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 何克抗,李克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5418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3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概述(共4学时)1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概述1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2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征3

三、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特点4

四、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6

五、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7

六、我国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问题8

第二节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发展9

一、视听教育9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9

三、信息化教育10

第三节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新特点11

一、网络化11

二、虚拟化11

三、智能化12

四、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趋势12

第四节 影响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因素13

思考与练习题14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共5学时)15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15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15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发展16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8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18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8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19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20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22

一、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2

二、学校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23

第四节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24

一、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内涵25

二、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特点27

三、学科“四结合”研究方法28

思考与练习题30

第三章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理论基础(共22学时)31

第一节 学习理论及发展31

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32

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32

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33

四、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新发展33

第二节 教学模式34

一、程序教学35

二、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36

三、范例教学37

四、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38

五、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39

六、基于问题式学习40

七、合作学习42

八、非指导性教学43

九、教学模式的分类与选择44

第三节 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学模式45

一、讲授型模式45

二、个别辅导模式47

三、讨论学习模式48

四、探索式学习模式49

五、协作学习模式50

六、头脑风暴式57

七、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教学模式58

八、合作调查学习模式60

第四节 教学设计61

一、教学设计概述61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61

三、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70

四、教学设计方案模板74

五、教学设计评价量规81

六、教学设计方案范例84

思考与练习题89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系统(共6学时)90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系统概述90

一、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90

二、信息化教学系统类型92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94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概述94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方式95

第三节 典型信息化教学系统简介101

一、投影教室101

二、多媒体网络教室102

三、基于Web的教学系统104

思考与练习题105

第五章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共10学时)107

第一节 多媒体课件类型107

一、帮助教师备课型CAI软件107

二、课堂演示型CAI软件108

三、个别化学习型CAI软件108

四、协作学习型课件114

第二节 多媒体网上课件的类型和应用环境115

一、多媒体网上课件的类型115

二、多媒体网上课件的应用环境115

第三节 多媒体网上课件设计与开发的流程116

一、需求分析117

二、教学设计117

三、系统设计118

四、脚本编写126

五、界面设计与制作132

六、数据结构分析和算法设计133

七、课件制作133

八、编写文字材料134

九、维护升级134

第四节 多媒体网上课件的开发135

一、多媒体网上课件开发的工具135

二、多媒体网上课件开发中的人员组织135

第五节 多媒体课件评价量规135

一、创新性135

二、教学内容136

三、提问、练习与反馈136

四、导航、结构和链接136

五、技术性137

六、艺术性137

思考与练习题137

第六章 网络教学平台(共6学时)138

第一节 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138

一、网络教务管理系统138

二、网络课程开发工具140

三、网络教学系统141

四、教学资源管理系统144

第二节 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145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运行环境145

二、用户功能145

三、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教与学147

思考与练习题154

第七章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共6学时)155

第一节 网络课程的开发155

一、网络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155

二、确定教学大纲156

三、确定教学内容156

四、总体设计与原型实现157

五、课件开发159

第二节 网络课程的设计159

一、教学环境设计159

二、教学活动设计162

三、运行维护与评价163

思考与练习题166

第八章 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教学整合(共12学时)167

第一节 幼儿教学模式、口语教学模式、活动类课程教学模式167

一、“开放式讲认做玩”幼儿教学模式167

二、网络环境中进行小学口语教学的教学模式168

三、网络环境中主题研究式活动课的教学模式169

第二节 语文识字教学模式171

一、“看—听—说一写—打—想”模式171

二、“随文识字”模式172

三、归类识字教学模式174

第三节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176

一、六环节阅读教学模式176

二、古诗阅读教学模式176

三、“立体式”阅读教学模式178

四、网络环境中的小学语文“自读理解,联想建构”阅读教学模式179

五、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模式181

六、网络环境中的初中语文“自读感悟,阶段引导”的阅读教学模式182

七、网络学习环境中的高中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183

八、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外储内化”课外阅读教学模式184

第四节 语文作文教学模式185

一、六环节作文教学模式186

二、低年级看图作文模式186

三、低年级拼图作文模式187

四、作文修改课教学模式188

五、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小学起步作文教学模式190

六、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模式192

七、网络环境中的中学网上阅读与写作教学模式193

八、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案例194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其他人文学科教学整合197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197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整合案例——小学音乐《节奏变化组合》201

三、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案例——《独立战争》203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活动案例206

思考与练习题215

第九章 信息技术与数理学科教学整合(共10学时)216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216

一、几种用于数学教学的软件216

二、几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219

三、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改革的试验研究226

四、基于网络的数学教学案例232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其他数理学科的整合案例239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物理教学239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综合学科教学案例240

思考与练习题255

教学实践活动(共19学时)256

活动1准备256

一、工具256

二、活动概述256

活动2优秀课例观摩258

一、工具258

二、活动概述258

活动3教学设计259

一、工具259

二、活动概述259

活动4创建一个多媒体课件261

一、工具261

二、活动概述261

活动5实施并评价教学264

一、工具264

二、活动概述264

活动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讨论267

一、工具267

二、活动概述267

活动7活动小结268

一、工具268

二、活动概述268

附录:教学资源网站270

附录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案例网站270

附录2:综合性教育教学网站270

附录3:学科教育教学资源网271

附录4:科学教育教学资源网272

参考文献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