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图录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图录卷
  • 卢嘉锡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0274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150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自然科学史-中国-图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图录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农学与生物学1

神农执耜画像2

石磨盘与石磨棒3

石斧3

石锛4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4

石镰5

石铲5

铁搭6

牛耕图7

牛耕播种画像石7

江东犁7

番社采风图·耕种8

耙图9

耢图10

耕、耙、耱图10

耖图12

耧车图13

秧马图14

铁锄14

耘荡图14

田漏图15

耧锄图15

水车图16

筒车图17

滑车图18

推镰18

番社采风图·刈禾18

风车18

水轮三事18

绿釉陶作坊20

河姆渡稻谷遗存20

半坡陶罐和粟粒21

金文中菽字21

采桑图22

宋代蚕织图22

蚕桑图22

《御题棉花图册》书影22

木棉图25

甘薯图25

玉蜀黍25

西瓜图26

西瓜碑26

葡萄虫草图27

橙黄橘绿27

野蔬草虫28

牡丹图28

“众人协田”牛骨刻辞28

代田示意图29

陈旉《农书》书影29

拾粪画像石30

陈旉《农书》书影30

淤荫图31

授时指掌活法之图31

地利图31

围田图31

秦九韶《数书九章》中的围田图33

架田图34

柜田图34

梯田图34

耕获图35

《南方草木状》有关生物防治的记载36

陶猪圈36

彩陶上的鹳鱼图37

云南江川出土青铜臂甲展开图37

《管子·地员篇》37

陶猪模型39

阉牛图40

帛书《相马经》40

《齐民要术》中有关马驴杂交的记载41

《齐民要术》书影41

《山居录》书影42

《茶经》书影42

陈旉《农书》书影42

《农桑辑要》书影43

王祯《农书》书影44

《农桑衣食撮要》书影44

《元亨疗马集》书影44

《农政全书》书影44

《授时通考》书影47

《夏小正》书影47

《诗经》书影49

《尔雅》书影49

《南方草木状》书影49

汉代斗鸡画像石50

《鸡谱》书影50

《植物名实图考》书影51

农学报52

第二章 医药学53

药材标本53

药物粉碎工具54

帛书《五十二病方》55

帛画《导引图》56

帛书《脉经》57

竹简《养生方》57

却谷食气58

砭石与金针58

医工盆59

太医丞印  59

今本《黄帝内经》59

《神农本草经》60

伤寒杂病论60

《难经》62

神医画像石62

五禽戏图62

《脉经》64

《本草经集注》64

越窑药壶64

《新修本草》65

千金方66

艾灸图66

南宋沉船出土的香料、药物66

《洗冤集录》68

《和剂局方》68

针灸铜人68

《饮膳正要》70

神农采药图71

《素问·玄机原病式》72

《脾胃论》72

《格致余论》73

《本草纲目》73

《本草品汇精要》74

修事云母75

点眼图75

《瘟疫论》75

《傅青主女科》77

《医林改错·亲见改正脏腑图》78

内景图79

外科手术刀具79

按摩导引养生秘法图81

太医院按摩器81

药铺图82

上海苏州河畔的中央医院83

同仁堂配方83

竹拔火罐84

藏医脉络图84

蒙医药包、拔火罐85

《医方类聚》85

第三章 天文学86

河南省濮阳市出土的龙虎北斗图87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面星象与箱面展开图88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质护膊古四象图88

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墓星图89

敦煌星图甲本90

吐鲁番星占星图92

苏颂星图93

苏州石刻天文图碑96

辽墓彩绘星图97

北京隆福寺正觉殿藻井天文图97

天文节候躔次全图97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99

蒙文石刻天文图100

傣文石刻天文图100

《石氏星经》书影101

元代星图式星表101

甲骨天文记事102

帛书彗星图103

太阳黑子记录105

1054年超新星记录106

唐僖宗乾符四年历书106

汉魏天文台遗址106

河南登封观星台107

西汉漏壶108

唐代吕才漏刻110

宋代燕肃莲花漏110

元代延祐漏壶111

北京故宫交泰殿漏壶112

晷仪112

西安清真大寺地平式日晷113

北京故宫太和殿前赤道式日晷114

周公测景台115

东汉铜圭表115

北京观象台圭表116

水运仪象台117

明仿制浑仪117

明仿制简仪118

明清北京观象台119

赤道经纬仪119

天球仪120

黄道经纬仪120

地平经仪121

象限仪121

纪限仪121

地平经纬仪122

玑衡抚辰仪122

七政仪123

齐彦槐天球仪123

第四章 数学125

陶器几何图形127

规矩127

结绳记数与书契128

陶文数字129

刻有数字的甲骨及其释文129

算筹与记数法131

九九表132

《算数书》133

勾股圆方图133

《九章算术》书影134

《九章算术》解勾股形图134

一次测望图136

刘徽的极限思想和无穷小分割方法136

重差图137

不定问题138

《隋书·律历志》关于祖冲之圆周率的记载139

敦煌算书140

十部算经140

贾宪三角142

《数书九章》插图(一)142

《数书九章》插图(二)144

圆城图式144

宋元算书146

梯法七乘方图148

四元自乘演段图148

勾股五和五较自乘演段图149

纵横图150

珠算盘151

珠算书和程大位152

李善兰和尖锥术152

第五章 地学155

太保相宅图155

《兆域图》155

放马滩一号秦墓木板地图156

放马滩五号西汉墓纸质地图158

西汉马王堆地形图159

西汉马王堆驻军图和城邑图159

东汉式盘159

东汉测风器160

东汉地动仪模型162

唐《地志》和《占云气书》163

兴庆宫图碑164

九域守令图碑165

禹迹图碑165

华夷图碑165

平江图碑167

地理图碑170

静江府(今桂林市)城图170

杨子器跋舆地图(局部)171

《广舆图》之《舆地总图》172

明代绢本《南京府县地图册》172

《皇舆全览图》173

《乾隆内府舆图》(铜版)173

邹伯奇绘《皇舆全图总图》176

清代测绘仪器177

国璋《重庆府治全图》177

第六章 物理学179

朱雀铜灯179

铜奔马180

杠杆181

滑轮181

陀螺182

陀螺仪182

风筝183

喷水龙洗184

长信宫灯184

西汉雁鱼形灯具184

西汉平面镜184

平面镜照容绘画185

凸面镜186

西周素背面凹面镜187

春秋凹面镜187

战国凹面镜188

阳燧陶范188

汉代反射镜189

战国透光镜189

西汉透光镜189

明代眼镜绘画190

伽利略式望远镜190

反射望远镜191

显微镜192

幻灯机193

摄影器194

皮影戏绘画194

邹伯奇自拍照195

贾湖骨笛195

战国竹笛195

均钟木196

笙簧196

河南淅川下寺楚编钟197

山西侯马编钟197

曾侯乙编钟198

汉代律管199

造琴绘画199

琴阮合奏200

瓮听200

平均律弦乐器201

平均律律管和排箫201

北京天坛圜丘和回音壁202

莺莺塔203

司南203

宋代针碗204

水浮指南鱼204

木刻指南鱼205

木刻指南龟205

宋代旱罗盘206

元代堪舆铜罗盘拓片206

瓷盘式罗盘206

明代铜水罗盘208

明代航海用水罗盘208

堪舆“三针”说208

清代旱罗盘209

清造指南针210

清制陀螺地平仪210

保温器210

省油灯盏210

第七章 化学212

《道藏》著作中著名炼丹家的画像212

《道藏》著作中的炼丹器具214

出土的唐代炼丹药物及器具214

壁画和插图中的炼丹活动217

明代的制药与炼丹218

名画中的炼丹与制药的信息219

宋代的池盐生产220

河东盐池图碑220

宋代的海盐生产223

《熬波图》所介绍的海盐生产224

清代的海盐生产224

东汉画像砖中的井盐生产228

《天工开物》所描述的井盐生产229

云南的井盐生产231

战国墓出土的古酒233

东汉画像砖所描绘的酒肆234

宋代时的一页酒帐234

两具能蒸馏的青铜器234

红曲生产工艺236

明代酿酒工艺图238

四川成都水井街酿酒遗址238

江西进贤李渡酿酒作坊遗址240

冰糖的制取240

明代的几项化工生产240

制墨工艺242

古代的鎏金工艺243

第八章 建筑244

河姆渡干栏建筑榫卯构件244

西安半坡遗址之房屋246

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复原图246

西周瓦屋246

西周召陈瓦屋247

战国铜器建筑刻纹247

秦咸阳宫一号宫殿遗址249

东汉石雕仓楼249

湖北云梦东汉陶屋250

灵宝张湾汉陶屋250

汉代宫阙画像砖250

山东苍山县东汉民居画像石252

山东潘家疃重楼画像石252

山东旧县村东汉庭院画像石253

成都羊子山汉庭院画像砖253

四川汉木构长屋画像砖255

汉双阙杆栏建筑画像砖255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宁城图》之官衙建筑255

晋初瓷院落256

嵩岳寺塔257

隋唐长安布局图257

隋唐东京布局图259

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259

山西五台南禅寺正殿261

兴教寺玄奘塔261

西安大、小雁塔262

敦煌莫高窟宅院壁画262

镇国寺万佛殿263

独乐寺观音阁264

晋祠圣母殿264

华严寺大雄宝殿265

苏州玄妙观三清殿265

宋代建筑构架267

定州开元寺塔268

应县木塔268

泉州开元寺仁寿塔269

苏州报恩寺塔270

浙江湖州飞英塔270

觉山寺塔271

兴圣教寺塔272

当阳铁塔272

福州陶塔273

元大都平面复原图273

明北京城图275

故宫275

长城277

天坛祈年殿277

泉州开元寺大殿279

无梁殿建筑279

拙政园279

飞云楼281

福建客家土楼282

清末有关建筑技术的绘画282

第九章 桥梁284

甘肃兰州握桥285

浙江武义熟溪桥285

湖南醴陵渌江桥286

甘肃文县阴平桥286

广西三江程阳桥287

浙江鄞县百梁桥287

福建永春东关桥288

福建安海镇安平桥288

福建泉州洛阳桥289

福建莆田宁海桥289

福建漳州江东桥290

浙江衢县神仙桥290

浙江丽水桃花桥291

河北满城方顺桥291

河南临颍小商桥292

河北赵县安济桥292

河北永通桥293

河北济美桥293

河北桥楼殿294

陕西龙桥294

苏州枫桥295

江西庐山栖贤寺桥295

山东泗水卞桥296

浙江吴兴双林三桥296

广西桂林花桥297

上海青浦朱家角放生桥297

浙江兰溪通州桥298

浙江余杭广济桥298

云南禄丰星宿桥299

安徽休宁登封桥299

陕西华县桥上桥300

苏州宝带桥300

江苏吴江垂虹桥301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301

北京颐和园玉带桥301

苏州吴门桥302

云南建水双龙桥303

贵州镇远祝圣桥303

扬州瘦西湖五亭桥304

北京卢沟桥304

福建归泗桥305

福建横溪桥305

福建屏南千乘桥305

福建屏南万安桥305

《清明上河图》中之虹桥307

四川泸定桥307

云南霁虹桥308

西藏墨脱藤网桥308

潮州广济桥309

太原晋祠鱼沼飞梁309

第十章 纺织310

商雷纹条花绮印痕玉戈311

河北藁城商代麻布残片311

西周辫子股刺绣印痕312

西周方格彩罽312

战国飞凤纹绣浅黄绢衾313

战国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衾313

战国龙凤虎纹绣罗314

西汉绒圈锦314

西汉黄地印花敷彩纱315

西汉素纱禅衣315

西汉泥金银印花纱316

西汉漆纚纱冠316

江苏泗洪曹庄汉画像石317

汉代纺织鼓形贮贝器317

东汉红地“韩仁绣”锦318

东汉人物葡萄纹毛织品318

东晋织成履319

北朝方格兽纹锦319

唐浅棕地团窠印花缣320

唐代“四骑士”狩猎纹锦320

拜占庭纹织物上的变体联珠团窠纹321

叙利亚纹织物上的对人对兽纹321

唐代棕色绞缬绢322

唐代缠枝莲舞狮子纹锦322

唐代印花蜡缬纱322

唐代张萱《捣练图》323

宋代灵鹫球纹锦袍324

宋代球路双鸟纹锦324

南宋矩纹纱交领单衫325

南宋深烟色牡丹花纹背心325

南宋沈子蕃缂丝山水轴326

《耕织图》327

金代烟色地双鸾朵梅织金锦绵男护胸328

元代红地龟背团龙凤纹纳石矢佛衣披肩328

元代棕色罗刺绣花鸟纹夹衫329

小纺车329

大纺车330

罗机子331

立机子331

万历皇帝缂丝十二章衮服331

明代孝靖皇后洒线蹙金龙百子戏女夹衣333

明代红地织金樗浦龙凤罗333

明代圆金地鸾凤牡丹纹缂丝团补334

花机图334

清代折枝花蝶妆花缎女帔334

清代杏黄地缠枝莲妆花缎336

清代敷彩团花漳缎337

水纺车338

顾绣西湖画册之一339

清代《苏州织造局图》碑310

第十一章 矿冶341

临潼姜寨黄铜片(金相组织)341

长岛店子黄铜片(金相组织)342

齐家文化七角星纹镜342

二里头铜爵343

镶嵌绿松石饕餮纹铜饰牌343

张寨乳钉纹大方鼎344

新干直刃直背尖翘首蝉纹短柄大刀344

司母戊大方鼎345

四羊尊346

江西铜岭木滑车346

三门峡玉柄钢剑347

铜绿山船形木斗348

长沙杨家山钢剑348

少虡剑349

曾侯乙尊盘349

蟠螭纹带盖金鼎350

叠铸泥范351

兴隆铁范352

雨台山白点花纹剑352

包山铁斧353

铜绿山汉代采矿平巷354

保留至今的西汉白兔井355

东汉画像砖上的盐卤开采图356

西汉银豆356

宏道院东汉画像石中的锻铁图357

洛阳坩埚附着钢块及其金相组织358

中平百炼钢刀358

北京东汉内向连弧纹镜(金相组织)359

鎏金画纹带神兽镜359

大业九年墓铁镜(金相组织)361

沧州铁狮子361

《武经总要》所载“行炉”图362

敦煌榆林窟西夏(1038~1227)锻铁图363

元王祯《农书》所载水排图363

明《天工开物》所载“煤炭烧砖窑”图365

明《天工开物》所载“琢玉”图365

《天工开物》所载“生熟炼铁炉”图366

《天工开物》所载“炼锡炉”图367

《天工开物》所载“升炼倭铅”图367

《天工开物》所载“铸千斤钟与仙佛像图”368

永乐大钟369

明“宣德”年款炉370

《天工开物》所载“锤锚图”370

《天工开物》所载“抽线琢针图”372

《天工开物》所载“锤钲与镯图”372

清《四川盐法志》所载转槽子373

清《四川盐法志》所载“锉大口图”374

清《四川盐法志》所载“井火煮盐图”374

江西铅山的胆水炼铜法375

第十二章 车辆377

车马坑(商代)378

车马坑(西周)378

车马出行漆画(战国)379

秦始皇陵铜马车380

秦始皇陵二号铜马车380

马王堆汉墓帛画车马仪仗图(西汉)381

大葆台汉墓马车(西汉)382

木轺车(西汉)383

轺车壁画(东汉)383

铜轺车(东汉)384

君车画像石(东汉)384

施耳轺车画像砖(东汉)385

轩车画像石(东汉)385

安车石阙画像(东汉)386

斧车画像砖(东汉)386

轺车骖驾画像砖(东汉)387

辎车画像石(东汉)387

軿车画像石(东汉)387

戏车画像石(东汉)389

青铜輂车(东汉)389

青铜輂车(东汉)389

輂车画像砖(东汉)390

鹿王本生壁画之马车(北魏)390

涅槃经变壁画之驷马车(盛唐)392

《回鹘公主出行图》中的马车(五代)392

《清明上河图》中的驴车(北宋)393

陶马车(元)393

木牛车(西汉)394

陶塑栈车(东汉)394

陶牛车(西晋)395

元邵墓陶牛车(北魏)395

司马金龙墓漆画通幰车(北魏)396

张肃俗墓陶牛车(北齐)397

铜牛车(北朝)397

偏幰牛车画像砖(南朝)398

陶犊车(隋)398

敦煌壁画牛车(隋)399

木牛车(唐)399

陶犊车(唐)399

《清明上河图》中的牛车(北宋)400

《溪山行旅图》之牛车(南宋)401

制车画像石(东汉)402

牛羊车画像石(东汉)402

韩师训墓壁画驼车(辽)402

驼车壁画(辽)403

独轮车石阙画像(东汉)404

独轮车壁画(十六国)404

卤簿玉辂图(南宋)404

朱悦熑墓陶象辂(明)404

双轮推车版画(明)406

第十三章 造船与航海407

内蒙古阿里河鄂伦春族近代木筏(线图)407

独木舟(唐)407

木板船(线图)(隋)408

舫(东晋)408

篙(明)409

雕花木桨(线图)410

西汉十六桨木船(线图)410

《清明上河图》之摇橹图410

帆411

硬帆412

船尾舵桨(西汉)412

船尾舵413

平衡舵413

元代碇石414

四爪锚414

隋炀帝的龙舟415

南宋海船415

尖底海船多层板结构415

水密隔舱416

舵杆(明)417

船用绞关木(明)417

郑和宝船复原模型(明)418

货船(北宋)418

客船(北宋)419

漕船(清代)419

车船419

渔猎攻战纹铜壶(战国)419

蒙冲(宋)420

斗舰(宋)421

海鹘船(宋)422

福船(明)422

广东船(清)423

沙船(明)423

季风的利用424

过洋牵星术424

指南针424

针经和航海图(明)427

第十四章 水利429

大鲧治水图429

治水庆功图429

大禹陵(浙江绍兴)429

禹王庙431

邗沟432

《都江堰图》432

灵渠432

郑国渠433

汉白渠渠口433

新疆坎儿井434

治水画像石435

唐龙安陟门435

唐《水部式》436

莆田镇海堤437

大运河438

宋丰利渠438

宋洪水题刻439

涪陵白鹤梁及石鱼440

宋代莆田木兰陂440

金中都(今北京)水关遗址441

李好文《长安志图》中的“泾渠总图”(元)441

富平县境石川溉田图442

黄河坝埽443

金刚堤443

江防海防图(明)444

《黄河图说》碑拓片(明)445

《黄河河工图》(局部,济南至黄河穿过运河部分)(清)445

河防一览图(明)446

长江中下游和运河合图(清)447

运河全图(清)449

第十五章 造纸与印刷451

商代(公元前1600~前1300)刻在龟甲上的象形文字452

史墙盘铭文拓片452

纸问世前的绢帛书写材料452

居延汉代木简454

漂絮图454

西汉放马滩麻纸454

西汉灞桥麻纸456

写有文字的西汉麻纸456

有书写文字的汉代麻纸457

敦煌马圈湾麻纸457

汉肩水金关纸459

东汉信纸459

汉代造麻纸工艺流程图460

麻纸写本《譬喻经》461

东晋写本《三国志》残卷461

纸绘设色人物图463

剪纸463

唐初麻料硬黄纸写《妙法莲华经》464

桑皮纸彩绘《五牛图》465

北宋李建中《同年帖》466

北宋米芾《珊瑚帖》467

清仿元代明仁殿纸467

明宣德年造描金云龙纹彩色粉纸468

《天工开物》中造竹纸流程图468

《梦溪笔谈》书影470

清代梅花玉版笺470

描金山水蜡笺471

西方人笔下的19世纪清代人造皮纸工艺图471

唐太宗御书《温泉铭》刻石拓印本472

唐初刻梵文陀罗尼咒印本之一页472

唐武周刻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473

唐咸通九年刊卷子本《金刚经》474

济南刘家针铺广告铜铸印版475

北宋刻印书籍图475

北宋雕印大藏经之一页476

南宋刊桑皮纸书本之一页476

《四美人图》477

西夏文木活字本书影478

《梦溪笔谈》书影478

北宋泥活字本《无量寿佛经》479

西夏文泥活字印经折本《维摩诘所说经》479

金代印“贞祐宝券”拓片479

王祯《农书》载《造活字印书法》479

回鹘文木活字482

朱、墨双色印本《金刚经注》482

“大明通行宝钞”铜版483

《容斋随笔》书影484

明铜活字蓝墨印本《墨子》书影484

明彩色套印本《十竹斋书画谱》484

明彩色套印本《萝轩变古笺谱》485

清木活字印书工艺过程图486

木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程式》487

清翟金生刊泥活字本《泥版试印初编》488

第十六章 度量衡489

商代牙尺489

战国铜尺490

满城汉墓铁尺490

贵县罗泊湾木尺490

宁夏固原象牙尺490

梧州铜尺490

甘肃定西铜丈492

嘉峪关骨尺492

唐代象牙尺492

唐木尺494

新莽铜卡尺494

战国廪陶量494

战国子禾子釜、陈纯釜495

安邑下官钟496

战国楚铜量496

商鞅铜方升497

秦廿六年诏版、秦二世诏版497

始皇廿六年诏方升、椭量498

秦始皇诏陶量498

平都铜椭量499

满城汉铜量499

满城汉镬500

代食官糟钟500

夷道官铜斛501

新莽诏版501

新莽铜籥502

新莽铜方斗502

新莽铜嘉量503

建武十一年大司农铜平斛503

光和二年大司农铜平斛504

春秋齐铜权505

战国楚天平505

王字铜衡杆506

战国砝码范506

高奴铜权506

始皇诏八斤铜权507

始皇诏十六斤铜权508

始皇诏铁权508

秦两诏铜权509

大騩铜权509

官累铜权510

武库一斤铜权510

汉代竹衡杆、环铜权511

新莽铜衡杆、铜环权511

铁秤砣513

铜秤砣513

武平铁秤砣514

熙宁铜砣514

金朝铜砝码515

大都铜砣515

万历戥子516

清宫天平516

绘画艺术中的衡器517

朱氏三种尺519

朱载堉累黍度量519

第十七章 陶瓷与漆器520

中国最早的陶器520

原始的烧陶技术521

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523

红陶、灰陶、黑陶、白陶523

早期的制陶技术525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525

陶水管、水井和秦砖汉瓦526

青瓷和黑釉瓷527

圆窑、馒头窑、龙窑528

从秦兵马俑到唐三彩陶器529

唐宋时期的青瓷530

唐宋时期的白瓷532

宋代的钧窑瓷和建窑瓷532

景德镇的影青瓷和宋代官窑534

多种窑具535

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红536

从斗彩到五彩瓷器536

明代的陶窑538

《天工开物》所描绘的陶瓷工艺539

《景德镇陶录》中的“陶成图”541

珐琅瓷和粉彩瓷543

展示在瓷瓶上的制瓷工艺544

远古时的漆器544

大量出土的战国漆器547

汉代的制漆新工艺547

剔红漆器549

明清时期的漆器549

第十八章 军事技术551

峙峪石镞552

建武三十二年弩机552

小合蝉弩553

蒙古大弓553

宋代使用的单梢炮554

襄阳炮554

七孔石刀554

雷目纹铜刀555

越王勾践剑556

石斧556

妇好钺556

铁刃铜钺557

吴王夫差矛558

秦青铜铍558

清军使用的长枪558

高子戈558

三戈戟560

秦戈矛合体戟560

宋代的特式兵器561

明代的特式兵器562

西汉铁制鱼鳞甲胄563

宋军使用的步人甲563

北朝兽面盾564

明军使用的盾564

西晋末东晋初的马镫565

《武经总要》刊载的三个火药配方565

火毬565

阿城铳566

至正辛卯铜手铳567

明洪武十二年铜手铳567

永乐十二年铜手铳567

三眼铳568

至顺三年铜碗口铳568

莱州卫大炮筒568

洪武十年大铁炮569

虎蹲炮570

大将军炮570

佛郎机571

小样佛郎机571

乾隆御用鸟枪572

迅雷铳572

红夷炮573

三飞箭573

火龙出水574

神火飞鸦574

飞空沙筒574

一窝蜂火箭575

飞天喷筒575

石炮575

自犯炮576

水底龙王炮576

江南制造局炮厂577

金陵机器局制造的火器577

西周战车的遗存物578

架火器战车578

楼船579

蜈蚣船579

“操江”号螺轮蒸汽兵船579

“平远”号钢甲巡洋舰580

万里长城之一段580

山海关581

居庸关582

嘉峪关582

望京楼583

金川地区的石碉群583

南京城中华门(原名聚宝门)584

蓬莱水城584

旅顺军港585

大连和尚岛炮台内部585

第十九章 西学东渐586

利玛窦像587

徐光启像587

《几何原本》徐光启序手迹588

《坤舆万国全图》588

李之藻像590

李之藻翻译《寰有诠》590

王徵像591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取水第一图”591

康熙朝武成永固大将军炮592

《崇祯历书》书影592

汤若望像593

汤若望进献的新法地平日晷593

耶稣会刊印的康熙赐祭汤若望文(局部)594

南怀仁像594

《灵台仪象志》插图594

康熙读书像595

清宫藏手摇计算器596

康熙御制角尺596

康熙的数学炕桌597

满汉合璧《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597

康熙关于代数学的上谕598

康熙御制四游标半圆仪598

清宫藏法国制造半圆仪599

《数理精蕴》599

天文地理钟600

戴进贤所进西洋奇器礼品清单600

圆明园西洋楼大水法601

《地球图说》的太阳系图示601

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赠送给乾隆帝的科学仪器清单601

伯驾及其中国助手603

合信603

《博物新编》603

《博物新编》中的蒸汽机插图603

嘉约翰及其病人605

《割症全书》605

《化学初阶》(1871~1873)606

黄宽606

伟烈亚力606

李善兰606

牛顿《原理》译稿606

《谈天》608

《代微积拾级》608

《六合丛谈》608

丁韪良608

同文馆的出版物609

江南制造局610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610

徐寿611

傅兰雅用过的词汇表612

华蘅芳612

傅兰雅612

《格致汇编》和《格致须知》613

福州船政局615

容闳615

留美幼童616

严复《天演论》译稿616

詹天佑616

传教士出版的科学教材618

晚清学堂的数学教育619

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塔620

《亚泉杂志》621

清末教育革命621

庚款留美623

参考文献624

后记626

总跋6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