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直线感应电机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直线感应电机理论
  • (法)波罗亚多夫(Poloujadoff,M.)著;张春镐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630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直线感应电机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直线感应电机1

1.2 直线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一般叙述.基本假定2

1.3 本书的宗旨5

1.4 电磁学基本定律的表达式8

1.4.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表达式8

1.4.2 功率和力的求解11

1.5 附录12

第二章 一维理论基础13

2.1 副边电流线的形状13

2.2 其他假定·标记法15

2.3 基本方程16

2.4 基本方程组的复数形式17

2.5 磁通密度的一般形式17

2.6 无限长电动机19

2.6.1 电流和磁通密度20

2.6.2 阻抗图22

2.6.3 推力计算24

2.6.4 等值电路24

2.7 “二阶”理论26

2.8 “四阶”理论29

2.9 多重返回路径理论30

2.10 附录32

第三章 一维理论中的边界条件35

3.1 第一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L=λ;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三阶返回路径理论36

3.2 第二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L=λ;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二阶理论38

3.3 第三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较pλ稍长,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40

3.4 第四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较pλ长很多;三阶理论41

3.5 第五种情况:直线感应电动机长度L=λ;端部磁通密度突然变化;四阶理论41

3.6 第六种情况:直流制动器43

3.7 边缘的形状、其在一维理论中的近似45

3.8 原边磁场的分析46

第四章 直线感应电机的特性(一维理论)49

4.1 由直接求解微分方程来分析恒电流源供电的直线感应电动机49

4.1.1 磁通密度的表示法50

4.1.2 推力的求解51

4.1.3 气隙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求解.效率52

4.2 一些因素对计算电动机特性的影响56

4.3 方程组的非直接解法:无限长铁心和实际原边磁势59

4.3.1 傅立叶展开法59

4.3.2 傅立叶积分法63

4.4 方程的非直接解:无限长铁心和实际原边磁通密度68

4.4.1 解法原理68

4.4.2 傅立叶级数展开法69

4.4.3 傅立叶积分法71

4.5 附录74

第五章 在副边平面上的二维分析(无限长的电动机)78

5.1 数据、假定和标记78

5.2 在x-y平面上的基本方程80

5.2.1 在气隙范围内80

5.2.2 在气隙外边81

5.3 无限长电动机方程的解82

5.3.1 边界条件82

5.3.2 电流的求解83

5.3.3 电流线的形状85

5.4 轴向力和侧向力88

5.5 原边电压和功率91

5.5.1 复气隙功率91

5.5.2 等值电路92

5.6 在对称情况下与一维理论的比较96

5.7 横向边缘磁场的影响101

5.7.1 问题的提出101

5.7.2 横向调制函数102

5.8 附录105

5.8.1 确定?、?、?、?四个常数105

5.8.2 磁通的求解107

第六章 在x-y平面上的二维分析(有限长度的情况)108

6.1 分离法的第一个例子108

6.1.1 在区域Ⅰ中的分析109

6.1.2 在区域Ⅱ和区域Ⅲ内的分析112

6.1.3 区域Ⅰ与区域Ⅱ、Ⅲ之间的边界条件113

6.1.4 应用115

6.2 分离法的第二个例子117

6.2.1 气隙下场方程的分析117

6.2.2 在返回路径中场方程的分析119

6.2.3 在区域Ⅰ中的电流值120

6.2.4 实际例子121

6.2.5 全解123

6.3 五区域模型124

6.4 气隙在x方向延伸126

6.4.1 应用原边电流126

6.4.2 应用原边磁通密度128

6.4.3 与第二种分离法的比较129

6.5 气隙在x和y两个方向上延伸130

6.6 对直流制动的四种分析132

6.6.1 一条窄铜带进入直流磁场132

6.6.2 对制动器的分析135

6.6.3 其他因素的影响139

6.6.4 对悬浮装置的分析140

6.7 附录142

第七章 在x-z平面内的二维分析145

7.1 一维理论的推广146

7.1.1 磁力线146

7.1.2 悬浮问题149

7.1.3 注解151

7.1.4 边端效应对法向力的影响151

7.1.5 双边电动机中副边的平衡152

7.2 无限长电动机的全面分析154

7.2.1 基本方程154

7.2.2 简单对称的情况:第一种方法156

7.2.3 与电力传输线的相似160

7.2.4 力165

7.2.5 无限大导电介质的情况167

7.2.6 无限薄副边的情况172

7.2.7 等值电路和输入功率173

7.3 有限长电动机的分析178

7.3.1 气隙在x方向上无限延伸,傅立叶积分法178

7.3.2 对短定子直线感应电动机的其他课题181

7.4 对应用傅立叶变换的一个重要注解182

7.5 附录182

7.5.1 考虑入端效应时法向(z方向)力的求解182

7.5.2 电气相似185

7.5.3 简单对称情况的分析185

第八章 三维分析188

8.1 无限长电动机188

8.1.1 模型的描述188

8.1.2 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190

8.1.3 磁场和功率的表达式191

8.1.4 与其他各章所得结果的比较198

8.2 有限长的电动机199

第九章 几点补充201

9.1 关于推力-速度曲线的一些解释201

9.2 无因次参数203

9.2.1 磁雷诺数204

9.2.2 副边品质因数206

9.3 nm,Jm和Xm的确定207

9.3.1 无限薄的电流密度层208

9.3.2 正弦移动磁势的产生210

9.3.3 求Xm的值.小空气隙211

9.3.4 求Xm的值.大空气隙213

9.4 某些参数的影响215

9.4.1 谐波和电流不平衡215

9.4.2 确定电流源供电和电压源供电电机的特性216

9.4.3 “外伸缘”的影响217

9.4.4 铁心开槽219

9.5 补偿绕组220

9.6 其他方法223

9.6.1 Weh法223

9.6.2 边?效应的数值分析225

9.6.3 网格矩阵分析226

9.7 Guimbal电动机227

9.8 傅立叶变换的反变换227

第十章 直线感应电机的试验232

10.1 金属带试验232

10.2 轮子试验234

10.2.1 圆柱副边235

10.2.2 扁平副边的试验239

10.2.3 出端和入端边端效应间的干涉242

10.2.4 复合伦试验242

10.3 液体副边的直线感应电机244

10.4 轨道试验245

10.4.1 大中型轨道试验246

10.4.2 小型轨道试验251

参考文献255

中英名词索引27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