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经络现代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经络现代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1155662.jpg)
- 胡翔龙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1415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经络现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一、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1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和发展16
三、建国以来我国经络研究的概况21
第二章 循经感传现象的调查24
一、测试方法和分型标准24
二、循经感传的出现率25
三、影响循经感传出现率的因素29
一、古代医家对激发感传的实践和论述34
第三章 循经感传的激发和诱发34
二、以传统针刺手法导气35
三、电?针短程“接力”36
四、循经加热37
五、药物激发39
六、入静诱发40
第四章 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43
一、循经感传的感觉属性43
二、循经感传的路线43
三、循经感传的方向和速度47
四、循经感传的效应性50
五、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58
六、病理情况下感传常趋向病所71
第五章 隐怀循经感传现象78
一、隐性循经感传的发现78
二、隐性循经感传的测试方法78
三、隐性循经感传的出现率79
四、隐性循经感传的主要特征80
五、隐性感传和显性感传的关系82
六、隐性循经感传线的生物物理学特征84
一、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85
第六章 伴随循经感传出现的一些机能反应85
二、发汗、立毛等植物神经性反应86
三、局部皮肤血流的变化86
四、皮肤温度变化88
五、肌电反应89
第七章 循经性感觉障碍93
一、临床表现93
二、病因、病机94
三、诊断和治疗96
第八章 循经皮肤病98
一、循经皮肤病的种类98
二、循经皮肤病在各经脉出现的频度99
三、循经皮肤病的基本特征100
四、循经皮肤病的组织学变化106
第九章 循经感传与针刺镇痛作用和针刺麻醉效果的关系107
一、循经感传显著者针刺镇痛区分布的循经特征107
二、循经感传与临床针刺镇痛效果的关系124
三、循经感传与针刺麻醉效果的关系128
第十章 循经感传与针刺临床疗效的关系136
一、临床观察结果136
二、“气至病所”在针刺治疗中的重要意义142
一、神经系统疾患对循经感传的影响146
第十一章 循经感传与神经系统的关系146
二、循经感传过程中大脑皮层体觉区脑电的观察148
三、循经感传能否建立条件反射150
四、暗示在循经感传形成中的作用152
五、循经感传现象与外周神经的关系154
六、循经感传与植物神经系统的关系155
第十二章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159
一、循经感传形成机理的两种观点159
二、循经感传形成机理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161
三、循经感传形成过程中“外周”与中枢的关系174
一、皮肤阻抗和皮肤电位183
第十三章 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183
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195
三、穴位声发射信号199
四、以针效阻滞定位检测针刺时体表出现的经络轨迹203
第十四章 经穴--脏腑相关及其联系途径的研究210
一、穴位功能的相对特异性210
二、脏腑疾病在体表的反应215
三、手厥阴心包经穴位与心血管系统机能活动的关系及其联系途径220
四、足阳明胃经穴位与消化系统机能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途径229
五、足太阳膀胱经与泌尿系统机能活动的关系及其作用途径233
六、经(脉)穴(位)--脏腑相关联系的一些新事实235
第十五章 关于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和假说248
一、对经络实质的几种观点248
二、人体已知结构与经络的关系249
三、关于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254
第十六章 经络研究的展望264
一、我国经络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264
二、阐明经络实质的基础和条件265
三、思路与构想267
四、阐明经络实质的基本要求270
五、经络研究的重要意义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