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海洋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海洋法
  • 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00950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9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海洋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海洋的概况和海洋法的概念1

一、海洋的概况1

第一章 导论1

二、海洋法的概念3

三、现代海洋法的基本特征5

第二节 海洋法的历史7

一、古代7

二、中世纪8

三、十七世纪以后9

第三节 海洋法的编纂12

一、1930年海牙会议13

二、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5

三、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8

四、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9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立法简述29

二、内海的法律地位34

一、内海的概念34

第二章 内海34

第一节 内海概述34

三、内海和领海的区别35

第二节 内海各组成部分的具体制度36

一、海峡、河口湾36

二、领海基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37

三、内陆海与闭海或半闭海及湖泊38

第三节 海湾41

一、海湾的概念41

二、海湾的法律地位42

第四节 港口47

一、港口的概念、分类及法律地位47

二、港口制度48

三、沿岸国对港内外国船舶的司法管辖50

一、我国的内海海域51

第五节 我国的内海51

二、琼州海峡52

三、勃海湾52

四、海港53

第三章 领海和毗连区56

第一节 领海的概念56

一、领海的概念56

二、领海概念的历史沿革57

第二节 领海的界限60

一、领海的宽度60

二、测算领海宽度的方法65

三、领海的外部界限71

四、海岸相向或相邻国家间领海界限的划定72

第三节 领海的法律制度74

一、沿海国对领海的主权74

二、领海内的无害通过75

三、外国军用船舶通过领海问题77

四、国家在领海内的司法管辖权82

第四节 毗连区84

一、毗连区的概念84

二、毗连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85

第五节 群岛和群岛国87

一、群岛领海及群岛原则87

二、群岛国的群岛基线88

三、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89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91

第四章 海峡94

第一节 海峡概述94

一、海峡的概念94

二、海峡的种类95

三、海峡的重要性96

一、海峡通行的历史简述97

第二节 海峡通行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斗争97

二、国际海峡的地位和通行中的新情况98

第三节 各类海峡的通行制度104

一、实行内水制度的海峡104

二、实行无害通过制度的海峡104

三、实行过境通行制度的海峡105

四、适用自由航行制度的海峡106

五、适用于现行有效的专门国际公约所规定的通行制度的海峡107

第四节 各类海峡的法律地位和通行制度的比较109

一、各类海峡的一般比较109

二、无害通过制与过境通行制的比较110

第五章 专属经济区114

第一节 专属经济区概述114

一、专属经济区的概念114

二、专属经济区的性质114

三、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的关系118

第二节 专属经济区制度形成的历史119

一、拉美国家的主张119

四、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关于建立专属经济区问题的论争121

二、非洲国家的主张122

三、其他国家的主张123

第三节 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管辖权和义务129

一、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管辖权和义务129

二、内陆国和地理不利国家的权利130

三、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131

四、解决专属经济区内权利和管辖权归属的冲突的基础131

第四节 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养护和利用132

一、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养护132

二、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利用134

第五节 专属经济区内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134

一、相邻与相向国家间在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存在的分歧135

第六节 专属经济区的划界问题135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136

第六章 大陆架138

第一节 大陆架概述138

一、地理上的大陆架138

二、大陆架的法律概念140

三、大陆架上的自然资源142

第二节 大陆架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44

一、1945年以前144

二、杜鲁门总统公告146

三、各国对大陆架的主张149

四、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关于大陆架法律制度的讨论153

五、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56

六、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157

一、1958年《大陆架公约》的规定159

第三节 大陆架的外部界限159

二、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160

第四节 大陆架的法律地位162

一、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162

二、大陆架上覆水域和上空的法律地位163

三、其他国家在大陆架享有的权利和自由164

四、二百海里外大陆架上开发收益的提成164

一、大陆架划界问题的历史发展165

第五节 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划分大陆架问题165

二、自然延伸原则168

三、公平原则169

四、中间线原则170

第六节 大陆架划界的若干实例173

一、北海大陆架案173

二、英法大陆架仲裁案175

三、突尼斯——利比亚大陆架案178

四、关于冰岛与挪威的扬马延岛之间大陆架划界问题180

一、我国大陆架简况181

第七节 我国大陆架简述181

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182

三、我国其他大陆架的划界问题183

第七章 公海185

第一节 公海概述185

一、公海的概念185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186

第二节 公海自由原则187

一、公海自由原则的概念187

二、公海自由原则的实质188

三、公海自由原则的主要内容189

第三节 公海航行自由191

一、公海航行自由的概念和意义191

二、公海航行的各项制度192

三、内陆国的公海航行问题198

一、公海捕鱼自由的概念和意义199

第四节 公海捕鱼自由199

二、对公海捕鱼自由的限制201

第五节 公海的其他几项自由204

一、公海上空飞越自由204

二、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204

三、建造国际法容许的人工岛屿和其他设施的自由206

四、科学研究的自由208

第六节 公海上的管辖权208

一、船旗国管辖208

二、公海上的普遍管辖210

三、在公海上行使管辖的方式215

四、军舰和政府船舶管辖权的豁免217

第八章 国际海底218

第一节 国际海底概念及其矿物资源218

一、国际海底概况和多金属锰结核218

二、海底其他金属矿产221

第二节 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的法律地位222

一、联合国讨论国际海底法律制度的概况222

二、无主物原则225

三、共有物和公海自由原则227

四、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原则229

第三节 国际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制度237

一、国际海底矿物资源开发的两种对立主张237

二、平行开发制度的产生239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开发制度的规定241

四、对国际海底开发制度的审查制度242

第四节 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和政策245

一、申请开矿者的资格和申请程序245

二、生产政策248

三、技术转让义务251

四、合同的财政条件252

五、关于先驱投资者254

第五节 国际海底管理局机构257

一、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性质和基本原则257

二、大会258

三、理事会260

四、秘书处263

五、企业部263

第六节 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筹备委员会265

第九章 海洋环境保护269

第一节 概述269

一、海洋环境污染269

二、海洋污染的分类270

三、海洋污染的概念272

四、海洋环境保护在当代国际法上的意义274

第二节 陆地污染源275

一、概述275

二、陆地污染源的特点275

三、控制河流、沿海水域和大气的污染276

四、防治陆源污染的国际公约278

第三节 船舶污染源281

一、船舶污染源的概念281

二、船舶污染源的种类281

三、船舶污染源的特点283

四、有关的国际公约284

第四节 海上事故污染源287

一、海上事故污染源的概念287

二、海上事故污染源的特点287

三、防止海上事故造成污染的国际公约289

第五节 海洋倾倒污染源291

一、海洋倾倒的概念与海洋倾倒污染源的特点292

二、海洋倾倒的国际控制293

第六节 海洋环境污染的管辖297

一、概述297

二、传统的船旗国管辖原则298

三、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的争论299

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302

第七节 海洋环境污染引起的民事责任304

一、海洋污染损害304

二、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305

第八节 有关的国际组织308

一、建立国际机构以防止和控制海洋污染的必要性308

二、有关国际组织简介309

第十章 海洋科学研究314

第一节 概述314

一、海洋科学研究及其历史发展314

二、海洋科学研究引起的国际法问题316

第二节 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的争论317

一、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前的情况317

二、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的争论319

一、海洋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323

第三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海洋科学研究的规定323

二、领海、公海水域和国际海底区域内的科学研究324

三、专属经济区内和大陆架上的海洋科学研究325

四、国际合作327

五、海洋技术转让328

六、其他有关规定329

第十一章 海洋争端的和平解决331

第一节 解决海洋争端的原则、方法和特点331

一、和平解决海洋争端的原则331

二、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332

三、解决争端规定的特点334

第二节 调解336

一、普通调解程序336

二、强制调解程序338

第三节 仲裁339

一、仲裁340

二、特别仲裁342

三、海底争端的商业仲裁343

第四节 国际海洋法法庭343

一、国际海洋法法庭344

二、海底争端分庭346

附录一 参考书目与资料349

一、书目349

二、资料354

附录二 我国几个主要海洋法规35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357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35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65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籍船舶航行长江水域管理规定372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375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382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3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