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污染生态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污染生态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1260581.jpg)
- 张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4112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英语课-高中-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污染生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本原理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什么是生态、什么是污染3
一、什么是生态3
二、什么是污染3
第三节 什么是污染生态学3
一、什么是污染生态学3
二、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4
三、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手段和目的4
四、污染生态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4
第二章 生物对元素的摄取、排泄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浓缩5
第一节 概述5
第二节 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被动输送和主动输送5
一、被动输送6
二、主动输送7
第三节 生物对物质的摄取和排泄8
一、细菌和真菌对离子的摄取8
二、多细胞植物对离子的摄取和排泄8
三、植物对非离子型有机化合物的吸收9
四、无脊椎动物对离子的摄取和排泄14
五、脊椎动物对物质的摄取和排泄14
第四节 化学物质的生物浓缩机理15
一、生物浓缩、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15
二、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浓缩机理17
三、生物浓缩的模型19
第三章 生物对元素的必需性、不足、过量和毒性21
第一节 概述21
第二节 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功能22
一、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23
二、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功能23
第三节 植物、菌类对元素的需求26
一、植物、菌类的必需元素26
二、菌类和低等植物的营养溶液27
三、高等植物的营养溶液29
第四节 动物对养分的需要量31
第五节 元素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和积累中毒37
第二篇 污染生态环境之生态效应38
第四章 大气污染的生态效应38
第一节 概述38
第二节 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38
一、含硫化合物38
二、含氮化合物39
三、含碳化合物40
四、含卤素化合物43
第三节 温室效应、臭氧洞问题及酸雨的生态效应44
一、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和全球气温升高问题44
二、臭氧洞问题48
三、酸雨的生态效应49
第五章 土壤污染的生态效应50
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效应50
一、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归趋的主要因素51
二、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累积、迁移和生物效应53
第二节 土壤化学农药污染的生态效应56
一、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和残留56
二、农药在植物体内的代谢和残留63
三、农药对动物的危害及其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与浓集68
四、农药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对健康的危害71
第六章 水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76
第一节 水体、水环境污染及其分类76
第二节 水污染的生态效应77
一、悬浮固体物质77
二、酸、碱、盐等无机污染物77
三、重金属污染物78
四、有机污染物78
五、热污染81
六、放射性污染物81
第七章 污染对生物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81
第一节 概述81
第二节 污染物质的生物效应81
一、元素的生物学分类82
二、生物最适营养浓度定律82
三、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84
四、不同金属形态的生物有效性85
第三节 几种有毒物质的生物化学效应89
一、砷的生物化学效应90
二、铅的生物化学效应90
三、汞的生物化学效应90
四、氰化物的生物化学效应91
五、亚硝酸根的生物化学效应91
六、一氧化碳的生物化学效应92
七、二氧化硫的生物化学效应93
第四节 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通道93
第五节 生态环境与地方病93
第三篇 对策97
第八章 生物的解毒作用、抗性与生物监测97
第一节 生物对有毒物质的固定、结合、代谢、遗传及排泄解毒作用97
一、结合、固定作用97
二、代谢解毒作用98
三、遗传解毒作用99
四、排出体外99
第二节 生物半衰期101
第三节 生物对有毒物质的抗性103
一、植物的抗性指标104
二、植物抗性的生态适应109
第四节 生物监测110
一、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110
二、水污染的生物监测114
第九章 大气污染与生物防治122
第一节 大气污染问题及生物防治122
第二节 温室效应、酸雨及臭氧层变化的生物学对策128
一、温室效应128
二、酸雨131
三、臭氧层的变化及其影响134
第十章 水、土壤污染与生物防治136
第一节 概述136
第二节 水污染的生物防治137
一、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137
二、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生物防治143
第三节 土壤污染的生物防治146
一、控制和消除外排污染源146
二、土壤污染治理的生态对策148
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污染生态问题150
第一节 环境容量150
一、绝对容量150
二、年容量152
三、生态系统容量153
第二节 污染环境分区154
一、土壤污染分区154
二、生物污染分区155
第三节 生态系统评价中的指标体系156
一、城市子系统157
二、农田子系统157
三、山地子系统157
四、水域子系统158
第十二章 污染生态问题的环境经济分析158
第一节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若干基本途径和基本概念159
一、环境破坏的严重性159
二、“生态发展”概念的提出159
三、新“环境”概念的形成159
四、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战略160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的费用效益分析及其发展过程160
一、生态环境保护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161
二、费用比较和效益评价准则161
三、费用函数与最优排放水平162
第三节 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163
一、污染者付费原则164
二、保护环境经济手段类型165
三、保护环境经济手段的评价准则165
第四节 保护生态环境经济手段的运用及发展趋势166
一、排污收费的依据和收费标准167
二、环境收费制度的应用展望172
三、市场方法的应用前景展望173
四、补贴和押金制度的应用展望174
参考文献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