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医学名著珍品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医学名著珍品全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92968.jpg)
- 鲁兆麟等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812261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607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16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医学名著珍品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马王堆医书3
一、《足臂十一脉灸经》3
二、《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4
三、《脉法》6
四、《阴阳脉死候》6
五、《五十二病方》6
六、《却谷食气》25
七、《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26
八、《导引图》题记27
九、《养生方》28
十、《杂疗方》35
十一、《胎产书》38
十二、《十问》41
十三、《合阴阳》45
十四、《杂禁方》46
十五、《天下至道谈》47
黄帝内经素问55
卷第一55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55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57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59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61
卷第二63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63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68
阴阳别论篇第七69
卷第三71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71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71
五藏生成篇第十74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76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77
卷第四77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78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79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80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80
卷第五82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82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86
卷第六88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88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91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94
卷第七94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95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97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98
卷第八99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99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101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103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104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106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106
卷第九107
热论篇第三十一107
剌热篇第三十二108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111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112
卷第十112
疟论篇第三十五112
刺疟篇第三十六114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116
咳论篇第三十八117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118
卷第十一118
腹中论篇第四十119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120
卷第十二123
风论篇第四十二123
痹论篇第四十三124
痿论篇第四十四126
厥论篇第四十五127
卷第十三129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129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130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131
脉解篇第四十九132
卷第十四134
刺要论篇第五十134
剌齐论篇第五十一134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134
剌志论篇第五十三136
针解篇第五十四136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137
卷第十五138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138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139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139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143
卷第十六147
骨空论篇第六十147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150
卷第十七152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152
卷第十八155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155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158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158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160
卷第十九160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162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67
卷第二十171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171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176
卷第二十一185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85
剌法论篇第七十二亡185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亡185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198
卷第二十二198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211
卷第二十三211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212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213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214
卷第二十四215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215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217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218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220
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220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222
灵枢经231
卷之一231
九针十二原第——法天231
本输第二法地232
小针解第三法人233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法时234
卷之二236
根结第五法音236
寿天刚柔第六法律237
官针第七法星238
本神第八法风239
终始第九法野239
卷之三241
经脉第十241
经别第十一244
经水第十二245
卷之四246
经筋第十三246
骨度第十四247
脉度第十七248
五十营第十五248
营气第十六248
营卫生会第十八249
四时气第十九249
卷之五250
五邪第二十250
寒热病第二十—250
癫狂第二十二251
热病第二十三251
厥病第二十四252
周痹第二十七253
病本第二十五253
杂病第二十六253
口问第二十八254
卷之六255
师传第二十九255
决气第三十255
肠胃第三十一256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256
海论第三十三256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257
胀论第三十五257
五乱第三十四257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258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258
血络论第三十九259
阴阳清浊第四十259
卷之七259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259
病传第四十二260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260
外揣第四十五261
五变第四十六261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261
本藏第四十七262
卷之八263
禁服第四十八263
五色第四十九264
论勇第五十265
背腧第五十一266
卫气第五十二266
论痛第五十三266
天年第五十四266
卷之九267
水胀第五十七267
逆顺第五十五267
五味第五十六267
贼风第五十八268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268
玉版第六十269
五禁第六十一269
动输第六十二270
五味论第六十三270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270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272
卷之十272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273
行针第六十七273
上膈第六十八274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274
寒热第七十274
邪客第七十一274
通天第七十二276
卷之十一276
官能第七十三276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277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278
卫气行第七十六279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280
卷之十二281
九针论第七十八281
岁露论第七十九282
大惑论第八十283
痈疽第八十一284
一难289
经脉诊候第一289
卷一289
难经集注289
难经集注序289
二难291
三难292
四难294
五难296
六难296
七难296
八难297
九难297
十一难298
十难298
十二难299
卷二299
十三难299
十四难300
十五难303
十六难305
十七难308
十八难308
十九难311
二十一难312
卷三312
二十难312
二十二难313
二十三难313
二十四难315
经络大数第二316
二十五难316
二十六难317
奇经八脉第三317
二十七难317
二十八难317
二十九难318
荣卫三焦第四319
三十难319
三十一难320
藏府配象第五321
三十二难321
三十三难321
三十四难321
五十一难321
三十五难322
三十九难323
三十八难323
三十七难323
三十六难323
藏府度数第六323
卷四324
四十难324
四十一难324
四十二难325
四十三难326
四十四难326
四十七难327
四十六难327
四十五难327
虚实邪正第七328
四十八难328
四十九难328
五十难330
五十二难331
藏府传病第八331
五十三难331
五十五难332
五十六难332
五十四难332
藏府积聚第九332
五泄伤寒第十333
五十七难333
五十八难333
五十九难334
六十难335
神圣工巧第十一335
六十一难335
藏府井俞第十二335
六十二难335
六十四难336
六十五难336
卷五336
六十三难336
六十六难337
六十七难341
六十八难341
用针补泻第十三342
六十九难342
七十难342
七十一难343
七十二难343
七十三难343
七十五难344
七十四难344
七十六难345
七十七难345
七十八难345
七十九难346
八十难346
八十一难346
难经集注跋346
难经集注考347
注解伤寒论351
新刻伤寒论序351
刻伤寒论序352
注解伤寒论序353
伤寒卒病论序354
图解运气图355
辨脉法360
平脉法365
卷一369
卷二371
伤寒例371
辨痉湿暍脉证375
辨太阳病症并治上377
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380
卷三380
卷四392
辩太阳病脉症并治下392
卷五399
辨阳明病脉症并治399
伤寒宜忌第四十五章403
辨少阳病脉症并治407
辨太阴病脉症并治407
辨少阴病脉症并治408
辨厥阴病脉症并治412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416
卷七416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症并治417
辨不可发汗病脉症并治418
辨可发汗病脉症并治419
卷八420
辨发汗后病脉症并治420
辨不可吐420
辨可吐420
卷九420
辨不可下病脉症并治420
辨可下病脉症并治422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症并治423
卷十423
金匮要略心典429
卷上429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429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432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435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438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439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441
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444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447
卷中447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448
腹满寒疝宿食脉证治第十449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452
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454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第十三459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460
卷下465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465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468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470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475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476
妇人妊娠病脉证治第二十477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478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479
针灸甲乙经491
卷之一491
精神五脏论491
五脏变腧论492
五脏六腑阴阳表里论492
五脏六腑官论492
五脏大小六腑应候论493
十二经水论494
十二原论494
四海论495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刻漏论495
营气论496
营卫三焦论497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论497
津液五别论497
卷六497
奇邪血络论498
五色论498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论499
卷之二501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501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504
奇经八脉第二506
脉度第三507
十二经标本第四507
经脉根结第五508
经筋第六508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510
卷之三511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511
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511
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511
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512
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512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512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512
背自第一椎两傍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513
背自第二椎两傍侠脊备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侠脊凡三十六穴第九513
面凡三十九穴第十514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515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515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515
胸自云门侠气户两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516
胸白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516
胸自输府侠任脉两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516
胸自气户侠输府两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516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517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五穴第十九517
腹自幽门侠巨阙西傍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517
腹自不容侠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518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518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胶凡十二穴第二十三519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519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十六穴第二十五519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520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520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521
手太阳凡十六穴第二十九521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521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522
足少阴及股并阴跻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522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523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523
经脉第一上524
卷之四524
足太阳及股并阳所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524
经脉第一中526
经脉第一下527
病形脉诊第二上529
病形脉诊第二下530
三部九候第三531
卷之五531
针灸禁忌第一上531
针炙禁忌第一下533
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533
缪刺第三535
针道第四536
针道终始第五538
针道自然逆顺第六539
卷之六540
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540
针道外揣纵舍第七540
逆顺病本未方宜形志大论第二541
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542
阴阳清波顺治逆乱大论第四543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543
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544
阴阳大论第七545
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545
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546
五脏传病大论第十547
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癌大论第十一548
卷之七549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549
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549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551
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553
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554
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555
太阻中风感于寒湿发痓第四556
阴阳相移发三疟556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559
卷之八559
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560
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贲肥气痞气奔豚第二561
五脏六腑胀第三563
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564
肾风发风水面腑肿第五564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565
卷之九565
大寒内薄骨髓发头痛第一(颔项痛附)565
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566
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567
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567
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568
脾胃次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568
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569
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570
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571
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癫疝遗溺癃第十一571
卷之十572
阴受病发痹第一上572
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572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573
阳受病发风第二上574
阳受病发风第二下575
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576
热在五脏发痿第四576
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蠕皆痛肩似拔第五577
水浆不消发饮第六577
卷之十一577
胸中寒发脉代第一577
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578
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579
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579
五气溢发消渴黄瘅第六579
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579
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第七580
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581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581
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581
卷之十二583
欠哕唏振寒噫嚏軃泣出太息?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583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584
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584
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585
手太阳少附脉动发耳病第五586
手足阳呀脉动发口齿病第六586
血溢发衄第七587
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587
妇人杂病第十587
小儿杂病第十一588
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589
四 风舌强不得语候595
五 风失音不语候595
三 风口噤候595
六 贼风候595
卷之一595
二 风癔候595
一 中风候595
风病诸候上 凡二十九论595
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595
七 风痉候596
八 风角弓反张候596
九 风口候596
十 柔风候596
十一 风痱候596
十二 风腲退候596
十三 风偏枯候596
十四 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596
十五 风身体手足不随候597
十七 风痹手足不随候598
十八 风半身不随候598
十九 偏风候598
二十 风亸曳候598
二十一 风不仁候598
二十二 风湿痹候598
十六 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598
二十三 风湿候599
二十四 风痹候599
二十九 风惊候600
二十八 风惊恐候600
二十五 血痹候600
二十六 风惊邪候600
二十七 风惊悸候600
三十三 风经五脏恍惚候601
三十六 风冷候601
三十四 剌风候601
三十五 蛊风候601
三十二 风入腹拘急切痛候601
三十一 风身体疼痛候601
三十 历节风候601
风病诸候下 凡三十论601
卷之二601
三十八 风气候603
三十九 风冷失声候603
四十 中冷声嘶候603
四十一 头面风候603
四十二 风头眩候604
四十三 风癫候604
四十六 风邪候605
四十四 五癫病候605
四十五 风狂病候605
四十七 鬼邪候606
四十八 鬼魅候606
四十九 恶风须眉堕落候606
五十 恶风候607
五十一 风瘙隐轸生疮候607
五十二 风瘙身体隐轸候607
五十三 风瘙痒候607
五十四 风身体如虫行候607
五十七 诸癞候608
五十五 风痒候608
五十六 风瘠瘰候608
五十八 乌癞候609
五十九 白癞候609
卷之三609
虚劳病诸候上 凡三十九论609
一、虚劳候609
八 虚劳四支逆冷候611
九 虚劳手足烦疼候611
七 虚劳痰饮候611
十 虚劳积聚候611
十一 虚劳症瘕候611
五 虚劳三焦不调候611
四 虚劳胃气虚弱不能消谷候611
三 虚劳不能食候611
二、虚劳羸瘦候611
六 虚劳寒冷候611
十八 虚劳伤筋骨候612
二十三 虚劳耳聋候612
二十二 虚劳目暗候612
二十一 虚劳风痿痹不随候612
二十 虚劳惊悸候612
十九 虚劳筋挛候612
十七 虚劳里急候612
十六 虚劳无子候612
十五 虚劳热候612
十四 虚劳少气候612
十三 虚劳客热候612
十二 虚劳上气候612
三十二 风虚汗出候613
三十三 虚劳心腹否满候613
三十四 虚劳心腹痛候613
三十一 大病后虚汗候613
三十五 虚劳呕逆候613
三十六 虚劳咳嗽候613
三十七 虚劳体痛候613
二十八 虚劳汗候613
二十九 虚劳盗汗候613
二十七 虚劳脉结候613
二十六 病后虚肿候613
二十五 大病后不得眠候613
二十四 虚劳不得眠候613
三十 诸大病后虚不足候613
三十八 虚劳寒热候614
三十九 虚劳口干燥候614
四十二 虚劳手足皮剥候615
四十五 虚劳凝唾候615
四十四 虚劳烦闷候615
四十三 虚劳浮肿候615
卷之四615
四十一 虚劳舌肿候615
四十 虚劳骨蒸候615
虚劳病诸候下 凡三十六论615
五十七 虚劳少精候616
五十八 虚劳尿精候616
五十六 虚劳小便白浊候616
五十五 虚劳小便余沥候616
五十四 虚劳小便难候616
五十九 虚劳溢精、见闻精出候616
六十 虚劳失精候616
六十一 虚劳梦泄精候616
四十八 虚劳鼻衄候616
五十三 虚劳小便利候616
五十二 虚劳秘涩候616
五十一 虚劳兼痢候616
五十 虚劳吐利候616
四十九 虚劳吐下血候616
四十七 虚劳口区血候616
四十六 虚劳呕逆唾血候616
六十二 虚劳喜梦候617
六十三 虚劳尿血候617
六十四 虚劳精血出候617
六十五 虚劳膝冷候617
七十一 虚劳阴肿候618
七十 虚劳阴痛候618
七十三 虚劳阴下痒湿候618
七十二 虚劳阴疝肿缩候618
六十八 虚劳偏枯候618
六十七 虚劳髀枢痛候618
六十六 虚劳阴冷候618
六十九 虚劳阴萎候618
七十四 虚劳阴疮候619
七十五 风虚劳候619
卷之五619
腰背病诸候 凡十论619
一 腰痛候619
四 卒腰痛候620
五 久腰痛候620
三 风湿腰痛候620
二 腰痛不得俯仰侯620
六 肾著腰痛候621
七 胃腰候621
八 腰脚疼痔候621
九 背偻候621
十 肋痛候621
消渴病诸候 凡八论621
一、消渴候621
六 渴利后发疮候622
五 渴利后损候622
四 渴利候622
二 渴病候622
三 大渴后虚乏候622
七 渴利候623
八 强中候623
卷之六623
解散病诸候 凡二十六论623
一 寒食散发候623
八 解散大便秘难候631
十三 解散大小便难候631
十二 解散下利后诸病候631
十一 解散卒下利候631
十 解散大便血候631
九 解散虚冷小便多候631
五 解散渴候631
七 解散心腹痛心凚候631
六 解散上气候631
四 解散浮肿候631
三 解散除热候631
二 解散痰癖候631
二十三 解散目先所见目疼候632
二十四 解散心腹胀满候632
二十五 解散挟风劳候632
二十二 解散呕逆候632
二十六 解散饮酒发热候632
伤寒病诸候上 凡三十三论632
一 伤寒候632
卷之七632
二十 解散痈肿候632
十九 解散发疮候632
十八 解散鼻塞候632
十七 解散脚热腰痛候632
十六 解散发黄候632
十五 解散热淋候632
十四 解散小便不通候632
二十一 解散烦闷候632
三 伤寒取吐候634
四 中风伤寒候634
二 伤寒发汗不解候634
五 伤寒一日候635
六 伤寒二日候635
七 伤寒三日候635
八 伤寒四日候635
九 伤寒五日候635
十 伤寒六日候635
十一 伤寒七日候635
十二 伤寒八日候635
十三 伤寒九日以上候635
二十 伤寒烦候636
二十一 伤寒虚烦候636
十九 伤寒谬语候636
二十三 伤寒渴候636
二十四 伤寒呕候636
二十二 伤寒烦闷候636
十八 伤寒眢豆疮后灭瘢候636
十七 伤寒眢豆疮候636
十六 伤寒口疮候636
十五 伤寒斑疮候636
十四 伤寒咽喉痛候636
二十五 伤寒干呕候637
二十六 伤寒吐逆候637
二十七 伤寒哕候637
二十八 伤寒喘候637
二十九 伤寒厥候637
三十七 伤寒心腹胀满痛候638
三十六 伤寒变成黄候638
三十五 伤寒五脏热候638
三十四 伤寒余热候638
伤寒病诸候下 凡四十四论638
卷之八638
三十三 伤寒结胸候638
三十二 伤寒心否候638
三十一 伤寒痉候638
三十 伤寒悸候638
三十八 伤寒宿食不消候639
三十九 伤寒大便不通639
四十 伤寒小便不通候639
四十一 伤寒热毒利候639
四十二 伤寒脓血利候639
四十三 伤寒利候639
四十四 伤寒病后胃气不和利候639
四十五 伤寒上气候639
四十六 伤寒咳嗽候639
五十一 伤寒百合候640
五十 坏伤寒候640
五十二 伤寒狐惑候640
四十九 伤寒阴阳毒候640
六十一 伤寒内有瘀血候641
六十二 伤寒毒攻眼候641
六十 伤寒病后虚汗候641
五十九 伤寒病后不能食候641
六十三 伤寒毒攻手足候641
六十四 伤寒毒流肿候641
六十五 伤寒病后脚气候641
六十六 伤寒病后霍乱候641
五十八 伤寒病后虚羸候641
五十七 伤寒病后不得眠候641
五十六 伤寒病后渴候641
五十五 伤寒病后热不除候641
五十四 伤寒下部痛候641
五十三 伤寒湿?候641
七十一 伤寒梦泄精候642
七十二 伤寒劳复候642
七十 伤寒失声候642
七十三 伤寒病后食复候642
七十四 伤寒病后令不复侯642
六十九 伤寒肺萎候642
六十八 伤寒病后渴利候642
六十七 伤寒病后疟候642
卷之九643
七十七 伤寒令不相染易候643
时气病诸候 凡四十三论643
一 时气候643
七十六 伤寒交接劳复候643
七十五 伤寒阴阳易候643
三 时气二日候644
二 时气一日候644
四 时气三日候644
十五 时气哕候645
十四 时气干呕候645
十六 时气嗽候645
十三 时气呕候645
十二 时气狂言候645
十七 时气渴候645
十八 时气衄血候645
十九 时气吐血候645
二十 时气口疮候645
十一 时气烦候645
十 时气取吐候645
九 时气八九日已上候645
八 时气七日候645
七 时气六日候645
六 时气五日候645
五 时气四日候645
三十一 时气大便不通候646
三十 时气?利候646
三十二 时气小便不通候646
二十九 时气脓血利候646
二十八 时气热利候646
三十三 时气阴阳毒候646
三十四 时气变成黄候646
三十五 时气变成疟候646
三十六 时气败候646
二十七 时气?候646
二十六 时气瘙疮候646
二十五 时气疱疮候646
二十四 时气毒攻手足候646
二十三 时气毒攻眼候646
二十二 时气发斑候646
二十一 时气喉咽痛候646
四十一 时气病后虚嬴候647
四十二 时气阴茎肿候647
四十 时气病后阴阳易候647
四十三 时气令不相染易候647
热病诸候 凡二十八论647
一 热病候647
三十九 时气病瘥后交接劳复候647
三十八 时气食复候647
三十七 时气劳复候647
五 热病四日候648
六 热病五日候648
四 热病三日候648
七 热病六日候648
八 热病七日候648
三 热病二日候648
二 热病一日候648
二十 热病?候649
十九 热病下利候649
二十一 热病毒攻眼候649
十八 热病小便不通候649
十七 热病大便不通候649
二十二 热病毒攻手足候649
二十三 热病呕候649
二十四 热病哕候649
二十五 热病口干候649
二十六 热病衄候649
十六 热病咽喉疮候649
十五 热病口疮候649
十四 热病热疮候649
十三 热病斑疮候649
十二 热病疱疮候649
十一 热病烦候649
十 热病解肌发汗候649
九 热病八九日已上候649
卷之十650
二十八 热病后沉滞候650
温病诸候 凡三十四论650
一 温病候650
二十七 热病劳复候650
十二 温病烦候651
十一 温病发斑候651
十三 温病狂言候651
十 温病九日已上候651
九 温病八日候651
十四 温病嗽候651
十五 温病呕候651
十六 温病哕候651
十七 温病渴候651
十八 温病取吐候651
八 温病七日候651
七 温病六日候651
六 温病五日候651
五 温病四日候651
四 温病三日候651
三 温病二日候651
二 温病一日候651
二十九 温病劳复候652
三十 温病食复候652
二十八 温病下部疮候652
二十七 温病小便不通候652
二十六 温病大便不通候652
三十一 温病阴阳易候652
三十二 温病交接劳复候652
三十三 温病瘥后诸病候652
三十四 温病令人不相染易候652
十九 温病变成黄候652
二十四 温病下利候652
二十三 温病吐血候652
二十二 温病衄候652
二十一 温病毒攻眼候652
二十 温病咽喉痛候652
二十五 温病脓血利候652
疫疠病诸候 凡三论653
一 疫疠病候653
二 疫疠疱疮候653
三 瘴气候653
卷之十一653
疟病诸候 凡十四论653
一 疟病候653
二 温疟候656
三 痃疟候656
四 间日疟候656
十二 劳疟候657
十三 发作无时疟候657
十一 寒疟候657
十 往来寒热疟候657
十四 久疟候657
卷之十二657
黄病诸候 凡二十八论657
一 黄病候657
九 寒热疟候657
八 痰实疟候657
七 山瘴疟候657
六 瘅疟候657
五 风疟候657
八 内黄候658
九 行黄候658
七 阴黄候658
六 脑黄候658
十 癖黄候658
十二 五色黄候658
十一 噤黄候658
四 犯黄候658
三 黄汗候658
二 急黄候658
五 劳黄候658
十三 风黄候659
十四 因黄发血候659
十五 因黄发痢候659
十六 因黄发痔候659
十七 因黄发癖候659
十八 因黄发病后小便涩兼石淋候659
十九 因黄发吐候659
二十 黄疸候659
二十一 酒疸候659
二十二 谷疸候659
一 病热候660
二十八 湿疸候660
二十七 风黄疽候660
二 客热候660
三 病冷候660
冷热病诸候 凡七论660
二十五 九疸候660
二十四 黑疸候660
二十三 女劳疽候660
二十六 胞疸候660
四 寒热候661
五 寒热往来候661
六 冷热不调候661
七 寒热厥候661
卷之十三662
气病诸候 凡二十五论662
一 上气候662
三十七 风热候662
二 卒上气候663
三 上气鸣息候663
四 上气喉中如水鸡鸣候663
五 奔气候663
六 奔豚气候663
七 上气呕吐候663
八 上气肿候663
九 结气候664
十 冷气候664
十一 七气候664
十二 九气候664
十三 短气候664
十四 五膈气候664
十八 游气候665
十七 少气候665
二十 上气胸胁支满候665
十九 胸胁支满候665
十五 逆气候665
十六 厥逆气候665
二十四 食热饼触热饮水发气候666
一 脚气缓弱候666
二十五 气分候666
脚气病诸候 凡八论666
二十三 走马奔走及人走乏饮水得上气候666
二十二 乏气候666
二十一 久寒胸胁支满候666
二 脚气上气候667
三 脚气痹弱候667
四 脚气疼不仁候667
五 脚气痹挛候667
六 脚气心腹胀急候667
七 脚气肿满候667
八 脚气风经五脏惊悸候667
一 咳嗽候668
咳嗽病诸候 凡十五论668
卷之十四668
六 咳嗽脓血候669
十 咳逆候669
八 呷嗽候669
七 久咳嗽脓血候669
九 暴气嗽候669
五 久咳嗽上气候669
四 咳嗽上气候669
三 咳嗽短气候669
二 久咳嗽候669
十一 久咳逆候670
十二 咳逆上气候670
十三 久咳逆上气候670
十四 咳逆上气呕吐候670
十五 咳逆短气候670
淋病诸候 凡八论670
一 诸淋候670
二 石淋候670
八 寒淋候671
小便病诸候 凡八论671
七 血淋候671
二 小便数候671
一 小便利多候671
五 劳淋候671
四 膏淋候671
三 气淋候671
六 热淋候671
三 小便不禁候672
四 小便不通候672
五 小便难候672
六 遗尿候672
七 尿床候672
八 胞转候672
大便病诸侯 凡五论672
一 大便难候672
三 大便失禁候673
四 关格大小便不通候673
五 大小便难候673
二 大便不通候673
一 肝病候674
五脏六腑病诸候 凡十三论674
二 心病候674
卷之十五674
三 脾病候675
四 肺病候676
五 肾病候677
六 胆病候678
七 小肠病候678
八 胃病候678
九 大肠病候678
十 膀胱病候679
十一 三焦病候679
十二 五脏横病候679
十三 脾胀病候679
三 心悬急懊痛候680
腹痛病诸候 凡四论680
五 心痛不能饮食候680
四 心痛多唾候680
一 腹痛候680
二 久心痛候680
一 心痛候680
心痛病诸候 凡五论680
卷之十六680
二 久腹痛候681
三 腹胀候681
一 心腹痛候682
心腹痛病诸候 凡七论682
二 久心腹痛候682
四 久腹胀候682
卷之十七683
七 卒苦烦满叉胸胁痛欲死候683
六 胸胁痛候683
一 水谷痢候683
痢病诸候 凡四十论683
四 心腹胀侯683
三 心腹相引痛侯683
五 久心腹胀候683
二 久水谷痢候684
三 赤白痢候684
四 久赤白痢候685
五 赤痢候685
六 久赤痢候685
七 血痢候685
八 久血痢候685
九 脓血痢候685
十 久脓血痢候685
十一 冷痢候685
十二 久冷痢候685
二十 蛊注痢候686
二十一 肠蛊痢候686
十九 痢如膏候686
十八 白滞痢候686
二十二 下痢便肠垢候686
二十三 不伏水土痢候686
二十四 呕逆吐痢候686
十七 休息痢候686
十六 杂痢候686
十五 冷热痢候686
十四 久热痢候686
十三 热痢候686
三十一 痢后肿候687
三十二 痢后不能食候687
三十 痢后虚烦候687
三十三 痢后腹痛候687
三十四 痢后心下逆满候687
三十五 脱肛候687
二十九 痢谷道肿痛候687
二十八 痢兼肿候687
二十七 下痢口中及肠内生疮候687
二十六 痢兼渴候687
二十五 痢兼烦候687
卷之十八688
湿?病诸候 凡三论688
四十 谷道赤痛候688
一 湿?候688
二 心?候688
三 疳?候688
三十九 谷道痒候688
三十八 谷道虫候688
三十七 谷道生疮候688
三十六 大下后哕候688
二 三虫候689
一 九虫候689
四十七 伤寒衄血候689
九虫病诸候 凡五论689
四十八 伤寒吐血候689
三 蚘虫候690
四 寸白虫候690
五 蛲虫候690
卷之十九690
积聚病诸候 凡六论690
一 积聚候690
六 伏梁候692
五 积聚宿食候692
四 积聚心腹胀满候692
三 积聚心腹痛候692
二 积聚痼结候692
症瘕病诸候 凡十八论693
一 症候693
二 症瘕候693
三 暴症候693
四 鳖症候693
五 虱症候693
六 米症候693
十七 谷瘕候694
十八 腹内有毛候694
十六 酒瘕候694
十五 肉瘕候694
卷之二十694
疝病诸候 凡十一论694
一 诸疝候694
九 发症候694
十四 蛇瘕候694
十三 鱼瘕候694
十二 鳖瘕候694
十一 瘕病候694
十 蛟龙病候694
八 腹内有人声候694
七 食症候694
二 寒疝候695
三 寒疝心痛候695
四 寒疝腹痛候695
五 寒疝心腹痛候695
六 寒疝积聚候695
七 七疝候695
八 五疝候695
九 心疝候695
五 痰结实候696
六 膈痰风厥头痛候696
四 冷痰候696
七 诸痰候696
八 流饮候696
十一 疝瘕候696
二 痰饮食不消候696
一 痰饮候696
痰饮病诸候 凡十六论696
十 饥疝候696
三 热痰候696
十五 溢饮候697
二 久癖候697
一 癖候697
癖病诸候 凡十一论697
十六 悬饮候697
十三 诸饮候697
十四 支饮候697
十二 癖饮候697
十一 留饮宿食候697
十 留饮候697
九 流饮宿食候697
十一 饮酒人瘀癖菹痰候698
否噎病诸候 凡八论698
十 酒癖宿食不消候698
一 八否候698
二 诸否候698
三 噎候698
八 悬癖候698
七 痰癖候698
六 饮癖候698
五 寒癖候698
四 癖食不消候698
三 癖结候698
九 酒癖候698
一 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候699
五 肺萎候699
四 五脏及身体热候699
三 胃反候699
二 脾胃气不和不能饮食候699
八 腹内结强候699
脾胃病诸侯 凡五论699
卷之二十一699
七 久寒积冷候699
六 食噎候699
五 气噎候699
四 五噎候699
六 恶心候700
五 噫醋候700
宿食不消病诸候 凡四论700
一 宿食不消候700
三 哕候700
二 呕哕候700
一 干呕候700
呕哕病诸候 凡六论700
四 呕吐候700
二 食伤饱候701
三 谷劳候701
四 卒食病似伤寒候701
水肿病诸候 凡二十二论701
一 水肿候701
七 石水候702
九 水肿咳逆上气候702
八 皮水候702
三 风水候702
六 身面卒洪肿候702
五 大腹水肿候702
四 十水候702
二 水通身肿候702
二十 水瘕候703
二十一 水蛊候703
二十二 水癖候703
十九 水症候703
卷之二十二703
霍乱病诸候 凡二十四论703
一 霍乱候703
十四 燥水候703
十七 不伏水土候703
十六 犯土肿候703
十五 湿水候703
十三 疸水候703
十二 毛水候703
十一 水分候703
十 水肿从脚起候703
十八 二十四水候703
七 霍乱欲死候704
九 霍乱烦渴候704
八 霍乱呕哕候704
三 霍乱呕吐候704
六 霍乱下利不止候704
五 霍乱下利候704
四 霍乱心腹胀满候704
二 霍乱心腹痛候704
十七 中恶霍乱候705
十八 霍乱诸病候705
十六 霍乱转筋候705
十九 霍乱后诸病候705
十 霍乱心烦候705
十四 干霍乱候705
十三 霍乱呕而烦候705
十二 霍乱心腹筑悸候705
十五 霍乱四逆候705
十一 霍乱干呕候705
二十 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候706
二十一 霍乱后不除候706
二十二 转筋候706
二十三 筋急候706
一 中恶候707
二 中恶死候707
中恶病诸侯 凡十四论707
卷之二十三707
二十四 结筋候707
三 尸厥候708
四 卒死候708
五 卒忤候708
六 卒忤死候708
七 鬼击候708
八 卒魔候708
尸病诸候 凡十二论709
一 诸尸候709
十四 冻死候709
二 飞尸候709
十一 溺死候709
十二 中热暍候709
十 自缢死候709
九 魇不寤候709
十三 冒热困乏候709
十 寒尸候710
一 诸注候710
注病诸候 凡三十四论710
卷之二十四710
十二 尸气候710
十一 丧尸候710
九 冷尸候710
八 阴尸候710
七 伏尸候710
六 尸注候710
五 风尸候710
四 沉尸候710
三 遁尸候710
九 气注候712
十 寒注候712
八 邪注候712
十一 寒热注候712
十二 冷注候712
六 生注候712
五 转注候712
四 五注候712
三 鬼注候712
二 风注候712
七 死注候712
十九 温注候713
二十三 食注候713
二十二 殃注候713
二十一 哭注候713
二十 丧注候713
十八 走注候713
十七 遁注候713
十六 注忤候713
十五 恶注候713
十四 毒注候713
十三 蛊注候713
三十四 饮注候714
三十三 土注候714
王十二 产注候714
三十一 石注候714
三十 泄注候714
二十八 劳注候714
二十七 湿痹注候714
二十六 血注候714
二十五 骨注候714
二十四 水注候714
二十九 微注候714
卷之二十五715
蛊毒病诸候上 凡九论715
一 蛊毒候715
六 野道候716
七 射工候716
四 氐羌毒候716
五 猫鬼候716
三 蛊下血候716
二 蛊吐血候716
八 沙虱候717
九 水毒候718
卷之二十六718
蛊毒等病诸候下 凡二十七论718
十 解诸毒候718
十 解诸药毒候719
二十一 食猪肉中毒候720
二十二 食射菵肉中毒候720
二十 食狗肉中毒候720
十九 食郁肉中毒候720
二十三 食鸭肉成病候720
二十四 食漏脯中毒候720
十二 服药失度候720
十七 食六畜肉中毒候720
十六 食马肉中毒候720
十五 食牛肉中毒候720
十四 食诸肉中毒候720
十三 诸饮食中毒候720
十八 食六畜百兽肝中毒候720
三十三 饮酒中毒候721
一 吐血候721
血病诸候 凡九论721
卷之二十七721
三十五 恶酒候721
三十四 饮酒腹满不消候721
三十六 饮酒后诸病候721
三十一 食诸虫中毒候721
三十 食诸菜蕈菌中毒候721
二十九 食蟹中毒候721
二十八 食?鲐鱼中毒候721
二十七 食鲈鱼肝中毒候721
二十六 食诸鱼中毒候721
二十五 食鱼鲙中毒候721
三十二 饮酒大醉连日不解候721
六 大便下血候722
八 九窍四支出血候722
七 小便血候722
五 舌上出血候722
四 唾血候722
三 呕血候722
二 吐血后虚热胸中否口操候722
九 汗血候723
毛发病诸候 凡十三论723
一 须发秃落候723
二 令生髭候723
三 白发候723
十 令毛发不生候724
十一 白秃候724
九 火烧处发不生候724
十二 赤秃候724
十三 鬼舐头候724
七 须黄候724
六 发黄候724
五 令发润泽候724
四 令长发候724
八 令生眉毛候724
一 目赤痛候725
七 目风泪出候725
六 目风肿候725
五 目数十年赤候725
四 目赤烂眦候725
三 目风赤候725
二 目胎赤候725
卷之二十八725
目病诸侯 凡三十八论725
五 嗣面候725
四 酒?候725
三 面肝?候725
二 面疱候725
一 蛇身候725
面体病诸候 凡五论725
十三 日清盲候726
十二 日暗不明候726
十一 目息肉淫肤候726
九 目肤翳候726
八 目泪出不止候726
十 目肤翳覆瞳子候726
二十 目涩候727
二十五 目黑候727
二十四 目飞血候727
二十三 目偏视候727
二十一 目眩候727
二十二 目视一物为两候727
十九 目不能远视候727
十八 目珠子脱出候727
十七 目珠管候727
十六 雀目候727
十五 目茫茫候727
十四 目青盲有翳候727
一 鼻衄候728
鼻病诸候 凡十一论728
卷之二十九728
三十八 割目后除痛止血候728
三十七 针眼候728
三十六 目内有丁候728
三十五 目封塞候728
三十三 目疱疮候728
三十二 目肥候728
三十一 目蜡候蜡,音即728
三十 目眇候728
二十九 睢目候728
二十八 目眵?候728
二十七 睊目候睊,公县切728
三十四 目脓漏候728
二十六 目晕候728
六 鼻生疮候729
七 鼻息肉候729
三 鼻大衄候729
五 鼻齆候729
四 鼻久衄候729
二 鼻衄不止候729
四 久聋候730
三 劳重聋候730
二 耳风聋候730
一 耳聋候730
耳病诸候 凡九论730
十一 食诸物误落鼻内候730
十 鼻痛候730
九 鼻涕候730
八 鼻窒塞气息不通候730
三 齿痛候731
二 牙痛候731
一 牙齿痛候731
牙齿病诸候 凡二十一论731
九 耳疮候731
八 耳耵聍候731
七 耳疼痛候731
六 聤耳候731
五 耳鸣候731
十四 齿落不生候732
十二 齿挺候732
十 齿?候732
九 齿虫候732
十三 齿动摇候732
七 牙齿虫候732
六 齿间血出候732
五 齿断肿候732
四 风齿候732
八 牙虫候732
卷之三十733
五 口吻疮候733
四 唇生核候733
三 唇疮候733
二 紧唇候733
一 白舌疮候733
唇口病诸侯 凡十七论733
二十 龄齿候733
二十一 齿黄黑候733
十九 拔齿损候733
十八 齿?候733
十七 齿漏候733
十六 牙齿历蠹候733
十五 齿音离候733
十二 重舌候734
十三 悬痈肿候734
十一 謇吃候734
十四 咽喉垂倒候734
十五 失欠颔车蹉候734
九 口舌干焦候734
八 口臭候734
七 兔缺候734
六 唇口面皴候734
十 舌肿强候734
五 喉咽疮候735
十 心痹候735
九 咽喉不利候735
八 喉痈候735
七 喉咽肿痛候735
六 尸咽候735
三 喉中生谷贼不通候735
四 狗咽候735
二 马喉痹候735
一 喉痹候735
咽喉心胸病诸候 凡十一论735
十七 失枕候735
十六 数欠候735
六 手足皲裂候皲,音军736
七 尸脚候736
八 足?候736
五 肉裂候736
十 四支痛无常处候736
十一 脚跟颓候736
九 五指筋挛不得届伸候736
三 手足逆胪候736
二 手足发胝候736
一 代指候736
四肢病诸候 凡十四论736
十一 胸痹候736
四 肉剌候736
二 瘤候737
八 疣目候737
七 疬疡候737
六 白癜候737
四 黑痣候737
三 脑湿候737
五 赤疵候737
瘿瘤等病诸侯 凡一十五论737
卷之三十737
十四 脚破候737
十三 土落脚趾内候737
十二 脚中忽有物牢如石如刀锥所刺候737
一 瘿候737
十五 漏腋候738
四 赤丹候738
三 黑丹候738
二 白丹候738
一 丹候738
丹毒病诸候 凡一十三论738
十二 鼾眠候738
十四 狐臭候738
十三 体臭候738
十一 嗜眠候738
十 多忘候738
九 鼠乳候738
一 诸肿候739
二 风肿候739
肿病诸侯 凡一十七论739
十三 石火丹候739
三 卒风肿候739
四 风毒肿候739
五 毒肿候739
六 毒肿入腹候739
十一 ?火丹候739
十 熛火丹候739
九 尿灶火丹候739
八 废灶火丹候739
七 天灶火丹候739
六 室火丹候739
苴 丹轸候739
十二 萤火丹候739
十四 肿溃后候740
一 丁疮候740
丁疮病诸侯 凡十三论740
十七 流肿候740
十六 日游肿候740
十五 游肿候740
九 气肿候740
十三 肿有脓使溃候740
十二 恶肉候740
十一 恶脉候740
十 气痛候740
八 肿核候740
七 恶核肿候740
十二 丁疮久不瘥候741
十三 犯丁肿候741
十一 丁肿候741
十 犯丁疮肿候741
卷之三十二741
痈疽病诸候上 凡一十六论741
一 痈候741
七 赤根丁疮候741
八 牙巳丁疮候741
六 鱼脐丁疮候741
五 牛丁疮候741
四 紫色火赤丁疮候741
三 雌丁疮候741
二 雄丁疮候741
九 丁疮肿候741
六 痈虚热候743
十 发痈大小便不通候743
九 痈下利候743
八 发痈咳嗽候743
七 痈烦渴候743
五 附骨痈肿候743
四 石痈候743
三 痈溃后候743
二 痈有脓候743
十一 发痈内虚心惊候744
十二 痈肿久不愈汁不绝候744
十三 痈瘥后重发候744
十四 久痈候744
十五 疽候744
十六 疽溃后候747
二十二 石疽候748
二十一 风疽候748
十九 疽发口齿候748
二十 行疽候748
十七 缓疽候748
痈疽病诸候下 凡二十九论748
卷之三十三748
十八 熛疽候748
二十七 附骨疽候749
三十 疽大小便不通候749
二十八 久疽候749
二十九 疽虚热侯749
二十六 肘疽候749
二十五 水疽候749
二十四 杼疽候749
二十三 禽疽候749
三十一 痈发背候750
三十二 痈发背溃后候750
三十三 痈发背后下利候750
三十四 痈发背渴候750
三十五 痈发背兼嗽候750
三十六 痈发背大便不道候750
三十七 痈发背恶肉不尽候750
三十八 疽发背候750
四十二 内痈候751
四十一 肠痈候751
四十 疽发背热渴候751
三十九 疽发背溃后候751
四十三 肺痈候752
四十四 ?病候752
四十五 痤疖候752
卷之三十四753
痿病诸候 凡三十五论753
一 诸瘘候753
六 蝇瘘候754
八 蛴?瘘候754
七 蝼蛄痿候754
四 蚁瘘候754
五 蚍蜉瘘候754
三 蜂痿侯754
二 鼠痿候754
二十二 虫瘘候755
二十一 橛瘘候755
二十 痈瘘候755
十九 脑瘘候755
十八 蚝瘘候755
十七 蝎瘘候755
十六 花瘘候755
十四 骨疽瘘候755
十三 蜣螂瘘候755
十二 鞠瘘候755
十一 风瘘候755
十 尸瘘候755
九 雕鸟鹤瘘候755
十五 蚯蚓瘘候755
三十 雀瘘候756
三十五 癀瘘候756
三十四 瘰疠瘘候756
三十三 久瘘候756
三十二 冷瘘候756
三十一 脓瘘候756
二十七 蝗蜡瘘假756
二十九 内瘘候756
二十八 赤白瘘候756
二十六 蛇瘘候756
二十五 虾蟆瘘候756
二十四 蛙瘘候756
二十三 石瘘候756
卷之三十五757
疮病诸候 凡六十五论757
一 头面身体诸疮候757
六 血痔候757
二 头面身体诸久疮候757
三 诸恶疮候757
二 牡痔候757
五 肠痔候757
四 脉痔候757
三 牝痔候757
一 诸痔候757
痔病诸候 凡六论757
十二 风癣候758
十一 湿癣候758
十 干癣候758
九 癣候758
八 久?疮候758
七 湿?疮候758
六 燥病疮候758
五 瘘疮候758
四 久恶疮候758
二十三 热疮候759
二十二 湿疥候759
二十一 干疥候759
二十 疥候759
十八 刀癣候759
十九 久癣候759
十六 狗癣候759
十五 圆癣候759
十四 牛癣候759
十三 白癣候759
十七 雀眼癣候759
三十一 天上病候760
三十六 王烂疮候王,音旺760
三十五 疮建候760
三十四 反花疮候760
三十三 浸淫疮候760
三十二 甜疮候760
二十八 顽疽候760
三十 月食疮候760
二十九 枨疽候760
二十七 查疽候760
二十六 甲疽候760
二十五 疽疮候760
二十四 冷疮候760
四十九 乌啄疮候761
四十八 屋食疮候761
五十 摄领疮候761
四十七 集疮候761
四十六 晦疮候761
五十一 鸡督疮候761
五十二 断耳疮候761
五十三 新妇疮候761
五十四 土风疮候761
三十七 白头疮候761
四十五 瓠毒疮候761
四十四 毒疮候761
四十三 断咽疮候761
四十二 蜂窠疮候761
四十一 雁疮候761
四十 不痛疮候761
三十九 猪灰疮候761
三十八 无名疮候761
伤疮病诸候 凡四论762
一 汤火疮候762
六十四 冻烂肿疮候762
六十三 漆疮候762
二 灸疮急肿痛候762
三 灸疮久不瘥候762
四 针灸疮发洪候762
六十五 夏日沸烂疮候762
六十二 疮瘥复发候762
六十一 疮恶肉候762
六十 露败疮候762
五十九 疮中风寒水候762
五十八 血疮候762
五十七 免啮疮候762
五十六 甑带疮候762
五十五 逸风疮候762
一 蛇螫候763
蛇毒病诸候 凡五论763
四 狗啮重发候763
三 狾狗啮候763
二 马毒入疮候763
一 马啮踏人候763
兽毒病诸候 凡四论763
卷之三十六763
二 蝮蛇螫候764
三 虺螫候764
四 青蝰蛇螫候764
五 蜿毒候764
杂毒病诸侯 凡十四论764
一 蜂螫候764
二 蝎螫候764
九 诸鱼伤人候765
十 恶?啮候?,房中切765
八 甘鼠啮候765
十一 狐尿刺候765
十二 蚝虫螫候765
四 蜈蚣螫候765
六 石蛭螫人候765
五 蜞、蜍着人候765
三 虿螫候765
七 蚕啮候765
二 金疮血不止候766
五 金疮肠出候766
四 毒箭所伤候766
三 金疮内漏候766
一 金疮初伤候766
金疮病诸候 凡二十三论766
十四 人井冢墓毒气候766
十三 蠼螋尿候766
六 金疮肠断候767
七 金疮筋急相引痛不得屈伸候767
八 金疮伤筋断骨候767
九 箭镞金刃入肉及骨不出候767
十 金疮中风痉候767
十一 金疮惊肿候767
十二 金疮因交接血惊出候767
二十三 金疮久不瘥候768
腕伤病诸候 凡九论768
二十二 金疮下血虚竭候768
二十一 金疮中风水候768
一 被打头破脑出候768
二 腕折破骨伤筋候768
三 卒被损瘀血候768
十三 金疮惊悸候768
十九 金疮着风肿候768
十八 金疮着风候768
十七 金疮虫出候768
十六 金疮渴候768
十五 金疮咳候768
十四 金疮烦候768
二十 金疮成痈肿候768
九 刺伤中风水候769
二 风邪惊悸候769
一 风虚劳冷候769
妇人杂病诸候一 凡三十二论769
卷之三十七769
三 虚汗候769
七 腕折中风痉候769
六 被损久瘀血候769
五 腕伤初系缚候769
四 压迮坠堕内损候迮,音责769
八 腕折中风肿候769
七 偏风口喁候770
十 癫狂候770
八 贼风偏枯候770
九 风眩候770
六 角弓反张候770
五 中风口噤候770
四 中风候770
十一 风瘙痒候771
十二 风蛊候771
十三 癞候771
十四 气候771
十五 心痛候771
十六 心腹痛候771
十七 腹中痛候771
十八 小腹痛候771
十九 月水不调候771
二十三 月水不通候772
二十二 月水不断候772
二十四 带下候772
二十 月水不利候772
二十一 月水来腹痛候772
二十五 带五色俱下候773
二十六 带下青候773
二十七 带下黄候773
二十八 带下赤候773
二十九 带下白候773
三十 带下黑候773
三十三漏下候774
三十五 漏下青候774
三十四 漏下五色俱下候774
三十二 带下月水不通候774
妇人杂病诸候二 凡一十九论774
卷之三十八774
三十一 带下月水不利候774
四十四 崩中漏下五色候775
四十三 崩中漏下候775
四十二 崩中五色俱下候775
四十一 白崩候775
四十 崩中候775
三十九 漏下黑候775
三十八 漏下白候775
三十七 漏下赤候775
三十六 漏下黄候775
四十五 积聚侯776
四十六 癖病候776
四十七 疝瘕候776
四十八 症痞候776
四十九 八瘕候776
五十 带下三十六候778
五十一 无子候779
卷之三十九779
妇人杂病诸侯三 凡四十论779
五十二 月水不利无子候779
五十三 月水不通无子候779
五十四 子脏冷无子候779
五十五 带下无子候779
六十四 痰候780
六十五 嗽候780
六十六 咽中如炙肉脔候780
六十三 左胁痛如刀刺候780
六十八 瘿候780
六十九 吐血候780
六十七 喉痛候780
六十一 烦满候780
六十 客热候780
五十九 胸胁胀满候780
五十八 腹满少气候780
五十七 数失子候780
五十六 结积无子候780
六十二 身体卒痛候780
七十八 面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