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1226073.jpg)
- 张宗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430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自然辩证法-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科性质1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1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2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3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4
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传播与发展4
二、自然辩证法在中国5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7
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7
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9
中医问题与思考:自然辩证法与中医问题10
第一篇 科学技术与自然观15
第一章 历史上的科学技术与自然观15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自然观15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15
二、中国古代自然观及其基本特征18
第二节 古希腊科学技术与自然观20
一、古希腊科学技术成就及其基本特征20
二、古希腊自然哲学和自然观特征22
第三节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24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25
二、近代初期科学技术成就及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26
三、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29
中医问题与思考:元气论与原子论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发展的影响33
第二章 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自然观36
第一节 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36
一、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科学基础36
二、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38
三、系统自然观确立的意义39
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存在方式40
一、系统: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40
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42
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43
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44
一、自然界变化过程的不可逆性和自然的进化44
二、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46
三、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47
四、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47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医系统思维及其发展走向48
第三章 人和自然的关系与科学发展51
第一节 人和自然的关系51
一、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51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纽带52
三、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与人工自然53
四、自然界的平衡和自然界的承载能力55
第二节 人类中心主义与传统发展观57
一、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57
二、传统发展观及其缺陷58
三、生态危机及其表现59
第三节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60
一、生态自然观的内涵60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61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基本原则62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63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66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66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66
三、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68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西天人关系的差异及其对中西医学模式形成的影响72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77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学问题77
第一节 科学认识系统与科学方法77
一、科学认识的系统构成77
二、科学认识的过程79
三、科学认识方法的性质与发展80
第二节 科学问题82
一、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82
二、科学问题及其分类83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85
第三节 科研选题86
一、科研选题的意义86
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87
三、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90
中医问题与思考:方法—中医发展的突破口91
第五章 科学事实及其获取的方法93
第一节 科学事实93
一、科学事实的含义93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95
第二节 科学观察方法96
一、科学观察方法及其类型96
二、科学观察方法的特点及作用97
三、科学观察方法的一般原则98
四、科学观察的局限性100
第三节 科学实验方法100
一、科学实验方法及其类型100
二、科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作用102
第四节 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中的几个认识论问题105
一、观察渗透理论105
二、仪器与测量问题108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110
中医问题与思考:传统中医为何未走实验科学之路?111
第六章 科学思维方法114
第一节 科学抽象114
一、科学抽象方法114
二、科学概念116
三、思想模型117
四、理想实验117
第二节 逻辑思维方法119
一、比较、分类和类比119
二、归纳和演绎122
三、分析和综合126
第三节 非逻辑思维方法128
一、形象思维128
二、直觉思维130
三、创造性思维131
第四节 数学方法134
一、数学方法及其特点135
二、数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136
三、数学模型方法与“数学实验”136
中医问题与思考:医者,意也138
第七章 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141
第一节 科学假说141
一、科学假说及其特征141
二、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42
三、科学假说的建立143
四、科学假说的检验144
第二节 科学理论147
一、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结构147
二、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149
三、科学理论的评价151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医理论与科学假说153
第八章 系统科学方法156
第一节 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和作用156
一、系统科学与系统科学方法156
二、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157
三、系统科学方法的作用159
第二节 一般系统方法160
一、系统分析方法160
二、信息方法161
三、反馈控制方法162
四、黑箱方法163
五、功能模拟方法164
第三节 自组织理论方法164
一、自组织理论164
二、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启示166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医司外揣内与黑箱方法167
第九章 技术方法169
第一节 技术方法和技术创造过程169
一、技术方法及其特点169
二、技术方法创造活动的一般程序170
第二节 技术预测方法171
一、技术预测方法及其特点171
二、技术预测的分类与方法173
三、技术预测的原则和理论基础174
第三节 技术评估方法175
一、技术评估及其特点175
二、技术评估的价值观176
三、技术评估的一般程序177
第四节 技术原理的构思方法177
一、技术原理的构思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177
二、几种技术原理构思方法178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西医的技术差异与文化差异180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185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185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性质185
一、科学的性质和特征185
二、科学划界标准187
三、技术的性质和特征191
四、科学和技术的关系194
五、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195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198
一、科学家与科学共同体198
二、科学的社会组织200
三、科学的社会支持系统200
第三节 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201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矛盾201
二、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203
三、关于科学发展一般模式评述204
第四节 技术的发展模式209
一、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209
二、技术发展的主要形式210
三、关于技术发展一般模式的评价211
中医问题与思考:中医科学性问题之争213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215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215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15
二、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221
第二节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224
一、核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伦理问题224
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伦理问题226
三、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伦理问题230
第三节 科学与人文的交融236
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236
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离与冲突239
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242
中医问题与思考:李约瑟难题与中医243
主要参考文献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