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检验报告速查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检验报告速查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1247079.jpg)
- 陆金春,李春德,黄宇烽主编(南京军区总医院临床检验所) 著
- 出版社: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06062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检验报告速查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如何正确看化验单及其结果1
第2章 样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及其意义3
第3章 常见疾病的相关检测项目5
一、呼吸系统疾病5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
(二)流行性感冒5
(三)慢性支气管炎5
(四)支气管哮喘5
(五)肺结核5
(六)肺脓肿5
(七)恶性胸腔积液5
(八)乳糜胸5
(九)肺炎5
(十)肺癌5
(十一)肺血吸虫病5
(十二)慢性呼吸衰竭5
(十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5
(十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
二、消化系统疾病6
(一)肝硬化6
(二)原发性肝癌6
(三)急性胰腺炎6
(四)胃癌6
(五)胆道蛔虫病6
(六)十二指肠溃疡6
(七)肠炎6
(八)直肠癌6
三、心血管系统疾病6
(一)高脂蛋白血症6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6
(三)病毒性心肌炎6
(四)风湿热6
(五)心肌梗死6
四、血液系统疾病7
(一)缺铁性贫血7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7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7
(四)溶血性贫血7
(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
(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7
(七)卟啉病7
(八)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7
(九)白血病7
(十)原发性血小板性紫癜7
(十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
(十二)血小板增多症7
(十三)淋巴瘤7
(十四)多发性骨髓瘤7
(十五)原发性骨髓纤维化7
(十六)恶性组织细胞病7
(十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
(十八)血友病7
五、泌尿系统疾病8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8
(二)慢性肾炎8
(三)类脂质肾病8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8
(五)肾盂肾炎8
(六)IgA肾病8
(七)肾小管性酸中毒8
(八)肾结核8
(九)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8
(十)尿路感染8
六、内分泌系统疾病8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8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
(三)单纯性甲状腺肿8
(四)亚急性甲状腺炎8
(五)皮质醇增多症8
(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8
(七)嗜铬细胞瘤8
(八)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9
(九)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9
(十)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9
(十一)侏儒症9
七、传染性疾病9
(一)病毒性肝炎9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9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9
(四)伤寒与副伤寒9
(五)细菌性痢疾9
(六)阿米巴痢疾9
(七)血吸虫病9
(八)猩红热9
(九)疟疾9
(十)白喉9
(十一)霍乱9
(十二)脊髓灰质炎9
(十三)艾滋病9
(十四)单纯疱疹10
(十五)百日咳10
(十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0
(十七)流行性出血热10
(十八)炭疽病10
(十九)肺吸虫病10
(二十)弓形体病10
八、妇产科疾病10
(一)流产10
(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0
(三)卵巢肿瘤10
(四)闭经10
(五)宫外孕10
(六)不孕症10
(七)更年期综合征10
(八)多囊卵巢综合征10
(九)阴道炎10
九、皮肤科疾病11
(一)淋病11
(二)梅毒11
十、儿科疾病11
(一)新生儿溶血病11
(二)婴儿腹泻11
(三)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1
(四)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1
十一、代谢系统疾病11
(一)糖尿病11
(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1
(三)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1
(四)水中毒11
(五)酸碱平衡失调11
(六)系统性红斑狼疮11
(七)硬皮病11
(八)皮肌炎和多肌炎12
(九)免疫缺陷病12
(十)痛风12
(十一)类风湿性关节炎12
(十二)苯丙酮尿症12
十二、男科疾病12
(一)男性不育症12
(二)前列腺炎12
(三)精囊炎12
(四)附睾炎12
第4章 血液常规检验13
一、红细胞检查13
(一)红细胞(RBC)计数13
(二)血红蛋白(Hb)15
(三)红细胞形态15
(四)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HCT)17
(五)红细胞平均体积(MCV)17
(六)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17
(七)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18
(八)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18
(九)网织红细胞计数(Ret)18
(十)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19
(十一)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19
二、白细胞检查20
(一)白细胞(WBC)计数20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20
(三)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2
(四)白细胞形态22
三、血小板检查23
(一)血小板(PLT)计数23
(二)血小板比容(PCT)24
(三)平均血小板体积(MPV)24
(四)血小板体积平均宽度(PDW)24
四、血液常规检验一般项目正常参考范围汇总表25
五、其他检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LEC)26
第5章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检验27
一、血管壁结构或功能的相关检验27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27
(二)出血时间(BT)28
(三)凝血时间(CT)28
二、血小板功能的检测29
(一)血块收缩试验29
(二)血小板黏附试验29
(三)血小板聚集试验29
(四)血浆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29
(五)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29
(六)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试验(PF3 AT)29
(七)血浆血小板第4因子(PF4)29
三、凝血因子检验30
(一)血浆纤维蛋白原(Fg)30
(二)凝血酶原时间(PT)30
(三)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0
(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1
四、抗凝物质检测31
(一)凝血酶时间(TT)31
(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31
(三)蛋白C(PC)32
(四)蛋白S(PS)活性32
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测32
(一)血浆纤溶酶原(PLG)32
(二)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32
(三)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32
(四)D-二聚体(D-dimer)32
(五)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33
(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A)33
六、其他相关检测项目33
(一)血浆内皮素1(ET-1)33
(二)血栓调节蛋白(TM)33
第6章 贫血相关检验34
一、溶血性贫血的相关检验34
(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OT)34
(二)红细胞自身溶血试验34
(三)酸溶血试验(Ham test)34
(四)蔗糖水溶血试验(SHT)35
(五)热溶血试验(HHT)35
(六)冷溶血试验35
(七)血浆游离血红蛋白35
(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RT)35
(九)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荧光点试验35
(十)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35
(十一)还原型谷胱甘肽稳定性试验35
(十二)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35
(十三)异丙醇沉淀试验35
(十四)变性珠蛋白小体36
(十五)血红蛋白H包涵体生成试验36
(十六)抗碱血红蛋白36
(十七)血红蛋白A236
(十八)血红蛋白F(HbF)36
(十九)红细胞镰变试验36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相关检验36
(一)叶酸(FA)36
(二)维生素B12(VitB12)36
第7章 血液流变学检验37
(一)全血黏度值37
(二)血浆黏度值37
(三)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压积)37
(四)全血高切还原黏度37
(五)全血低切还原黏度37
(六)全血高切相对黏度38
(七)全血低切相对黏度38
(八)红细胞变形指数(TK)38
(九)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39
(十)红细胞聚集指数39
(十一)红细胞电泳时间39
第8章 骨髓细胞学及血细胞化学染色检验40
一、骨髓细胞学检验——正常骨髓象40
二、血细胞化学染色检验43
(一)过氧化物酶(POX)染色43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43
(三)特异性酯酶(SE)染色44
(四)非特异性酯酶(NSE)染色44
(五)酸性磷酸酶(ACP)染色44
(六)糖原染色或高碘酸希夫(PAS)反应44
(七)铁粒染色44
第9章 血脂和脂蛋白分析45
(一)三酰甘油(甘油三酯,TG)45
(二)总胆固醇(TC)45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6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6
(五)载脂蛋白A1(Apo-A1)46
(六)载脂蛋白B(Apo-B)47
(七)脂蛋白(a)(LP-a)47
(八)脂蛋白X(LP-X)47
(九)脂蛋白电泳47
第10章 糖尿病相关检查48
(一)空腹血糖(GLU)48
(二)餐后2小时血糖48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48
(四)糖化血红蛋白(GHb)49
(五)糖化血清蛋白(GSP)或果糖胺49
(六)胰岛素(INS)49
(七)C肽(C-P)50
(八)血清1,5脱水葡糖醇(1.5AG)50
(九)血清乳酸50
(十)血清丙酮酸50
(十一)血清酮体50
第11章 高血压病相关检查51
(一)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51
(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51
(三)血浆肾上腺素(E)51
(四)尿液游离儿茶酚胺51
(五)尿香草扁桃酸(VMA)52
(六)血浆肾素52
(七)血浆血管紧张素Ⅱ52
第12章 肝功能检验53
一、肝脏代谢指标53
(一)总胆红素(TBIL)53
(二)直接胆红素(DBIL)54
(三)间接胆红素(IBIL)54
(四)总胆汁酸(TBA)54
(五)血氨(NH3)54
二、肝脏合成指标54
(一)总蛋白(TP)54
(二)清蛋白或白蛋白(ALB)55
(三)球蛋白(G)55
(四)清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56
三、肝实质损伤指标56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谷丙转氨酶(ALT)56
(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谷草转氨酶(GOT)56
(三)乳酸脱氢酶(LDH)57
(四)γ-谷氨酰转肽酶(γ-GT)58
(五)碱性磷酸酶(ALP/AKP)58
(六)胆碱酯酶(ChE)59
(七)5′-核苷酸酶(5′-NT)59
(八)α-L-岩藻糖苷酶(AFU)59
(九)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60
(十)腺苷脱氨酶(ADA)60
四、肝纤维化指标60
(一)单胺氧化酶(MAO)60
(二)血清透明质酸(HA)60
(三)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CⅢ/SPⅢP)60
(四)血清Ⅳ型胶原(Ⅳ-C/C-Ⅳ)61
(五)层粘蛋白(LN)61
第13章 肾功能检验62
(一)尿素氮(BUN)62
(二)肌酐(Cr)62
(三)尿酸(UA)63
(四)内生肌酐清除率(Ccr)63
(五)血β2-微球蛋白(β2-MG)63
第14章 心脏和肌肉疾病相关检查64
(一)肌酸激酶(CK)64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5
(三)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65
(四)血肌红蛋白(Mb)65
(五)肌钙蛋白(Tn)65
(六)尿肌酸66
第15章 血浆蛋白检验67
(一)血清蛋白电泳(SPE)67
(二)前清蛋白(PA)68
(三)C-反应蛋白(CRP)68
(四)超敏C-反应蛋白(HS-CRP)68
(五)结合珠蛋白(HP)68
(六)α1-酸性糖蛋白(AAG)68
(七)α1-抗胰蛋白酶(AAT)69
(八)铜蓝蛋白(CER)69
(九)α2-巨球蛋白(AMG)69
(十)转铁蛋白(TRF)69
(十一)α1-微球蛋白(α1-MG)69
(十二)β2-微球蛋白(β2-MG)70
(十三)视黄醇结合蛋白(RBP)70
(十四)心肌肌球蛋白(Ms)70
(十五)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70
(十六)纤维连接蛋白(Fn)70
(十七)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70
第16章 血清酶类检验71
(一)酸性磷酸酶(ACP)71
(二)血清淀粉酶(AMY)71
(三)脂肪酶(LPS)71
(四)丙酮酸激酶(PK)71
(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72
(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72
(七)精氨酸酶(ARG)72
(八)醛缩酶(ALD)72
(九)胰蛋白酶72
(十)溶菌酶(Lys)72
(十一)精氨酸代琥珀酸裂解酶(ASAL)72
(十二)铜蓝蛋白氧化酶(CP)72
(十三)胃蛋白酶原(PG)73
(十四)脯氨酰羟化酶(PH)73
(十五)亮氨酸氨基肽酶(LAP)73
(十六)乙醇脱氢酶(AD)73
(十七)山梨醇脱氢酶(SD)73
(十八)弹性蛋白酶(MTL)73
(十九)血浆纤溶酶(PL)73
(二十)芳香基硫酸酯酶(ARS)73
(二十一)胸苷激酶(TK)73
(二十二)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GPBB)73
第17章 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检测74
一、电解质的检测74
(一)血清钾(K)74
(二)尿钾(K)75
(三)血清钠(Na)75
(四)尿钠(Na)76
(五)血清氯(Cl)76
(六)尿氯(Cl)76
(七)血清钙(Ca)76
(八)尿钙(Ca)77
(九)血清无机磷(P)77
(十)尿无机磷(P)77
(十一)血清镁(Mg)77
二、微量元素的检测78
(一)血清铁(Fe)78
(二)总铁结合力(TIBC)78
(三)血清铜(Cu)78
(四)血清锌(Zn)78
(五)血清硒(Se)79
(六)血清碘(I)79
(七)血清铅(Pb)79
(八)血清铬(Cr)79
(九)血清锰(Mn)79
第18章 血气分析80
(一)酸碱度(pH)80
(二)氧分压(PO2)80
(三)二氧化碳分压(PCO2)80
(四)二氧化碳总量(TCO2)81
(五)标准碳酸氢盐(SB)81
(六)实际碳酸氢盐(AB)81
(七)碱剩余(BE)81
(八)缓冲碱(BB)82
(九)血氧饱和度(SatO2)82
(十)阴离子间隙(AG)82
(十一)血红蛋白50%氧饱和时的氧分压(P50)82
(十二)氧含量82
(十三)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82
第19章 激素和内分泌功能检查83
一、脑垂体功能检查83
(一)生长激素(GH)83
(二)垂体催乳素(PRL)83
(三)黄体生成素(LH)84
(四)卵泡刺激素(FSH)84
(五)促甲状腺激素(TSH)85
(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85
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检查86
(一)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86
(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86
(三)血清总甲状腺素或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86
(四)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或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87
(五)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87
(六)甲状旁腺激素(PTH)87
(七)降钙素(CT)87
三、肾上腺功能检查87
(一)尿17-酮类固醇(17-KS)87
(二)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88
(三)血浆皮质醇88
(四)血浆醛固酮89
(五)尿醛固酮89
四、性腺激素检查89
(一)血浆睾酮(T)89
(二)尿睾酮90
(三)血浆雌二醇(E2)90
(四)血浆孕酮(P)90
五、消化腺激素检查91
(一)血浆促胃液素(胃泌素)91
(二)血浆促胰液素(胰泌素)91
(三)血浆胆囊收缩素(缩胆囊素)91
(四)血浆胃动素(MTL)91
(五)血浆肠高血糖素(EG)91
(六)血浆血管活性肠多肽(VIP)91
(七)血浆抑胃肽(GIP)92
(八)血浆胰多肽(PP)92
六、其他激素检查92
(一)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92
(二)抗利尿激素(ADH)92
(三)雌三醇(E3)92
(四)胎盘催乳素(HPL)93
(五)胰高血糖素93
(六)胰高血糖素耐量试验93
(七)心钠素(ANP)93
(八)血浆前列腺素A2(PGA2)93
(九)血浆前列腺素E1(PGE1)93
(十)血浆6-酮前列腺素94
(十一)血浆前列腺素F2(PGF2)94
第20章 肿瘤标志物检测95
(一)甲胎蛋白(AFP)95
(二)癌胚抗原(CEA)96
(三)糖类抗原19-9(CA19-9)96
(四)糖类抗原125(CA125)96
(五)糖类抗原15-3(CA15-3)97
(六)糖类抗原242(CA242)97
(七)糖类抗原72-4(CA72-4)97
(八)糖类抗原50(CA50)97
(九)组织多肽抗原(TPA)98
(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98
(十一)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98
(十二)F-PSA/PSA比值98
(十三)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98
(十四)唾液酸(SA)98
(十五)铁蛋白(SF)99
(十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99
(十七)非小细胞肺癌抗原(CYFRA21-1)99
(十八)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99
(十九)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100
第21章 体液免疫检测101
一、免疫球蛋白检测101
(一)免疫球蛋白G(IgG)101
(二)免疫球蛋白A(IgA)102
(三)免疫球蛋白M(IgM)102
(四)免疫球蛋白D(IgD)102
(五)免疫球蛋白E(IgE)102
(六)血清轻链κ型103
(七)血清轻链λ型103
(八)κ/λ比值103
二、补体活性检测103
(一)补体C3103
(二)补体C4103
(三)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104
(四)补体C1q104
(五)补体B因子104
三、常见过敏原检测104
(一)免疫球蛋白E(IgE)104
(二)吸入物过敏原过筛试验104
(三)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105
(四)特异性IgE(sIgE)105
第22章 细胞免疫功能检测106
一、T淋巴细胞功能检查106
(一)T淋巴细胞亚群106
(二)E玫瑰花结试验(E花环形成试验)107
(三)T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PHA)转化试验(T淋巴细胞转化率)107
二、B淋巴细胞功能检查108
(一)B淋巴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lg)108
(二)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19108
(三)B淋巴细胞花环形成试验(EAC花环)108
三、NK细胞功能检查——外周血NK细胞活性108
四、移植前免疫功能检查109
(一)特定细胞群反应抗体(PRA)109
(二)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试验109
第23章 细胞因子检测110
(一)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110
(二)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110
(三)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110
(四)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111
(五)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111
(六)血清集落刺激因子(CSF)111
(七)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111
(八)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112
第24章 病毒性肝炎免疫标志物检测112
一、甲型肝炎检验——甲肝病毒抗体(HAV-IgM/IgG)113
二、乙型肝炎检验113
(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13
(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114
(三)乙肝病毒e抗原(HBeAg)114
(四)乙肝病毒e抗体(HBe-Ab)114
(五)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114
(六)前S1抗原(PreS1)114
(七)抗前S1抗体(APreS2)114
(八)前S2抗原(PreS2)114
(九)抗前S2抗体(APreS2)114
三、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意义115
四、丙型肝炎检验——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116
五、丁型肝炎检验116
(一)丁肝病毒抗原(HDAg)116
(二)丁肝病毒抗体(Anti-HDV)117
六、戊型肝炎检验——戊肝病毒抗体(Anti-HEV)117
七、庚型肝炎检验——庚肝病毒抗体(Anti-HGV)117
第25章 自身抗体检测118
一、生殖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118
(一)抗精子抗体(AsAb)118
(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119
(三)抗透明带抗体(AZPAb)119
(四)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CGAb)119
(五)抗卵巢抗体(AoAb)119
二、风湿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119
(一)类风湿因子(RF)119
(二)抗核抗体(ANA)120
(三)抗双链DNA抗体(ds-DNA)120
(四)抗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120
(五)抗心磷脂抗体(ACA)121
(六)狼疮抗凝物质(LAC)121
(七)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121
三、其他自身抗体检验122
(一)抗胰岛素抗体(IAB)122
(二)抗平滑肌抗体(SMA)122
(三)抗心肌抗体(AHMA)122
(四)抗骨骼肌抗体(ASA)122
(五)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122
(六)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ATM)123
(七)抗甲状腺刺激素(TSH)受体抗体123
(八)抗线粒体抗体(AMA)123
(九)抗胃壁细胞抗体(APA)123
(十)抗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体(ALA)123
(十一)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123
(十二)抗肾小球基膜抗体(AG-BM)123
(十三)抗p53抗体123
(十四)抗血小板抗体123
第26章 特殊病原体及其抗体检测124
一、细菌感染及其抗体检测124
(一)血清抗链球菌A溶血素“O”(ASO)124
(二)肥达(氏)反应124
(三)冷凝集试验125
(四)外-斐反应125
(五)布氏杆菌凝集试验125
(六)涂片找革兰阴性双球菌125
(七)淋球菌抗体125
(八)涂片找杜氏嗜血杆菌126
二、病毒感染及其抗体检测126
(一)嗜异性凝集试验126
(二)嗜异性凝集吸收试验(HAAT)126
(三)血清EB病毒抗体126
(四)血清巨细胞病毒(CMV)抗体127
(五)抗柯萨奇病毒(CSV)抗体127
(六)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127
(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蛋白印迹试验127
(八)流行性出血热免疫球蛋白IgM抗体127
(九)单纯疱疹病毒血清抗体(HSV-IgM/IgG)127
(十)风疹病毒血清抗体(RV-IgM/IgG)128
三、寄生虫感染及其抗体检测128
(一)血清抗弓形虫抗体128
(二)血液疟原虫(MP)129
(三)黑热病利-朵体检测129
(四)微丝蚴检查129
(五)囊虫抗体129
四、其他病原体的检测129
(一)回归热螺旋体检查129
(二)梅毒螺旋体检测129
(三)血清不加热反应素试验(USR)129
(四)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129
(五)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VDRL)130
(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130
(七)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130
(八)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双染色试验(FTA-ABS-DS)130
(九)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实验(TPHA)130
(十)沙眼衣原体(CT)抗体130
(十一)解脲支原体(UU)抗体130
(十二)肺炎支原体(MP)抗体130
(十三)人型支原体(MH)抗体130
(十四)生殖道支原体(MG)抗体130
第27章 尿液常规检验131
一、理学检查131
(一)尿量31
(二)尿液颜色132
(三)尿透明度133
(四)尿相对密度(尿比重)134
(五)尿渗透量134
(六)尿液气味134
二、显微镜检查134
(一)红细胞134
(二)白细胞或脓细胞134
(三)上皮细胞135
(四)吞噬细胞135
(五)多核巨细胞135
(六)管型135
(七)黏液丝137
(八)结晶137
三、尿沉渣检验137
第28章 尿液生化检验139
一、一般生化检查139
(一)隐血(BLD)试验139
(二)尿液酸碱度(pH)139
(三)尿蛋白(Prot)定性试验140
(四)尿糖(Glu)定性试验141
(五)尿酮体(Ket)定性试验141
(六)尿胆红素(Bil)141
(七)尿胆原(Uro)141
(八)尿亚硝酸盐142
(九)尿维生素C142
二、特殊生化检查142
(一)尿蛋白定量142
(二)尿糖定量142
(三)尿血红蛋白142
(四)尿肌红蛋白142
(五)尿本周蛋白(BJP)142
(六)尿液β2-微球蛋白(β2-MG)142
(七)尿液Tamm-Horsfall蛋白(THP)143
(八)尿液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143
(九)尿液溶菌酶143
(十)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143
(十一)尿淀粉酶(AMY)143
(十二)尿胱氨酸143
(十三)尿苯丙酮酸143
(十四)尿酪氨酸143
(十五)尿α1-微球蛋白144
(十六)尿转铁蛋白144
(十七)尿免疫球蛋白G(IgG)144
(十八)尿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44
(十九)尿清蛋白144
(二十)尿尿素144
(二十一)尿肌酐144
(二十二)尿肌酸144
(二十三)尿碱性磷酸酶(AKP)145
(二十四)尿酸性磷酸酶(ACP)145
(二十五)尿羟脯氨酸145
(二十六)尿Ⅳ型胶原145
(二十七)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145
第29章 尿液特殊检查146
(一)尿红细胞形态146
(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46
(三)尿含铁血黄素146
(四)尿卟啉(尿紫胆质)146
(五)尿卟胆原(尿紫胆原)146
(六)乳糜试验146
(七)尿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46
(八)24小时尿找抗酸杆菌146
第30章 粪便常规检验147
一、理学检查147
(一)粪便性状147
(二)粪便颜色148
(三)粪便气味148
二、显微镜检查148
(一)白细胞(脓细胞)148
(二)红细胞149
(三)吞噬细胞149
(四)上皮细胞149
(五)脂肪小滴149
(六)淀粉颗粒149
(七)肌肉纤维149
(八)弹性纤维149
(九)植物细胞和植物纤维149
(十)夏科-莱登结晶149
(十一)真菌149
第31章 粪便特殊检查150
一、寄生虫检查150
(一)虫卵150
(二)阿米巴原虫150
(三)隐孢子虫150
二、化学检查151
(一)隐血试验151
(二)粪胆素151
第32章 脑脊液常规检验152
一、理学检查152
(一)颜色152
(二)透明度152
(三)凝块152
(四)相对密度(比重)152
二、显微镜检查153
(一)红细胞153
(二)白细胞计数153
(三)白细胞分类153
(四)隐血试验153
第33章 脑脊液生化检验154
(一)酸碱度(PH)154
(二)潘氏(Pandy)试验154
(三)蛋白质定量154
(四)葡萄糖154
(五)氯化物155
(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谷草转氨酶(GOT)155
(七)乳酸脱氢酶(LDH)155
(八)肌酸激酶(CK)155
(九)腺苷脱氨酶(ADA)155
(十)溶菌酶156
(十一)蛋白质电泳156
(十二)髓鞘碱性蛋白(MBP)156
(十三)谷氨酰胺156
(十四)乳酸156
第34章 脑脊液特殊检查157
一、细菌检查157
(一)新型隐球菌157
(二)白(色)念珠菌157
(三)抗酸染色157
(四)脑膜炎双球菌157
二、寄生虫检查157
(一)血吸虫卵157
(二)肺吸虫卵157
三、免疫学检查158
(一)IgG指数158
(二)IgA指数158
(三)抗结核抗体158
(四)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ABS)158
(五)性病研究实验室实验(VDRL)158
第35章 精液常规检验159
一、精液理学检查159
(一)精液量159
(二)精液气味159
(三)精液外观159
(四)精液pH(酸碱度)160
(五)精液液化时间160
(六)精液黏稠度160
二、精液显微镜检查160
(一)精子计数(密度)160
(二)精子存活率160
(三)精子活力161
(四)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161
(五)精液生精细胞检查161
(六)精液白细胞161
(七)精液红细胞161
(七)精子顶体完整率161
三、精液培养精液细菌培养161
第36章 精浆生化检验162
一、前列腺功能指标检测162
(一)精浆酸性磷酸酶(ACP)162
(二)精浆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62
(三)精浆柠檬酸162
(四)精浆锌162
二、精囊腺功能指标检测——精浆果糖163
三、附睾功能指标检测163
(一)精浆总α葡糖苷酶163
(二)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163
(三)精浆肉(毒)碱163
四、精浆免疫抑制物测定——精浆免疫抑制物质(MIM)163
第37章 精子功能检验164
(一)精子-仓鼠卵穿透试验(SPA)164
(二)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HOST)164
第38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165
一、胸腔积液(胸水)检查165
(一)颜色165
(二)透明度165
(三)凝块165
(四)酸碱度(pH)165
(五)红细胞166
(六)白细胞166
(七)白细胞分类166
(八)李凡他试验166
(九)葡萄糖166
(十)溶菌酶166
(十一)腺苷脱氨酶(ADA)166
(十二)乳酸脱氢酶(LDH)166
(十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166
(十四)淀粉酶(AMY)166
(十五)碱性磷酸酶(ALP)166
二、腹腔积液(腹水)检查166
(一)颜色166
(二)透明度167
(三)凝块167
(四)酸碱度(pH)167
(五)红细胞167
(六)白细胞167
(七)白细胞分类167
(八)李凡他试验167
(九)葡萄糖167
(十)乳酸铁167
(十一)腺苷脱氨酶(ADA)167
(十二)乳酸脱氢酶(LDH)168
(十三)淀粉酶(AMY)168
(十四)碱性磷酸酶(ALP)168
三、心包腔积液检查168
(一)颜色168
(二)酸碱度(pH)168
(三)白细胞168
(四)白细胞分类168
(五)葡萄糖168
四、关节腔积液检查169
(一)量169
(二)颜色169
(三)透明度169
(四)黏稠度169
(五)凝块169
(六)黏蛋白凝块形成试验169
(七)蛋白质定量169
(八)葡萄糖定量169
(九)类风湿因子(RF)169
(十)抗核抗体(ANA)169
(十一)细胞计数170
(十二)白细胞分类170
(十三)结晶170
(十四)类风湿细胞170
(十五)赖特(Reiter)细胞170
(十六)狼疮细胞170
(十七)抗酸染色170
第39章 前列腺液检验171
(一)前列腺液外观171
(二)卵磷脂小体171
(三)前列腺颗粒细胞171
(四)白细胞171
(五)红细胞171
(六)滴虫171
第40章 阴道分泌物(白带)检验172
一、白带常规检验172
(一)阴道分泌物(白带)外观172
(二)清洁度172
二、寄生虫检查173
(一)阴道毛滴虫173
(二)阿米巴滋养体173
(三)微丝蚴173
三、微生物学检查173
(一)白(色)念珠菌173
(二)真菌173
(三)淋病奈瑟菌173
(四)阴道加德纳菌173
第41章 痰液检查174
一、理学检查174
(一)痰的颜色174
(二)痰的气味174
(三)痰的性状175
二、显微镜检查175
(一)红细胞175
(二)白细胞175
(三)上皮细胞175
(四)肺泡吞噬细胞175
(五)抗酸染色175
第42章 胃液检查176
一、理学检查176
(一)基础胃液量176
(二)胃液颜色176
(三)黏液176
(四)气味176
(五)食物残渣176
(六)组织碎片176
(七)酸碱度(pH)177
(八)分层177
二、显微镜检查177
(一)红细胞177
(二)白细胞177
(三)柱状上皮细胞177
(四)肿瘤细胞177
(五)细菌177
三、化学检查178
(一)基础胃酸分泌量(BAO)178
(二)最大胃酸分泌量(MAO)178
(三)胃液尿素178
(四)胃液乳酸178
(五)胃液隐血试验178
(六)胃液胆汁178
第43章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179
一、理学检查179
(一)颜色179
(二)透明度179
(三)黏稠度179
(四)团絮状物179
二、显微镜检查180
(一)红细胞180
(二)白细胞180
(三)上皮细胞180
(四)肿瘤细胞180
(五)虫卵180
(六)黏液丝180
(七)结晶180
三、十二指肠引流液(胰腺液)化学检查180
(一)胰液流出量180
(二)最高碳酸氢盐浓度180
(三)淀粉酶排出量180
第44章 羊水检验181
一、理学检查181
(一)羊水一般性状181
(二)羊水量181
二、胎儿成熟度检查182
(一)肺成熟度检查182
(二)羊水肌酐182
(三)羊水葡萄糖182
(四)羊水胆红素A450182
(五)羊水脂肪细胞百分率182
(六)羊水淀粉酶182
三、产前诊断182
(一)X染色质细胞182
(二)Y染色质细胞182
(三)羊水甲胎蛋白(AFP)182
(四)甲苯胺蓝试验182
(五)羊水糖醛酸182
第45章 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183
(一)血液或骨髓细菌培养183
(二)痰液细菌培养184
(三)尿液(中段尿)细菌培养184
(四)粪便细菌培养185
(五)胸腔积液(胸水)细菌培养185
(六)腹腔积液(腹水)细菌培养185
(七)关节液细菌培养185
(八)脓液或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185
(九)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186
(十)前列腺液细菌培养186
(十一)脑脊液细菌培养186
(十二)咽拭子或鼻咽拭子细菌培养186
(十三)药敏试验187
第46章 PCR检测188
一、病毒性肝炎的检测188
(一)甲肝病毒(HAV)RNA188
(二)乙肝病毒(HBV)DNA188
(三)丙肝病毒(HCV)RNA188
(四)丁肝病毒(HDV)RNA188
(五)戊肝病毒(HEV)RNA188
二、病毒核酸的检测189
(一)人类乳头瘤病毒(HPV)DNA189
(二)狂犬病毒RNA189
(三)巨细胞病毒(CMV)DNA189
(四)单纯疱疹病毒(HSV)DNA189
(五)EB病毒DNA189
(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RNA189
(七)腺病毒DNA189
(八)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RNA189
(九)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或汉坦病毒(HTV)DNA189
(十)轮状病毒RNA189
(十一)风疹病毒RNA189
三、细菌核酸的检测190
(一)结核杆菌DNA190
(二)嗜肺军团杆菌DNA190
(三)淋病双球菌DNA190
(四)脑膜炎奈瑟球菌DNA190
(五)霍乱弧菌DNA190
(六)幽门螺旋杆菌(HP)DNA190
四、寄生虫核酸的检测190
(一)弓形虫DNA190
(二)卡氏肺孢子虫DNA190
(三)杜氏利什曼原虫DNA190
五、其他病原体核酸的检测190
(一)沙眼衣原体(CT)DNA190
(二)肺炎支原体(MP)DNA190
(三)解脲支原体DNA或RNA191
(四)钩端螺旋体DNA191
(五)梅毒螺旋体DNA191
第47章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192
一、ABO血型系统——ABO血型192
二、Rh血型系统——Rh血型193
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型193
四、交叉配血——交叉配血194
第48章 遗传学检测195
(一)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195
(二)绒毛细胞染色体核型197
(三)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197
(四)无精子因子(AZF)基因197
(五)Y染色体微缺失198
(六)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域(SRY)基因198
(七)血红蛋白α1(Hbα1)基因198
(八)血红蛋白α2(Hbα2)基因198
(九)血红蛋白β(Hbβ)基因198
(十)PML/RARα融合基因198
(十一)BCR/ABL融合基因198
(十二)AML1-ETO融合基因198
第49章 血清维生素检测199
(一)血清β胡萝卜素(β-Car)199
(二)血清维生素A(VitA)199
(三)维生素A耐量试验199
(四)血清维生素B1(VitB1)199
(五)血清维生素B2(VitB2)200
(六)血清维生素B6(VitB6)200
(七)血清维生素C(VitC)200
(八)血清维生素D(VitD)200
(九)血清维生素E(VitE)200
中文汉语拼音索引201
中文笔画索引216
英文缩写索引230
参考文献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