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气象学教程 第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气象学教程 第2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74019.jpg)
- (苏)特维尔斯戈伊(П.Н.Тверской)著;仇永炎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13010·29
- 出版时间:1954
- 标注页数:80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气象学教程 第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篇 大气热力情况327
第十三章 大气中热量传递 热流入量327
§1 对流热通量、平流热通量及乱流热通量327
§2 热量内源、热流入量方程330
§3 热流入量332
第十四章 乱流混合作用337
§1 基本研究问题337
§2 推论垂直乱流通量的表现式339
§3 乱流热通量343
§4 定交换系数法347
§5 近地面层空气中交换系数的数值348
§6 乱流混合的补充知识355
第十五章 大气及地面的热量差额357
§1 地面的热量差额方程357
§2 地面及大气间之乱流热量交换358
§3 蒸发支用热量362
§4 比较地面热量差额的成分363
§5 地面的热量差额与水分差额之关系366
§6 海洋热量差额368
§7 地表面热量差额371
§8 大气热量差额372
§9 地气体系的热量差额374
第十六章 土壤和水的热情况379
§1 土壤的热的性质379
§2 土壤中热的传播381
§3 土壤温度的日变程和年变程386
§4 植物覆盖层和地形对于土壤热情况的影响391
§5 土壤冻结、永冻土394
§6 土壤中的热量交换397
§7 积雪和它对於土壤的热情况的作用399
§8 水池中热的传播的特点402
§9 水池中温度的日变程和年变程405
第十七章 近地面层大气的温度408
§1 气温的日变程、温度随高度的变化408
§2 计算夜间最低温度的方法413
§3 霜冻、植物防止霜冻的主要方法416
§4 微气候学上的温度差异419
§5 大气中的热力对流424
第十八章 自由大气的温度428
§1 自由大气中温度分布的理论上的结论428
§2 温度的逆增432
§3 对流层顶的高度及温度440
第四篇 大气中的水分447
第十九章 水分的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447
§1 水的三种形态的基本特性447
§2 位相平衡的概念449
§3 关於位相转变条件的现代观念452
§4 饱和水汽压随着温度而变的关系457
§5 在水面上和在冰面上的饱和水汽压458
§6 表面曲率对饱和水汽压的影响462
§7 电荷的影响467
§8 溶液上的水汽压469
第二十章 蒸发473
§1 蒸发过程473
§2 自然条件下蒸发的特性475
§3 测量的方法、蒸发观测的结果477
§4 计算蒸发的经验公式480
§5 理论上的研究481
§6 测定空气湿度的干湿表方法485
§7 水滴表面上的蒸发489
第二十一章 水汽的凝结和升华493
§1 胚滴的形成和凝结核的作用493
§2 水滴上的水汽压及水滴长大的条件497
§3 过冷却水滴502
§4 冰晶和雪花的形成504
§5 地上凝结和形成地表面的降水509
第二十二章 雾和轻雾513
§1 雾及其属性513
§2 使雾形成和消失的过程516
§3 雾的一般分类原则517
§4 预报雾的物理基础519
§5 使雾消散的方法523
§1 使云形成的几种基本过程525
第二十三章 云525
§2 凝结高度、云的下限和上限528
§3 云的微物理特性531
§4 依照云的结构和形成条件来进行云的分类542
第二十四章 降水546
§1 降水的形态及其分类546
§2 雨滴的大小和它们下降的速度547
§3 引起云滴增长的基本因素、凝结作用552
§4 云滴的冲併增长554
§5 确定云滴增长的一般方程式559
§6 在水成云及冰成云中降水的形成561
§7 含有液态和固态水的云中的降水564
§8 构成降水的一般模式565
§9 软雹和冰雹的形成568
§10 积雪570
§11 人造雨的问题573
第二十五章 自然界中水分循环576
§1 水分循环的一般情况576
§2 大陆上水分外循环和内循环579
§1 作用于大气中的几个主要的力583
第二十六章 大气运动的一般规律583
第五篇 大气动力学基础583
§2 运动方程及其简化589
§3 路径与流线594
§4 地转风597
§5 圆圈等压线下的梯度风600
第二十七章 近地面层大气中的风605
§1 近地面层中风的廓线605
§2 大气下层中风的廓线611
§3 风的日变程618
§4 大气下层中风的结构620
§5 断绝地区的风624
第二十八章 界面 大气运动的能量628
§1 大气中的界面628
§2 大气中的波动632
§3 大气运动的能量637
§4 能量的消散642
第二十九章 风随高度的变化646
§1 风随高度的变化、热成风646
§2 在下层中当加上热成风时风随高度的变化特性651
§3 越过界面时风随高度的变化654
§4 气旋及反气旋中风随高度的变化655
§6 风随高度分佈的基本类型658
第三十章 大气中的环流运动 地域风660
§1 环流理论660
§2 地域性环流、海陆风、山谷风665
§3 在界面上的环流运动671
§4 地形对于风的影响671
第三十一章 压力、温度同风的非周期性变化678
§1 纯粹纬圈环流的一些性质678
§2 决定气象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因子684
§3 基培尔理论的基本关系687
§4 И.А.基培尔理论的第一和第二渐近级的物理解释692
第三十二章 天气学的方法697
§1 天气学方法的实质、天气服务697
第六篇 天气及其预报697
§2 地面天气图的绘制技术及分析技术699
§3 高空天气图的绘制技术及分析技术(气压形势图)704
第三十三章 气团711
§1 气团的热力性质、气团的稳定度711
§2 气团的地理分类714
§3 气团的变性715
§1 对流层中的温压场及其变化719
第三十四章 对流层中的锋带和锋719
§2 锋的一般性质、锋的分类721
§3 气压场中的锋723
§4 锋生和锋消726
§5 暧锋的性质、暧锋过境时的天气情况729
§6 冷锋的性质、冷锋过境时的天气情况733
§7 锢囚锋的性质、高空锋、副锋737
§8 地形对气团和锋的影响740
第三十五章 气旋和反气旋742
§1 气压系统的一般知识742
§2 气旋形成的波动学说743
§3 气压系统发生和发展的平流动力理论基础747
§4 气旋和反气旋的发展以及对流层中温压场的结构752
§5 气压系统中动能的泉源758
§6 气旋和反气旋中的天气情况759
第三十六章 大气环流763
§1 大气环流的定义763
§2 大气环流最简单的模型764
§3 实际的大气环流的成分及其冬夏的特性768
§4 季风774
§5 低纬度的环流特性、热带气旋779
§6 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大气环流特性、环流的型式782
§7 旱灾785
§8 关于南半球的大气环流的概念787
第三十七章 短期天气预报及长期天气预报的原则789
§1 天气形势的预报789
§2 短期天气预报790
§3 关于长期预报方法的概念796
第三十八章 天气与气候801
§1 气候的概念801
§2 气候研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