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路工程设计 Protel 99实例演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电路工程设计 Protel 99实例演练](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172862.jpg)
- 江思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8610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路工程设计 Protel 99实例演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Protel 99设计基础1
1.1 Protel 99辅助绘图环境概述1
1.1.1 Protel 99设计环境1
1.1.2 Protel 99的组成3
1.2 Protel 99的特点3
1.3 Protel 99文件管理7
1.3.1 文件管理8
1.3.2 文件编辑12
1.3.3 设计管理器13
1.3.4 显示辅助查看工具14
1.3.5 窗口管理14
1.4 设计组管理16
1.5 进入设计环境18
1.5.1 启动原理图设计环境19
1.5.2 启动印制电路板设计界面21
2.1.2 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22
2.1.1 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22
第2章 Protel 99原理图设计基础22
2.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步骤22
2.2 Protel 99电路原理图设计工具24
2.2.1 电路原理图设计工具条24
2.2.2 图纸的放大与缩小25
2.3 图纸设置27
2.3.1 图纸大小设置27
2.3.2 图纸方向28
2.3.3 设置图纸颜色30
2.5.1 设置网格31
2.4 设置系统字体31
2.5 网格和光标设置31
2.5.2 电气节点33
2.5.3 设置光标33
2.6 文档组织属性34
第3章 电路原理图设计35
3.1 装载元件库35
3.2 放置元件37
3.2.1 选取元件37
3.2.2 使用Digital Objects工具条放置元件39
3.2.3 编辑元件40
3.2.4 编辑元件组件的属性43
3.3 元件位置的调整44
3.3.1 单个元件的移动44
3.3.2 多个元件的移动46
3.3.3 元件的旋转47
3.3.4 取消元件的选择48
3.3.5 剪贴拷贝元件48
3.3.6 阵列式粘贴元件49
3.3.7 元件的删除51
3.3.8 元件的排列与对齐51
3.4 放置电源与接地元件53
3.5 放置节点和连接线路55
3.5.1 放置节点55
3.5.2 连接线路56
3.6 保存文件57
3.7 绘制一张工程控制电路原理图58
4.1 使用绘制电路工具62
第4章 高级绘图知识62
4.1.1 画导线63
4.1.2 绘制总线65
4.1.3 画总线出入端口67
4.1.4 设置网络名称69
4.1.5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71
4.1.6 编辑元件属性72
4.1.7 放置输入输出点78
4.1.8 放置电路方块图80
4.2.2 绘制直线83
4.2 使用绘图工具83
4.2.1 绘图工具条83
4.2.3 绘制多边形85
4.2.4 绘制圆弧与椭圆弧86
4.2.5 放置注释文字88
4.2.6 放置文本框90
4.2.7 绘制矩形92
4.2.8 绘制椭圆或圆94
4.2.9 绘制饼图95
4.2.10 插入图片96
4.3 电路元件编辑97
4.3.1 元件的移动98
4.3.2 元件的旋转99
4.4 元件的排列和对齐99
4.4.1 元件左对齐99
4.4.2 元件右对齐100
4.4.3 元件按水平中心线对齐100
4.4.5 元件顶端对齐101
4.4.4 元件水平平铺101
4.4.6 元件底端对齐102
4.4.7 元件按垂直中心线对齐102
4.4.8 元件垂直均布103
4.4.9 综合排列或对齐104
4.5 电气法则测试105
4.5.1 产生ERC表的各种选项106
4.5.2 ERC结果报告108
4.6 绘制发送脉冲数据的控制电路原理图109
5.1 元件库编辑器118
5.1.1 加载元件库编辑器118
第5章 制作元件与建立元件库118
5.1.2 元件库编辑器界面简介119
5.2 元件库的管理119
5.2.1 元件管理器119
5.2.2 利用Tools菜单管理元件122
5.2.3 查找元件123
5.3.2 绘制Bezier曲线125
5.3 元件绘图工具125
5.3.1 一般绘图工具125
5.3.3 绘制引脚127
5.3.4 IEEE符号129
5.4 元件制作实例130
第6章 设计层次原理图135
6.1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135
6.1.1 自上而下的层次图设计方法135
6.1.2 自下而上的层次图设计方法135
6.1.3 重复性层次图的设计方法136
6.2 建立层次原理图137
6.3 不同层次电路之间的切换142
6.4 生成新原理图中的I/O端口符号143
6.5 由原理图文件生成方块电路符号145
第7章 生成报表及出图147
7.1 网络报表147
7.1.1 网络表的各种选项147
7.1.2 Protel网络表格式148
7.1.3 生成网络表149
7.2 生成元件列表150
7.3 交叉参考表152
7.4 网络比较表153
7.5 产生元件报表154
7.5.1 元件报表154
7.5.2 元件库报表156
7.5.3 元件规则检查表157
7.6.1 打印输出158
7.6 打印输出电路原理图158
7.6.2 绘图仪输出159
第8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161
8.1 印制电路板基础161
8.1.1 印制电路板结构161
8.1.2 零件封装161
8.1.3 铜膜导线162
8.1.4 焊点和导孔162
8.3 PCB设计编辑器163
8.2 印制电路板布线流程163
8.3.1 PCB编辑器界面缩放164
8.3.2 窗口管理166
8.3.3 工具条的打开与关闭167
8.4 设置电路板工作层面168
8.4.1 工作层面的类型说明168
8.4.2 工作层面的设置170
8.5 PCB电路参数设置171
9.2.1 绘制导线177
9.2 PCB绘图工具177
9.1 单面板与多层板制作简介177
第9章 制作印制电路板177
9.2.2 放置焊点179
9.2.3 放置过孔181
9.2.4 放置字符串182
9.2.5 放置坐标183
9.2.6 放置尺寸标注184
9.2.7 设置初始原点186
9.2.8 绘制圆弧186
9.2.9 放置填充188
9.2.10 放置多边形189
9.2.11 放置切分多边形190
9.3 准备原理图和网络表190
9.4 电路板的规划191
9.5 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193
9.5.1 装入元件库193
9.5.2 浏览元件库194
9.5.3 网络表与元件的装入195
9.6 元件封装198
9.7 元件的自动布局204
9.8 手工编辑调整元件的布局207
9.8.1 选取元件207
9.8.2 移动元件208
9.8.3 旋转元件210
9.8.4 排列元件211
9.8.5 调整元件标注213
9.8.6 剪贴复制元件214
9.9.1 自动布线参数的设定218
9.8.7 元件的删除218
9.9 自动布线218
9.9.2 自动布线226
9.10 手工调整布线231
9.10.1 调整布线231
9.10.2 电源/接地线的加宽233
9.10.3 文字标注的调整234
9.10.4 增加电源及地线240
9.11 利用向导创建新的PCB242
第10章 PCB报表生成与出图250
10.1 生成引脚报表250
10.2 生成电路板信息报表251
10.3 生成元件报表257
10.4 生成网络状态报表259
10.5 生成设计层次报表261
10.6 生成NC钻孔报表262
10.7 生成电路特性报表262
10.8 生成元件位置报表263
10.9 电路板的打印输出264
第11章 PCB浏览管理器266
11.1 初识PCB浏览管理器266
11.2 使用PCB浏览管理器267
11.2.1 管理网络对象267
11.2.2 管理元件对象269
11.2.3 管理元件封装库对象270
11.2.4 管理网络类对象273
11.2.5 管理元件类对象275
12.1 启动元件封装编辑器279
12.2 元件封装编辑器操作环境279
第12章 创建PCB元件封装279
12.3 手动创建新的元件封装281
12.3.1 元件封装参数设置281
12.3.2 放置元件283
12.3.3 设置元件封装的参考点286
12.4 利用向导创建元件封装286
12.5.2 添加元件封装291
12.5 元件封装管理291
12.5.1 浏览元件封装291
12.5.3 元件封装重命名292
12.5.4 删除元件封装292
12.5.5 放置元件封装293
12.5.6 编辑元件封装引脚焊盘293
12.5.7 设置信号层的颜色293
12.6 创建项目元件封装库294
13.1 PCB信号完整性仿真器296
第13章 PCB信号完整性分析296
13.2 设置信号完整性分析规则297
13.2.1 飞升时间的下降边沿(Flight Time-Falling Edge)298
13.2.2 飞升时间的上升边沿(Flight Time-Rising Edge)299
13.2.3 阻抗限制(Impedance Constraint)299
13.2.4 层体(Layer Stack)300
13.2.5 信号超调的下降边沿(Overshoot-Falling Edge)301
13.2.7 信号基值(Basic Value)302
13.2.6 信号超调的上升边沿(Overshoot-Rising Edge)302
13.2.8 激励信号(Signal Stimulus)303
13.2.9 信号上位值(Signal Top Value)304
13.2.10 下降边沿斜率(Slope-Falling Edge)305
13.2.11 上升边沿斜率(Slope-Rising Edge)305
13.2.12 供电网络标号(Supply Nets)306
13.2.13 信号下冲的下降边沿(Undershoot-Faling Edge)307
13.2.14 信号下冲的上升边沿(Undershoot-Rising Edge)307
13.3 PCB的DRC检查308
13.4 完整性分析仿真器310
13.4.1 File菜单311
13.4.2 Edit菜单312
13.4.3 Simulation菜单313
13.4.4 Library菜单317
13.4.5 Options菜单318
13.5 波形分析器320
第14章 电路仿真322
14.1 SIM99仿真库中的元器件322
14.2 SIM99中的激励源327
14.3 初始状态的设置330
14.3.1 节点电压NS设置331
14.3.2 初始条件IC设置331
14.4 仿真器的设置332
14.4.1 进入分析(Analysis)设置环境332
14.4.2 瞬态特性分析(Transient Analysis)333
14.4.3 傅里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334
14.4.4 交流小信号分析(AC Small Signal analysis)334
14.4.5 直流分析(DC Sweep analysis)335
14.4.6 蒙特卡罗分析(Monte Carlo analysis)336
14.4.7 扫描参数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337
14.4.8 扫描温度分析(Temperature Sweep analysis)338
14.4.9 传递函数分析(Transfer Function)338
14.4.10 噪声分析(Noise analysis)339
14.5 设计仿真原理图339
14.6 模拟电路仿真实例341
14.7 数字电路仿真实例347
15.1.1 可编辑逻辑器件设计的发展352
15.1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概述352
第15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352
15.1.2 Advanced PLD99的新特点353
15.2 PLD的一般设计过程354
15.3 CUPL语言和语法355
15.3.1 CUPL语言概述355
15.3.2 CUPL语言的预处理指令363
15.3.3 CUPL语言的语法363
15.4 CUPL源文本文件的生成370
15.4.1 PLD系统描述370
15.4.2 创建源文件371
15.4.3 方程式的定义376
15.4.4 目标器件的选择378
15.4.5 源文件中管脚的定义380
15.4.6 CUPL文本源文件的直接生成及其设置380
15.5 CUPL原理图的生成382
15.5.1 CUPL原理图模板的生成382
15.5.2 在工作平面上放置元件385
15.5.3 元件属性的修改390
15.5.4 绘制PLD原理图391
15.6 PLD文本源文件的编译392
15.6.1 PLD编译器的设置392
15.6.2 CUPL源文件的编译401
15.7 PLD原理图文件的编译403
15.8 PLD99源文件的仿真407
15.8.1 创建仿真测试向量文件407
15.8.2 仿真所设计的逻辑器件409
15.8.3 检查仿真波形410
附录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