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理论概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理论概述](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1247335.jpg)
- 唐运祥主编;郑华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269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理论概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经济学1
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问题1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1
(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4
(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10
(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6
(五)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1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2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论证和实践依据2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23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26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7
(六)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8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0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30
(二)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31
(三)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32
(四)宏观调控的方式与手段33
第二部分 财政与税收36
一、财政的概念与职能36
(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36
(二)财政的概念41
(三)财政的职能43
二、财政收支活动50
(一)财政收入50
(二)财政支出55
三、税收原理60
(一)税收的基本特征60
(二)税收原则62
(三)税收负担65
(四)税负转嫁70
(五)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73
(六)税收分类78
四、税收制度与税法80
(一)流转税类及主要税种80
(二)所得税类及主要税种91
(三)其他税类99
(四)国际税收102
(五)税法107
五、国债原理及制度111
(一)国债的功能111
(二)国债的种类113
(三)衡量国债规模的指标115
(四)国债发行与偿还117
(五)国债的流通121
六、财政政策123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与要素123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125
(三)财政政策目标129
(四)财政政策工具132
第三部分 金融基础知识137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37
(一)货币性质与类型137
(二)货币的职能139
(三)货币制度143
二、信用150
(一)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150
(二)高利贷信用152
(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153
(四)现代信用形式155
三、利息与利息率158
(一)利息158
(二)利率的种类160
(三)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因素162
(四)利率的作用165
四、金融市场168
(一)金融市场及其要素168
(二)金融工具及价格171
(三)货币市场177
(四)资本市场179
(五)金融市场交易方式182
五、金融机构体系184
(一)西方的金融机构体系184
(二)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187
(三)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193
六、商业银行196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96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类型和组织制度199
(三)商业银行主要业务201
(四)商业银行与信用创造210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213
七、中央银行216
(一)中央银行制度216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221
(三)中央银行主要业务223
(四)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225
八、国际金融228
(一)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228
(二)外汇与汇率235
(三)国际信用244
(四)国际结算249
九、货币供求254
(一)货币需求254
(二)货币供给259
(三)货币均衡264
(四)通货膨胀266
十、货币政策269
(一)货币政策目标269
(二)货币政策工具273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应277
第四部分 统计282
一、统计学概述282
(一)统计的涵义282
(二)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82
二、统计调查285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类型285
(二)统计调查的方法286
(三)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288
(四)我国统计调查制度的改革292
三、频数分布293
(一)频数分布的概念293
(二)频数分布的表现形式294
(三)频数分布的特征294
四、均值和方差295
(一)均值295
(二)标准差299
五、概率与概率分布300
(一)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300
(二)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302
六、参数估计310
(一)有关抽样的基本概念310
(二)参数估计的理论基础——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310
(三)参数估计312
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319
(一)相关分析319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320
(三)相关系数323
(四)回归分析325
八、时间序列328
(一)时间序列的概念和分类328
(二)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329
(三)时间序列的因素分析332
九、统计指数338
(一)指数的概念和种类338
(二)总指数的编制339
(三)指数体系345
十、国民经济核算及其主要的总量指标346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含义346
(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结构与主要内容347
(三)国民经济核算主要的总量指标348
第五部分 财务会计353
一、会计的含义及其分类353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354
三、基本会计报表355
(一)资产负债表355
(二)利润表359
(三)利润分配表366
(四)现金流量表368
四、会计的基本方法371
(一)设置账户372
(二)复式记账373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375
(四)登记账簿376
(五)成本核算376
(六)财产清查377
(七)编制会计报表377
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378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378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381
六、我国的企业会计规范体系387
(一)会计法387
(二)企业会计准则388
(三)会计制度388
七、财务报表分析390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39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390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资料来源及调整391
(四)比较财务报表和共同比财务报表392
(五)比率分析395
(六)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403
第六部分 管理学404
一、管理学概论404
(一)管理的涵义404
(二)管理的性质405
(三)管理的基本职能406
(四)管理与决策408
二、计划412
(一)计划概述412
(二)目标及目标管理415
(三)计划的编制418
三、组织420
(一)组织的概念420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421
(三)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425
四、领导430
(一)领导的含义430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431
(三)领导方式432
(四)激励436
(五)信息沟通440
五、控制441
(一)控制的定义441
(二)控制的基本程序442
(三)控制的基本类型443
(四)有效控制的原则444
第七部分 市场营销446
一、市场营销与企业经营观念446
(一)市场营销的概念446
(二)企业经营观念447
二、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营销449
(一)市场细分449
(二)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453
(三)市场定位455
三、产品策略456
(一)产品整体概念456
(二)产品的组合策略457
(三)产品生命周期策略459
四、分销渠道策略462
(一)商品分销渠道的含义462
(二)产品分销的基本策略463
(三)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465
五、价格策略466
(一)企业的定价目标466
(二)企业定价方法468
(三)企业定价策略470
六、促销策略472
(一)广告促销策略473
(二)影响广告媒体选择的因素与策略476
(三)公共关系促销策略477
(四)营业推广策略479
(五)人员促销策略480
第八部分 经济法481
一、经济法概述481
(一)经济法概念与调整对象481
(二)经济法律关系与构成482
(三)经济法律行为483
(四)经济法的功能与作用484
(五)经济违法与犯罪485
二、公司法490
(一)公司与公司法的概念490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与管理492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与管理494
(四)公司财务与会计制度496
(五)公司债券496
(六)公司合并、分立、终止与清算497
(七)法律责任498
三、外商投资企业法499
(一)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499
(二)外商投资企业法的主要规定500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504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与原则504
(二)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505
(三)国际保护消费者准则、联盟与我国消费者组织506
(四)争议的解决507
(五)法律责任507
五、合同法508
(一)合同与合同法概述508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510
(三)合同的订立512
(四)合同的履行518
(五)合同的变更和转让521
(六)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522
(七)违约责任523
(八)合同的争议解决方式与法律适用525
(九)合同法分则的有关规定528
六、反不正当竞争法532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产生与发展532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原则533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法律责任534
后记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