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我的特殊使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我的特殊使命
  • (德)库尔特·比伦巴赫(Kurt Birrenbach)著;潘琪昌,马灿荣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ISBN:7532700445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47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我的特殊使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引言1

第一章 柏林危机1961—1962年1

一、联邦总理的委托1

二、危机的由来2

三、日内瓦会议对西柏林局势的影响8

四、西方国家政策中的一个转折?11

五、筑墙17

六、寻求和平解决方案20

七、执行使命24

八、关键的会谈25

1.约翰·J·麦克洛伊25

2.迪安·艾奇逊34

3.克里斯琴·赫脱36

4.亨利·A·基辛格40

5.道格拉斯·狄龙42

6.保罗·尼采46

7.在纽约与民主党人的会晤50

8.与犹太人团体的代表谈话53

9.与大使威廉·G·格雷韦教授的接触54

九、结论54

十、柏林危机的结局65

新的联邦政府65

十一、美国总统同阿列克谢·阿朱别伊的谈话66

十二、对逃亡运动的总结和关于建立国际通道机构的建议67

十三、古巴问题和柏林危机的结束71

一、联邦总理的委托75

第二章 以色列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75

二、承认以色列的由来76

三、补偿问题77

四、瓦塞纳尔协定78

五、近东危机和联邦德国79

六、外交关系问题84

七、我在美国的中途停留90

八、在联邦总理府内的讨论92

九、在以色列的谈判95

十、谈判第一次中断99

十一、第二轮谈判102

十二、第三轮谈判107

十三、结束谈判108

十四、建立外交关系111

十五、新的法律状况113

十六、新大使上任后的外交关系115

十七、文化、科学交流和旅游往来118

十八、以色列与联邦德国之间的商品交换121

十九、近东危机和以德关系123

1.同埃及缔结和约前的以色列政策的发展124

2.以色列、巴勒斯坦和黎巴嫩130

3.近东危机如何解决?138

4.贝京下台后的以色列146

第三章 “多边核力量”的终结和联盟内部的政治替代方案150

一、多边核力量问题的历史背景150

二、北约雅典会议和拿骚协定163

三、1963年1月14日戴高乐将军的记者招待会及其在核问题上对欧美关系产生的结果166

四、多边核力量和欧洲统一问题172

五、多边核力量的解决方案和关于不扩散条约的谈判176

六、我在华盛顿的使命179

七、关键性的会谈187

八、波恩的反应200

九、联邦总理出访前政治意志的形成204

十、联邦总理艾哈德及其代表团的华盛顿之行213

十一、就不扩散条约问题谈判的关键性进展215

十二、不扩散条约的新草案及其对今后欧洲联盟产生的后果219

十三、核计划小组223

迄今取得的成果223

十四、日内瓦谈判233

1983年10月日内瓦谈判情况244

十五、结论254

第四章 1968年布拉格危机261

一、联邦总理基辛格的委托261

二、捷克斯洛伐克危机的形成过程262

三、从德国的角度看国际形势267

四、选举总统之前美国总的形势272

五、同美国政府代表的会谈275

1.在华盛顿同美国国务卿迪安·腊斯克的第一次谈话275

2.尤金·罗斯托279

3.尼古拉斯·德·B·卡曾巴赫281

4.瓦尔特·罗斯托284

5.财政部长亨利·福勒287

6.和国务卿腊斯克的第二次会谈290

7.威廉·O·福斯特295

8.乔治·鲍尔296

9.克拉克·克利福德297

10.保罗·尼采299

11.同林登·B·约翰逊总统的谈话301

12.同共和党代表人物的谈话301

13.共和党的态度304

第五章 围绕莫斯科条约的争论312

一、初步的看法312

1.赖纳·巴策尔在联盟中进行试探的结果316

二、316

2.1971年1月29日联邦议院的辩论317

三、1971年9月3日的柏林协议323

四、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议会党团和莫斯科条约326

五、我在美国的谈判328

1.同美国政界领导人举行的谈话328

(1)理查德·尼克松总统330

(2)亨利·A·基辛格331

(3)约翰·J·麦克洛伊334

(4)国务卿威廉·P·罗杰斯337

(5)国防部长梅尔文·R·莱尔德337

(6)迪安·艾奇逊338

(7)乔治·鲍尔339

2.我对美国忧虑的表态341

六、在欧洲的试探性会谈348

1.法国和莫斯科条约349

(1)乔治·蓬皮杜总统对形势的看法351

(2)同戴高乐党的争论352

(3)同法国外长莫里斯·舒曼的会谈356

(4)同法国民主联盟领导人交换意见359

(5)同民主与进步中心的接触360

(6)同让·勒卡尼埃的谈话362

(7)没有和法国左翼接触363

(8)我同让·索瓦纳盖大使的谈话364

2.荷兰的看法366

(1)诺伯特·施梅尔策366

(2)同反对党领袖约普·登厄伊尔的争论367

(3)同北约秘书长约瑟夫·伦斯的会谈370

3.意大利是什么态度?371

(1)同自由党领袖乔瓦尼·马拉戈迪的会谈372

(2)同外交部国务秘书罗伯托·加亚的会谈374

(3)同前总理马里亚诺·鲁莫尔的谈话376

4.英国的态度380

(1)总的印象380

(2)外交大臣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380

(3)国防大臣卡林顿勋爵382

(4)丹尼斯·希利385

(5)迈克尔·斯图尔特386

5.比利时和德国的东方政策387

(1)外交大臣皮埃尔·阿尔梅尔387

(2)社会党的态度393

6.在卢森堡的会谈394

(1)皮尔·维尔纳首相395

(2)加斯东·托恩397

7.在盟国所获印象的总结398

七、莫斯科条约的一读400

八、在最后表决莫斯科条约前夕401

1.我对修改条约的态度402

2.宣读记录407

3.对联邦议院共同作出决议的建议410

九、对条约的表决和共同决议418

十、联邦议院共同决议的法律意义和巴伐利亚州的宪法起诉424

十一、德国自决这个目标有前途吗?431

译名对照表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