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进食障碍与肥胖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进食障碍与肥胖症
  • 刘新民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807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厌食-精神障碍-研究;肥胖病-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进食障碍与肥胖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进食障碍概述1

第一节 进食障碍的历史1

第二节 进食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3

一、进食障碍3

二、厌食症6

三、贪食症7

四、进食障碍的预后8

第三节 进食障碍的分类与诊断9

一、主要类型9

二、诊断要点10

第四节 进食障碍的病因与理论模型12

一、生物学模型12

二、心理学模型17

三、社会模型23

四、家庭模型30

五、整合模型33

第五节 进食障碍的治疗原则35

一、个别化处理原则35

二、急性与慢性处理相结合原则35

三、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原则35

四、综合性处理原则36

第六节 进食障碍的预防36

一、预防的意义与原则36

二、进食障碍预防的理论模型39

三、互联网在预防中的作用42

第二章 进食的生物学研究44

第一节 摄食的生理意义44

一、食物与养料的代谢过程45

二、葡萄糖、胰岛素和高糖素的作用46

三、摄食的其他目的47

第二节 摄食中枢的研究47

一、“双中枢论”47

二、腹内侧下丘脑49

三、外侧下丘脑50

四、腹内侧下丘脑和外侧下丘脑的交互作用52

五、摄食控制系统的多重性53

六、双中枢学说的问题55

第三节 影响摄食行为的化学物质56

一、作用于下丘脑影响摄食的化学物质56

二、促进摄食的化学物质56

三、抑制摄食的化学物质57

第四节 摄食行为的发动与控制58

一、摄食行为的发动58

二、脑局部刺激的影响59

三、发动摄食的信号60

第五节 摄食行为的停止65

一、停止摄食行为的周围信息65

二、特异的饥饿和习得反应67

第三章 厌食症69

第一节 厌食症概述69

第二节 厌食症的临床表现70

一、肥胖恐惧与追求苗条70

二、节食与“减肥”71

三、体重减轻72

四、闭经或第二性征发育延迟73

五、体像障碍73

六、共病74

七、其他表现75

八、并发症75

第三节 厌食症的诊断76

一、厌食症的类型76

二、厌食症的诊断标准77

三、非典型(特定)进食障碍80

四、厌食症与贪食症的鉴别81

五、实验室检查与心理测验82

第四节 厌食症的治疗83

一、治疗的准备83

二、治疗目标84

三、治疗重点86

四、治疗方法87

第四章 贪食症94

第一节 贪食症概述94

第二节 贪食症的发病率及预后95

第三节 贪食症的临床表现98

第四节 贪食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02

一、诊断标准102

二、排除诊断105

第五节 贪食症的治疗106

一、药物治疗107

二、认知行为疗法108

三、人际关系疗法111

四、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比较111

五、不同的心理治疗比较112

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合应用115

七、其他治疗116

第五章 暴食症及其他进食障碍117

第一节 暴食症117

一、分类的研究117

二、患病率的研究118

三、临床表现118

四、诊断标准120

五、治疗122

第二节 心因性呕吐124

一、心因性呕吐的概念124

二、心因性呕吐的表现124

三、心因性呕吐的原因与机制125

四、心因性呕吐的诊断与鉴别诊断126

五、心因性呕吐的治疗127

第三节 异食症128

一、异食症的临床表现128

二、异食症的原因与机制129

三、异食症的治疗130

第六章 肥胖症概述131

第一节 对肥胖的认识131

一、古代对肥胖的认识131

二、近现代对肥胖的认识134

第二节 肥胖症的定义及测量135

一、肥胖症的定义135

二、肥胖的测量方法136

第三节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140

一、肥胖症的全球流行趋势140

二、我国肥胖症的流行趋势145

第四节 肥胖症的危害147

一、肥胖与寿命147

二、肥胖与疾病148

三、肥胖与心理问题154

四、肥胖与经济问题156

五、儿童肥胖症的危害157

第七章 肥胖症的原因159

第一节 遗传因素159

一、肥胖产生的相关假说160

二、遗传与体重指数161

三、遗传与局部脂肪分布162

四、遗传与热量的摄入162

五、遗传与热量的代谢163

六、肥胖相关基因和生物因子164

第二节 环境因素177

一、生活方式177

二、社会因素180

第三节 神经系统与内分泌因素185

一、神经系统因素185

二、内分泌因素188

第八章 肥胖症的表现191

第一节 肥胖症的分类191

一、肥胖的类型191

二、肥胖的分类194

第二节 肥胖症的临床表现196

一、原发性肥胖196

二、继发性肥胖197

三、常见的症状或体征200

四、代谢变化202

五、全身器官系统的改变203

第九章 肥胖症的治疗206

第一节 概述206

一、肥胖症治疗现状206

二、减肥的基本原则209

第二节 行为治疗210

一、饮食管理210

二、运动212

三、认知改变215

四、行为指导216

第三节 药物治疗217

一、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类药物218

二、作用于胃肠道、抑制食物吸收类药物220

三、新型及正在研发的减重药物221

四、外用减肥药222

第四节 手术治疗225

一、局部去脂术225

二、普外胃肠手术228

第五节 其他疗法231

一、中医治疗231

二、基因减肥238

第十章 肥胖症的预防241

第一节 肥胖症干预策略和措施241

一、美国心脏学会的肥胖症预防和干预策略241

二、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标准243

第二节 儿童期单纯肥胖症的预防250

一、儿童期单纯肥胖症防治对策250

二、儿童肥胖症的预防措施252

三、学校预防258

四、社会干预259

第十一章 与肥胖症相关疾病261

第一节 糖尿病262

一、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263

二、病因263

三、临床表现264

四、诊断265

五、治疗265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267

一、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267

二、高血压病的病因268

三、临床表现268

四、治疗269

第三节 其他肥胖相关疾病269

一、肥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269

二、肥胖与高脂血症272

三、肥胖与其他疾病274

参考文献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