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传输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据传输](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1171639.jpg)
- 郭梯云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43256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631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据传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第一章 概论2
1.1 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指标2
1.2 数据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7
1.3 数据传输技术的应用12
第二章 传输信道16
2.1 概述16
2.2 有线电信道17
2.2.1 传输媒质的基本特性18
2.2.2 现有的公共交换网25
2.2.3 模拟话路信道对数据传输的限制29
2.3 无线电接力信道40
2.3.1 无线电接力信道的构成40
2.3.2 电波传播特点44
2.3.3 信道设备参数的确定57
2.4 卫星中继信道64
2.4.1 卫星中继信道的组成64
2.4.2 工作频段与电波传播特点71
2.4.3 卫星信道计算74
2.5 对流层散射信道85
2.5.1 衰落86
2.5.2 传播损耗88
2.5.3 信道的允许频带89
2.5.4 天线与媒质间的耦合损耗91
2.5.5 典型参数与应用场合92
2.6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93
2.6.1 传播路径93
2.6.2 工作频率选择原则95
2.6.3 多径传播96
2.6.4 干扰98
2.6.5 应用98
2.7.1 光纤信道的一般组成99
2.7 光纤信道99
2.7.2 光源100
2.7.3 光纤的传输特性101
2.7.4 光探测器105
2.7.5 中继距离109
第三章 基带传输113
3.1 概述113
3.2 基带信号的波形与码型116
3.2.1 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117
3.2.2 基带脉冲的波形122
3.2.3 常用码型127
3.3 基带传输系统137
3.3.1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139
3.3.2 二进制与多进制系统144
3.3.3 设计步骤及举例146
3.4 眼图150
3.5 均衡152
3.5.1 均衡的一般概念153
3.5.2 线路均衡154
3.5.3 横向均衡器160
3.5.4 自动均衡器167
第四章 线性调制175
4.1 线性调制信号的一般表述175
4.2 振幅调制178
4.2.1 二进制振幅调制178
4.2.2 多进制振幅调制185
4.3 单边带(SSB)调制188
4.4 残留边带(VSB)调制194
4.5 正交振幅调制(QAM)199
4.6 部分响应技术201
4.6.1 双二进制与变型双二进制部分响应202
4.6.2 部分响应的一般原理214
4.6.3 部分响应系统的性能220
4.6.4 正交部分响应(QPR)220
第五章 数字频率调制226
5.1 频移键控信号226
5.1.1 频移键控信号的时域表示226
5.1.2 频移键控信号的相关系数229
5.1.3 随机频移键控信号的功率谱231
5.2 频移键控信号的产生237
5.3 频移键控信号的解调239
5.3.1 相干解调法240
5.3.2 最佳非相干解调法245
5.3.3 普通非相干解调法254
5.4 二进制频移键控传输系统的误码性能256
5.4.1 相干解调系统的误码性能256
5.4.2 分路滤波非相干解调系统的误码性能258
5.5 多进制频移键控260
第六章 数字相位调制266
6.1 数字调相的一般原理266
6.1.1 数字调相的一般原理267
6.1.2 二相绝对移相信号的产生和解调272
6.1.3 二相绝对移相调制系统的性能274
6.2.1 二相相对移相信号的产生和解调275
6.2 二相相对移相调制275
6.2.2 二相相对移相调制系统的性能279
6.3 多相调制280
6.3.1 四相调制282
6.3.2 八相调制303
6.3.3 多相调制系统的性能316
第七章 调制技术的发展及其性能320
7.1 数字调制的分类320
7.2 最小频移键控(MSK)325
7.3 连续相位频移键控(CPFSK)344
7.4 偏置键控——四相相移键控(OK-4PSK)347
7.5 相关相移键控(COR-PSK)351
7.6 软化调频(TFM)354
7.7 振幅相位混合调制(AM/PM)372
7.8 调制性能的比较376
第八章 同步386
8.1 概述386
8.2 锁相环的基本知识387
8.2.1 模拟式锁相环388
8.2.2 数字式锁相环400
8.3 载波同步407
8.3.1 非线性变换-滤波法408
8.3.2 同相-正交环412
8.3.3 反调制环414
8.4 位同步419
8.4.1 非线性变换-滤波法420
8.4.2 同相-中相位同步环424
8.4.3 早-迟积分位同步环429
8.4.4 几种位同步环路的比较433
8.5 群同步435
8.5.1 起止式同步435
8.5.2 用特殊字符建立群同步437
8.5.3 群同步性能的估算439
8.5.4 标志字的设计446
8.6 扰乱与解扰446
第九章 差错控制451
9.1 错误图样及信道模型451
9.1.1 差错类型和错误图样452
9.1.2 二进制对称信道(BSC)453
9.1.3 修正二进制对称信道(GBSC)454
9.2 差错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分类455
9.2.1 差错控制方式的分类456
9.2.2 常用检错码460
9.3.1 基本概念464
9.3 线性分组码464
9.3.2 伴随式和检错468
9.3.3 汉明重量与汉明距离469
9.3.4 汉明码及其译码471
9.4 循环码472
9.4.1 循环码的基本概念472
9.4.2 BCH码480
9.4.3 纠突发错误循环码483
9.4.4 循环码的译码486
9.5.1 基本概念495
9.5 卷积码495
9.5.2 卷积码的描述497
9.5.3 扩散卷积码504
9.6 检错重传508
9.6.1 发送等候方式(SWARQ)510
9.6.2 往返重传N(退N)方式(GBNARQ)511
9.6.3 选择性重传方式(SNARQ)513
9.6.4 HEC方式515
9.7 差错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518
9.7.1 用户要求518
9.7.2 差错控制系统的适用性与编码增益520
9.7.3 差错控制方式的选择521
9.7.4 码的选择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524
第十章 数据传输系统举例530
10.1 模拟话路信道中的调制解调器530
10.1.1 CCITT关于话路频带MODEM的建议531
10.1.2 一种600/1200波特的通用调制解调器536
10.1.3 一种4800/2400波特的通用调制解调器541
10.2 话路调制解调器的微处理器实现551
10.2.1 话路通用调制解调器的组成551
10.2.2 用微处理器实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措施554
10.2.3 话路通用调制解调器的微处理器实现560
10.3 短波信道的数据传输系统575
10.3.1 多进制传输576
10.3.2 多路并传577
10.3.3 时频调制结合跳频579
10.4 对流层散射数据传输系统589
10.4.1 分集接收590
10.4.2 时频相调制系统597
附录A 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密度606
附录B Q函数与补误差函数609
附录C612
英汉名词对照表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