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通义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诉讼法通义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2787506.jpg)
- 张建伟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6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诉讼法通义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3
第一章 诉讼和刑事诉讼3
第一节 诉讼3
第二节 刑事诉讼6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本质7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特征10
第二章 现代刑事诉讼的神髓13
第一节 价值13
第二节 平衡论与失衡论15
第三节 刑事诉讼基本矛盾17
第四节 程序正义及其标准18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总说26
第一节 界说26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地位29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功用:与刑法及人权的关系32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36
第五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45
第六节 刑事诉讼法的效力49
第七节 刑事诉讼法的解释51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的沿革53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刑事诉讼法的沿革53
第二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沿革62
第五章 本书特别揭橥之两大主义75
第一节 主义75
第二节 程序法定主义76
第三节 实质真实发现主义83
本论89
上编 通则89
第一章 刑事诉讼主体89
第一节 诉讼主体和诉讼职能89
第二节 诉讼主体间关系之诸主义92
第三节 审判方95
第四节 控诉方(攻击方)105
第五节 辩护方(防御方)120
第六节 其他参与诉讼活动的人125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重申的宪法原则129
第一节 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129
第二节 法律的平等适用132
第三节 审判公开133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136
第五节 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137
附论 司法独立144
第六节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151
第七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152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确立的诉讼原则154
第一节 总说154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专属155
第三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156
第四节 检察院实行法律监督158
第五节 定罪权专属160
附论 无罪推定161
第六节 保障诉讼权利164
第四章 民众参与司法165
第一节 总说165
第二节 依靠群众的基本工作方法166
第三节 陪审制度和参审制度167
第四节 公民扭送176
第五章 诉讼客体178
第一节 刑罚权178
第二节 案件与诉179
第三节 诉因及其变更180
第四节 案件的单一性182
第五节 案件的同一性185
第六章 诉讼行为188
第一节 总说188
第二节 诉讼行为的效力190
第三节 诉讼行为的一般程式192
第四节 诉讼行为的时间195
第七章 管辖198
第一节 总说198
第二节 立案管辖199
第三节 审判管辖204
第四节 司法协助209
第八章 回避211
第一节 总说211
第二节 回避的人员范围、理由和种类212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216
第九章 辩护与代理219
第一节 辩护和辩护权219
第二节 辩护制度及其历史沿革221
第三节 辩护种类224
第四节 辩护关系228
第五节 代理237
第十章 证据法:证据240
第一节 总说240
第二节 证据240
第三节 证据裁判主义242
第四节 神灵崇拜和神断法244
第五节 证据能力246
第六节 证据的证明力及其判断249
第七节 证据的客观性253
第八节 证据种类254
第九节 证据分类308
第十节 口供主义与取供方法313
第十一章 证据法:证明323
第一节 总说323
第二节 诉讼证明的认识论基础324
第三节 证明责任329
第四节 证明对象和免证事实333
第五节 证明标准337
第六节 侦查职责和审理职责350
第七节 对全案证据的审查判断351
第八节 疑罪及其处理352
第十二章 强制措施356
第一节 总说356
第二节 拘传359
第三节 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360
第四节 拘留367
第五节 逮捕370
第十三章 不启动、中止和终止诉讼377
第一节 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377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中止378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终止379
第十四章 刑事赔偿381
第一节 总说381
第二节 刑事赔偿的条件和范围382
第三节 刑事赔偿程序386
下编 各论391
第一章 刑事诉讼阶段391
第一节 总说391
第二节 划分诉讼阶段的依据391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重心393
第四节 审判中心主义395
第二章 立案398
第一节 总说398
第二节 立案条件399
第三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400
第四节 立案程序401
第五节 立案监督404
第六节 自诉案件的受理405
第三章 侦查407
第一节 总说407
第二节 侦查行为409
第三节 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辩护428
第四节 侦查终结430
第五节 检察院直接侦查案件的特别规定433
第六节 补充侦查434
第七节 侦查监督435
第四章 起诉439
第一节 总说439
第二节 起诉制度的演进440
第三节 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之诸主义443
第四节 诉讼条件445
第五节 公诉案件的审查449
第六节 公诉的提起456
第七节 公诉案件的不起诉459
附论 辩诉交易476
第八节 自诉的提起478
第九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480
第十节 起诉的效力481
第五章 第一审程序483
第一节 总说483
第二节 审判范围484
第三节 关于审理之诸主义485
第四节 诉讼模式488
第五节 我国刑事法庭审判的特点495
第六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498
第七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518
第八节 简易程序521
第九节 附带民事诉讼程序524
第十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526
第十一节 法院自主适用法律532
第六章 第二审程序536
第一节 总说536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特有原则538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542
第四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546
第五节 对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551
第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552
第一节 总说552
第二节 死刑核准权及其归属555
第三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558
第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564
第一节 总说564
第二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566
第三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568
第四节 重新审判570
附论 “双重危险”之禁止573
第九章 执行578
第一节 总说578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580
第三节 执行变更586
第四节 执行监督594
第十章 特别程序598
第一节 总说598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599
第三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607
第四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609
附论 缺席审判614
第五节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617
结论631
跋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