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科诊疗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郑怀贤编著;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整理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ISBN:7015·1152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36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9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伤科诊疗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诊疗1
第一章 人体骨骼1
第二章 骨折与脱位的原因及其分类13
第三章 诊断23
一、望诊24
二、问诊32
三、摸诊34
四、认诊35
第四章 软组织损伤诊疗37
第一节 肌肉及肌?损伤37
第二节 关节和韧带损伤47
第五章 骨病56
一、凝筋灌骨57
二、巴骨流痰58
三、骨瘤60
四、骨瘈61
第六章 骨折脱位一般疗法61
第一节 骨折疗法63
第二节 脱臼错位疗法71
第七章 骨折与脱位疗法概述76
第一节 骨折整复的科学性77
第二节 骨折固定的科学性78
第三节 脱臼整复及其固定手术的科学性80
第二篇 正骨和按摩手法82
第八章 正骨手法82
一、摸法83
二、揑法88
三、按法90
四、提法92
五、推法94
六、拉法95
七、顶法97
八、送法97
九、端法98
十、搬法99
十一、摇法101
十二、挂法105
第九章 按摩概述108
第一节 按摩对人体的作用111
第十章 按摩基本知识111
第二节 按摩基本功113
第三节 按摩注意事项115
第四节 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16
第十一章 按摩基本手法117
一、表面抚摩117
二、深度按摩119
三、揉揑120
四、搓揑121
五、摩擦123
六、摇晃124
七、推压126
八、揉127
十、扣砸128
九、掌根砸128
十一、半握拳砸129
十二、提弹130
十三、振动132
第十二章 经穴按摩133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133
第二节 十四经脉简介136
一、手太阴肺经136
二、手阳明大肠经136
七、足太阳膀胱经137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137
八、足少阴肾经137
五、手少阴心经137
六、手太阳小肠经137
四、足太阴脾经137
三、足阳明胃经137
十、手少阳三焦经138
十一、足少阳胆经138
十二、足厥阴肝经138
十三、任脉138
十四、督脉138
第三节 经穴按摩手法152
一、按153
二、摩154
四、拿155
三、推155
五、分156
六、合157
七、揉157
八、招157
九、抢158
十、压159
十一、运159
十二、搓159
第四节 经穴按摩手法的运用160
第五节 取穴原则162
第十三章 按摩在伤科治疗中的运用170
二、各部位的手法选择171
一、不同阶段的运用171
第一节 软组织损伤171
三、在治疗几种常见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172
第二节 关节脱位及骨折176
第三节 陈旧性损伤(损伤后遗症)178
第四节 风寒湿筋骨痛179
第五节 神经性麻痹181
第十四章 运动按摩183
第一节 自我按摩183
第二节 运动后按摩189
第三节 赛前按摩191
第三篇 常用单药193
第十五章 中药的一般知识193
第一节 来源和分类194
第二节 命名195
第三节 采集和贮藏195
第十六章 中药运用的基本规律196
第一节 性能196
一、四气五味197
二、升降浮沉198
三、补泻198
第二节 归经199
第十七章 中药的炮制、制剂和贮藏200
第一节 炮制的目的200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201
第四节 制剂203
第三节 药物的贮藏203
第五节 正骨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205
第十八章 清热药207
第一节 清热退烧药208
一、黄柏208
二、大黄209
三、黄苓209
四、羚羊角210
第二节 清热凉血药211
一、生地(附熟地)211
二、丹皮212
三、地龙212
四、儿茶213
二、白蘝214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214
一、芙蓉花叶214
第十九章 活血散瘀药215
一、延胡索216
二、血竭217
三、牛夕217
四、五灵脂218
五、刘寄奴219
六、红花220
七、川芎221
八、苏木221
九、竹七222
十一、赤芍(附:白芍)223
十、三七223
十二、血余224
第二十章 行气通经药225
一、厚朴226
二、甘松227
三、松节227
四、乳香228
五、没药228
六、香附229
七、广木香230
八、青木香231
九、檀香231
一、自然铜233
第一节 接骨药233
第二一章 接骨续筋药233
二、螃蟹234
三、骨碎补235
四、合欢皮235
五、甜瓜子236
六、龙骨237
七、脆蛇237
八、接骨木238
第二节 续筋药239
一、土别239
三、杜仲240
二、象皮240
四、白芨241
五、续断242
六、伸筋草(附:舒筋草)242
七、紫荆皮(附:紫薇)243
第二二章 强筋壮骨药244
第一节 强筋药245
一、甘草245
二、龟板(附:龟胶)246
三、千年健247
四、补骨脂247
五、远志248
六、鳖甲249
一、虎骨250
第二节 壮骨药250
二、狗脊251
三、山茱萸252
四、巴戟252
五、锁阳253
六、牡蛎253
第二三章 补气血药254
一、人参255
二、黄耆256
三、麦冬256
四、白术257
五、大枣258
六、当归258
七、丹参259
八、紫河车260
九、鸡血藤260
十、何首乌261
第二四章 祛寒药262
一、肉桂(附:桐桂、官桂、桂枝、桂子、桂心)262
二、丁香264
三、麻黄265
四、细辛265
五、陈艾266
六、吴茱萸267
七、豆寇268
八、砂仁269
一、茯苓270
第二五章 利湿药270
二、防己271
三、泽泻272
四、木通272
五、地夫子273
第二六章 逐风湿药274
一、白芷275
二、防风275
三、天麻276
四、羌活277
五、独活277
六、五加皮278
七、苍术279
九、川乌(草乌)280
八、威灵仙280
十、附子(附:天雄)281
十一、南星(附:制南星)282
十二、萆薢283
十三、海桐皮284
十四、木瓜284
十五、藁本285
十六、秦艽285
十七、钻地风286
十八、麝香287
十九、马蹄287
第二七章 香窜开窍药288
二、冰片289
一、樟脑289
三、薄荷290
第二八章 软筋化坚药291
一、昆布291
二、海藻292
三、穿山甲293
四、半夏293
第二九章 泻下通便药294
一、番泻叶295
二、蜂蜜295
三、巴豆(附巴豆霜)296
附表(不常用药四十种)297
第一节 方剂组成的原则及其变化303
第四篇 成药和夹板用法303
第三十章 成药与方剂概述303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305
第三一章 外用药306
第一节 外敷药306
一号新伤药306
二号新伤药306
三号新伤药307
四号新伤药307
五号新伤提骨药307
新伤药方解307
二号旧伤药308
一号旧伤药308
四号旧伤药309
五号旧伤药309
六号旧伤药309
三号旧伤药309
旧伤药方解310
一号接骨药311
二号接骨药311
三号接骨药311
四号接骨药312
五号软骨药312
六号接骨药312
接骨药方解313
七号接骨药313
第二节 外科用药314
一号箍积散314
二号箍积散314
一号提脓散315
二号提脓散315
软筋散315
消积散315
拨水丹315
平骨散315
第一种活络膏316
第三节 膏药316
二妙散316
生肌散316
化疽丹316
第二种活络膏317
熊油虎骨膏317
狗皮膏318
乳香膏319
第四节 外擦酒和熏洗药319
舒活酒319
百汇酒319
第三二章 内服药320
正骨紫金丹320
第一节 丸剂320
熏洗药320
二妙酒320
接骨丸321
一号接骨丸321
双龙接骨丸322
铁弹丸322
强筋丸323
虎骨龟龙丸323
小活络丸324
大活络丸324
五加皮丸325
冷膝丹325
独活寄生丸326
铁霜丸326
萆薢丸326
三黄宝腊丸327
人参紫金丹327
白耆丸328
大力丸328
虎潜丸329
健肾丸329
壮阳丸329
玉带丸330
六味地黄丸330
第二节 散剂331
四制香附散331
通导丸331
三七散332
七厘散332
八厘散333
筋导散333
青白散333
玉珍散333
羚玉散334
术桂散334
穿阳散334
保胃散335
导益散335
安神丹335
活络酒336
第三节 酒剂336
回生丹336
夺命丹336
风湿酒337
虎骨木瓜酒337
关节炎内服酒338
五加皮酒338
鹿啣酒339
参归寄生酒339
保胃酒339
生血补气酒339
人参三七酒340
第三三章 专治半月板伤方剂340
灌骨散342
紫雪丹342
第三四章 骨科方剂342
生肌散342
珍珠散342
骨瘈外敷药343
第三五章 夹板绷带用法344
第一节 夹板用法一般原则348
第二节 各种骨脱位固定法349
第三节 各种骨折固定法358
第四节 绷带用法358
第三六章 骨伤护理360
第三七章 头部骨折(12例)367
第五篇 骨折病案367
第三八章 肩胛骨骨折(6例)376
第三九章 锁骨骨折(15例)381
第四十章 肋骨骨折(20例)390
第四一章 肱骨骨折(22例)404
第四二章 桡尺骨骨折(55例)422
第一节 桡骨骨折(17例)422
第二节 尺骨骨折(14例)434
第三节 桡尺骨双骨折(24例)444
第四三章 腕部骨折(25例)464
第四四章 躯干骨骨折(18例)482
第四五章 盆骨骨折(12例)495
第四六章 股骨骨折(15例)503
第四七章 髌骨骨折(8)516
第四八章 胫腓骨骨折(17例)523
第四九章 足部骨折(13例)538
第五十章 骨折--脱位(33例)548
第六篇 脱位病案575
第五一章 肩部关节脱位(19例)575
第五二章 肘部关节脱位(21例)590
第五三章 腕部关节错位(12例)606
第五四章 腕骨间关节错位(11例)614
第五五章 掌指关节脱位(9例)621
第五六章 脂间关节错位(13例)627
第五七章 躯干骨移位(13例)634
第五八章 髋关节脱臼和膝关节脱位(4例)643
第五九章 踝部关节错位(26例)647
第六十章 跗骨间关节错位(20例)665
第六一章 蹠趾关节错位和趾间关节错位(7例)678
第七篇 软组织损伤病案(213例)683
第六二章 头颈部软组织伤(8例)683
第六三章 肩部软组织伤(13例)688
第六四章 胸部软组织伤(19例)696
第六五章 背部软组织伤(9例)707
第六六章 腰腹部软组织伤(24例)712
第六七章 上臂和肘部软组织伤(19例)727
第六八章 前臂和腕部软组织伤(21例)738
第六九章 掌指部软组织伤(9例)750
第七十章 臀部软组织伤(10例)755
第七一章 大腿部软组织伤(11例)761
第七二章 膝关节软组织伤(19例)768
第七三章 小腿部软组织伤(21例)780
第七四章 足踝部软组织伤(17例)792
第七五章 半月板损伤(6例)802
第七六章 坐骨神经痛(7例)810
第八篇 风湿症兼损伤病案(61例)815
第七七章 上肢风湿症(18例)815
第七八章 躯干骨湿症(19例)826
第七九章 下肢风湿症(24例)839
第九篇 陈旧性损伤病案(101例)854
第八十章 上肢陈旧性损伤(46例)854
第八一章 躯干陈旧性损伤(19例)883
第八二章 下肢陈旧性损伤(36例)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