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验细胞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验细胞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131177.jpg)
- 彭瑞云,王德文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780245061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人体细胞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验细胞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细胞培养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
第一节 细胞(组织)培养发展简史1
早期的启示1
组织培养发展简史1
第二节 细胞(组织)培养的基础知识3
基本概念3
细胞培养的定义和分类3
对细胞培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4
细胞培养工作者的注意事项4
对细胞培养的评价4
第三节 细胞培养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5
细胞生理学研究5
放射生物学研究7
肿瘤及癌变的研究7
药理及药物筛选研究8
细胞病理学研究8
其他方面的研究9
第二章 细胞培养的主要类型和方法11
第一节 培养细胞生长方式11
贴附型11
悬浮型12
第二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类型和技术13
原代培养13
传代培养13
细胞系13
无限细胞系和(或)永生细胞系13
克隆细胞株14
第三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14
液体培养方法14
半固体琼脂培养法14
第三章 单细胞和球体细胞培养及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15
第一节 单细胞培养实验15
实验要求15
原理15
克隆方法16
提高克隆形成率的措施20
第二节 球体细胞培养实验法22
球体细胞培养22
球体细胞和单层细胞混合培养23
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23
第三节 细胞活力的检测方法24
台盼蓝排斥试验24
伊红Y排斥试验26
苯胺黑排斥试验26
四唑盐(MTT)比色试验26
XTT比色试验27
第四章 肿瘤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30
第一节 肿瘤细胞培养工作的目的意义30
细胞生存30
癌细胞分化30
癌变31
人癌病毒31
肿瘤治疗31
第二节 肿瘤细胞的原代培养31
组织31
体腔液32
血液32
第三节 人癌细胞株的鉴定33
癌细胞在体内的特征33
癌细胞在体外的特性33
人癌细胞株的鉴定33
第四节 传代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34
秋水仙素处理,积累中期分裂相34
胰酶消化,分散成单个细胞34
低渗处理,胀大染色体34
固定34
空气干燥法制片34
染色35
第五章 神经细胞培养36
第一节 总论36
神经细胞的培养类型36
常用的神经细胞培养法37
神经细胞系的建立39
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39
第二节 培养方法42
神经元细胞培养43
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44
鸡胚背根神经节组织块培养46
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散培养46
新生大鼠、新生小鼠及鸡胚背根神经节分散细胞培养47
新生小鼠颈上交感神经元分散细胞培养47
胚胎小鼠、大鼠、鸡胚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培养48
新生大鼠隔神经元分散培养49
新生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分散培养49
新生大鼠纹状体神经元培养49
新生大鼠中脑黑质神经元培养50
新生大鼠小脑神经元培养50
新生大鼠脑腺垂体细胞培养50
神经胶质细胞培养51
成年大鼠背根节神经元分散培养52
海马脑片培养52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培养53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培养53
心肌细胞培养53
心肌细胞和交感神经元共同培养54
海马神经元的无血清培养55
PC12细胞培养和向神经元诱导分化55
P19细胞培养和向神经元诱导分化56
第六章 造血干/祖细胞及其分离培养技术59
第一节 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特性59
造血干/祖细胞的主要特征59
造血干/祖细胞表达的主要表面标志60
造血干细胞的来源61
第二节 造血干/祖细胞分离技术61
利用细胞物理性状61
免疫吸附分离62
荧光激活的细胞分选64
第三节 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67
液体培养67
集落培养(半固体培养)70
第四节 体内造血重建模型73
羊胚模型73
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人骨动物模型73
NOD/SCID小鼠模型73
脾集落测试法(同系小鼠模型)73
第七章 鼠类原代肝细胞分离、培养及实验应用技术76
第一节 肝脏细胞的种类及生长条件76
肝细胞的种类及分布76
肝细胞的原代分离及研究用途76
原代肝细胞生长的条件76
第二节 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77
第三节 肝细胞原代分离77
大鼠肝细胞分离77
小鼠肝细胞原代分离技术79
肝枯否细胞分离79
大鼠肝星形细胞分离79
第四节 肝细胞在实验中的应用80
第五节 荧光染色技术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81
荧光染色的作用及其特点81
荧光标记方法分类81
荧光染色应用示例81
第六节 原位肽配基细胞化学荧光染色分析84
第八章 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85
第一节 细胞培养液的配制及质量控制85
培养液成分的配制85
胎牛血清及培养液效价测试86
污染的控制87
第二节 杂交瘤细胞实验程序87
第三节 免疫动物88
可溶性抗原89
颗粒性(细胞)抗原89
第四节 骨髓瘤细胞的培养89
选择骨髓瘤细胞89
骨髓瘤细胞系的维持90
第五节 饲养细胞的制备90
巨噬细胞90
脾细胞91
胸腺细胞91
第六节 细胞融合91
骨髓瘤细胞悬液制备91
免疫鼠脾细胞的制备91
细胞融合程序92
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比例92
加入融合后细胞混合物数量92
第七节 HAT选择培养液的作用93
常规方法93
直接法93
第八节 筛选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94
试剂配制94
操作程序95
第九节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化培养96
杂交细胞直接接种法96
半固体琼脂培养法96
有限稀释法96
第十节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法96
连续细胞培养法96
大瓶温箱培养法97
动物体内培养法97
第十一节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与复苏97
细胞的冻存-液体氮保存97
细胞的复苏97
第十二节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鉴定与保存98
单克隆抗体的纯化98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98
单克隆抗体的保存98
第九章 原位PCR技术理论与实践99
第一节 原位PC R概论99
原位PCR发展史99
原位PCR概念99
第二节 原位PCR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案100
PCR技术100
原位杂交技术100
原位PCR技术100
第三节 原位PCR方法分类100
第四节 几种常用的IS PCR方法和设计方案101
直接法原位PCR101
间接法原位PCR101
原位反转录PCR 101
原位再生式序列复制反应103
第五节 原位PCR基本步骤104
标本种类104
取材104
标本制备104
标本固定104
扩增前预处理105
反转录反应105
原位PCR扩增105
扩增后处理106
原位检测106
对比显色106
第六节 原位PCR方法的选择106
是否用原位PCR106
用何种原位PCR107
探针及检测系统的选择107
第七节 原位PCR操作注意事项108
原位PCR仪108
试剂108
加扩增反应液及上机108
注意无菌操作108
设置对照实验108
第八节 原位PCR存在的问题和结果分析109
原位PCR技术操作的复杂性109
原位PCR技术的敏感性110
原位PCR技术的特异性110
原位PCR技术的定量问题110
第九节 原位PCR的应用110
外源性基因检测110
内源性基因检测111
原位PCR的应用前景111
第十节 原位PCR操作程序示例111
主要试剂配方111
操作程序113
对照实验设置114
结果判定114
第十章 真核细胞基因转导技术116
第一节 导论116
第二节 真核细胞基因转染方法的原理与特点116
磷酸钙介导转染法116
DEAE葡聚糖介导转染法117
电击基因导入法11
机械法117
脂质体介导转染法118
第三节 稳定转染细胞的筛选119
第四节 病毒转移载体及特点121
逆转录病毒载体121
腺病毒载体121
腺相关病毒载体121
单纯疱疹病毒载体122
第五节 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基因转移122
第六节 常用的报告基因及检测方法124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124
萤火虫荧光素酶124
β-半乳糖苷酶124
绿色荧光蛋白124
第七节 目的基因的检测124
DNA水平的分析124
RNA水平的分析124
蛋白水平的分析124
第十一章 信号转导的主要研究技术126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及主要信号转导途径126
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126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127
信号转导通路举例128
第二节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130
信号异常130
信号转导异常130
第三节 信号转导研究相关技术132
概述132
常用检测方法132
第十二章 细胞膜片钳技术及应用139
前言139
第一节 膜片钳技术概述139
什么是膜片钳技术139
膜片钳系统的组成140
膜片钳技术的基本记录模式140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140
第二节 膜片钳技术实验方法142
全细胞记录技术142
其他膜片钳技术方法145
第三节 pClamp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概述146
pClamp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概述146
Clampex 8数据采集软件146
Clampfit 8数据处理分析软件147
第十三章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显微摄影技术148
第一节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48
普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48
倒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51
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51
相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53
第二节 简述显微摄影技术154
胶卷的选择154
装胶卷154
调整控制台154
光源的调节155
滤色片的使用155
色温调节155
屈光度调整156
取景与对焦156
拍摄156
放大倍率的计算156
注意事项156
荧光显微摄影157
显微数码摄影157
第十四章 流式细胞技术及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159
第一节 流式细胞仪发展史159
第二节 流式细胞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61
流式细胞术的概念161
流式细胞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61
第三节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171
细胞DNA含量检测171
细胞表型分析171
血小板功能分析与血小板病诊断173
红细胞疾病诊断173
细胞内蛋白的分析173
可溶性蛋白的检测174
分选174
第四节 流式样品的制备及结果分析174
流式样品的制备174
样品制备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76
如何分析流式报告177
第十五章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90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原理介绍190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191
第十六章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及其应用199
第一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基本原理199
第二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成像模式200
单一光切片模式200
时间间隔与活细胞成像模式200
Z轴系列及三维成像模式201
四维成像模式201
X-Z成像模式201
反射光成像模式201
透射光成像模式201
第三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202
定量荧光测定202
定量共聚焦图像分析202
三维重组分析生物结构202
动态观察生物结构203
荧光光漂白恢复(FRAP)技术20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204
第四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与荧光显微镜的区别205
基本构造205
光源205
分辨率205
扫描及检测装置206
样品要求206
应用206
第五节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6
样品厚度206
生物结构的保存206
染色过程207
提高信噪比207
抗光漂白能力207
第十七章 电子显微学简介209
第一节 性能场发射枪电子显微镜日趋普及和应用210
场发射枪透射电子显微镜用户数量日益增加210
出现新一代的场发射枪扫描电子显微镜210
第二节 发展新一代球差校正器和单色器以提高电镜的分辨率210
第三节 电镜分析工作的计算机化211
第四节 电子显微镜的分析精度逼近原子尺度211
第五节 电子显微镜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211
第六节 低温电镜技术和三维重构技术是当前生物电子显微学的研究热点212
中英文对照索引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