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 刘俊昌,姜恩来,李红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248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森林-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生态工程与管理模式1

一、生态工程与林业生态工程1

(一)生态工程1

(二)林业生态工程4

二、管理模式11

(一)管理模式的定义11

(二)管理模式的分类12

(三)管理模式涉及的因素13

第二章 现代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理论基础1

一、生态系统学理论1

(一)生态系统结构15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16

(三)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育观16

(四)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17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7

二、生态工程学理论18

(一)生态工程学的核心原理18

(二)生态工程学的生物学原理19

(三)生态工程学的系统工程学原理20

三、生态经济学与生态经济管理理论21

(一)生态经济学理论21

(二)生态经济管理理论22

四、系统工程理论24

(一)系统与系统论24

(二)系统工程25

五、项目管理理论26

六、参与式发展理论30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32

一、林业生态工程发展阶段32

二、我国林业生态重点工程33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33

(二)退耕还林工程34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5

(四)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35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36

(六)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37

(七)长江流域等五个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38

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意义41

(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关键41

(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42

(三)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43

第四章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与管理模式44

一、国外林业生态工程概述44

(一)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44

(二)前苏联西伯利亚等地区林业生态工程45

(三)加拿大“绿色计划”46

(四)法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和意大利政府的生态环境建设47

(五)评述48

二、美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模式49

三、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启示51

第五章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管理模式53

一、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53

(一)传统的造林管理模式53

(二)国家补助性质的工程造林管理模式53

(三)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项目管理模式54

(四)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运作的管理模式58

二、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的比较59

(一)项目发展周期比较59

(二)项目管理理念比较60

(三)项目管理过程比较61

三、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63

(一)整合前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63

(二)整合后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64

四、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管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66

(一)工程参与方责任义务没有合理划分67

(二)工程没有按项目进行管理68

(三)工程建设的市场化外部运行机制没有建立70

五、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的一般模式70

(一)政府推动71

(二)一家负责,多部门分工协作的一体化管理72

(三)按工程化运作,按项目化管理,对重点工程进行全过程控制73

第六章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管理模式75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概况综述75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基本涵义75

(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基本原理76

(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内涵、目标和内容77

(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的成效78

(五)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78

二、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的核心79

(一)经济需求逐年增长,供求矛盾日趋尖锐80

(二)生态需求增长迅速,供求矛盾日益显现80

(三)天保地区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具有了潜在的需求82

(四)林业职工、农民对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82

三、以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管理模式84

(一)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主要目标的生态资源经济化模式84

(二)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目标的产业转移和重构模式97

(三)小结:两类模式的综合分析112

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模式案例分析113

(一)选点依据113

(二)宝兴县的自然、社会经济概况114

(三)天保工程实施后对宝兴县的影响分析116

(四)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120

(五)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机制124

(六)宝兴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129

(七)小结137

第七章 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模式138

一、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概况综述138

(一)我国实施退耕还林的背景分析138

(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41

(三)我国退耕还林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142

(四)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和成效147

(五)退耕还林的特点分析149

(六)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50

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的问题与管理机制153

(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过程的总体认识与分析153

(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161

(三)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机制166

三、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模式174

(一)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比较和评析174

(二)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模式的设计198

第八章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204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概况204

(一)我国实施三北工程的背景分析204

(二)实施三北工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5

(三)目前三北工程的目标和主要成就207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210

(一)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发展历程210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经营管理思想的演进211

(三)三北防护林工程的相关政策213

三、三北防护林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14

四、三北防护林工程管理模式215

(一)工程管理机构和责任主体215

(二)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模式216

参考文献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