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师手册 第2版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宗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4369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05页
- 文件大小:318MB
- 文件页数:1639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师手册 第2版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章 常用资料、数据和一般标准1
1 标准代号1
2 计量单位和单位换算关系2
2.1 法定计量单位2
2.2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4
3 常用数据7
3.1 常用材料弹性模量及泊松比7
3.2 常用材料的密度和线膨胀系数7
3.3 松散物料的堆密度和安息角8
3.4 常用材料熔点、热导率及比热容9
3.5 常用材料极限强度的近似关系9
3.6 各种硬度值对照表10
3.7 常用材料及物体的摩擦因数10
3.8 滚动摩擦力臂11
3.9 常用物理量常数12
3.10 机械传动和轴承的效率12
4 常用几何体的体积、面积及重心位置13
5 常用力学公式15
5.1 常用截面的力学特性15
5.2 受静载荷梁的支点反力、弯矩和变形计算公式22
5.3 常用零件的接触应力和接触变形计算公式31
6 一般标准和规范36
6.1 标准尺寸36
6.2 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37
6.3 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系列39
6.4 机器轴高41
6.5 机器轴伸42
6.6 中心孔46
6.7 齿轮滚刀外径尺寸46
6.8 零件倒圆与倒角47
6.9 圆形零件自由表面过渡圆角半径和静配合连接轴用倒角47
6.10 砂轮越程槽48
6.11 插齿、滚齿退刀槽49
6.12 刨切、插切越程槽49
6.13 弧形槽端部半径50
6.14 球面半径50
6.15 锯缝尺寸50
6.16 T形槽和相应螺栓51
6.17 燕尾槽53
6.18 滚花53
6.19 分度盘和标尺刻度53
7 铸件设计一般规范53
7.1 铸件最小壁厚和最小铸孔尺寸54
7.2 铸造斜度55
7.3 铸造圆角半径55
7.4 铸件壁厚的过渡与壁的连接形式及其尺寸56
7.5 铸件加强肋的尺寸58
7.6 压铸件设计的基本参数58
8 锻件设计一般规范59
8.1 模锻件的锻造斜度和最小内外圆角半径59
8.2 模锻件肋的高宽比和最小距离59
8.3 模锻件的凹腔和冲孔连皮尺寸60
8.4 锻件腹板上冲孔的限制60
9 冲压件设计一般规范61
9.1 冲裁件61
9.2 弯曲件63
9.3 拉延伸件64
9.4 成形件65
10 塑料件设计一般规范67
第2章 机械制图70
1 通用规定70
1.1 图纸幅面和格式70
1.2 图样比例71
1.3 标题栏和明细栏71
1.4 图线72
1.5 剖面符号73
2 常用零件的表示法74
2.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74
2.2 花键表示法77
2.3 滚动轴承表示法78
2.4 弹簧表示法80
2.5 齿轮表示法82
2.6 动密封圈表示法83
2.7 简化表示法87
3 尺寸注法93
4 中心孔表示法102
5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103
第3章 极限与配合、形状与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112
1 极限与配合112
1.1 术语和定义112
1.2 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114
1.2.1 公差、偏差和配合的代号114
1.2.2 公差带、注公差尺寸和配合的表示114
1.2.3 注公差尺寸的解释114
1.2.4 配合分类114
1.2.5 基准温度115
1.3 标准公差115
1.4 孔、轴的极限偏差115
1.5 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161
1.5.1 孔、轴公差带的选择161
1.5.2 配合的选择161
1.6 公差与配合的选用164
1.6.1 基准制的选择164
1.6.2 公差等级的选择164
1.6.3 配合的选择164
2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170
3 圆锥公差171
3.1 圆锥公差术语及定义171
3.2 圆锥公差项目及给定方法172
3.3 圆锥公差的数值及选取172
4 圆锥配合174
4.1 圆锥配合的形成和类型174
4.2 圆锥配合的术语和定义175
4.3 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基准制与配合的选取176
4.4 位移型圆锥配合的直径公差带和配合的确定177
4.5 圆锥轴向偏差及其计算方法177
4.6 配合圆锥基准平面极限初始位置和极限终止位置的计算180
5 形状与位置公差181
5.1 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181
5.2 形状与位置公差符号和图样表示法182
5.3 形位公差带的定义186
5.4 形状与位置公差值194
5.4.1 形位公差的未注公差值194
5.4.2 图样上注出公差值的规定194
6 表面结构的表示法199
6.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数值系列199
6.2 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代号及其标注199
6.3 选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参考图表206
6.4 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209
第4章 机械工程常用材料211
1 一般知识211
2 黑色金属213
2.1 铸铁牌号和性能213
2.1.1 灰铸铁件214
2.1.2 可锻铸铁215
2.1.3 球墨铸铁216
2.1.4 耐热铸铁217
2.1.5 耐磨铸铁217
2.2 铸钢牌号和性能218
2.2.1 一般工程用铸钢218
2.2.2 焊接结构用碳素铸钢218
2.2.3 铸造高锰钢218
2.2.4 大型低合金铸钢219
2.2.5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220
2.2.6 一般用途耐热合金铸钢件220
2.2.7 不锈铸钢221
2.3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牌号和性能222
2.3.1 碳素结构钢222
2.3.2 优质碳素结构钢222
2.3.3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225
2.3.4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225
2.3.5 高耐候结构钢231
2.3.6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231
2.3.7 桥梁用结构钢232
2.3.8 船体用结构钢233
2.3.9 深冲压用钢234
2.3.10 冷墩和冷挤压用钢235
2.4 合金钢236
2.5 特殊用途钢242
2.5.1 弹簧钢242
2.5.2 滚动轴承钢244
2.5.3 工具钢244
2.5.4 耐热、不锈、耐酸钢248
2.6 钢的型材、板材、管材和线材254
2.6.1 热轧圆钢和方钢254
2.6.2 热轧六角钢和八角钢255
2.6.3 冷轧圆钢、方钢和六角钢255
2.6.4 钢管256
2.6.5 钢板和钢带262
2.6.6 型钢271
2.6.7 钢丝310
2.6.8 P3型镀锌金属软管312
3 有色金属313
3.1 铜和铜合金313
3.1.1 铸造铜合金313
3.1.2 加工铜和铜合金318
3.2 铝和铝合金333
3.2.1 铸造铝合金333
3.2.2 铝及铝合金的牌号表示335
3.2.3 铝和铝合金的尺寸规格和性能.336
3.3 镁合金341
3.3.1 铸造镁合金341
3.3.2 压铸镁合金341
3.3.3 加工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主要特性和应用341
3.4 钦及钦合金型材342
4 非金属材料345
4.1 橡胶345
4.1.1 常用橡胶的品种性能和用途345
4.1.2 工业用橡胶板347
4.1.3 石棉橡胶板348
4.1.4 橡胶管349
4.2 塑料353
4.2.1 概述353
4.2.2 塑料的分类、名称、特性和应用353
4.2.3 常用塑料的性能数据358
4.2.4 塑料型材的规格365
4.3 木材368
4.3.1 常用国产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368
4.3.2 木材的选择372
5 复合材料372
5.1 概述372
5.1.1 复合材料分类372
5.1.2 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应用373
5.2 树脂基复合材料374
5.3 复合钢板379
5.3.1 钦-钢复合钢板379
5.3.2 不锈钢复合钢板380
5.3.3 铜-钢复合钢板381
第5章 连接总论382
1 设计连接应考虑的问题382
2 连接的类型和选择382
2.1 可拆卸与不可拆卸连接382
2.2 按锁合分类382
3 连接设计的几个问题386
3.1 被连接件接合面设计386
3.2 注意连接接头和紧固件的应力集中问题386
3.3 考虑环境和工作条件的要求387
3.4 使连接受力情况合理387
3.5 当前对紧固件提出的更高要求387
4 紧固件标记方法390
4.1 紧固件产品的完整标记390
4.2 标记的简化原则390
4.3 标记示例390
参考文献391
第6章 螺纹和螺纹连接392
1 螺纹392
1.1 螺纹分类392
1.1.1 概述392
1.1.2 分类示例392
1.2 螺纹术语392
1.2.1 概述392
1.2.2 常用术语392
1.3 普通螺纹393
1.3.1 概述393
1.3.2 牙型394
1.3.3 直径与螺距系列394
1.3.4 基本尺寸398
1.3.5 公差398
1.3.6 标记405
1.3.7 量规410
1.4 统一螺纹413
1.4.1 概述413
1.4.2 牙型413
1.4.3 直径与螺距系列413
1.4.4 基本尺寸413
1.4.5 公差413
1.4.6 标记413
1.5 小螺纹444
1.5.1 概述444
1.5.2 牙型444
1.5.3 直径与螺距系列444
1.5.4 基本尺寸445
1.5.5 公差445
1.5.6 标记447
1.6 过渡配合螺纹447
1.6.1 概述447
1.6.2 牙型447
1.6.3 直径与螺距系列447
1.6.4 基本尺寸447
1.6.5 公差447
1.6.6 标记450
1.6.7 辅助锁紧结构450
1.7 过盈配合螺纹451
1.7.1 概述451
1.7.2 牙型451
1.7.3 直径与螺距系列451
1.7.4 基本尺寸451
1.7.5 公差451
1.7.6 装配力矩453
1.7.7 标记455
1.8 热镀锌大间隙螺纹455
1.8.1 概述455
1.8.2 牙型455
1.8.3 直径与螺距系列455
1.8.4 基本尺寸456
1.8.5 公差456
1.8.6 极限尺寸456
1.8.7 标记459
1.9 55°密封管螺纹459
1.9.1 概述459
1.9.2 牙型459
1.9.3 基准平面的位置460
1.9.4 基本尺寸460
1.9.5 连接形式460
1.9.6 公差460
1.9.7 有效螺纹长度460
1.9.8 标记460
1.10 60°密封管螺纹462
1.10.1 概述462
1.10.2 牙型462
1.10.3 基准平面的位置463
1.10.4 基本尺寸463
1.10.5 连接形式464
1.10.6 公差464
1.10.7 有效螺纹长度464
1.10.8 标记464
1.11 55°非密封管螺纹464
1.11.1 概述464
1.11.2 牙型464
1.11.3 基本尺寸465
1.11.4 公差465
1.11.5 标记465
1.12 用于管路的普通螺纹系列466
1.12.1 概述466
1.12.2 系列466
1.13 常用螺纹的识别467
1.13.1 概述467
1.13.2 常用螺纹识别表467
2 螺纹紧固件基础477
2.1 紧固件分类和标记477
2.1.1 紧固件分类477
2.1.2 紧固件标记方法478
2.2 紧固件结构要素478
2.2.1 紧固件专用螺纹478
2.2.2 紧固件扳拧部分结构及尺寸481
2.2.3 紧固件用通孔和沉孔485
2.2.4 螺纹紧固件的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489
2.3 公差494
2.3.1 螺栓、螺钉和螺母公差494
2.3.2 平垫圈公差503
2.3.3 耐热用螺纹连接副公差503
2.4 力学和工作性能507
2.4.1 螺栓、螺钉和螺柱507
2.4.2 螺母513
2.4.3 有效力矩型钢六角锁紧螺母518
2.4.4 不锈钢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524
2.4.5 紧定螺钉527
2.4.6 自攻螺钉528
2.4.7 自挤螺钉528
2.4.8 自钻自攻螺钉529
2.4.9 耐热用螺纹连接副530
2.4.10 有色金属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530
3 紧固件产品533
3.1 螺栓533
3.1.1 六角头螺栓533
3.1.2 方头螺栓549
3.1.3 半圆头螺栓549
3.1.4 沉头螺栓555
3.1.5 T形槽用螺栓556
3.1.6 活节螺栓557
3.1.7 地脚螺栓557
3.1.8 钢网架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558
3.2 螺柱559
3.2.1 双头螺柱559
3.2.2 等长双头螺柱559
3.2.3 焊接螺柱559
3.2.4 螺杆565
3.3 螺母566
3.3.1 六角螺母566
3.3.2 开槽螺母573
3.3.3 锁紧螺母577
3.3.4 方螺母579
3.3.5 圆形螺母581
3.3.6 焊接螺母585
3.3.7 铆螺母585
3.3.8 其他螺母590
3.4 螺钉598
3.4.1 机器螺钉598
3.4.2 紧定螺钉610
3.4.3 高强度圆柱头螺钉610
3.4.4 定位和轴位螺钉610
3.4.5 不脱出螺钉619
3.4.6 吊环螺钉622
3.4.7 滚花头螺钉622
3.5 自攻螺钉和木螺钉627
3.5.1 自攻螺钉627
3.5.2 自攻锁紧螺钉634
3.5.3 自钻自攻螺钉637
3.5.4 木螺钉638
3.6 垫圈641
3.6.1 平垫圈642
3.6.2 弹性垫圈643
3.6.3 锁紧垫圈647
3.6.4 止动垫圈648
3.6.5 方斜垫圈648
3.6.6 球面和锥面垫圈648
3.6.7 开口垫圈648
3.7 紧固件一组合件654
3.7.1 螺钉或螺栓组合件654
3.7.2 自攻螺钉组合件662
3.7.3 组合件用垫圈664
4 螺栓(螺钉)、螺母和垫圈的产品等级、机械性能等级组合(组配)指南666
4.1 螺栓(螺钉)、螺母和垫圈产品等级的组合(组配)666
4.2 螺栓(螺钉)、螺母和垫圈机械性能等级的组合(组配)666
4.3 平垫圈与螺栓、螺钉或螺母的组合(组配)666
第7章 轴毅连接和销连接668
1 键连接668
1.1 键和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668
1.2 键的选择和键连接的强度校核计算669
1.3 键连接的尺寸系列、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670
1.3.1 平键670
1.3.2 半圆键674
1.3.3 楔键675
1.3.4 键和键槽的形位公差、配合及尺寸标注676
1.3.5 切向键677
2 花键连接679
2.1 花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679
2.2 花键连接的强度校核计算680
2.3 矩形花键连接680
2.3.1 矩形花键基本尺寸系列680
2.3.2 矩形花键的公差与配合682
2.4 渐开线花键连接683
2.4.1 渐开线花键的模数和基本尺寸计算683
2.4.2 渐开线花键的尺寸系列685
2.4.3 渐开线花键公差与配合686
2.4.4 渐开线花键参数标注与标记693
3 无键连接695
3.1 型面连接695
3.2 胀紧连接696
3.2.1 胀紧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696
3.2.2 胀紧连接套的选用和设计696
3.2.3 胀紧连接安装和拆卸的一般要求697
3.3 胀紧连接套699
3.3.1 Z1型胀紧连接套699
3.3.2 Z2型胀紧连接套702
3.3.3 Z3型胀紧连接套702
3.3.4 Z4型胀紧连接套702
3.3.5 外部夹紧式胀紧连接套702
4 过盈连接707
4.1 过盈连接的类型、特点、装配方法和应用707
4.2 圆柱面过盈连接708
4.2.1 圆柱面过盈连接计算708
4.2.2 圆柱面过盈连接结构合理设计和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措施710
4.3 圆锥面过盈连接712
4.3.1 液压装拆的圆锥面过盈连接712
4.3.2 螺母压紧的圆锥面过盈连接714
5 销连接714
5.1 销的类型、特点和应用715
5.2 销的选择和销连接的强度校核计算716
5.3 销连接的标准元件717
5.3.1 圆柱销717
5.3.2 圆锥销721
5.3.3 开口销和销轴723
5.3.4 槽销725
参考文献731
第8章 焊、粘、铆连接723
1 焊接概述732
1.1 焊接方法732
1.1.1 焊接方法介绍732
1.1.2 焊接方法的选择734
1.2 焊接材料737
1.2.1 焊条737
1.2.2 熔化焊用钢丝738
1.2.3 气体保护焊用焊丝738
1.2.4 药芯焊丝739
1.2.5 埋弧焊焊剂及其与焊丝的组合740
1.2.6 焊接材料的选择740
2 焊接结构设计741
2.1 焊接结构的特点741
2.2 采用焊接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741
2.2.1 焊接接头性能的不均匀741
2.2.2 母材(被焊的材料)的焊接性741
2.2.3 焊接应力和变形741
2.2.4 应力集中741
2.2.5 结构的刚度和吸振能力742
2.2.6 焊接缺陷742
2.3 焊接结构的设计原则742
2.3.1 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742
2.3.2 合理设计结构的形式742
2.3.3 减少焊接量744
2.3.4 合理布置焊缝744
2.3.5 施工方便744
2.3.6 有利于生产组织与管理744
2.4 焊接接头的形式及工作特性744
2.4.1 电弧焊接头744
2.4.2 电阻焊接头748
2.5 焊接接头的静载强度计算749
2.5.1 许用应力设计法749
2.5.2 极限状态设计法754
2.6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755
2.6.1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计算755
2.6.2 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措施761
3 典型焊接结构762
3.1 减速器箱体的焊接结构762
3.1.1 整体式箱体762
3.1.2 音四分式箱体763
3.2 旋转体的焊接结构764
3.2.1 轮式旋转体764
3.2.2 筒式旋转体767
3.2.3 汽轮机、燃气轮机转子769
4 粘接770
4.1 概述770
4.1.1 粘接原理770
4.1.2 粘接的特点770
4.1.3 粘接的应用范围771
4.2 胶粘剂的选择771
4.2.1 胶粘剂的分类771
4.2.2 胶粘剂的选择原则771
4.3 粘接接头的设计775
4.3.1 粘接接头的设计原则775
4.3.2 常用粘接接头形式775
4.3.3 粘接接头的尺寸确定777
4.3.4 粘接结构的强化措施777
4.4 粘接技术应用举例780
4.4.1 机械零件裂纹、破裂的修补780
4.4.2 零件磨损、划伤的粘接修复780
4.4.3 零件加工超差的修复781
4.4.4 “跑、冒、滴、漏、渗”紧急修复781
5 铆接782
5.1 概述782
5. 2 铆缝的设计783
5.2.1 确定钢结构铆缝的结构参数783
5.2.2 受拉(压)构件的铆缝783
5.2.3 构件受力矩的铆缝783
5.2.4 铆钉材料和连接的许用应力785
5.3 铆接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785
5.4 铆钉785
5.5 盲铆钉790
5.5.1 概述790
5.5.2 抽芯铆钉的力学性能等级与材料组合790
5.5.3 抽芯铆钉机械性能791
5.5.4 抽芯铆钉尺寸793
5.5.5 抽芯铆钉连接计算公式797
参考文献797
第9章 机械传动设计总论799
1 概论799
1.1 机械传动的作用799
1.2 机械传动的工作情况799
1.3 对机械传动设计的要求799
1.4 机械传动系统的组成799
2 机械传动的分类和选择800
2.1 啮合传动800
2.1.1 齿轮传动800
2.1.2 蜗杆传动800
2.1.3 摆线针轮传动800
2.1.4 谐波传动800
2.1.5 链传动800
2.1.6 同步带传动801
2.1.7 螺旋传动801
2.2 摩擦传动801
2.2.1 带传动801
2.2.2 摩擦轮传动801
3 传动系统的组成及传动件的选择801
3.1 传动比801
3.1.1 传动比固定的传动801
3.1.2 传动比可变的传动802
3.2 速度802
3.3 轴的位置804
3.4 功率804
3.5 效率805
3.6 价格和单位功率的重量805
3.7 噪声、抗冲击能力和寿命805
3.8 产生直线运动的传动机构806
3.9 产生间歇运动的传动机构806
3.10 传动的特殊要求807
3.10.1 起动807
3.10.2 制动807
3.10.3 反向807
3.10.4 过载807
3.10.5 空挡和空载807
4 机电一体化传动装置设计要点807
4.1 伺服系统的分类807
4.2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传动的要求807
参考文献808
第10章 带传动809
1 传动带的种类及其选择809
1.1 带和带传动的形式809
1.2 带传动设计的一般内容813
1.3 带传动的效率813
2 V带传动813
2.1 尺寸规格814
2.2 V带传动的设计816
2.2.1 主要失效形式816
2.2.2 设计计算817
2.3 带轮832
2.3.1 带轮设计的要求832
2.3.2 带轮材料832
2.3.3 带轮的结构832
2.3.4 带轮的技术要求836
2.4 V带传动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836
2.5 设计实例836
3 联组窄V带(有效宽度制)传动及其设计特点837
3.1 尺寸规格837
3.2 设计计算838
3.3 带轮838
4 平带传动838
4.1 平带的尺寸与公差838
4.2 胶帆布平带840
4.2.1 规格840
4.2.2 设计计算840
4.3 锦纶片复合平带842
4.3.1 规格842
4.3.2 设计计算842
4.4 高速带传动844
4.4.1 规格844
4.4.2 设计计算844
4.5 带轮845
5 同步带传动847
5.1 常用术语847
5.2 类型和标记847
5.3 梯形同步带传动设计848
5.3.1 规格848
5.3.2 选型和基准额定功率851
5.3.3 设计计算步骤854
5.3.4 梯形齿同步带带轮857
5.3.5 设计实例860
5.4 圆弧齿同步带传动设计861
5.4.1 规格861
5.4.2 选型和额定功率862
5.4.3 传动设计计算865
5.4.4 带轮866
6 多楔带传动869
6.1 规格869
6.2 设计计算870
6.3 设计实例875
6.4 带轮875
7 汽车用传动带883
7.1 汽车V带883
7.2 汽车同步带884
7.2.1 规格884
7.2.2 带轮885
7.3 汽车多楔带887
8 工业用变速宽V带887
9 农业机械用v带888
9.l 变速(半宽)V带和带轮888
9.2 普通V带889
9.3 双面V带(六角带)尺寸890
10 塔轮传动893
11 半交叉传动893
12 带传动的张紧894
12.1 张紧方法894
12.2 张紧力的控制894
12.2.1 V带的预紧力895
12.2.2 平带的预紧力895
12.2.3 同步带的预紧力896
12.2.4 多楔带的预紧力896
第11章 链传动897
1 链条的主要类型和应用特点897
2 滚子链传动898
2.1 滚子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898
2.2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900
2.2.1 滚子链传动选择指导900
2.2.2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900
2.2.3 润滑范围选择904
2.2.4 滚子链的静强度计算905
2.2.5 滚子链的使用寿命计算905
2.2.6 滚子链的耐磨损工作能力计算905
2.3 滚子链链轮907
2.3.1 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907
2.3.2 齿槽形状907
2.3.3 轴向齿廓910
2.3.4 链轮公差910
2.3.5 链轮材料及热处理911
2.3.6 链轮结构911
2.4 滚子链传动设计计算示例913
2.5 链传动的润滑914
2.5.1 润滑剂的选择914
2.5.2 润滑方式的选择914
3 套筒链传动915
3.1 套筒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915
3.2 套筒链附件917
3.3 链轮918
4 传动及输送用双节距精密滚子链和链轮918
4.1 双节距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918
4.2 双节距链附件920
4.3 双节距链的链轮921
4.3.1 直径尺寸与齿形的参数921
4.3.2 单切齿和双切齿921
4.3.3 双节距链轮的主要尺寸计算公式922
4.3.4 链轮精度922
5 齿形链传动923
5.1 齿形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923
5.2 链轮928
5.2.1 齿形尺寸928
5.2.2 链轮测量尺寸和公差928
5.2.3 链轮硬度930
5.3 齿形链传递功率计算934
5.3.1 工作能力计算934
5.3.2 齿形链的润滑935
5.3.3 齿形链轮的安装和对中935
6 链传动的布置、张紧与润滑947
6.1 链传动的布置947
6.2 链传动的张紧948
参考文献950
第12章 圆柱齿轮传动951
1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951
1.1 基本齿廓及模数系列951
1.1.1 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廓951
1.1.2 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模数952
1.2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952
1.2.1 外啮合标准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952
1.2.2 外啮合变位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953
1.2.3 内啮合标准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955
1.2.4 内啮合变位圆柱齿轮传动几何尺寸计算956
1.2.5 齿轮齿条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958
1.3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测量尺寸958
1.3.1 公法线长度958
1.3.2 分度圆弦齿厚959
1.3.3 固定弦齿厚960
1.3.4 量柱(球)测量距961
1.4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和齿轮齿条传动的重合度962
1.5 变位齿轮的应用和变位系数的选择962
1.5.1 变位齿轮的功用和限制条件962
1.5.2 变位齿轮的类型、比较与主要应用962
1.5.3 变位系数的选择963
1.6 齿轮几何计算用表及用图965
1.6.1 几何计算用表965
1.6.2 几何计算用图991
1.7 齿轮的材料994
1.7.1 齿轮常用材料的应用范围、热处理方法和力学性能994
1.7.2 材料的选择998
1.7.3 配对齿轮齿面硬度组合1002
1.8 渐开线圆柱齿轮承载能力计算1002
1.8.1 轮齿受力计算1002
1.8.2 轮齿主要失效形式和相应的承载能力计算标准1002
1.8.3 齿轮主要参数选择1002
1.8.4 主要尺寸参数的初步确定1002
1.8.5 渐开线圆柱齿轮抗疲劳承载能力校核计算1006
1.8.6 在不稳定载荷下工作的齿轮强度核算1024
1.8.7 齿轮静强度校核计算1024
1.8.8 齿面胶合承载能力校核计算1025
1.8.9 开式齿轮传动强度计算和设计的特点1034
1.8.10 高速齿轮传动强度计算和设计的特点1034
1.9 圆柱齿轮的结构1035
1.9.1 齿轮轮坯结构形式的选择1035
1.9.2 齿轮结构通用数据1036
1.9.3 锻造齿轮结构1037
1.9.4 铸造齿轮结构1037
1.9.5 焊接齿轮结构1038
1.9.6 过盈配合齿轮结构1040
1.9.7 螺栓联接齿轮结构1040
1.10 齿轮传动的润滑1041
1.10.1 润滑剂种类和润滑方式的选择1041
1.10.2 润滑油种类和赫度的选择1041
1.10.3 其他经验数据1043
1.11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精度1044
1.11.1 概述1044
1.11.2 齿轮偏差的定义和代号1044
1.11.3 齿轮偏差的影响和新旧标准的对比1046
1.11.4 齿轮精度等级及其选择1049
1.11.5 齿轮的公差与极限偏差1050
1.11.6 齿轮检验1059
1.11.7 齿轮坯1061
1.11.8 表面结构1065
1.11.9 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1066
1.11.10 轮齿接触斑点1066
1.11.11 齿厚和侧隙1068
1.11.12 齿轮零件工作图图样标注1076
1.12 渐开线圆柱齿轮设计示例及零件工作图1077
2 圆弧圆柱齿轮传动1082
2.1 圆弧圆柱齿轮的特点1082
2.2 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和模数系列1084
2.2.1 单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084
2.2.2 双圆弧齿轮的基本齿廓1085
2.2.3 圆弧齿轮的模数系列1086
2.3 圆弧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086
2.4 圆弧齿轮测量尺寸计算1088
2.5 圆弧齿轮传动主要参数的选择1089
2.6 圆弧齿轮承载能力计算1090
2.6.1 圆弧齿轮承载能力计算公式1090
2.6.2 计算公式中各参数和系数的确定1092
2.7 圆弧圆柱齿轮的精度1100
2.7.1 适用范围1100
2.7.2 定义和代号1100
2.7.3 精度等级及其选择1104
2.7.4 齿轮坯要求1104
2.7.5 齿轮与齿轮副的检验与公差1106
2.7.6 齿轮副的侧隙1110
2.7.7 图样标注及图样上应注明的尺寸数据1110
2.8 圆弧圆柱齿轮设计示例及零件工作图1110
参考文献1115
第13章 锥齿轮传动1116
1 概述1116
1.1 锥齿轮的分类、特点和用途1116
1.2 齿面的形成1116
1.2.1 产形轮的分类1116
1.2.2 产形轮的齿线1116
1.2.3 切齿的分齿法1118
1.3 锥齿轮的当量圆柱齿轮1118
1.4 锥齿轮几何参数的名称1119
1.4.l 锥齿轮主要尺寸的名称1119
1.4.2 锥齿轮的专用术语和定义1120
1.5 曲线齿锥齿轮的3种齿制1120
1.5.1 弧齿锥齿轮与格利森制1120
1.5.2 摆线齿锥齿轮的两种齿制1120
2 锥齿轮主要参数的选择1121
2.1 锥齿轮的基本齿廓1121
2.2 锥齿轮的大端分度圆直径1122
2.3 齿数、模数、齿宽和螺旋角1123
2.3.1 齿数1123
2.3.2 模数1125
2.3.3 齿宽1125
2.3.4 螺旋角1126
2.4 锥齿轮的变位1126
2.5 锥齿轮的作用力和螺旋方向1127
3 直齿锥齿轮的几何设计1127
3.1 直齿锥齿轮主要参数初算1127
3.2 直齿锥齿轮的几何计算1128
3.3 直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1130
4 旧格利森制弧齿锥齿轮几何设计1131
4.1 弧齿锥齿轮主要参数初算1131
4.2 弧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计算1131
4.3 弧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和重合度1134
5 ANSI/AGMA2005—D03的锥齿轮几何设计1136
5.1 直齿、零度齿和弧齿锥齿轮的变位1136
5.2 齿高的收缩1137
5.3 锥齿轮的最小和最大法向侧隙1137
6 摆线齿锥齿轮几何设计1139
6.1 摆线齿锥齿轮主要参数初算1140
6.2 摆线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计算1141
6.2.1 几何参数计算的原始参数1141
6.2.2 摆线齿锥齿轮几何参数计算1143
6.2.3 摆线齿锥齿轮的几何参数和图形1149
6.3 摆线齿锥齿轮的当量齿轮参数和重合度1150
6.4 摆线齿锥齿轮的齿形系数和切向变位系数1150
7 直齿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150
7.1 直齿锥齿轮强度校核的原始参数1152
7.2 直齿锥齿轮的切向力及载荷系数1153
7.3 直齿锥齿轮的齿面接触强度校核1156
7.4 直齿锥齿轮的抗弯强度校核1158
7.5 直齿锥齿轮的胶合承载能力计算1160
8 弧齿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164
8.1 按格利森法校核弧齿锥齿轮的强度1164
8.1.1 接触强度校核1164
8.1.2 抗弯强度校核1165
8.1.3 强度校核算例1166
8.2 按GB/T10062—2003的B2与C混合法校核弧齿锥齿轮强度1167
8.2.1 弧齿锥齿轮强度校核的原始参数1167
8.2.2 弧齿锥齿轮的切向力和载荷系数1168
8.2.3 弧齿锥齿轮的接触强度校核1169
8.2.4 弧齿锥齿轮的抗弯强度校核1170
8.2.5 弧齿锥齿轮胶合承载能力计算1173
9 摆线齿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173
9.1 摆线齿锥齿轮强度校核的原始参数1173
9.2 摆线齿锥齿轮的切向力及载荷系数1174
9.3 摆线齿锥齿轮的接触强度校核1176
9.4 摆线齿锥齿轮的抗弯强度校核1178
9.5 摆线齿锥齿轮的胶合承载能力计算1179
10 锥齿轮的精度1181
10.1 锥齿轮精度标准GB/T11365—19891181
10.2 美国AGMA锥齿轮精度简介1183
11 锥齿轮传动的安装、调整及齿轮结构1184
11.1 锥齿轮的安装形式1184
11.2 曲线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区的调整1184
11.3 锥齿轮结构1185
11.3.1 直齿锥齿轮结构1185
11.3.2 曲线齿锥齿轮结构1186
12 锥齿轮的工作图1187
参考文献1189
第14章 蜗杆传动1190
1 概述1190
1.1 蜗杆传动的特点1190
1.2 蜗杆传动的类型1190
1.3 蜗杆与蜗轮材料的选择1191
1.4 蜗杆传动的润滑1191
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1192
2.1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1192
2.2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参数及尺寸1195
2.2.1 基本参数1195
2.2.2 基本尺寸、参数值及其匹配1196
2.2.3 基本几何关系式及标记方法1206
2.3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1208
2.3.1 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和效率1208
2.3.2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1209
2.3.3 蜗杆传动的强度和刚度计算1209
2.3.4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1213
2.4 提高圆柱蜗杆传动质量的途径和方法1213
2.4.1 最佳啮合图1214
2.4.2 实现最佳啮合图的方法1214
2.4.3 蜗轮的整形与挖窝1216
2.4.4 切制人工油涵改善润滑条件1216
2.5 圆柱蜗杆与蜗轮的结构1217
2.5.1 圆柱蜗杆的结构1217
2.5.2 蜗轮的结构1217
2.6 圆柱蜗杆传动的精度1217
2.6.1 精度等级及选择1217
2.6.2 各种误差及公差的定义和代号1218
2.6.3 公差组的规定与选择1224
2.6.4 齿坯的要求1224
2.6.5 蜗杆、蜗轮公差值1224
2.6.6 蜗杆传动的检验与公差1231
2.7 圆柱蜗杆传动的计算实例1239
3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1240
3.1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类型1240
3.2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1241
3.3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参数及匹配1242
3.4 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1253
3.4.1 轴向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1253
3.4.2 环面包络圆柱蜗杆传动1253
4 环面蜗杆传动1259
4.1 环面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1259
4.1.1 环面蜗杆传动的类型1259
4.1.2 环面蜗杆传动的主要特点1259
4.2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1259
4.2.1 “原始型”直廓环面蜗杆传动1259
4.2.2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修形1260
4.2.3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262
4.3 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267
4.3.1 平面一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267
4.3.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270
4.3.3 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1270
4.3.4 渐开线包络环面蜗杆传动1271
4.4 环面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1273
4.5 环面蜗杆传动精度1276
4.5.1 直廓环面蜗杆传动精度1276
4.5.2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精度1278
4.6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1284
4.6.1 蜗杆结构1284
4.6.2 蜗轮结构1284
参考文献1287
第15章 摩擦轮传动和无级变速器1288
1 摩擦轮传动的特点和分类1288
1.1 摩擦轮传动的优缺点1288
1.2 摩擦轮传动的分类1288
2 摩擦轮的滑动和失效1289
2.1 摩擦轮的滑动1289
2.2 摩擦轮传动的失效和对策1290
3 摩擦轮的表面强度计算1290
3.1 接触应力计算1290
3.2 线压力9的计算1291
3.3 Stribeck压力k计算1291
4 摩擦力计算1293
4.1 计算轮压力F1293
4.2 摩擦因数1293
5 摩擦轮传动计算公式1294
6 摩擦轮传动结构设计1295
6.1 摩擦轮的压紧装置1295
6.2 摩擦轮的结构1295
7 机械无级变速器1296
7.1 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特点和应用1296
7.2 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1296
7.3 机械无级变速器分类1297
7.4 几种常见的机械无级变速器1297
参考文献1298
第16章 螺旋传动1299
1 螺旋传动的构成与功能1299
2 螺旋传动的分类1299
3 各类螺旋的特点与应用场合1299
4 螺旋机构的传动简图、载荷图和运动方式1300
5 滑动螺旋设计1303
5.1 滑动螺旋的结构设计1303
5.1.1 螺杆的结构1303
5.1.2 螺母的结构1304
5.2 螺杆与螺母材料1306
5.2.1 螺旋副的失效与对材料的要求1306
5.2.2 螺杆常用材料及热处理1306
5.2.3 精密传动螺杆材料允许的冶金缺陷和硬度不均匀性1307
5.2.4 螺母常用材料与选择1307
5.2.5 滑动螺旋副材料的许用比压和许用应力1307
5.3 滑动螺旋传动的计算1309
5.3.1 校核计算1309
5.3.2 设计计算1310
5.4 螺旋的尺寸系列、精度与公差1312
5.4.1 梯形、锯齿形螺纹的尺寸系列与有关尺寸1312
5.4.2 梯形螺纹的精度与公差1312
5.4.3 锯齿形螺纹的精度与公差1314
5.4.4 旋合长度1324
5.4.5 多线螺旋公差1324
5.5 预拉伸螺旋设计的有关问题1324
6 滚动螺旋1324
6.1 滚珠丝杠副的结构1324
6.1.1 滚珠丝杠副的主要结构1324
6.1.2 滚珠丝杠的支承、支承方式和轴端结构1328
6.2 滚珠丝杠副的类型和精度1331
6.2.1 滚珠丝杠副的类型1331
6.2.2 滚珠丝杠副的精度1331
6.3 滚珠丝杠副的公称直径、公称导程和标识符号1333
6.3.1 滚珠丝杠副的公称直径和公称导程1333
6.3.2 滚珠丝杠副的标识符号1333
6.4 滚珠丝杠副的承载能力和型号、尺寸规格的选择1334
6.4.1 滚珠丝杠副的承载能力和等效载荷1334
6.4.2 滚珠丝杠副的类型、尺寸规格选择1335
6.5 丝杠副电动机驱动转矩T的计算1339
6.6 防止逆转1340
6.7 防护与润滑1341
参考文献1376
第17章 减速器1384
1 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1384
1.1 普通圆柱齿轮减速器1384
1.1.1 特点1384
1.1.2 代号和标记1384
1.1.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384
1.1.4 选用方法1384
1.2 同轴式圆柱齿轮减速器1398
1.2.1 特点1398
1.2.2 代号和标记1398
1.2.3 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399
1.2.4 选用方法1399
1.3 轴装式减速器1411
1.3.1 特点1411
1.3.2 代号和标记1411
1.3.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12
1.3.4 选用方法1412
2 圆锥一圆柱齿轮减速器1413
2.1 特点1413
2.2 代号和标记1413
2.2.1 代号1413
2.2.2 标记示例1414
2.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14
2.4 选用方法1419
3 蜗杆减速器1419
3.1 圆弧圆柱蜗杆减速器1419
3.1.1 特点1419
3.1.2 代号和标记1419
3.1.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20
3.1.4 选用方法1420
3.2 锥面包络圆柱蜗杆减速器1428
3.2.1 特点1428
3.2.2 代号和标记1428
3.2.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28
3.2.4 选用方法1428
3.3 直廓环面蜗杆减速器1436
3.3.1 特点1436
3.3.2 代号和标记1436
3.3.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37
3.3.4 选用方法1437
3.4 平面含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减速器1442
3.4.1 特点1442
3.4.2 代号和标记1442
3.4.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42
3.4.4 选用方法1442
4 行星齿轮减速器1453
4.1 NGW行星齿轮减速器1453
4.1.1 特点1453
4.1.2 代号和标记1453
4.1.3 装配形式、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54
4.1.4 选用方法1454
4.2 谐波传动减速器1479
4.2.1 特点1479
4.2.2 代号和标记1479
4.2.3 外形尺寸、主要参数和承载能力1479
4.2.4 传动精度1479
4.3 摆线针轮减速器1484
4.3.1 特点1484
4.3.2 代号和标记1484
4.3.3 外形尺寸和承载能力1484
4.3.4 选用方法1493
参考文献1494
第18章 轴1495
1 概述1495
1.1 轴的类型、特点和用途1495
1.2 轴的材料、毛坯、处理1495
1.2.1 选用轴材料应考虑的因素1495
1.2.2 毛坯1495
1.2.3 轴的处理1495
2 直轴1497
2.1 直轴的结构设计1497
2.1.1 轴上零件的布置方案1497
2.1.2 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1497
2.1.3 轴上零件的装拆及调整1500
2.1.4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1500
2.1.5 轴的结构工艺性1500
2.1.6 直轴的工作图1500
2.1.7 轴的典型结构和轴系零件的紧固件1503
2.2 轴的强度计算1520
2.2.1 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1520
2.2.2 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1520
2.2.3 按安全系数校核计算1521
2.3 轴的刚度计算1527
2.3.1 轴的弯曲变形计算1527
2.3.2 轴的扭转变形计算1529
2.4 轴的设计计算举例及设计计算程序1530
2.5 轴的临界转速计算1534
2.6 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1536
3 软轴1536
3.1 软轴的类型、特点和用途1536
3.2 软轴的结构形式和规格1536
3.2.1 钢丝软轴1536
3.2.2 软管1537
3.2.3 软轴接头1538
3.2.4 软管接头1538
3.2.5 防逆转装置1538
3.3 钢丝软轴的选择与使用1539
4 曲轴1540
4.1 曲轴的结构设计1540
4.1.1 曲轴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1540
4.1.2 曲轴的组成及设计1542
4.1.3 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措施1544
4.2 曲轴的强度计算1545
4.2.1 曲轴的失效形式1545
4.2.2 曲轴的受力分析1546
4.2.3 曲轴的强度计算1547
4.3 曲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1549
参考文献1549
第19章 滚动轴承1550
1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代号1550
1.1 滚动轴承的类型1550
1.2 滚动轴承的代号1552
1.2.1 基本代号1552
1.2.2 前置代号1556
1.2.3 后置代号1556
1.2.4 滚动轴承代号示例1557
2 滚动轴承的选用1559
2.1 常用滚动轴承的特性1559
2.2 滚动轴承的类型选择1560
2.2.1 承载能力1560
2.2.2 安装条件1560
2.2.3 速度特性1560
2.2.4 摩擦力矩1561
2.2.5 运转精度1561
2.2.6 振动和噪声1561
2.2.7 调心性能1561
2.2.8 经济性1561
2.3 滚动轴承的精度选择1562
2.4 滚动轴承的游隙选择1562
3 滚动轴承的计算1563
3.1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1563
3.2 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1563
3.2.1 基本额定寿命1563
3.2.2 基本额定动载荷1563
3.2.3 当量动载荷1563
3.2.4 角接触轴承的载荷计算1564
3.2.5 静不定支承结构的载荷计算1565
3.2.6 寿命计算公式1566
3.2.7 非稳定载荷下轴承的寿命计算1566
3.2.8 寿命计算的修正1568
3.3 滚动轴承的静载荷计算1569
3.3.1 基本额定静载荷1569
3.3.2 当量静载荷1569
3.3.3 静载荷计算1569
3.4 极限转速1570
4 滚动轴承装置的设计1571
4.1 轴承的配置与支承结构1571
4.1.1 两固定端配置1571
4.1.2 固定一游动配置1571
4.1.3 两端游动配置1572
4.2 轴承的轴向固定1573
4.3 轴承的配合1574
4.3.1 滚动轴承公差1574
4.3.2 滚动轴承的配合选择1574
4.4 轴承的预紧1577
4.4.1 轴向预紧与径向预紧1577
4.4.2 定位预紧与定压预紧1577
4.5 轴承的润滑1578
4.5.1 脂润滑1578
4.5.2 油润滑1580
4.5.3 固体润滑1580
4.6 轴承的密封1581
4.7 轴承的安装与拆卸1583
5 滚动轴承主要尺寸和性能表1584
6 钢球1655
参考文献1655
第20章 滑动轴承1656
1 滑动轴承类型、特性与选用1656
1.1 滑动轴承类型、特性与适用场合1656
1.2 滑动轴承类型主要选择因素比较1658
1.3 各类连续运转滑动轴承承载能力与转速特性曲线1659
1.4 各种机器的滑动轴承设计参数1659
2 滑动轴承材料1662
2.1 对滑动轴承材料提出的要求1662
2.2 滑动轴承材料的性能1662
3 混合润滑轴承1669
3.1 径向滑动轴承座1669
3.1.1 整体式滑动轴承座1669
3.1.2 对开式滑动轴承座1670
3.1.3 滑动轴承座技术要求1673
3.2 金属轴套与轴瓦1673
3.2.1 轴套1673
3.2.2 卷制轴套1679
3.2.3 轴瓦1683
3.2.4 止推垫圈1690
3.2.5 轴套的固定1694
3.3 混合润滑轴承选用与验算1695
3.3.1 径向滑动轴承选用与验算1695
3.3.2 平面推力滑动轴承选用与验算1695
3.4 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1696
4 含油轴承1699
4.1 多孔质粉末冶金含油轴承1699
4.1.1 轴承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1699
4.1.2 轴承形式与尺寸1701
4.1.3 参数选择1704
4.1.4 润滑1704
4.1.5 许用载荷1705
4.1.6 使用安装1705
4.2 青铜石墨含油轴承1706
4.3 铸铜合金含油轴承1708
4.4 成长铸铁含油轴承1708
4.5 塑料含油轴承1708
5 无润滑轴承1709
5.1 轴承材料与性能1709
5.2 轴瓦结构1714
5.3 轴瓦安装1714
5.4 设计参数1714
5.5 承载能力1715
6 固体润滑轴承1717
6.1 覆膜轴承1718
6.1.1 覆有减摩塑料层的双金属轴套1718
6.1.2 DU轴套承载能力验算1719
6.2 烧结轴承1720
6.2.1 圆柱轴套1720
6.2.2 翻边轴套1720
6.2.3 球面轴套1720
6.3 浸渍复合轴承1722
6.4 镶嵌轴承1722
7 关节轴承1723
7.1 关节轴承的类型、结构形式与代号1723
7.1.1 关节轴承的类型和结构形式1723
7.1.2 关节轴承的代号1733
7.2 各类关节轴承的规格1735
7.2.1 向心关节轴承1735
7.2.2 角接触关节轴承1740
7.2.3 推力关节轴承1741
7.2.4 杆端关节轴承1742
7.2.5 自润滑杆端关节轴承1746
7.2.6 自润滑球头杆端关节轴承1748
7.2.7 关节轴承的安装尺寸1750
7.3 关节轴承的公差配合1752
7.3.1 关节轴承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1752
7.3.2 轴承配合表面的粗糙度和形位公差1752
7.4 关节轴承额定动、静载荷与寿命计算1753
7.4.1 术语及符号定义1753
7.4.2 关节轴承额定动、静载荷和当量动、静载荷计算1754
7.4.3 关节轴承寿命计算方法1755
7.4.4 重润滑寿命计算方法1756
7.4.5 分段载荷下的轴承寿命计算1756
8 水润滑热固性塑料轴承1757
8.1 应用场合1757
8.2 轴承规格1757
8.3 设计要点1760
9 液体动压润滑径向轴承1760
9.1 儿何关系1760
9.2 轴承主要参数选择1761
9.2.1 宽径比L/D1761
9.2.2 相对间隙?沪和有效相对间隙?eff1761
9.2.3 润滑油的粘度η1762
9.3 工作特性参数与许用值1762
9.3.1 雷诺数与层流条件1762
9.3.2 轴承比压P1762
9.3.3 承载能力1762
9.3.4 摩擦功耗1762
9.3.5 流量1767
9.3.6 轴承热平衡与润滑剂有效温度1769
9.3.7 最小油膜厚度1774
9.4 计算框图1775
9.5 算例1775
参考文献1778
第21章 润滑剂与润滑装置1779
1 润滑剂1779
1.1 液体润滑剂1779
1.1.1 润滑油的主要质量指标1779
1.1.2 润滑油分类和表示方法1781
1.1.3 粘度分类1786
1.1.4 常用润滑油选择1787
1.2 润滑脂1794
1.2.1 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1794
1.2.2 常用润滑脂的主要质量指标及用途1794
1.3 固体润滑剂1799
1.4 气体润滑剂1799
2 润滑方式1799
2.1 手工加油(或脂)润滑1799
2.2 滴油润滑1799
2.3 飞溅润滑1800
2.4 油环与油链润滑1800
2.5 油绳与油垫润滑1800
2.6 油雾润滑1800
2.6.1 工作原理1800
2.6.2 油雾润滑系统的有关计算步骤1801
2.6.3 凝缩嘴的类型及主要参数确定1801
2.7 集中润滑1804
2.8 压力循环润滑1804
3 一般润滑件1805
3.1 油杯1805
3.2 油标1808
3.3 油枪1811
3.4 润滑泵1812
4 集中润滑系统1813
4.1 集中润滑系统图形符号1813
4.2 稀油润滑装置1817
4.3 润滑油泵及润滑油泵装置1822
4.4 冷却器1826
4.5 电动润滑泵1829
参考文献1832
第22章 密封1833
1 概述1833
1.1 密封机理1833
1.2 密封的分类1833
1.3 密封的选型1833
2 静密封1834
2.1 垫片密封1835
2.1.1 垫片的种类及特点1835
2.1.2 垫片的选型1838
2.1.3 高压设备密封垫片的设计计算1839
2.1.4 超高压设备密封1843
2.1.5 真空密封1849
2.1.6 高温、低温条件下的密封1851
2.1.7 常用的标准垫片1851
2.2 胶密封1867
2.2.1 聚硫橡胶密封胶1867
2.2.2 硅橡胶密封胶1867
2.2.3 非硫化型密封胶1867
2.2.4 液态密封胶1869
2.2.5 厌氧胶1872
3 弹塑性体接触动密封1874
3.1 软填料密封1874
3.1.1 软填料的类型及应用1875
3.1.2 软填料密封机理与泄漏的计算1877
3.1.3 软填料的选用1878
3.1.4 填料腔结构设计1880
3.1.5 填料密封的摩擦、磨损与润滑1881
3.2 成形填料1882
3.2.10 形橡胶圈1882
3.2.2 毡圈密封1905
3.2.3 J形和U形无骨架橡胶密封1906
3.2.4 唇形密封圈1907
3.2.5 VD形橡胶密封圈1913
3.3 往复运动用密封圈1917
3.3.1 单向密封橡胶圈与安装沟槽1918
3.3.2 双向密封橡胶圈与安装沟槽1929
4 非弹性体接触动密封1933
4.1 硬填料1933
4.2 活塞环1934
4.2.1 金属活塞环1935
4.2.2 无油润滑活塞环1936
5 机械密封1937
5.1 机械密封分类1937
5.2 机械密封设计计算1939
6 流阻型非接触动密封1942
6.1 迷宫密封1942
6.1.1 迷宫的气体密封1942
6.1.2 迷宫油封1944
6.2 铁磁流体密封1944
6.2.1 铁磁流体密封机理1944
6.2.2 铁磁流体密封的基本结构类型1944
6.2.3 铁磁流体密封特性1945
参考文献1947
第23章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1948
1 联轴器1948
1.1 概述1948
1.1.1 联轴器分类、常用联轴器性能1948
1.1.2 常用联轴器术语1952
1.1.3 挠性联轴器平衡分类1953
1.1.4 联轴器选用计算1956
1.2 刚性联轴器1962
1.2.1 凸缘联轴器1962
1.2.2 径向键凸缘联轴器1963
1.2.3 平行轴联轴器1964
1.2.4 夹壳联轴器1969
1.3 无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1971
1.3.1 链条联轴器1971
1.3.2 滑块联轴器1971
1.3.3 齿式联轴器1971
1.3.4 万向联轴器1981
1.3.5 球面滚子联轴器2001
1.4 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2006
1.4.1 膜片联轴器2006
1.4.2 蛇形弹簧联轴器2019
1.4.3 簧片联轴器2025
1.4.4 挠性杆联轴器2036
1.4.5 波纹管联轴器2042
1.5 非金属弹性元件挠性联轴器2043
1.5.1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2043
1.5.2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2046
1.5.3 弹性柱销联轴器2054
1.5.4 弹性柱销齿式联轴器2057
1.5.5 弹性活销联轴器2066
1.5.6 扇形块弹性联轴器2066
1.5.7 弹性块联轴器2069
1.5.8 H形弹性块联轴器2069
1.5.9 多角形橡胶联轴器2079
1.5.10 轮胎式联轴器2081
1.5.11 芯型弹性联轴器2084
1.5.12 径向弹性柱销联轴器2087
1.5.13 鞍形块弹性联轴器2094
1.5.14 弹性环联轴器2097
1.5.15 快装剖分式轮胎联轴器(复合式弹性联轴器)2099
2 离合器2100
2.1 概述2100
2.1.1 离合器分类、常用离合器性能2100
2.1.2 常用离合器术语2102
2.2 离合器选用2104
2.2.1 离合器的基本要求2104
2.2.2 离合器形式与结构选择2104
2.3 机械离合器2105
2.3.1 摩擦离合器2105
2.3.2 牙嵌离合器2108
2.3.3 齿形离合器2109
2.4 电磁离合器2110
2.4.1 湿式多片电磁离合器2110
2.4.2 摩擦片式(磁通二次过片)电磁离合器设计程序2111
2.4.3 磁粉离合器2112
2.5 气动离合器2116
2.5.1 气胎离合器2116
2.5.2 气动双锥体离合器2119
2.5.3 气动盘式离合器2121
2.6 超越离合器2122
2.6.1 CKA型单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2122
2.6.2 CKB型单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2123
2.6.3 CKZ型单向楔块式超越离合器2124
2.7 离心离合器2126
2.7.1 钢砂式离心离合器2126
2.7.2 钢球式离心离合器2128
2.8 安全离合器2143
3 制动器2143
3.1 概述2143
3.1.1 制动器分类、常用制动器性能2144
3.1.2 常用制动器术语2146
3.2 制动器选用2146
3.2.1 制动器类型选择2146
3.2.2 起重机用制动器选用2147
3.2.3 制动器选用计算2148
3.2.4 制动器校核2148
3.2.5 制动器发热验算2148
3.3 块式制动器2149
3.3.1 块式制动器联接尺寸2150
3.3.2 制动轮2150
3.3.3 制动瓦2152
3.3.4 制动衬块2155
3.4 电力液压块式制动器2156
3.4.1 YW型电力液压块式制动器2156
3.4.2 YWZ5型电力液压块式制动器2159
3.5 电磁块式制动器2160
3.5.1 MW型电磁块式制动器2162
3.5.2 JWZ型电磁块式制动器2165
3.6 电磁制动器2167
3.6.1 磁粉制动器2167
3.6.2 DZM2型电磁制动器2173
3.6.3 电磁离合制动器2174
3.7 盘式制动器2177
3.7.1 制动盘2177
3.7.2 制动臂盘式制动器2180
3.7.3 气动盘式制动器2191
3.7.4 钳盘式制动器2200
3.7.5 气动钳盘式制动器2201
3.8 涡流制动器2202
3.8.1 形式、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2202
3.8.2 技术要求2202
第24章 起重机零部件2206
1 起重机机构的工作类型2206
1.1 起重机的载荷状态2206
1.2 起重机工作级别的划分2206
1.3 机构利用等级2206
1.4 机构工作等级与平均工作小时数2206
2 钢丝绳2207
2.1 钢丝绳的术语、标记和分类2207
2.1.1 常用术语及其标记2207
2.1.2 钢丝绳标记示例2210
2.2 重要用途钢丝绳2210
2.2.1 重要用途钢丝绳的应用2210
2.2.2 重要用途钢丝绳分类2210
2.2.3 常用重型钢丝绳2214
2.3 电梯用钢丝绳2235
2.4 密封钢丝绳2240
2.4.1 应用范围2240
2.4.2 分类2240
2.4.3 标记示例2240
2.5 不锈钢丝绳2244
2.5.1 应用范围2244
2.5.2 标记示例2244
2.5.3 材料2244
2.5.4 分类、性能和应用2244
2.6 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2249
2.6.1 该标准应用范围2249
2.6.2 钢丝绳检验和报废规范2249
3 绳具2252
3.1 钢丝绳夹2252
3.1.1 钢丝绳夹的布置2252
3.1.2 钢丝绳夹的数量2252
3.1.3 影响钢丝绳夹固定处强度的因素2252
3.1.4 钢丝绳夹的结构和尺寸2253
3.1.5 U形螺栓2257
3.1.6 材料2258
3.2 钢丝绳用套环2258
3.2.1 钢丝绳用普通套环2258
3.2.2 钢丝绳用重型套环2259
3.3 钢丝绳用楔形接头2260
3.3.1 楔套2260
3.3.2 楔2262
3.4 钢丝绳用压板2263
4 滑轮2264
4.1 滑轮的主要尺寸2264
4.2 轮毅和轴承尺寸2266
4.3 滑轮联接螺栓、内轴套(T)隔环和挡盖的尺寸2271
4.3.1 A型铸造滑轮用螺栓、内轴套和隔环2271
4.3.2 A型铸造滑轮用挡盖的尺寸2272
4.3.3 F型滑轮形式和尺寸2273
4.4 双幅板压制滑轮2275
5 卷筒2278
5.1 起重机卷筒直径和槽形2278
5.2 起重机用铸造卷筒形式和尺寸2280
5.3 起重机卷筒组装结构示例2283
6 起重吊钩2284
6.1 吊钩的力学性能、材料、起重量和应力2284
6.1.1 吊钩的力学性能和强度等级2284
6.1.2 吊钩专用材料的力学性能2284
6.1.3 吊钩钩号的选择2285
6.1.4 吊钩材料的选择2286
6.2 直柄单钩毛坯及其公差2287
6.3 单钩的尺寸2290
6.4 手动起重设备用吊钩2294
7 起重机车轮2299
7.1 起重机车轮形式和尺寸2299
7.2 起重机车轮材料和热处理2301
7.3 起重机车轮精度2301
8 起重机用缓冲器2301
8.1 起重机用液压缓冲器2301
8.2 起重机用弹簧缓冲器2303
8.3 起重机用橡胶缓冲器2306
第25章 操作件2308
1 操作件分类和标记2308
1.2 操作件标记2309
2 手柄2309
2.1 曲面手柄2310
2.2 转动小手柄2311
2.3 转动手柄2312
2.4 球头手柄2315
3 手柄球、手柄套2316
3.1 手柄球2316
3.2 手柄套2317
3.3 椭圆手柄套2317
3.4 长手柄套2318
4 手柄座2319
4.1 锁紧手柄座2320
4.2 定位手柄座2320
5 手轮2321
5.1 波纹手轮2323
5.2 圆轮缘手轮2326
6 把手2328
6.1 压花把手2329
6.2 十字把手2329
6.3 星形把手2330
7 嵌套2331
第26章 弹簧2332
1 弹簧的分类2332
2 弹簧材料2334
3 圆柱螺旋弹簧2337
3.1 圆柱螺旋弹簧尺寸系列2337
3.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2338
3.2.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结构型式2338
3.2.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2338
3.2.3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校核计算2344
3.2.4 典型工作图2345
3.2.5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技术要求及检验2346
3.2.6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两端圈并紧磨平或锻平型)尺寸及参数标准2348
3.2.7 组合螺旋压缩弹簧2349
3.2.8 设计举例2350
3.3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2353
3.3.1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结构型式2353
3.3.2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设计计算2353
3.3.3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的强度校核2355
3.3.4 典型工作图2356
3.3.5 尺寸及负荷公差2356
3.3.6 普通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圆钩环压中心型)尺寸2358
3.3.7 设计举例2358
3.4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2361
3.4.1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结构型式2361
3.4.2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设计计算2361
3.4.3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的疲劳强度校核2364
3.4.4 典型工作图2365
3.4.5 尺寸及负荷公差2365
3.4.6 设计举例2366
4 平面涡卷弹簧2368
4.1 平面涡卷弹簧的类型、结构和特性2369
4.2 平面涡卷弹簧的材料和许用应力2370
4.3 非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A型)的设计计算2371
4.4 接触型平面涡卷弹簧(B型)的设计计算2372
4.5 平面涡卷弹簧的技术要求2373
4.6 设计举例2374
5 碟形弹簧2375
5.1 碟形弹簧的类型和结构2375
5.2 碟形弹簧的尺寸系列2376
5.3 碟形弹簧的设计计算2379
5.3.1 单个碟簧的计算2379
5.3.2 组合碟簧的计算2381
5.3.3 碟形弹簧的载荷分类和许用应力2382
5.4 碟形弹簧的技术要求2383
5.5 碟形弹簧的典型工作图2384
5.6 设计举例2385
第27章 机架2388
1 机架设计概述2388
1.1 机架的分类及特点2388
1.1.1 按制造方法和所用材料分类2388
1.1.2 按结构型式分类2388
1.2 机架设计准则和一般要求2388
1.2.1 机架设计准则2388
1.2.2 机架设计的一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