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国国民经济史讲稿 近代,现代部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外国国民经济史讲稿 近代,现代部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149713.jpg)
- 四川大学经济系五六级同学集体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4010·7
- 出版时间:1959
- 标注页数:602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1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外国国民经济史讲稿 近代,现代部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外国国民经济史的对象与任务1
二、外国国民经济史的方法4
三、外国国民经济史的阶级性与党性8
写在前面11
第一部分 近代外国国民经济史(-1913年)11
第一篇 垄断前的资本主义经济(-1870年)11
前言11
第一章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0年)25
第一节 产业革命前英国的经济概况25
一、十七世纪中叶前的英国经济和资产阶级革命25
二、资产阶级革命后原始积累的加速进行27
三、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充分发展33
第二节 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英国的完全确立34
一、产业革命的过程及其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34
二、产业革命的社会经济后果42
一、“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自由贸易政策45
第三节 产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5
二、对殖民地的掠夺50
三、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经济危机53
第四节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和工人运动56
一、工人阶级状况56
二、工人运动60
第二章 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0年)65
第一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经济概况及资产阶级革命65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经济概况65
二、革命前的阶级结构及阶级矛盾的尖锐化69
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经济政策70
第二节 法国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74
一、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条件74
二、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76
三、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80
第三节 法国的工人运动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82
一、法国工人阶级状况和工人运动82
二、空想社会主义在法国的产生84
一、十九世纪初德国经济的落后及其原因86
第一节 十九世纪前半期的德国经济86
第三章 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0)86
二、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90
第二节 1848年革命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96
一、184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96
二、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98
三、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普鲁士道路”103
第三节 1870年前德国的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106
一、工人阶级的贫困化与工人运动106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187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108
第四章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70年)111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的北美经济与独立战争111
一、殖民地时期的北美经济111
二、独立战争的原因及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14
第二节 独立战争后美国经济的发展116
一、美国资本的原始积累116
二、美国的领土扩展--西进运动118
三、美国产业革命和北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20
四、南部种植园经济的发展123
五、十九世纪上半期美国的对外政策与对华侵略124
第三节 1860-1870年美国经济的发展126
一、南北战争及其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126
二、南北战争后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129
三、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利坚道路”131
第四节 1870年前的美国工人运动132
一、工人阶级的状况132
二、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34
第一节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前俄国的农奴制经济136
第五章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00年)136
一、农奴制时期的农业137
二、农奴制时期的手工业139
三、农奴制时期的商业141
第二节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前提条件的形成141
一、俄国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及其特点141
二、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44
第三节 1861年改革后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149
一、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化150
二、农民分化与富农阶级的形成152
三、农业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发展153
第四节 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工人运动155
一、产业革命与改革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55
二、俄国资本主义的特征与俄国工人运动164
第二篇 帝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871-1913年)170
前言170
第六章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871-1913年)184
第一节 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与垄断资本的形成184
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184
二、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189
三、垄断资本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工人运动194
第二节 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农经济的破产及农民运动199
一、农业生产的增长及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199
二、小农经济的破产及农民运动202
第三节 美国帝国主义的向外扩张204
一、美帝国主义向外扩张的经济基础及其手段204
二、十九世纪末的美西战争和侵略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06
三、二十世纪初美帝国主义的向外扩张207
四、美国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加强208
第一节 七十年代后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及农业的衰落210
一、英国经济的缓慢发展及其“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210
第七章 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871-1913)210
二、农业的衰落216
第四节 工人运动的发展218
第二节 英国垄断资本的形成及其寄生性、腐朽性的增长218
一、英国垄断资本的缓慢形成218
二“殖民帝国主义”及其腐朽性和寄生性的增长221
第八章 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871-1913年)223
一、英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223
第三节 英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及其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强223
二、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强225
一、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的加强和恩格斯领导革命工人为反对机会主义倾向的斗争228
二、工人运动的发展231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与二十世纪初德国工业的高涨233
一、工业高涨的原因233
二、普法战争后的投机狂与1873年的经济危机235
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德国工业的高涨及其特点236
一、工业垄断资本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242
第二节 德国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242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形成与发展246
第三节 德国帝国主义侵略性的根源及其向外扩张248
一、德国帝国主义侵略性的根源248
二、对外扩张与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尖锐化250
第四节 工人运动的高涨及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批判256
一、德国工人运动的高涨256
二、对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批判257
一、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260
第九章 法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871-1913年)260
第一节 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260
二、巴黎公社及其历史意义261
第二节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法国经济地位的衰落264
一、普法战争后法国工业的缓慢发展264
二、法国农业的长期停滞268
第三节 法国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其特征270
一、工业生产的集中与垄断270
二、财政资本的统治与“高利贷帝国主义”的形成272
三、法国对殖民地的掠夺276
第四章 法国工人阶级状况与工人运动277
一、工人状况的恶化和工人运动的高涨278
二、工人运动中两种倾向的斗争和机会主义倾向的增长280
第十章 俄国帝国主义的形成与崩溃(1900-1917年)283
第一节 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形成284
一、工业的集中与垄断284
二、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289
三、殖民地掠夺与资本输出295
四、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实质及其形成的社会经济根源298
一、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301
第二节 1905年革命的经济基础及其对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301
二、日俄战争及其经济影响303
三、1905年革命与沙皇制度的社会政治危机305
四、斯托雷平的农村改造及其破产306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俄国经济与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崩溃311
一、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时国民经济的混乱311
二、二月革命与沙皇政府的倾复314
三、临时政府的崩溃--资本主义统治在俄国的永远终结315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18
第十一章 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垄断资本的形成(1867-1913)318
第一节 明治维新与资本主义的发展318
二、产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324
三、农村经济关系的变化及其特点329
第二节 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333
一、中日、日俄战争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333
二、日本垄断资本的特点--军事封建帝国主义341
第三节 日本工人阶级状况和工人运动345
一、日本工人阶段状况345
二、日本的工人运动346
第二部分 现代外国国民经济史(1914-1938年)351
前言351
第一篇 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363
第十二章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时期和国内战争时期的国民经济(1917-1920年)363
第一节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时期的国民经济(1917·11-1918)363
一、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意义363
二、苏维埃政权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最初步骤365
三、列宁关于着手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368
四、农村中的社会主义革命370
五、国内的粮食状况及苏维埃政权的粮食政策371
第二节 外国武装干涉与国内战争时期的国民经济(1918-1920)372
一、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开始。“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行372
二、工业状况与列宁的俄罗斯国家电气化计划374
三、农业状况及余粮收集制的实行377
四、供应与分配方面的措施378
第一节 战争的胜利结束及向和平经济建设的过渡379
一、恢复时期的困难。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379
第十三章 恢复时期的国民经济(1921-1925)379
二、振兴农业和扩展商业对恢复国民经济的意义382
第二节 工业的恢复384
一、工业的改组工作384
二、工业恢复工作的成就386
第三节 农业的恢复392
一、恢复农业的措施和获得的成就392
二、农村中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合作社的增长395
第四节 恢复时期的商业与币制改革398
一、国营与合作社商业的发展及私人商业的被排挤398
二、币制改革401
第十四章 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时期的国民经济(1926-1929年)4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任务的提高与方针的确定403
一、苏联在经济恢复时期终结时的经济状况与社会主义工业化任务的提出403
二、第十四次党代表大会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总方针的确定405
第二节 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及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胜利406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资金困难的克服406
二、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大量增加409
三、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两条道路的斗争410
四、劳动力来源和干部培养问题的解决411
五、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胜利412
第三节 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与落后的小农经济之间矛盾的加剧及农业集体化方针的确定413
一、农业集体化任务的提出和方针的确定413
二、坚决向富农进攻,积极建设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416
第四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和大转变的一年418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及其基本任务418
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群众性集体农庄运动的开展420
第一节 苏联农村中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421
一、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开展与消灭富农阶级421
第十五章 为实现农业集体化而斗争时期的国民经济(1930-1934年)421
二、集体农庄建设纲领的制定和为反对歪曲党对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行为而斗争424
三、农业机器站政治部的成立和集体农庄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进一步巩固425
四、集体农庄制度的胜利426
第二节 在新的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428
一、以最新技术改造国民经济各部门是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任务428
二、“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口号的提出42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彻底胜利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高涨431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胜利实现431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433
三、商品流转额的增长435
四、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35
第四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开始436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的重大意义436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438
第十六章 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而斗争时期的国民经济(1935-1941年)440
第一节 为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而斗争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现(1935-1937年)440
一、“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提出和斯达哈诺夫运动440
二、技术改造的完成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现441
三、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和斯大林宪法446
第二节 为向共产主义过渡而斗争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38-1941.6)449
一、苏联在新历史时期中的基本经济任务和标志着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定449
二、第三个五年计划执行期间国民经济的进一步高涨和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453
第二篇 总危机第一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1914-1938年)460
第十七章 总危机第一阶段的美国经济(1914-1938年)460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垄断资本的血腥掠夺460
一、美国“中立政策”的实质及其参战阴谋460
二、战时美国工业生产的增长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461
三、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财政剥削的中心467
第二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危机与经济高涨469
一、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469
二、1923-1929年在国内外矛盾加深中的经济高涨471
三、对“美国例外论”的批判477
第三节 1929-1933年和1937-1938年的美国经济危机480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480
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其失败486
三、1934-1936年的“特种萧条”及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490
第四节 1919-1938年间的美国工人运动492
一、1919-1921年工人运动的高涨和美国共产党的成立493
二、美国共产党为反对机会主义和开展工人运动而斗争495
第十八章 总危机第一阶段的英国经济(1914-1938年)499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经济的影响499
一、战时经济的片面发展499
二、劳动人民的极度贫穷和垄断资本的高额利润501
三、对德掠夺与战时的严重损耗503
第二节 战后英国经济的进一步衰落503
一、短暂的“商业兴旺”和1920-1922年的经济危机507
二、二十年代英国经济的长期萧条508
三、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英国经济的打击和三十年代的英国经济512
四、新工业部门的发展和垄断统治的加强516
第三节 工人运动和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阶段519
一、工人运动的新发展和英国共产党的创立519
二、殖民地发放解放运动的高潮和英国殖民政策的加强523
第十九章 总危机第一阶段的德国经济(1914-1938年)526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经济和1918年的革命风暴526
一、战时的经济困难和经济政策526
二、1918年的革命风暴531
第二节 凡尔赛和约与外国资本的扶植对德国经济的影响533
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经济的影响533
二、道威斯计划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536
三、“产业合理化”运动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539
四、杨格计划与德国1929年经济危机541
五、1919-1932年德国工人运动及对“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论的批判542
第三节 希特勒法西斯执政及其经济政策547
一、法西斯的本质及其社会经济基础547
二、国民经济军事化及对所谓“军事社会主义”的批判549
三、第二次大战前夜积极向外扩张554
第二十章 总危机第一段的法国经济(1914-1938年)556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经济的衰落和劳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化556
一、战时经济的衰落556
二、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559
第二节 战后法国经济的复兴与垄断资本势力的加强561
一、凡尔赛和约与战后法国经济复兴561
二、垄断统治的加强与腐朽性的增长564
三、二十年代法国的殖民压迫与国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565
一、1930年开始的长期经济危机568
第三节 1930开始的经济危机与“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活动568
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和“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活动570
第二十一章 总危机第一阶段的日本经济(1914-1936年)574
第一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574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574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垄断资本的发展578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危机和垄断统治的进一步加强580
一、1920-1923年的经济危机581
二、相对稳定时期的日本经济和1927年的金融危机582
三、1929-1931年的经济危机584
四、农业危机586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垄断统治的进一步加强587
第三节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国民经济军事化590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590
二、国民经济的军事化593
第四节 总危机时期的日本工农状况和工农运动596
一、日本工人阶级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及工人运动发展的新阶段596
二、农民运动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