力452

概念四 可持续发展452

概念五 北美自由贸易区452

概念六 亚太经合组织452

概念七 世界政治格局453

概念八 科索沃战争453

概念九 经济全球化453

概念十 跨国公司453

基础知识详解453

一、历史阶段特征453

二、基础知识详解453

(一)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453

(二)世界政治的发展454

(三)世界经济的发展455

典型例题精析457

史料解读专栏459

历史万花筒459

第六章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基础知识概览462

重要概念阐释462

概念 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462

基础知识详解462

一、历史阶段特征462

二、基础知识详解463

(一)科学技术463

(二)本单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63

(三)学术思潮和教育464

(四)文学艺术464

典型例题精析465

史料解读专栏466

历史万花筒466

专题综合篇469

专题一 从专制走向民主的政治制度469

专题二 从单极走向多极的格局体系491

专题三 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世界经济504

专题四 从地域走向交融的世界文化513

专题五 从屈辱走向尊严的民族历程527

专题六 从衰落走向兴盛的重大改革5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