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守本与开新 阎锡山与山西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守本与开新 阎锡山与山西教育](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258422.jpg)
- 申国昌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2860067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7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阎锡山(1883~1960)-生平事迹;教育史-研究-山西省-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守本与开新 阎锡山与山西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一、“阎锡山现象”: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2
二、研究缘起:现实的诱发与研究的兴趣8
三、研究价值:启迪办学实践与开拓研究空间11
四、研究现状、理论参照与方法选择综述16
第一章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动因27
第一节 悠久的兴教办学传统29
一、古代私学对阎锡山办学的示范作用30
二、兴教设学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传统33
三、书院为新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5
第二节 浓郁的地方乡土情感40
一、缘起:狭隘的家乡观念41
二、升华:浓重的乡土情感43
三、期望:强晋富民的愿望45
第三节 崇儒重教的个人喜好48
一、早年接受儒学启蒙教育49
二、崇儒重教的个人兴趣50
三、儒学熏陶下的重教心理52
第四节 留学日本的触动和感慨55
一、负笈东渡,习武探珍56
二、耳闻目睹,感触颇深61
三、借石他山,铸就晋基64
第五节 晚清巡抚的兴学之风70
一、匡正学风,调和汉宋:张之洞兴办令德堂书院71
二、整改旧学,新创武学:胡聘之对旧学的整饬与重建73
三、昌明正学,中西合璧:岑春煊创办山西大学堂74
四、固基造端,育才兴教:张曾敭与丁宝铨办师范学堂77
第六节 文教幕僚的出谋划策80
一、阎锡山文教幕僚群体的构成81
二、文教幕僚对阎锡山办学的影响83
第七节 政治统治的教育需求92
一、政治统治呼唤造就精英93
二、社会文明需要发展教育95
三、学校教育为政令助推器97
第二章 以国民教育培育根基:义务教育独领风骚100
第一节 阎锡山关于普及国民教育的理论阐释101
一、“国民教育为人群之生命”103
二、“国民教育为文明之基础”105
三、“国民教育要普及”107
四、“以社会教育救济国民教育”109
第二节 阎锡山给予山西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111
一、《山西省施行义务教育规程》的出台112
二、阎锡山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118
三、实施义务教育的行政保障125
第三节 阎锡山在山西厉行义务教育概览131
一、义务教育的经费筹集132
二、义务教育的师资培育143
三、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153
四、义务教育的教学活动160
五、义务教育的督导机制168
六、女子义务教育的推行175
第四节 阎锡山厉行义务教育的效果及影响185
一、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185
二、义务教育的对外影响190
第三章 以人才教育铸就精英:独特的人才教育体系196
第一节 阎锡山的人才教育构想:“屋之在地上者”197
一、人才教育价值论:改良社会,造就精英198
二、人才教育目的论:强省富民,振兴三晋200
三、人才教育层次论:多元培育,多维结构200
第二节 抗战前山西高等学校的稳步发展202
一、山西高等教育发展概况202
二、阎锡山与山西大学的特殊情结217
三、川至医专——阎锡山的高教“试验田”225
第三节 民国早期相对发达的师范教育231
一、回眸发展历程,勾勒演进轨迹232
二、阎锡山设计的特色师范教育体系234
三、山西师范教育的办学特征243
第四节 公私杂糅:山西中等教育的多元发展248
一、阎锡山对中学师生的期望248
二、多元化的中学办学机制251
三、个人教化理念的试验场:川至中学和进山中学263
第五节 非常人才定位理念下的教育:高级小学教育275
一、学校的基本构成:学生与教师277
二、高小的内在灵魂:课程与教学280
三、运行的物质保障:经费与设备282
四、教育的导航体系:督导与管理284
第六节 阎锡山的特殊育人基地——育才馆和行政研究所286
一、背景:村政建设对行政人才的急需286
二、县区行政官员的摇篮——育才馆287
三、行政办事人员的培训站:行政研究所289
第四章 以职业教育谋求生计:山西实业人才的摇篮292
第一节 阎锡山对职业教育的思考293
一、“三害教育”——教育的困惑294
二、“学有所用”——职业教育的原则295
三、“教育生产化”——教育内容的调适297
第二节 阎锡山兴办职业教育的动因及背景299
一、职业教育思潮的波及299
二、治晋富省方略的需求300
三、中学和高小的就业困局301
第三节 主渠道:正规职业教育302
一、培养技术骨干的高等职业教育304
二、造就实用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315
三、获取谋生手段的初等职业教育320
四、阎锡山设计的职业示范学校:岱岳牧畜职业学校324
第四节 职业补习教育异军突起327
一、职业补习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透视328
二、山西职业补习教育发展掠影330
三、女子职业补习教育的兴起333
第五章 以社会教育感化民众:守土经营育导指归338
第一节 阎锡山的社会教化理念339
一、借助社会教育推行治晋方略339
二、将社会教育纳入经济生活之中342
三、以社会教育净化乡村风气343
四、“非思想不能抵制思想”346
第二节 阎锡山倡办的社会教育概览347
一、社会教育主体:多种形式并用的施教机构348
二、社会教育活动:众人参与,异彩纷呈362
三、社会教育内容:以施政与启智为主题368
四、社会教育方法:凭热情感化民众376
第三节 30年代社教“中心机关”——山西民众教育馆380
一、组织与规章:为民众教育提供保障381
二、民教场所:具体实施民众教育的基地383
三、民教会社:组织与研究民教活动的社团388
四、活动类型:实施教育的鹄的与路径392
五、民众学校:“不识字人的开眼医院”398
第四节 阎锡山在山西率先实施的国语运动405
一、国语运动历史回眸406
二、阎锡山率先推行国语与注音字母起因409
三、在全社会率先开展国语教育运动概览412
第五节 对阎锡山实施社会教育的总评420
一、构建以稳固统治为目的的社会教育体系421
二、追求以领先全国为动力的社会教育目标422
三、形成以识字教育为重心的社会教育体系423
四、开展以多种活动为媒介的社会教育实践424
五、求取以社会稳定为指归的社会教育效果425
第六章 对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总体评价428
第一节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特点429
一、地方自治为阎锡山兴办教育提供了行政与经费保障429
二、阎锡山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热情直接影响着山西教育的发展431
三、政府动员下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山西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432
四、对外交流促进阎锡山及山西教育界人士教育理念更新433
五、军阀热衷于军事的本性是导致教育不能长久发展的根本原因435
第二节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性质437
一、功利性:以维护统治为轴心437
二、民族性:国民意识的驱动439
三、独特性:个人意志的体现440
四、虚荣性:沽名钓誉的冲动442
五、短期性:军阀本性的回归444
第三节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启示446
一、社会需求是刺激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446
二、地方办学自主权是教育发展的驱动力446
三、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办学的前提和保障447
四、地方长官的办学热情直接影响区域教育发展449
五、地方长官应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449
六、优先发展可弥补区域教育基础薄弱的天然缺陷450
结语453
一、“阎锡山现象”的历史透视453
二、关于人物研究的方法论思考460
参考文献463
后记473
图1-1山西历代书院发展走势图37
图1-2五台县历代举人和进士增幅图38
图1-31907年山西、福建、安徽中小学堂数比较图79
图1-41907年山西、福建、安徽中小学生数比较图80
图2-1山西义务教育行政系统图126
图2-21912—1930年山西省国民学校经费增幅图131
图2-3山西省初小经费数与资产数增幅图141
图2-4民国时期山西省国民学校数增幅图187
图2-51930年全国部分省义务教育入学率比较图190
图3-11917—1931年山西省高校学生数增幅图204
图3-21918—1925年山西大学与法政专门学校学生平均经费增幅比较图212
图3-31918—1925年山西省师范学校资产金额增幅图245
图3-41918—1923年山西省高小和初小生均经费比较图283
图5-11933年11月至1934年3月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书报阅览室读者职业分布图385
图5-21934年8月至10月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流动书车读者职业分布图396
图5-31923—1930年山西省社会教育机构数与经费数变动图423
表1-11936年山西省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统计表46
表1-2阎锡山文教幕僚群体主要成员情况表82
表2-1山西省1918—1924年义务教育经费、学校及校均经费比较表134
表2-21932年山西省部分县教育经费来源表135
表2-3山西省历年初级小学生均经费比较表139
表2-4山西省岢岚县初级小学校教员成绩考核表150
表2-5民国初年初等小学课程及周课时数表153
表2-61933年初级小学课程及周教学时数表155
表2-71936年初级小学课程及周课时数表155
表2-81918—1930年初等小学女生数之比较179
表2-9山西省历年国民学校发展情况一览表186
表2-101922—1923年全国部分省份初等小学在校学生数比较表188
表2-111918—1928年山西省受义务教育儿童数及其所占学龄儿童总数百分比一览表189
表2-121919—1928年间《申报》登载关于山西义务教育的报道情况191
表3-11918—1928年山西省高校经费投入一览表211
表3-21918年山西省立师范学校一览表233
表3-3山西省历年师范学校比较表234
表3-41924年山西省立国民学校学生家庭职业分布比例表240
表3-51912—1930年山西省历年中等教育发展统计表253
表3-61930年山西省各类中学校经费、学生和教职员统计表253
表3-71930年山西省中学教职员资格表260
表3-8阎锡山在川至中学和进山中学讲演一览表271
表3-91922年山西省村庄、户口、人口及高小学生数统计表275
表3-101918—1923年山西省初小与高小学校数、学生数与经费数比较表276
表3-111917—1923年山西省高小教职员人数与师生比例变动表279
表3-12山西省高等小学经费构成表282
表3-131918—1919年山西省行政研究所培养情况一览表290
表4-11919年山西省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与全国同类学校发展情况比较表309
表4-21919年山西省甲种实业学校统计表316
表4-31923年山西省甲种实业学校教员月薪一览表318
表4-41930年山西各职业学校教职员学历表319
表4-51917年山西省乙种实业学校一览表321
表4-61919年山西省乙种实业学校一览表321
表5-11928—1930年山西省社会教育机构数统计表351
表5-21915年山西省通俗教育讲演所与其他省份的比较352
表5-31918年山西省巡行讲演团与其他省份的比较353
表5-4山西省各县市民众教育馆一览表383
表5-51934年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阅览室藏书及阅览情况表384
表5-61935年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劳作成绩展览室展品统计表386
表5-71933年11月至1934年3月民众教育馆业余俱乐部游艺民众概况387
表5-81934年10月至1935年5月民众教育馆职业介绍所登记民众情况表394
表5-91935年冬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新生职业分布情况400
表5-101935年12月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各民众学校毕业考试成绩表401
表5-111935年5月第二民众学校新生来源统计表403
表5-121934年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民众学校学生退学原因统计表403
表5-131921—1923年山西省罪犯与离婚人数变化表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