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
  • 蔡伟民,吕怀珍,袁蕴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3867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90页
  • 主题词:国家机构-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务公开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政务公开概述1

第一节 政务公开的概念和原则1

一、政务公开的概念2

二、政务公开的原则6

第二节 政务公开的法理基础11

一、什么是知情权12

二、知情权概念的发展13

三、知情权得以发展的必然性14

四、知情权与政务公开16

第三节 政务公开的意义与作用17

一、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18

二、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19

三、推行政务公开是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环节21

四、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率21

五、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23

六、推行政务公开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4

第四节 政务公开的内容26

一、政务公开的信息内容27

二、对不公开信息的限定28

三、救济机制32

四、政务公开内容的特点33

五、我国政务公开的内容35

第五节 政务公开的监督与救济制度38

一、建立政务公开监督和救济制度的意义39

二、政务公开监督和救济制度的类型41

第二章 中国政务公开实践的发展历程47

第一节 政务公开的蛰伏期(1840年以前)48

一、“通”、“正”、“廉”要求政务事务明亮通透48

二、向民众发布官方的法令和公告体现立法公开49

三、唐朝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力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50

四、宋代的政务公开有了新的发展52

五、明、清两朝均设立了信息发报制度53

第二节 政务公开的萌芽期(1840—1949年前)55

一、清朝末年的政务公开55

二、国民革命时期的政务公开58

三、中国共产党建党以后的政务公开59

第三节 政务公开的引入期(1949—1978年前)6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务公开64

二、“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的政务公开68

第四节 政务公开的服务期(1978年至今)72

一、“两公开—监督”时期73

二、政务公开进入试点阶段77

三、逐步推广政务公开阶段81

四、全面、深入推进政务公开阶段86

第三章 国外政务公开发展状况和经验92

第一节 重要国际机构对政务公开的要求92

一、联合国对政务公开的要求92

二、WTO对政务公开的要求94

第二节 世界各国政务公开发展概况96

一、世界各国将政务公开制度纳入立法范围96

二、瑞典的政务公开99

三、美国政务公开的发展104

四、日本政务公开发展概况115

五、英国的信息公开立法实践概况121

第三节 国外政务公开的特点和对中国的启示127

一、国外政务公开的特点127

二、国外政务公开对中国的启示128

第四章 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138

第一节 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现状139

一、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主、客体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与理解140

二、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142

三、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制度建设142

四、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内容148

五、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149

六、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公众参与情况151

七、四川省市(州)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情况152

八、四川省市(州)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工作情况154

九、四川省市(州)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推动政务公开的情况155

第二节 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56

一、市(州)政务公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56

二、市(州)政务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165

第三节 进一步推进四川省市(州)政务公开的对策169

一、加强领导,深入宣传,不断深化对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意义的认识169

二、扩大政务公开主体范围,加大公用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力度170

三、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171

四、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形式和手段173

五、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推动政务公开的深入发展175

六、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机制177

七、完善政务公开的监督制度,建立政务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179

第五章 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182

第一节 四川省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现状184

一、各级政府与公众对政务公开的认识明确184

二、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有良好的组织保障190

三、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内容较为全面192

四、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渠道畅通、形式多样197

五、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有良好的制度保障202

第二节 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公共价值207

一、推动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208

二、促进了村民自治的发展210

第三节 四川省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213

一、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衔接性不足213

二、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互动性不够219

三、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存在问题的原因222

第四节 实现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对策225

一、“三个统一”保证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衔接有效225

二、“三个进步”促进乡镇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的良性互动230

第六章 政务公开探索与创新237

第一节 政务公开制度创新237

一、建立政务公开对话机制237

二、村务公开档案建设与管理239

第二节 政务公开的组织形式创新244

一、实施组织领导管理联动244

二、实施相关部门协调联动244

三、实施“镇、村、站、所联动”公开245

第三节 政务公开渠道与公开方式创新245

一、“便民服务中心”真便民245

二、“明白卡”加“公告到户”组合实现真明白248

三、“民情日记”体民情250

四、“一事一议”真透明253

五、点题公开与实行“订单式”管理256

第四节 政务公开的监督机制创新259

一、群众匿名评价制度259

二、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261

三、突出抓好财务公开与监督262

第五节 政务公开工作的典型案例、经验借鉴264

一、新津县网状立体化政务公开体系初步形成长效机制264

二、眉山市政务公开求真务实促深化267

三、成都市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经验与做法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