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法与统计实务全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统计法与统计实务全书](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1169806.jpg)
- 刘成相,庄文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0575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79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8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计法与统计实务全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3
第一章 统计学的基本知识3
第一节 统计上的基本概念3
统计3
统计学3
统计工作4
统计资料5
统计的研究对象5
统计的功能6
大量观察法6
统计分组法7
变量值综合法8
总体和总体单位8
标志和指标9
变异和变量10
统计报表10
普查11
重点调查12
典型调查12
抽样调查13
统计调查误差14
多种统计调查方法的综合运用14
民意测验15
描述统计16
推断统计16
统计表17
统计图18
变量等级19
参数统计23
非参数统计23
试验设计24
稳健统计24
多变量统计25
序贯分析26
统计决策理论27
政治算术学派28
国势学派28
“凯特勒时代”29
社会统计学派30
数理统计学派31
社会经济统计学派31
第二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知识32
随机变量32
概率32
全概公式33
条件概率33
概率的运算规则33
贝叶斯公式34
统计分布34
分布函数35
随机变量的特征数35
矩函数和特征函数36
随机向量37
随机向量的分布函数37
随机向量的矩38
排列和组合39
随机向量的特征函数39
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40
0-1分布40
二项分布40
多项式分布41
泊松(Poisson)分布41
超几何分布42
几何分布42
负二项分布43
均布分布43
正态分布44
X2-分布45
对数正态分布45
t-分布46
F-分布47
威布尔(Weibull)分布47
Γ-分布48
β-分布48
哥西(cauchy)分布49
罗吉斯蒂克(Logistic)分布49
拉普拉斯(Laplace)分布49
非中心x2-分布50
非中心T-分布50
威夏特(Wishart)分布51
非中心F1-分布51
霍特林(Hotelling)分布52
r-分布52
大数定律54
中心极限定理55
统计量56
估计量的优良标准56
统计估计57
假设检验58
相关分析原理58
回归分析原理59
相关与回归之间的关系59
方差分析原理60
第一节 点估计63
总体均值的点估计63
总体方差的点估计63
总估成数的点估计63
第二章 统计学的一般方法63
总体标准差的点估计64
两总体均值差的点估计65
总体相关系数的点估计65
已知总体σ2对正态总体μ的区间估计67
总体σ2未知时的正态总体μ的区间估计67
第二节 区间估计67
总体分布未知,总体标准差也未知,样本为大样本时的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68
两总体均为正态总体,且方差已知,对两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69
已知两正态总体σx2与σy2都未知,但两样本较大,对它们的均值差进行区间估计70
两总体均匀正态的,方差未知但相等,求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72
正态总体的方差区间估计73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比的区间估计75
大样本情况下,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76
大样本情况下,两总体成数差的区间估计77
总体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78
有关估计的几点说明79
正态总本方差已知时,总体均值的检验80
第三节 参数假设检验80
正态总体方差σ2未知,总体均值μ的检验82
总体分布及方差σ2均未知,大样本情况下的均值检验83
方差已知时两正态总体均值差检验84
方差未知但相等时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检验85
总体方差未知又不相等,且为小样本的正态总体均值差异检验87
大样本情况下,总体成数的检验89
大样本,两总体成数差异的检验90
正态总体方差σ2的假设检验92
两正态总体方差比的假设检验93
关于总体相关系数ρ=0的检验94
关于总体相关系数ρ≠0的假设检验96
两总体相关系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97
关于参数假设检验的几个说明99
第四节 非参数假设检验100
x2-检验100
柯尔莫哥洛夫(Kolmogoroff)检验102
斯米尔诺夫(Simirnoff)检验103
符号检验105
秩和检验107
游程检验107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109
统计活动的产生及发展109
第三章 现代统计学发展的基本线索109
统计学的产生110
统计学名称的由来110
概率论的兴起及其与统计学的结合的初次尝试111
承上启下的统计发展时代112
第二节 现代统计学发展的基本框架113
第二篇 市场经济与统计改革117
第一章 统计改革的方向1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117
第二节 统计改革的方向119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127
第一节 国外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介绍127
第二章 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27
国民帐户体系(SNA)129
第二节 我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31
我国新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131
我国新核算体系的主要表式132
我国新核算体系中各主要表式的结构及功能154
第三章 最新统计指标和常用名词解释159
第一节 统计调查单位统计159
第二节 农林牧渔业统计162
第三节 工业统计177
第四节 建筑业统计185
第五节 交通运输业统计189
第六节 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统计191
第七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210
第八节 劳动统计224
第九节 财务状况统计227
第十节 原材料、能源统计234
第十一节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统计237
第十二节 三资企业统计244
第一节 抽样调查247
总体和样本247
抽样总本的目的总体247
第一章 统计调查方法247
第三篇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247
抽样单位和抽样框248
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249
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250
精确度和准确度250
简单随机抽样251
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信息再利用问题253
分层抽样254
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容量问题255
分层抽样的样本容量确定及其在各层之间的分配问题256
多目标分层抽样的各层样本单位数确定258
抽样比率估计259
抽样后分层问题259
比估计偏差的纠正问题261
分层比率抽样估计262
回归抽样估计263
分层回归抽样估计264
整群抽样265
如何确定样本群数267
等距抽样267
交叉抽样调查269
二重抽样270
不等概抽样272
单位大小相等叶的两级抽样273
单位大小相等时的三级抽样274
单位数大小相等时,三级抽样的最优抽样比问题276
抽样调查中的“无回答”(NonresPonse)276
多次访问及其抽样调查效果277
关于无回答的最优抽样方案278
我国农产量抽样调查279
我国城市住户调查280
我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81
我国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81
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282
我国人口的生育率抽样调查283
我国残疾人的抽样调查286
完全随机化单因子试验设计287
随机区组单因子试验设计287
第二节 试验设计287
拉丁方单因子试验设计288
完全随机化二因子试验设计290
随机区组二因子重复试验设计291
均分设计293
中点试验设计293
0.618设计法294
分数设计法294
分割试验设计295
分批试验设计295
正交试验设计299
第三节 社会调查301
问卷301
态度量表302
评比量表302
等级量表303
配对比较量表304
固定总分量表305
语意差别量表305
对称量表与非对称量表307
统一量表和分散量表308
沙斯同量表(Thurstone Scales)309
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309
盖特曼量表(Gattmann Scales)311
附:312
问卷调查表(一)312
问卷调查表(二)319
第二章 统计分析方法327
第一节 几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327
集中趋势分析327
离中趋势分析331
变量取值分布形态分析333
统计对比分析334
时间数列资料统计分析336
长期趋势的测定341
指数分析343
第二节 相关于回归分析346
相关分析346
相关分析的其他方法351
一元回归分析358
关于回归方程的检验362
多元回归分析367
回归分析中的自相关问题373
回归分析中的异方差性问题376
回归分析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378
多个因变量对多个自变量的回归分析382
第三节 方差分析386
单因素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386
单因素不等重复方差分析388
无重复试验的双因素方差分析390
等重复试验的两因素方差分析394
第四节 多变量统计分析397
多元正态分布的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97
距离判别分析401
贝叶斯(Bayes)判别分析403
费暄(Fisher)判别分析404
主成分分析406
因子分析408
典型相关分析412
Q型聚类法和R型聚类法416
系统聚类法419
动态聚类法421
模糊聚类法422
第五节 可靠性统计分析422
基本概念422
不可修复系统的可靠性425
可修复系统的可行性430
可靠性预计433
系统可行性的分配435
可行性的筛选438
系统维修设计442
第六节 产品质量控制图及产品质量检验分析444
单值控制图(X控制图)444
单值极差控制图(X-R控制图)445
平均数控制图(?-R控制图)446
均值极差控制图(X-R控制图)447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R控制图)449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控制图)450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PN-控制图)451
缺陷数控制图(C-控制图)452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U-控制图)452
均值向量控制图453
多元离差控制图456
产品质量控制图的观察和分析458
排列图460
因果关系图460
工序能力分析461
序贯检验分析466
计数抽样检验471
计量抽样检验474
第七节 决策分析480
完全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480
先验概率决策483
后验概率决策486
连续变量先验概率决策489
连续变量的后验概率决策491
灵敏度分析493
决策树499
第八节 统计预测方法500
朴素预测法500
统计预测的模型类型502
平均平滑预测法510
季节变化预测514
测定统计预测准确性的方法519
第四篇 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525
第一章 计算机基本知识525
第一节 PC-DOS525
1.1 PC-DOS简介525
1.2 DOS的组成部分525
1.3 DOS的启动526
1.4 DOS命令及其使用526
2.2 CCDOS的安装531
2.1 CCDOS磁盘文件531
第二节 CCDOS531
2.3 国家统计局统一CCDOS532
第二章 统计工作中常用软件535
第一节 统计分析软件SPSS/PC+535
1.2 SPSS/PC+的功能简介535
1.2 统计检验过程的有关命令537
1.3 方差分析的有关命令550
1.4 回归分析的有关命令556
1.5 高级统计命令565
2.1 CHART命令的使用方法592
第二节 统计绘图软件CHART简介592
2.2 CHART命令摘要595
2.3 CHART提示信息注释603
第五篇 国内外统计法规汇编及统计名著索引611
第一章 统计法规及重要文件汇编611
第一节 国外统计法规及有关统计国际惯例611
联合国《国家统计体制的法律规定》的若干要点摘录611
日本统计法的条款摘录613
日本统计报告法的条款摘录615
美国普查法条款摘要616
统计国际惯例625
第二节 我国统计法规及有关重要文件汇编63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统计法》的决定6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6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释义646
“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摘要678
“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摘录679
第二章 国内外统计名著索引683
第一节 政治算术学派683
第二节 国势学派686
第三节 社会统计学派690
第四节 经济统计学派694
第五节 统计调查702
第六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学派706
第八节 数理统计学学派707
第七节 统计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代--凯特勒707
第九节 统计学史717
第十节 其他718
第六篇 附录727
附录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吗(GB/T 4754-94)727
附录二: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和代码(GB7635-87)767
附录三: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局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771
附录四:国别(地区)统计代码774
附录五:一九九○年农业产品不变价格776
附录六: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和换算公式791
附录七:基本建设项目大中小型划分标准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