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学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化学基础
  • 崔爱莉,沈光球,寇会忠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17527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370页
  • 主题词: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化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物质的状态1

1.1 气体1

1.1.1 理想气体与实际气体1

1.1.2 理想气体定律1

1.1.3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式3

1.2 液体5

1.2.1 液体的蒸发和蒸气压5

1.2.2 液体的沸腾和沸点6

1.2.3 气体的液化——临界现象6

1.2.4 相图7

1.3 固体8

1.3.1 晶体的一般特性8

1.3.2 晶格和晶格的分类10

1.4 液晶态和等离子态12

1.4.1 液晶态12

1.4.2 等离子态13

本章小结14

问题与习题15

第2章 溶液18

2.1 溶液及其浓度表示法18

2.1.1 溶液的一般概念和分类18

2.1.2 溶液浓度的表示法18

2.2 溶解度20

2.2.1 气体、液体和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20

2.2.2 相似相溶原理21

2.3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22

2.3.1 蒸气压降低22

2.3.2 溶液的沸点升高23

2.3.3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24

2.4.4 溶液的渗透压与反渗透技术25

本章小结28

问题与习题29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31

3.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31

3.1.1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31

3.1.2 热力学第一定律32

3.1.3 反应进度33

3.1.4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34

3.1.5 恒容热效应的测量37

3.1.6 盖斯定律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38

3.2 化学反应的方向43

3.2.1 自发过程43

3.2.2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43

3.2.3 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自发方向判据46

本章小结49

问题与习题51

第4章 化学平衡56

4.1 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56

4.2 平衡常数56

4.2.1 实验平衡常数56

4.2.2 标准平衡常数(K?)58

4.2.3 多重平衡规则59

4.3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59

4.4 化学平衡的移动61

4.4.1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1

4.4.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1

4.4.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2

4.5 合成氨反应机理63

本章小结64

问题与习题65

第5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67

5.1 化学反应速率67

5.1.1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67

5.1.2 反应速率的测量68

5.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69

5.2.1 反应速率方程(微分式69

5.2.2 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反应速率方程(积分式)71

5.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76

5.4 浓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解释78

5.4.1 碰撞理论78

5.4.2 过渡态理论79

5.5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81

本章小结82

问题与习题84

第6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88

6.1 酸碱平衡88

6.1.1 酸碱理论88

6.1.2 水的离解平衡与pH标度90

6.1.3 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91

6.1.4 盐的水解平衡97

6.1.5 缓冲溶液99

6.1.6 配离子的离解平衡103

6.2 沉淀溶解平衡104

6.2.1 溶度积常数105

6.2.2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关系105

6.2.3 溶度积规则106

本章小结109

问题与习题110

第7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15

7.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115

7.1.1 氧化数115

7.1.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16

7.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117

7.2.1 原电池117

7.2.2 电极电势119

7.3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Nernst公式121

7.3.1 浓度或分压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121

7.3.2 浓度或分压对电极电势的影响122

7.3.3 生成沉淀或生成配离子对电极电势的影响124

7.4 电极电势的应用125

7.4.1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125

7.4.2 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27

7.4.3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27

7.4.4 E-pH图128

7.4.5 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130

7.5 电化学技术的应用132

7.5.1 腐蚀与防护132

7.5.2 电解136

7.5.3 化学电源137

7.6 极化与超电势141

本章小结142

问题与习题143

第8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47

8.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147

8.1.1 玻尔模型147

8.1.2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点——波粒二象性148

8.2 单电子原子(离子)体系中电子运动的描述151

8.2.1 薛定谔方程151

8.2.2 薛定谔方程的解152

8.2.3 4个量子数的概念与物理意义152

8.3 波函数和电子云154

8.3.1 波函数154

8.3.2 电子云156

8.4 核外电子排布157

8.4.1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运动的描述和近似能级图158

8.4.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60

8.5 元素周期律162

8.5.1 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62

8.5.2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64

本章小结166

问题与习题167

第9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169

9.1 离子键169

9.2 共价键理论170

9.2.1 经典路易斯理论171

9.2.2 现代价键理论171

9.3 杂化轨道理论174

9.3.1 杂化轨道理论基本要点174

9.3.2 杂化轨道类型175

9.4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77

9.4.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基本要点177

9.4.2 VSEPR理论判断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178

9.4.3 预测分子结构的实例180

9.5 分子轨道理论181

9.5.1 分子轨道理论基本要点182

9.5.2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3原则183

9.5.3 分子轨道能级图184

9.6 金属键理论186

9.6.1 金属键的能带理论186

9.7 分子间作用力187

9.7.1 分子的极性187

9.7.2 分子间作用力187

9.7.3 氢键188

本章小结191

问题与习题191

第10章 配位化学基础193

10.1 配合物的基本特征193

10.1.1 配合物及其命名193

10.1.2 配合物的异构现象195

10.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198

10.2.1 价键理论198

10.2.2 晶体场理论简介200

10.3 非经典配合物分子203

10.3.1 夹心配合物203

10.3.2 小分子配合物204

10.3.3 簇状配合物205

10.3.4 冠醚配合物205

10.3.5 球烯(C60家族)的配合物206

10.3.6 超分子207

10.4 配合物的应用208

10.4.1 在分析分离中的应用209

10.4.2 在冶金中的应用210

10.4.3 在电镀中的应用210

10.4.4 在石油化工及配位催化中的应用211

10.4.5 在生物与医学方面的应用211

本章小结214

问题与习题214

第11章 元素化学概论217

11.1 s区元素217

11.1.1 s区元素的性质217

11.1.2 s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18

11.2 p区元素222

11.2.1 p区元素的氧化还原性222

11.2.2 p区元素的氧化物和含氧酸223

11.3 d区及ds区元素226

11.3.1 d区及ds区元素的性质226

11.3.2 部分d区及ds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28

11.4 f区元素231

11.4.1 镧系元素231

11.4.2 锕系元素233

本章小结234

问题与习题234

第12章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简介236

12.1 化学分析中的误差236

12.1.1 误差236

12.1.2 准确度和精密度236

12.1.3 误差的种类和产生原因237

12.2 滴定分析法概述237

12.2.1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237

12.2.2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238

12.2.3 基准物质238

12.2.4 滴定分析中的定量计算方法239

12.3 酸碱滴定法239

12.3.1 酸碱滴定曲线240

12.3.2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243

12.3.3 酸碱滴定应用举例244

12.4 沉淀滴定法245

12.5 氧化还原滴定法246

12.5.1 重铬酸钾法246

12.5.2 高锰酸钾法247

12.5.3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248

12.6 配位滴定法249

12.6.1 配位滴定剂249

12.6.2 乙二胺四乙酸和金属离子的配位平衡250

12.6.3 配位滴定的应用250

12.7 仪器分析方法概述251

12.8 色谱法252

12.8.1 色谱法基本原理与仪器252

12.8.2 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54

12.9 光谱分析方法255

12.9.1 原子发射光谱法255

12.9.2 原子吸收光谱法256

12.9.3 X射线荧光分析法256

12.9.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258

12.9.5 红外光谱法259

12.9.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260

12.9.7 质谱分析法262

12.10 表面分析263

12.10.1 电子探针分析263

12.10.2 电子能谱分析263

本章小结264

问题与习题264

第13章 生命元素与生物化学基础267

13.1 生命元素267

13.1.1 生命元素的存在形式267

13.1.2 生命必需常量元素的功能268

13.1.3 生命中微量元素的功能269

13.1.4 有毒有害元素272

13.1.5 螯合排毒273

13.2 氨基酸和蛋白质273

13.3 维生素与脂类278

13.3.1 维生素278

13.3.2 脂类280

本章小结281

问题与习题281

第14章 环境化学基础282

14.1 大气环境化学282

14.1.1 大气污染的基本化学原理282

14.1.2 大气污染的表现形式285

14.1.3 温室效应289

14.2 水环境化学291

14.2.1 水质标准和水质指标291

14.2.2 水体中的污染物293

14.3 土壤环境294

14.3.1 农药294

14.3.2 重金属295

14.4 绿色化学295

14.4.1 绿色化学的发展方向295

14.4.2 绿色化学的中心内容296

14.4.3 绿色化学展望296

本章小结297

问题与习题297

第15章 化学与现代科学299

15.1 化学与材料科学299

15.1.1 固体物质的结构301

15.1.2 典型材料的组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317

15.2 化学与能源科学326

15.2.1 廉价能源的“收集器”——太阳能电池326

15.2.2 清洁能源的希望——燃料电池327

15.2.3 电能的“高效存储器”——锂离子二次电池329

15.3 化学与信息科学330

15.3.1 半导体加工的“钥匙”——光刻胶330

15.3.2 叹为观止的“折射率设计和工程”——光导纤维331

本章小结332

问题与习题332

附录334

附录1 标准热力学数据(298.15K)334

附录2 一些有机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热(298.15K)339

附录3 标准摩尔键能(298.15K)340

附录4 一些溶剂的Kb和Kf340

附录5 一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41

附录6 弱酸弱碱的离解常数341

附录7 配离子不稳定常数的负对数值342

附录8 溶度积常数K ? sp(298.15K)343

附录9 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45

附录10 原子共价半径r347

附录11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I1348

附录12 元素周期表349

习题答案350

参考文献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