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心理学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儿童心理学史
  • 朱智贤,林崇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02626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儿童心理学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编 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1

第一章 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1

第一节 近代西方社会的发展及各种儿童观2

一 古代和中古时期西方的儿童观3

二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儿童观4

三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的儿童观8

第二节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影响13

一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14

二 达尔文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15

第三节 近代西方教育发展的要求18

一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18

二 赫尔巴特心理学化的教育学思想20

三 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23

第二章 近代儿童心理学的产生27

第一节 普莱尔儿童心理学的产生背景27

一 对普莱尔有影响的一些早期观察研究27

二 与普莱尔同时代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研究29

三 儿童心理学为什么诞生在当时的德国32

第二节 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36

一 普莱尔儿童心理学的体系38

二 普莱尔的研究方法44

三 普莱尔的贡献与局限46

第三章 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几个有影响的心理学家50

第一节 霍尔与复演说50

一 霍尔的心理学生涯50

二 霍尔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53

第二节 鲍德温、杜威和卡特尔的儿童心理学思想61

一 鲍德温的儿童心理学思想62

二 杜威的儿童心理学思想65

三 卡特尔对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影响69

第三节 比纳与智力测验71

一 比纳的心理学生涯71

二 对智力测验的评述75

第四节 施太伦与人格主义学派87

一 施太伦的心理学生涯87

二 施太伦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90

第二编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99

第四章 精神分析学派的儿童心理学思想99

第一节 弗洛伊德及其思想的发展99

一 弗洛伊德早期所接受的影响100

二 精神分析的发展103

第二节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学理论107

一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107

二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说116

三 心理分析法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122

第三节 阿德勒与荣格的儿童心理学观点123

一 阿德勒的儿童心理学思想124

二 劳格的儿童心理学思想132

第五章 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137

第一节 华生的行为主义的产生138

一 行为主义产生的背景138

二 华生的心理学生涯140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对象142

一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143

二 行为主义对心理现象的理解145

第三节 华生的儿童心理学观149

一 机械主义的发展观149

二 对儿童情绪的研究152

三 关于儿童行为的研究方法155

第四节 华生的儿童教育思想157

一 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158

二 反对体罚儿童158

三 注意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159

四 对幼儿护理工作的要求160

五 提倡对儿童青少年施行正确的性教育160

第六章 格式塔心理学的儿童心理学观162

第一节 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162

一 维特墨162

二 苛勒164

三 考夫卡165

四 勒温168

第二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168

一 关于“格式塔”的涵义168

二 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169

三 关于知觉、学习和思维、个性的观点171

第三节 格式塔学派的儿童心理学观175

一 儿童知觉的发展176

二 儿童思惟和学习的发展178

三 儿童个性的发展181

第七章 格赛尔的儿童心理学思想184

第一节 格赛尔的生平和著作184

第二节 格赛尔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186

一 关于儿童发展的主要观点--成熟势力说187

二 关于儿童行为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192

三 关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法198

第三节 格赛尔儿童发展量表--耶鲁量表199

一 量表的轮廓--儿童行为的四个方面200

二 对耶鲁量表的评价202

第四节 格赛尔量表的影响203

一 在国外的影响203

二 在我国的影响205

第八章 彪勒和维也纳学派207

第一节 彪勒的生平及主要著作207

第二节 儿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208

第三节 儿童发展测验研究(维也纳量表)212

一 儿童第一年行为发展测验研究213

二 儿童一至六岁行为发展测验研究215

第九章 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学观217

第一节 蒙台梭利的生平及其教育活动217

一 初期的教育活动218

二 中期的教育活动220

三 后期的教育活动221

第二节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222

一 具有独特的“心理(或精神)胚胎期”222

二 具有吸引力的心理223

三 具有敏感期224

四 具有发展变化的阶段227

第三节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231

一 提供“有准备的”环境231

二 保证儿童发展的自由235

第十章 皮亚杰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241

第一节 皮亚杰的生平及其主要著作241

一 皮亚杰的生平241

二 皮亚杰的主要著作243

第二节 皮亚杰心理学的方法学245

一 皮亚杰的临床法的特点245

二 皮亚杰临床法的贡献与问题247

第三节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49

一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250

二 发展的因素与发展的结构252

三 发展的阶段255

第四节 皮亚杰理论的后期发展264

一 发生认识论的特点264

二 发生认识论的根本观点266

三 发生认识论的影响与缺陷269

第五节 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的作用271

一 强调活动的重要性271

二 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272

三 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重要作用273

四 强调智力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274

第十一章 瓦龙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276

第一节 瓦龙的生平及主要著作276

一 瓦龙的生平276

二 瓦龙的主要著作277

三 瓦龙的影响279

第二节 瓦龙关于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论279

一 研究的指导思想279

二 研究的具体方法281

第三节 瓦龙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287

一 瓦龙关于心理的一些基本观点287

二 瓦龙论心理发展的实质289

三 瓦龙论心理发展的动力292

四 瓦龙论心理发展的规律295

第四节 瓦龙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研究297

一 动作的发展时期(从出生到三岁)298

二 主观或个性时期(从三岁到五六岁)300

三 客观性时期(从五六岁到十一二岁)302

四 青少年时期(十二三岁以后)304

第三编 当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新进展306

第十二章 西方儿童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演变与增新306

第一节 新行为主义的儿童心理学307

一 斯金纳的生平及其论著308

二 操作性行为的思想体系309

三 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311

四 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315

第二节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儿童心理学--艾里克森的阶段发展观317

一 艾里克森的心理学生涯318

二 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学说319

三 对艾里克森思想的评述325

第三节 乔姆斯基与心理语言学328

一 乔姆斯基的生平及心理语言学的产生背景328

二 对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批评331

三 乔姆斯基的儿童语言发展观333

第四节 布鲁纳的智力发展理论337

一 智力发展研究的途径和准则338

二 再现表象和认知的发展341

三 有关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344

四 布鲁纳与皮亚杰的认知论的异同347

第五节 柯尔伯格及其道德发展阶段论349

一 生平及其思想来源349

二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351

三 道德发展阶段的理论与有关研究356

第六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362

一 观察学习及其过程362

二 观察学习的模式形式367

三 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369

第十三章 当前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372

第一节 早期研究占有突出的地位372

一 关于个体早期发展阶段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的原因372

二 关于个体早期研究进展的一些情况374

第二节 皮亚杰的理论的新进展381

一 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修订,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一个原因381

二 信息加工理论与皮亚杰理论相结合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二个原因384

三 日内瓦学派本身的变革是促使皮亚杰理论发展的第三个原因386

第三节 重视儿童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研究389

一 亲子关系的研究389

二 同伴关系的研究390

三 自我系统发展的研究391

四 性别化的研究392

五 攻击性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393

六 道德发展的研究394

第四节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更加重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395

一 在实际应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领域396

二 提倡在自然情景中研究儿童心理学是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另一趋向398

第四编 苏联儿童心理学402

第十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苏联儿童心理学402

第一节 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儿童心理学403

一 谢切诺夫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403

二 乌申斯基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409

第二节 维果斯基是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开创者414

一 维果斯基的生平有心理学生涯414

二 维果斯基的儿童心理学观点417

第三节 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初期研究426

一 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426

二 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431

三 关于儿童学和心理技术学的批判问题437

第四节 巴甫洛夫学派的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439

一 巴浦洛夫的生平及其学说439

二 儿童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444

第十五章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五十年代末的苏联儿童心理学450

第一节 鲁宾斯坦对苏联儿童心理学的贡献451

一 坚持决定论原则452

二 坚持活动的理论454

三 坚持内外因统一的发展观455

四 坚持客观研究的方法学457

五 积极开展儿童思惟的研究458

第二节 查包罗塞茨及其随意运动发展的理论461

一 对随意运动的实质及其发展所持不同观点的分析463

二 随意运动的产生464

三 定向活动及其在随意运动发展中的作用467

四 第二信号系统在随意运动发展中的作用470

五 定势的发展及其作用471

第三节 教育与发展关系的讨论及赞可夫的贡献475

一 全面而系统地论证了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477

二 深入教育实践开展教改实验研究482

第四节 柳布林斯卡娅的儿童心理发展观486

一 关于心理发展的本质487

二 发展的可能性、原因和条件489

三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491

四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493

第十六章 六十年代以来的苏联儿童心理学495

第一节 列昂节夫及其活动一个性理论495

一 列昂节夫的活动观497

二 关于心理的种系发生与发展观498

三 活动一个性理论中的儿童心理发展观501

第二节 艾利康宁与达维多夫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506

一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要点508

二 探索“教育与发展”关系的实验教学514

第三节 苏联儿童心理学的新进展516

一 儿童心理学专业队伍的扩大与科研机构的完善化517

二 理论上取得重要进展,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更加紧密518

三 适应形势发展,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加强与外国心理学的交流522

第五编 中国儿童心理学528

第十七章 中国儿童心理学发展概况528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心理学思想528

一 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529

二 关于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532

三 关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537

四 儿童道德发展与培养54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国儿童心理学544

一 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开拓者--陈鹤琴545

二 黄翼对儿童心理学的贡献549

三 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55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儿童心理学558

一 1949年后中国儿童心理学的发展558

二 与儿童心理学有关的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家或有代表性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565

三 今后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的道路586

参考文献590

人名索引602

热门推荐